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第34章 夷陵之戰
這種事情你們是不是覺得很神奇,感覺到不可能。

其實陸遜並不是第一個這麽做的,就算遠的不去說,隻說近的,那就是官渡之戰。

曹孟德也玩過很類似的事情。

這種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為了最終的勝利而行動的事情,那官渡之戰的曹軍也是玩得相當漂亮的。

而且兩者非常的像,白馬的一頓騷操作玩得援軍都蒙圈了。

最後才發現曹孟德將力量拉回了延津!

一來一往之中,陸遜還做了第三件事情。

那就是不但的用小規模戰鬥來和劉備耗費時間耗費銳氣。

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微操,因為劉備那個時候士氣太盛了,簡直就是鋒芒畢露的一個狀態。

這個時候,和劉備正面交鋒定然會被打得體無完膚。

可是一味的避而不戰,然後再加上之前的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就不是要改變雙方的士氣狀態了。

這就是要送啊!

所以在不能和劉備正面交鋒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不打大戰,去打小戰。

一次次小規模的戰鬥保證著自己大軍的士氣,也保證著自己的兵馬狀態,同時也給自己足夠的操作空間。

什麽叫做微操,這就叫做微操。

還有一點就是劉備從秭歸一路前進攻打夷陵的時候,陸遜仍然沒有抵抗,一路撤退,直接從夷陵撤退到了猇亭。

而這猇亭可不是一處險要之地那麽簡單了。

從地理上來首,猇亭可以說得上是江東在荊州最後的機會了。

首先,所謂的劉備東征,說到底還是劉備在荊州折騰來折騰去罷了。

而且他也沒有全下荊州,更不要說威脅江東呢。

他的危險還真不如曹休在石亭之戰前夕鬧出來的動靜兒。

在猇亭其實就是荊州的最後一戰,雖然那個時候他連南郡和廣義上的荊南都沒有到。

但猇亭是個好地方,險要,不但險要,在險要過後就是一水的荊州平原,無險可守!

無險可守到了什麽地步?

想一想劉備當初奪走荊州的架勢,那叫一個簡單,因為真沒什麽可以打一打的地方。

所以說,在猇亭這就是退無可退,背水一戰。

同時這一次決斷看成是陸遜最亮眼的一次舉動了。

因為這一退,他直接讓出來了狹長的森林地段,這看似比自己逼入了絕路之中,但是卻將最危險的地方交給了劉備。

之後陸遜再利用強大的水軍直接把劉備麾下的水軍以及水軍大將黃權和劉備本部主力大軍直接隔開。

這一下子,劉備就尷尬了。

因為他本身就只是數萬人,讓陸遜這麽一折騰,黃權帶著一萬多人被單獨摁住了,然後劉備帶著剩下的四五萬人在南邊。

加上江上不但的射殺箭矢,黃權也算是第一次見到了江東水軍的強大。

他被壓得啊,是一丁點兒忙都幫不上,直接被看的死死的。

說實話,如果說陸遜是一個毫無戰鬥經驗的人吧,那有點過分了,但就陸遜之前的名聲,他陸遜在劉備面前還真是一個純新人。

就算是純新人他能夠有這麽大的戰略格局,從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到最後一點一點的拆開劉備的羽翼。

最重要的是,他還有如此恐怖的心理承受能力。

陸遜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大,他要做的是一方面在每一天傳遞大量的敗報。

這個時候他還要盯著朝中大量老臣去背後彈劾他,去在孫權面前否定他。

這對於一個前方主帥來說,這種情況是很致命的。

同時另一方面,

陸遜還要頂著極大的資質壓力。他的確不是一個書生。

但是!

他可不是一個老將,潘璋,朱桓,朱然,駱統,徐盛等等等等。

這太多太多的人都是孫權的頂尖兒心腹,在這種情況下,那群老將軍可是頂著巨大的壓力。

所以在這種兵力相當的情況下,蜀漢兵馬比江東的能打,江東佔據地理優勢。

雙方實力半斤八兩的情況下,陸遜就靠著自己的微操和強大的戰略觀,以及超乎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終於等來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戰機!

