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草原有條月牙河之二》第一十五章 金浪滾滾豐收忙
  阿爾斯楞講完了,開始咬牙切齒地發狠。

  袁野撓了撓腦袋,說:對了,想起來了,我好像聽別人說過,他們沒少乾這樣的壞事兒,還讓派出所抓過呢。獅子哥,他們是怎樣使壞的,我是第一次聽你說。

  “他們進派出所是常事兒,根本不怕了。為了掙錢,一直這麽乾著呢。”

  “要我看,他們哥們兒三個才是真的有‘痘兒’呢,腦子裡都長‘痘兒’了”。袁野義憤填膺。

  兩人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月牙河畔的大榆樹旁。夕陽照射在高大的榆樹上,金光閃閃。成群的小鳥包括喜鵲,嘰嘰喳喳、啁啁啾啾地叫個不停,一會兒藏在樹冠中看不見了,一會兒又“忽”的飛起來,在天空中打著旋兒。鳥雀的翅膀都被染成了金色。

  “太缺德了!”袁野望了一眼空中的飛鳥,突然說,“獅子哥,你看,那些鳥的翅膀如果真是金子做的,那咱哥倆可就發大財了。”

  阿爾斯楞瞅了一眼天空又看了一眼袁野,笑著說:誰都想掙錢,但昧心錢花著燙手啊。

  聯想到自己為了幾個本和幾支筆而去偷沙果,袁野臉紅了,轉念一想“我並沒有偷著啊?就算偷了那也是劫富濟貧”,於是,內心竟然輕松了許多。

  “這排大榆樹,可真粗啊。估計比我爺爺的歲數都大。”阿爾斯楞摸著榆樹粗糙的軀乾感歎道。

  袁野:得想啥法子治治“童氏三魔”。

  “你想‘為民除害’?”

  “我要‘替天行道’!”

  兩人都大笑起來,驚飛了一樹的鳥兒……

  …………

  立秋過後,牧草就成熟了。一望無際、綿延起伏的“綠毯”微微有些發黃,結籽的高草開始低頭彎腰了。又過了些時日,趁著秋高氣爽、雨水稀少,正是草原上打牧草的好時機。

  孔雀屏草原上開始忙碌起來,和春季接羔兒一樣,越忙越高興。因為,又是一次收獲季。

  鮑青山在歷史上有過牧草準備不足的慘痛教訓,之後每年在收儲牧草方面絕對不糊弄。年過不惑,仍然比得過大小夥子,輪起打草的大釤刀虎虎生風。於秀蘭同樣不示弱,農區出生、成長的她,年輕時就扶著犁杖、摸著鋤頭,身體素質不輸男子。經過十幾年的牧區磨煉,打起草來有模有樣。

  拖後腿的只有鮑鎖柱、鮑鎖鏈了,當然,他們都還是孩子,一個十五、一個十四,乾活兒偷懶耍滑情有可原。兄弟倆周末放假來到牧點,鮑青山本不想讓他倆伸手的,於秀蘭不同意,說:不讓這倆小子吃點兒苦頭兒,他們就不好好學習!必須去,大釤刀輪不動,就用小的。以後要是不好好學習,回來就上牧點,啥活兒都得會乾!讓他們看看到底是上學好還是放羊好!

  兄弟倆開始真當玩兒了,很是積極主動,有說有笑的。輪了一會兒胳膊就酸痛了,汗就下來了。崩起來的草籽直往衣領子裡鑽,扎得脖梗子又癢又痛。

  “真遭罪啊,唉……”鮑鎖鏈首先受不了了,開始嘟囔。

  鮑鎖柱畢竟是大哥,得擺出應有的樣子,就說:光知道吃羊肉香啊?不準備好牧草,萬一冬天下大雪怎辦?

  “那還能怎麽辦?再受災了、吃不上飯了,就該把你送人了。”鮑鎖鏈嘻皮笑臉地說。

  鮑鎖柱一聽就來氣了,大聲喊道:要送人也得把你先送人!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玩意兒!

  二兒子說的話鮑青山沒聽見,大兒子的這些話他聽得一清二楚,

絕對是觸到他的肺管子了,便不分青紅皂白破口大罵:鮑鎖柱,你他麽麽的胡說八道啥呢?再不閉嘴,信不信我一釤刀把你的舌頭割下來!  “是他——是鎖鏈先說的——”鮑鎖柱指著二弟,又瞅了瞅爸爸凶神惡煞的樣子,就蔫兒了。

  鮑鎖鏈低頭邊割草邊小聲兒說:舌頭要是被割了去,就吃不著羊肉嘍……

  鮑鎖柱氣得恨恨地輪了幾刀,超過了二弟。

  於秀蘭擦了擦額頭的汗,說:真是給你們閑的,不好好打草,竟然有閑心打嘴仗?

  “你也是,我早說不讓他倆來,你非讓來。這回看到了吧,根本不能幫上忙,反倒添了亂。”鮑青山埋怨道。

  “不鍛煉鍛煉能行?怎也頂個‘半拉子’勞動力呢。”

  鮑青山:倆不頂一個!唉,將來可怎整?真是愁人!

  鎖柱、鎖鏈兄弟倆臉紅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

  這幾年,月牙河村水田開發力度很大,離不開村支書特木爾向上爭取到的項目。 當然,同樣離不開“土專家”樸建東的付出。

  樸建東已過而立之年,由於愛鑽研、好學習,在水稻種植技術方面那是遠近聞名的“大拿”。並且,還由三社社長被推選為村委會副主任了。

  特木爾比樸建東大三歲,兩人走在一起,像兄弟般親密。

  稻田裡一片金黃,偶有輕風掠過,稻葉間“唰啦啦”的相互碰撞,演奏著鄉村最美的豐收曲。

  特木爾滿臉笑容,說道:種水稻就是比旱田強啊。

  樸建東:就是。只要月牙河流水不乾,指定能旱澇保收。種稻子,就是春天投入成本要大一些。

  “會過日子的人家吧,秋收後賣了糧,能把來年開春兒種地的錢都留足。不會過日子的,有錢三天樂兒,一到種地的時候就傻眼了,四處張羅,東挪西借,整不來就哭爹喊娘的。”

  特木爾說完,苦笑了一下。全村人的生計都放在他的心上,各家的情況他都特別熟悉。

  樸建東:有些人家的生活習慣和生產習慣,確實不太好,得改啊。

  “改?談何容易。移風易俗,那可是最難的事兒啦。還有的人啊,為了掙錢,搞些歪門邪道,那都不能長久。”特木爾無奈地搖了搖頭,接著說,“今年這塊兒稻田不錯,倒伏的不多。”

  “是的,這是新品種,抗倒伏能力強,我們主要是想著試種了一下,如果產量再能上來,明年就可以大面積推廣了。”

  樸建東說完,蹲下身子,認真查看稻秧的長勢。特木爾則放眼連片的稻田,嘴角掛著微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