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第19章 諸葛北伐――豬隊友(2)
蜀漢的朝堂是一個很神奇的朝堂。

有能力有本事的都很可惜,比如關羽,比如張飛,比如趙雲,比如陳到。

沒本事的還一個比一個能活。

比如來敏,比如劉琰。

這兩個家夥在整個漢末三國史上都算得上是實打實的奇葩了。

畢竟能夠把不乾人事兒做到他們的這種地步,那也是十分的難得了。

來敏是個狠人啊,在狂人這個圈子裡面他絕對算得上是出類拔萃了。畢竟人家的家世那是真的好。

先祖就不用說了,雖然沒有列入雲台二十八將,但也是讓無數人為之垂淚的征羌侯,太中大夫來歙來將軍了。

當年和蓋延、馬成在河池、下辨進攻公孫述的時候被刺殺而亡,臨死之前也是譜寫了一段佳話。

之後他們老來家也算是一路高升,雖然出名的並不算太多,但是為之卻絕不算低。

來敏的高祖父來棱,娶漢明帝之女武安公主,雖然早死卻也是有了不小的地位。

曾祖父來歷,襲爵征羌侯,官至車騎將軍、大鴻臚。

祖父來定,襲爵征羌侯,娶漢安帝妹平氏長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

等到了父親這一輩,那更是了不得了。

親爹來豔,官至司空,姐夫更是東漢太尉、司隸校尉黃琬,

這麽顯赫的家世,加上出身荊州,那在蜀漢這個圈子裡混的風生水起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他這張嘴啊,那也是真的欠。

當年劉備大力提拔年輕的將領,有不少人雖然出身不好,資格不夠,但是位置卻是上升的很快。

這不可避免的就觸及到了像來敏這種老牌人物的利益。

其他老牌權貴或者世家豪族之人,雖然心裡或多或少也是有些不舒服,但終歸還是認了下來。

因為那個時候,人們畢竟還是認可一件事情的。

那就是英雄莫論出身,或許我心裡不舒服,或許我會去為了家族去爭去搶,但是我不會去阻攔你們這些出身不好的人上升渠道。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會一直闊下去,尤其是在劉備這個近乎於“白手起家”的人麾下乾活。

可來敏不乾,他和這些人恰恰相反。

這就是個純嘴炮。

來敏直接告訴了劉備,就這群新人完全沒有資格和他相比,無論是家世還是功勞。

哪怕是他說完這句話之後,劉備想了很久很久都沒想明白,來敏到底有個屁的功勞。

但是這話他也就是敢在心裡想想,畢竟那個時候輿論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直接開了話出來,自己和劉璋是親戚,而這個時候劉備剛剛定了成都,就這話直接讓劉備黑了臉。

可為了顧忌大家的面子,在劉巴的撮合之下,他還是成為了劉禪的太子屬官,有了前途和未來。

等到了諸葛亮執政時期,來敏仍然是一路扶搖直上成為了和郭嘉當年一樣的軍師祭酒。

作為軍師祭酒他覺得自己得做點什麽,但是他實在是拿不出什麽像樣的計謀,所以便選擇了張口開罵。

罵得酣暢淋漓,罵得那般痛快。

最後諸葛亮看不下去了給他免官,讓他好好在漢中呆著,只要想明白了也不是沒有機會。

但直到諸葛亮去世了,他都沒有時候自己想明白了,說自己錯了。

還是劉禪上位之後,看在當初他倆關系不錯的份兒上,給了他一個大長秋,讓他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中。

而也就是這件事情讓來敏覺得自己似乎又行了,再次當眾口出狂言,逮誰罵誰,這一次他直接把劉禪罵急眼了,所以他又被罷免了。

最後在各方求情之下,劉禪還是心軟了給了他一個光祿大夫,讓他當一個門面牌匾。

嗯,後面就不用說了,他還是因為嘴欠罵了人,最後被扔下去了。

總之就是這麽一個純純的嘴炮,靠著自己的家世和名望,生生把自己的人生譜寫成為了一個傳奇一般。

就連那個成天抨擊朝政,痛罵劉禪親信的孟光都比不了他。

而來敏和孟光這兩個人不但什麽都敢說,什麽都瞎說,而且他們的名望還特別的高。

這兩個人就相當於三國時期的頂尖兒營銷號,為了流量可謂是不擇手段的營銷號和他們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至於劉琰,他作為劉備的元老之一,又是當年為劉備擋酒造勢走出來的老兄弟,他的地位自然不會低了。