所謂時機就是,劉備的兵馬已經開始驕傲了起來,同時常年的征戰他們已經開始疲憊了。

另外就是天啟終於開始炎熱了,劉備大軍已經熱的崩潰了,所以他們只能往林子裡躲進去了。

但如果這就出擊,那陸遜也就不至於會這個謹慎軍神的意思了。

這家夥很謹慎啊,謹慎的都過頭了。

他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沒有立刻全面進攻,反倒是一點一點的開始試探,試探的潘璋都要罵娘了。

用江東大將的話來說就是。

“姓陸的,你知不知道還有一路偏師被馮習張南兩個孫子堵著呢,你在不管他,他沒了!

那路偏軍可是孫桓領軍,那是孫家的後起之秀,你這要把他弄沒了。

別說你沒了,我們也得沒了!”

陸遜一次次試探之後確定了劉備這個家夥顧不過來,然後便開始了總攻。

他直接發動了全線進攻,為了這一次進攻他都用了最謹慎的辦法。

正常人用火攻是點燃敵人大營,用引火之物,用各種燃燒著火焰的箭矢和拋物,但是這些東西都有防備的辦法。

但是有一種火攻,那是最難解決的,最難撲滅的。

那就是人火!

當然不是說人為製造大火,而是說,用士卒的身體親自帶著火焰和火種點燃劉備的聯營和大軍。他一把火杓掉了從夷陵到猇亭這一段的密林,若是放在了現在,這可是大罪了。

不過那個時候,他靠著這個辦法直接發動了全線進攻,直接導致了劉備的全軍覆沒。

這一戰在宏觀上是非常簡單的,因為如果能夠找到這一戰的各種進軍路線圖的話,就能夠看得出來陸遜的本事。

他壓根就沒有給這我蜀漢昭烈帝任何的機會。

這一路啊,陸遜是一步一步給他從白帝城往猇亭引啊,這本就是一條狹長的戰線,一步一步的退出去,等到劉備一方有人反應過來已經沒有機會了。

當然,他劉備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他要麽就別東征,東征就一定要攻打這個地方。

能夠突破,荊州回來了。

破不了,諸葛亮的意思是,你破不了你就回來,打個仗嘛,幹什麽非要鬧得你死我活呢。

劉備的意思是,我讀到這份兒上了,你別告訴我這是計謀,我就要突突了他!

陸遜的意思....點了,點了,全都點了!

當然了,這場大戰之外,我們能夠從這裡面看到很多的東西。

比如現在,如果有經商的人,應該從他們的身上看出來很多歷史中的角度。

做企業和打仗是一個道理的,我們要明白兩個道理。

其一,我們在快和穩之間,一定要選擇穩為主。

當然銳意進取是好事,我們加快進攻是好事,我們一往無前也是好事。

可,結局啊!

我們還遠遠沒有走到結局,我們所有的進攻,所有的進程,全部都是在享受這個過程。

那麽結果呢?

進攻很重要,但是結果更重要。

我們不能永遠活在這個享受進攻的過程之中,在不斷的銳意進取之下,我們一定要保證穩的內核存在。

換而言之,我們要保證自己有一個穩妥的內核。

我們可以快,可以更快,可以一次比一次快,但是不能飄。

當我們飄在了半空之中的時候,那麽在遇到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之時,我們就會因為太過於急躁而被對方抓住機會。

當然,從陸遜的方面我們再說。

那就是要等待機會。

無論是夷陵之戰還是說隆中對,他們都已經說過一件事情,那就是等待。

隆中對說,你要先修好自己的國力,做好自己的朝堂之事,然後等待天下有變,然後瞬間出兵就可以了。

正所謂厚積薄發。

包括官渡之戰,也是同樣如此。

穩扎穩打的拉長自己的補給線,等待了時機一把火將烏巢給點了。

夷陵戰場為什麽會變成這麽一個模樣?

