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冷鏈二十年》第三百章 出路之難
  第301章 出路之難
  半個月後,楊成海加入同興的消息,在青岩冷鏈圈子炒出激烈的熱度。好事者們在冷鏈的網站或論壇,曬出很多當年有關楊成海的報道,把極為常見的冷鏈企業人員往來,硬生生扒成了八卦事件。

  不過同興人最早的擔憂有點過頭了,原因很簡單, 楊成海已經不具備當年的聲名能量,而成了不被這個圈子接納的棄子,所謂一寸高一尺影,誰肯為一個落魄之人搖旗呐喊。

  至於那些頗有針對的編纂,無不是殘羹冷飯,只要同興不理會, 越炒越沒有味道。

  楊成海入職同興之後, 得了一個除了同興各口負責人之外, 誰也搞不懂的職位,叫做“配送外事經理”。

  這是胡殊同的刻意安排,職位名字有些奇怪,其實就是想更明白告訴同興人,楊成海不參與同興內部的運營工作。這一點很重要,楊成海這樁事讓同興自身的私言碎語達到不曾有過的景象,這樣一個職位是給同興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人事一切如常。

  至於同興配送要不要做、要怎麽做,只要胡殊同沒有親口下決定,主事人會議上的內容是不會有人透露的。不過,人皆看得出胡殊同的傾向,這件事真正走到鋪展的台面應該不會太久。

  這也是楊成海“配送外事”的另一重含義,不能昨日一個方案今日便大張旗鼓,在胡殊同看來還有很多需要前置的工作。他先給楊成海牽上黎舟的線,針對同興體系、微倉體系的電子配送平台,生成二字過於輕易了,依托楊成海的構想,胡殊同需要看到黎舟那邊的可行度。

  此外,還有上遊生鮮企業主的市場大調研, 有人預測明年國內生鮮市場的營業額將頗千億,但趨勢性的東西過於寬泛,更精細的市場細分需求數據,也是擺在當下的難題。

  城市配送又讓胡殊同想到了輕量化的電動冷藏車,這不僅會得到環保方面的政策補貼,自身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降低成本。此外,微倉的成本測算是一件複雜的工程,這件事真要做起來就得做模式,在不同的城市做微倉,因地製宜和套用公式並不矛盾,關鍵在於這個公式的填充與演化。

  越是深入越讓人覺得這塊骨頭有多難啃,不過反過來想,城市配送要是真的好做,以融資大潮所釋放出來的財力,早已把同興的萬千想法淹沒了。

  楊成海說我們需要給生產企業主看到一些踏實的東西,在胡殊同這裡,也面臨著類似的情形,而且要細致、更踏實。

  從前楊成海所呈現出來的,更像是一塊敲門磚, 如今他在為同興的這個板塊的真正執行而切實奔走,二人都需要時間。

  他們還有時間去仔細思量這個全新業務,可是遠望西北,瓜將熟果將紅,每一刻都格外寶貴。

  ……

  炎炎的三伏天,孟強強戴著一頂草帽,坐在一個小山坡上,他的面前是一望無際的紅薯地。

  很多人對甘州的印象是“大漠孤煙”,實際上它是產量與品種都很強悍的蔬菜大省。走廊綠洲,有雪山融水的灌溉,黃河沿岸,有直接的河水哺育,向南看,這裡亦有溫潤如江南之地。

  地形交錯、氣流交鋒、高原光照、晝夜溫差,為地道風物創造一個個先決條件。長得雖好、味道也足,但如何走出去,是一直以來的大難題。

  孟強強的“強運冷鏈”自開園以來,一直主做以儲為主的蘋果生意,口碑也一點點做起來了,他的園區專業化程度很高,如今已是縣裡的冷鏈產業示范園。

  而且孟強強花了大工夫做溫控標準,不遺余力接待行業或者有關部門的參觀視察,一年多下來,在方案報告這條路上,不知不覺也走得密集起來。

  可是越往下走孟強強越發覺,甘州的形勢讓他不可能隻停留在“蘋果冷鏈”,他的園區無法隻做蘋果的配套,因為這片地域,每一樣農產品都亟需走出去。這樣更大的籃子一度讓他猶豫,但有一天當有人找上門來的時候,撥開了他內心的繁繁亂亂。

  歸根結底,做冷鏈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功能變得像展館一樣。也只有真正解決問題,企業才有核心之力。

  事情,要從眼前的這片紅薯地說起。

  回望這幾年發生在這裡的故事,讓人有些不堪回首。前兩家收購企業與薯農合作的時候,怨聲載道,最後甚至鬧成了官司。

  紅薯種植的培育款,包括種薯、機械、農藥等,由收購公司提供,但薯農要支付一定的利息,最後把紅薯賣出去,收購方扣除利息之後再把結算的收益回給薯農。

  這是合乎常理的操作,可一旦收購方走得不通暢,各種各樣的問題紛至遝來。說好的半個月結款,硬生生等了兩個月,而且這兩個月每天走在走利息。來田間收貨不及時,有的一晾就是多日,最早定價2100一噸,現在因為青了皺了破皮了,直接變成800一噸。

  這種模式和收購方包地還不一樣,包地種植請來的可以說都是打工人,企業自負盈虧,而這種模式下,分分毛毛都關乎薯農的切實收入。

  這般槽糕的境地下,新的收購方找到了孟強強,希望通過強運冷鏈做到快速運輸。可這個數字,是十萬噸。

  對此孟強強做了個大概計算,這裡面需要兩千車次的運輸,以強運冷鏈當下的運力,估計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

  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孟強強想嘗試,假設真的做成了,可能是企業第一個鮮明的刻度,保不齊就能讓自己攀上另一個台面。

  自打園區起來, 在被縣裡一次次表彰之後,很多人誇他學識深厚、魄力不凡。但只有孟強強知道,這樣的底子來自何處。

  他掏出手機,一遍遍劃著通訊錄,每到那個名字的時候都會注目幾分,劃來劃去也劃不到什麽別的辦法,最後還是定格在了這裡。組織了好一番話之後終於打了過去,可還沒等第一聲嘟嘟響起,他又匆匆按掉了。

  腦子裡充斥著無數過往,他在同興的時光,車裡和石板上的故事,還有小山村寒冬裡的爐子邊。園區之所以起來,是那個吃透政策又甚懂規劃的人,才能如此去繁從簡,後面又有柳總一路幫扶,方得今日局面。

  孟強強特別想做出一些樣子,用成果證明一些東西,也為了讓那遠方人第一次給自己鼓鼓掌,與己而言,這是最不能遮掩的私念。

  但面對這眼前事,他忽然意識這些都太婆婆媽媽了。

  只見他猛地站起身來,把草帽掛在背上,田野的風吹著褲管、晌午的光映在背梁。

  他決定,去買張車票。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