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旅行從雍涼大地開始簽到》第76章 山中冒險
“哈哈哈,行”張曉笑著繼續道:“咱們所在的地方叫擲筆槽,那麽你們知道這裡為啥叫擲筆槽嗎?給你們時間,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過了大概幾分鍾,好像還真有人去專門查了一下。
 “沒查到。”
 “我輸入的是‘擲筆槽名字的由來’結果度娘不告訴我。”
 “我也去問了,谷歌娘也說不知道。”
 “曉哥,還是你說吧,查起來太累!”
 張曉正在眺望著懸崖絕景,看見彈幕就笑了一下說道:“查不到很正常,你們方法不對,應該去找關於這裡的一些遊記或者方志,也可以跟當地的人問一下,這種奇聞軼事只有在當地流傳的。”
 “算了,還是我告訴你們吧。記住,這是一個知識點,不過只是一個傳說,不一定是真的哦。
 “最常見的就是天師張道陵的法力造成的,據說在那個時代兵荒馬亂,鬼怪橫行,其中有一魔王甚是厲害,經常出來危害百姓,百姓叫苦不迭,當地有名的天師張道陵得知此事,決定為民除害,於是帶著自己的發起天師筆前去擒拿魔王,但是無奈魔王法力高強,天師只能執筆用盡法力將山開槽,以此震懾魔王,魔王見天師法力如此高強,便再不敢興風作浪,當地人感歎其朱筆畫山,執筆成槽而留下了奇觀,這就讓神秘的道家之地青城山更加的神秘和魔幻。
 怎麽樣
 這種故事網上查不到吧?”
 “臥槽,這種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誰能知道啊?”
 “這就是騙小孩子的故事吧。”
 “誰信呀?”
 “我去,你們不會真把他當真了吧?曉哥前面不是說了嘛,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別當真!”
 “咱們國家這種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太多了,估計當地的小孩子小時候都聽老人講過。”
 簡單的一個小故事,張曉一路上和直播間裡的人討論著,不知不覺到達了纜車處。
 短暫的排了會隊伍之後,張曉就坐上了纜車,在上面他可以看見群山環繞、雲霧繚繞的青城山全貌。
 下山途中可看那峽谷的幽靜,可察那平原的開闊,可望那千崖的迤邐,可瞧那萬樹的凝煙,有身居深山目及天際的感覺,真有神仙都會的境界。
 當然從纜車上往下眺望,好似就是萬丈深淵一樣,大多數的遊客都有點心驚肉跳。
 此時,無人機如同惡作劇一般突然飛到高空之中,然後向下俯拍將畫面納入了直播間內。
 “臥槽,嚇得老子心肝一顫!”
 “比之前途徑的擲筆槽還高的嗎?我有恐高,算了不去了。”
 “23333從來不恐高的我......算了,我上個廁所去。”
 “哈哈哈樓上的被嚇尿了?”
 “原來坐纜車居然也有這麽嚇人啊....”
 “曉哥好壞啊!!!!!!”
 “是啊,我以前坐過後山的纜車,我也怕的半死,沿著山坡大起大落,路徑又長,纜車很緩慢,車廂沒有玻璃只有欄杆....”
 “看著遠遠的山,和腳下遙遠的地面,真的害怕!”
 張曉泰然自若的坐著,阿柴趴在他身旁,然後這種高度對小貂它們來說沒有絲毫意義。
 “在纜車上如果心驚膽戰,不要怕,你會一直嚇得半死的,哈哈,雖然纜車的距離較長,但是高度其實還好,只要不往下看,並不可怕,克服心中的臆想真的也是一種超越哈哈”
 很快到了山下,張曉又說道:“提起青城山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遊人大多對後山關注較少。確實後山名氣較前山稍遜,但景色卻毫不遜色。而在後山之中最不可錯過的無疑是泰安古鎮了。”
 “當然,青城山前山到後山距離其實有點遠,還需要一定的車程呢。”
 開了幾分鍾的車之後,張曉在泰安古鎮停下了車輛,然後繼續介紹道:“泰安古鎮環抱於幽靜的四釧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後山之中,是青城後山的第一景點,每逢佳節便引來遊人無數。”
 “有史以來,泰安古鎮便是扼郕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驛道上之重鎮。古稱“花坪老澤路”,唐時為味江寨,清時始依場後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場,是郕都茂汶、金川物質交流的中轉重鎮,歷來商賈雲集,市場繁榮。”
 古鎮以泰安寺為中心,泰安寺是青城山佛教寺廟最悠久的存在,從唐宋時期開始,泰安四就是佛門弟子心中的聖地。寺廟外有明代高僧鑒隨大師的靈塔,寺廟周圍還有銀杏樹和古紅豆樹等數十株參天古樹。
 這裡梵音禪唱,環境空靈,最適合遊人參禪拜佛,敬香祈福。
 “進入古鎮最先迎接遊客的是泰安古鎮牌坊。牌坊整體是用石頭製成的,上面雕刻有一些小小的佛像,在牌坊最上面還有一對小石獅子,支撐的柱子上也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與楹聯。”
 除此之外,張曉在上山路上也碰到了好多賣臘排骨,臘肉的。
 “不得不說都有點香啊!!”