首先就是川劇變臉傳承人吳大帝孫仲謀的政治手段,他一連串的不要臉直接導致了曹丕做出來了錯誤的判斷。

這不能說曹丕能力弱,只能說孫權是一個真狠的人。

之後就是陸遜那無比宏達的戰略格局,還有那強大的微操能力。

最後加上陸遜讓所有人都為之怎舌的抗壓能力還有比天下人都要強大的韌性。

而劉備會輸也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進軍。

還有他的政治上也有問題。

劉備並不是沒有機會繞過這段路,也不是沒有機會走地勢更加平坦的道路。

但是啊,江北的地形雖然好,可是他卻是被曹魏和孫權夾住。

劉備前腳還在嚷嚷著要打殺曹賊。

後腳要和孫權死戰。

他走江北,恐怕還沒見到孫權,就被包了圓了。

所以他沒有辦法應對這一打二的局面,只能退而求其次,同樣也是因為這個樣子導致了他不能專心進攻江東。

必須要分出上萬的兵馬去江北給黃權,讓他幫忙看著其他方向,不會有麻煩出現。

這一點劉備就不如孫權,因為孫權臉都不要了就是要避免自己一打二。

而劉備怒火中燒,他倒也想不要臉,但是人家不信他啊。

第二個就是劉備的能力問題。

不是不足,而是不善。

劉備從寂寂無名的小村民到蜀漢昭烈帝,你換誰來說這也是一個讓所有人感覺到敬佩的過程。

但是這個過程卻是給他造成了一個很大的錯覺,那就是自己真的精通兵事,尤其是大規模的動兵之事。

劉備是老將,劉備也能打,如果單看數據,這家夥比曹孟德的勝率還高。

如果再把他的成長期去掉,他可以說勝率高得不像話。

甚至在漢中之戰正面強攻掉了同樣是帶著大半主力的曹孟德,證明了他的實力。

可這不代表他有本事抗住大規模動兵的內在,他說到底也是在一群名將謀主的幫助下進行了一場大規模交戰,那就是漢中之戰。

相比較於陸遜從小在陸家接受標準的世家教育,諸葛亮的天賦驚人,曹孟德的經驗豐富,關羽的轉型成功,劉備並沒有任何的閃光點。

他只是,有過這種經歷,從而產生了一種自己也能夠獨立帶領大軍的錯覺。

他不知道大軍行進原來要穩扎穩打,要小心謹慎,要注意各種各樣的事情,他更加不知道大規模軍隊和他之前帶著的那種兵馬是不同的。

之前他規模小,數量少,見縫插針,死中求活。

大規模進軍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可是他的態度沒有轉變過來,仍然是見縫就鑽的性格,結果鑽著鑽著,人沒了....

所以劉備輸的不怨, 他沒搞明白自己,也沒搞懂對面,他知道的就是這麽一個簡單的過程,然後就換來了這麽一個結局。

而且在三國時期,我們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麽有人說三國時期群星璀璨,精彩繽紛。

那就是在三國中前期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和規律。

這種大戰,誰發動,誰失敗。

赤壁之戰曹孟德率先發動,然後一把火給他點回去了。

官渡之戰袁本初發動了,然後一把火給他點回去了。

夷陵之戰劉備發動了,然後一把火給他點回去了。

石亭之戰曹休開大,然後一把....嗯,這次直接給他錘了。

漢中之戰其實也是曹孟德發動的,然後被錘了回去。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渭水,倉亭等等。

當然了,最經典的還得是咱們江東吳大帝的合肥之戰。

雖然說有誰發動誰失敗的這個三國中前期定律存在,但是能夠把自己打成這個孫子樣,那也是真心不容易了。

在這些戰鬥之中,發動者一定是準備充足,帶著近乎於絕對的優勢去打,最後仍然會換來失敗。

可是咱們蜀漢昭烈帝,愣是帶著和江東差不多的力量去打,他失敗,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了。

劉備打輸了不丟人,陸遜打贏了也是實力所在。

但是我們如果看到了他們的這一切,仍然還在堅持錯誤的道路....那就是我們的不對了。

喜歡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請大家收藏:()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