在張飛走後,劉琰逐漸代替張飛坐上了車騎將軍的位置。

對於一個成天不乾正事,也是一個軍事,政治,民生全部都是負數能力的人來說,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作為一個高官,從來不會參與任何的朝廷大事,車馬服飾又是極為奢華,在蜀漢陣營那也是出了名的表率了。

就算是有意見也是私下裡找到諸葛亮去說,從來不肯在朝堂上表達自己的立場。

你可以說他謹慎,也可以說他毫無擔當,這都沒有問題。

但如果僅僅是這個也就罷了,無非就是好面子,喜歡奢華,最後加上點喜歡女人,尤其是美麗的女人。

男人嘛,還是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

但你不能添亂啊。

劉琰就是一個添亂的,而且還是那種瞄準了北伐派主力乾將魏延玩命折騰的家夥。

很多人都和魏延關系不好,或者說蜀漢內部很多人之間關系都不好。

諸葛亮作為蜀漢著名的交際花,調劑雙方的矛盾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而魏延作為他的重點客戶自然也是麻煩最多。對於劉琰看不起魏延這個糙漢子,諸葛亮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對於這種事情諸葛亮毫不客氣的站在了魏延這裡。

只希望劉琰能夠明白些道理,不過換來的卻是劉琰的一封認慫的信。

在信中劉琰將一切罪過都放到了喝酒的上面,說自己是喝大了,所以口無遮攔。

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最後諸葛亮捂著腦袋讓他滾了回去,至於懲罰...算了,這種人你也懲罰不了他。

畢竟他代表著的是門面,這個時候他不能大刀闊斧的對內部官員進行改革。

可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麽結束了,但劉琰告訴了所有人,什麽叫做作!

自家老婆不知道為什麽跑去找太后呆了足足的一個月,在這個階段劉琰沒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也沒有去問問太后這是怎麽回事。

他直接讓自己麾下的士卒做好了準備,等自家老婆回來之後,當街給自己老婆揍了。

而罪名也當眾罵了出來,說自家老婆和當朝的陛下劉禪私通....

啊,這真的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神奇到曹魏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都不想罵人,也懶得拿這件事情去做點什麽文章出來。

因為草魏覺得這天下人畢竟不是傻子。

其原因嘛,也實在是有太多了。

首先就是劉琰在當上了車騎將軍之後,幾乎就直接進化成為了一個妥妥的酒蒙子,成天把自己喝得和個二傻子一樣。

所以鬧得最後他媳婦都看不下去了,這才大過年跑到太后那裡告狀躲清靜去了。

這事兒劉琰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是當初蜀漢朝堂乃至曹魏東吳這邊可都是一個笑談。

第二就是,這種情況下私通這是什麽妖魔鬼怪,是吳太后在年後請了各府家眷去宮中慰問。

如果這裡面有私通,合著吳太后成了拉皮條的?

第三就是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他家那婆娘更是直接跑到了官衙給他告了,鬧的宮中都去人把事情解釋的清清楚楚。

弄得這件事情瞞都瞞不住,劉禪的腿都打轉兒了。

之所以劉禪會害怕就是因為最重要的一點。

這時候諸葛亮和董允兩個人都在呢。

劉禪敢這麽玩,這倆人還不得給劉禪腿打折了。

最後這件事情傳到了天下人的耳中就成為了。

蜀漢車騎將軍懷疑自己的老婆和皇帝私通,還被太后拉了皮條,所以讓自己的親衛當街把自己的老婆給揍了。

就這事兒一傳出去,諸葛亮差點直接心梗了。

這簡直就相當於我這邊要加入世貿組織,你這裡作為我們的公民在國際上耍無賴,拍賣會上不給錢一樣。

你對不對的,你這麽乾這國家信譽算是毀得夠夠的了。

除了來敏和劉琰之外,還有益州名士張裔。

當年劉備還在的時候,雍闓就已經弄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然後將這位即將接替正昂,前來赴任的益州名士給捆了起來,打包送給了江東孫權。