 “四釧這邊的臘肉是樹枝的煙熏的,肉裡面會帶有樹脂的香味....我就在這裡吃頓午飯,再去逛一下後山吧。”
 這裡商業化並不濃,不特別出名和熱鬧,但它古樸雅潔,安寧祥和。走在潔淨的小街上,兩旁是潺潺清流,蜿蜒流經每一條街道、每一戶人家。小鎮的盡頭是古泰安寺,山門輝煌,廟宇金碧,鍾聲隱隱。
 然後,一陣困乏與饑餓襲來,張曉也懶得再繼續尋找了,隨意選中門口有一棵參天銀杏樹的面館吃麵。
 面館叫“銀杏面館”,古色古香的門臉兒在臨街一樓。
 看到張曉進了門,頭頂上還盤旋著一個無人機,老板娘很殷勤地迎上來問候他,並迅速將菜單遞給他。
 緊接著,老板娘如數家珍地報出一串兒自家面館的特色面並做了簡要介紹。
 聽完老板娘介紹,張曉毫不猶豫地點了“擔擔面”,再準備給肚子留點兒空間,待會兒再去吃別的美食。
 “各位,四釧擔擔面可是郕都市和自貢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川菜系,該菜品起源於自貢市,由麵粉、紅辣椒油、芝麻醬、蔥花等材料製作而成,是“華夏十大面條”之一。今天就來好好嘗一下”
 很快面便上來了,張曉率先嘗了幾口,並點評道:“擔擔面”很地道,但沒我預想的麻辣。無獨有偶,幾年前,當時在長安我家附近也開過一家“銀杏面館”,專賣“擔擔面”;我當年常去那兒吃“擔擔面”,感覺很麻夠辣。”
 “今天來到“擔擔面”的原產地,反倒覺得味兒平和了許多。我想,估計是考慮到古鎮大都接待外來遊客,面味兒平順一點兒更容易被接受。”
 “哈哈哈,不得不說曉哥的腸胃功能是真的強,太能吃辣了!!”
 “曉哥別提,真的比咱們四釧人更像四釧人啊....”
 “我也以前經常吃擔擔面,真的夠勁道夠爽,也夠麻辣啊!!”
 張曉吃完面,喝了面湯,原湯化原食,符合幫助消化的傳統飲食習慣。他卻覺得胃裡都欠點兒,去古鎮的兩條街道上繼續尋覓美食。
 臨街的一家飯館半開放式的後廚門外,高高的一摞籠屜熱氣蒸騰,陣陣五谷獨有的香氣撲鼻而來。
 張曉走近一看,廚師正揭開籠屜蓋兒,將蒸熟的一籠“葉兒耙”放在一旁寬大的案板上。半包裹在鵝黃色包谷葉中的白的、黃的、褐色的“葉兒耙”攫住了他的面目。
 他立即情不自禁地將鼻子湊近這些胖乎乎的冒著熱氣的尤物,貪婪地聞了又聞,仿佛要搶先把勾人魂兒的香味都吸納到他的五髒六腑。
 “哈哈哈,看曉哥這模樣太誇張了吧!!”
 “曉哥估計真的餓著了....”
 “曉哥,注意點形象啊喂!!”