就在諸葛孔明剛剛執政的時候都還惦記著這個事情,讓鄧芝去找孫權的時候,記得把他們家張裔給要回來。

同時還給足了張裔面子,不在乎他被俘之後名聲受損。

甚至給了他丞相參軍,加代丞相府事,加益州治中從事。

說白了就是馬謖加蔣琬加地方政權上實際的一把手。

就這麽一個集權利之大成者,可以說是對他極為不錯了,而給他這些並不是因為張裔的名聲多麽多麽的大。

而是這個家夥的能力是真的不錯。

在某種情況下來說,諸葛亮和曹孟德也是很像的,那就是看才不看德,只要你有大才,那麽即便是你德行人品上哪裡有問題,我也能夠包容。

但很不幸的是,這條路無論是曹孟德還是諸葛亮都沒能走下去。

因為這本就是一條死路。

張裔和很多曹孟德麾下的有才之士一樣,才智很高,但是性格有問題,他很狹隘小氣。

當年他兒子出了事兒正好犯在了楊洪手裡,從此認親不認理的張裔就算是和楊洪結梁子了。

後來在推薦職位的時候,楊洪推薦了向郎做正府的丞相長史,從此張裔就算是和楊洪徹底的結了死仇了。

之後司鹽校尉岑述不知道從哪兒又得罪了他,被他處處針對,都鬧的快要天下皆知了。

最後還是諸葛亮查明白之後看不下去了,乾脆給他寫了封信想要勸勸他。

順帶揭開了他的某些老底兒。

比如當年被張三爺暴打,軍營都被張三爺掀翻了的事兒。

比如被雍闓一根繩子帶走,江東漂泊數載的事兒。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我就是在乎你,信任你啊。

你看看我對你這麽信任,我都按照我自己接班人的方式培養你了。

你怎就還非得和一個岑述較勁,較勁的原因是...我交代他些事情,所以你不幹了。

你這是圖一個啥?

這封信也算是將諸葛亮的無奈表達的淋漓盡致了。

而在我們看來,這已經不是無奈與否的問題了。

你說一個好好的朝堂同僚,愣是弄出來了狗血言情劇的場景。

張裔,作為一個蜀漢朝廷的大臣,而且還是被諸葛亮委以重任的存在。

他和楊洪有矛盾可以理解,他自尊心重可以理解。

這因為諸葛亮交代了岑述些許事情所以嫉恨上了岑述是什麽開展?

他吃醋了?

這真的是見了鬼了。

就這麽一群豬一樣的隊友們不斷的在蜀漢的朝堂上面起起伏伏,來來回回的折騰個沒完沒了。

諸葛亮終於決定了,他不能就這麽看著自己的理想最後毀在了這麽一群人的手中。

既然那些老兄弟們都一個個的離開了自己,那麽他就重新選拔出來更加合適這個朝堂,更加合適這個天下的人。

如果沒有了同袍,那麽就重新建立自己的門徒。

諸葛亮是一個對很多人不放心,事必親躬的人,但這是二楊勸說他之前的事情了。

但是當有那麽一個人對他說了這麽一段話之後,他便已經開始著手改變了。

“為治有區分,則上下不可相侵。請為明公以家主喩之:今有人於此,使奴執耕種,婢主炊爨,雞主司晨,犬主吠盜,牛負重載,馬涉遠路,私業無曠,所求皆足,雍容高拱,飲食而已。

忽一旦盡欲以身親其役,不更付任,勞其體力,為此碎務,形疲神耗,終無一成。豈其智不如奴婢﹑雞犬哉?失為家主之法也。

故古人稱坐而論道為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卿大夫。丙吉不問橫屍而憂牛喘;陳平不肯對錢谷之數,雲自有主者。

彼誠達於德位分之體也。今明公為理治,親自校簿書,流汗竟日,不亦勞乎!”

這是襄陽楊顒告訴他的話語,他牢牢的記在了心裡。

喜歡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請大家收藏:()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