 外邊風雨交加,張曉進到了店鋪裡,不顧店鋪主人向他投來的異樣目光,兩隻手不斷倒換著還很燙的“葉兒耙”,邊倒換邊咬上一口燙嘴的“葉兒耙”,用自詡頑健的舌頭快速攪動以便盡快降溫後再咀嚼、下咽。
 就這,迫不及待的他還是難以防備咀嚼後仍很燙的“葉兒耙”沿著他的消化道一路燙將過去,燙得他用手從外面沿著食道一直忙亂地捋到腸胃部,企圖阻止燙的突襲,但這僅僅是安慰心理的招數,根本不起作用。
 一時間,張曉自嘲道:“哈哈哈,看來我的確太莽撞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
 他隻好等燙勁兒緩解後,再很小心地吃下一口。
 一口氣吃了三個“葉兒耙”,口齒留香,張曉呼出的氣息都是香甜的。
 “哇,有這麽誇張嘛?我都快禁不住誘惑了.....”
 “曉哥這吃的也太香了吧?”
 “看得人垂涎三尺啊....”
 “差不多吃飽了,我一邊吃的時候,再一邊前往青城山後山吧”
 然後他一邊撐著雨傘,一邊吃著美食,來到了一處橫跨在江面上的索橋,並說道:“從這個索橋跨過去,就要開始爬山了。”
 過的時候,只見一旁有些人顯得十分小心,特別是有幾位熊孩子,正在那裡不斷的搖和跳,嬉戲打鬧。
 見狀,那些熊孩子的家長連忙拍了他們一巴掌,呵斥他們不要鬧,安靜一些。
 而張曉卻始終十分鎮靜泰然自若的漫步走去,神情始終很平靜,引的旁人不斷好奇的打量。
 等他來到河對岸,苦笑著說道:“日後你們若是來到這個棧橋,可以走的時候走中間,不要去走邊上,走邊上會更晃,也不要用手去按那些木頭,木頭上會有釘子,千萬小心。”
 然後,張曉略微沉思了一下道:“下午的登山路線很簡單,穿過泰安古鎮,走右手邊飛泉溝一線,一路溪流相伴,上至白雲古寨。再坐白雲索道下行,從又一村開始下山。沿途可以欣賞水流更為充沛的五龍溝,充分體驗後山流泉飛瀑的特色,全程正好是一個環線....”
 “最後,再去普照寺參觀一下.....”
 走了一段路之後,張曉來到了一處遍布著蜂巢的山崖,並笑著介紹道:“大家還記得《羋月傳》裡羋月贈予羋姝治療咳嗽的崖蜜嗎?後來秦王還特意命人從蜀地移蜂巢回宮中供羋姝享用。沒錯,這就是崖蜜。”
 “崖蜜營養價值豐富,可治療風濕等症。”
 “我去,山崖上居然還有這麽密集的蜂巢.....”
 “完了呀,我密集恐懼症犯了!!”
 “我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爬階梯走棧道,彎彎繞繞大概二分之一的路程,張曉才到達了翠映湖。
 “這裡要坐渡船過河,兩分鍾的渡船,就只要兩塊錢哦!!”
 “之前爬前山的時候沒能坐船,這次坐一下倒是不錯。”
 此時此刻,雨勢漸小,雨聲泠泠,在湖面濺起漣漪,舟楫慢悠悠劃過水面,晃晃蕩蕩行船緩緩,撇去旁邊忙著自拍的遊客,還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下了船之後,後半程可能已經有人體力不支了,漸漸地就會跟許多的人拉開距離,絕大部分路程上只有張曉一個人。
 這個時候,張曉就開始瞎起勁了。
 “話說, 在去白雲古寨的前路有一條小道,繞著小道上去估計會有另一番風景。”
 “我去,主播真大膽呀,你不怕迷路嗎??”
 “就是,小心不慎踏足深山遇到危險啊....”
 “主播小心點,這下雨天山路又這麽濕滑....”
 張曉微微一笑:“沒事,我可是很有冒險精神的,怕啥”
 走了一段路,沿小道上去是一家廢棄了的客棧,斷壁殘垣破舊朽木,被籠罩在茫茫煙雨裡,隔幾步路,有一家店還開著,店門口是個長階梯,上去有一亭子。
 “往下望去大概就是白雲古褰,不過縹緲在煙雨之中,看不分明。”
 沿著路繼續走,張曉就脫離了主路線,繞過白雲萬佛洞後,了一條未開發的羊腸小道,滿腳泥濘,特別不好走。
 小道上有一落魄的古風院子,只剩下一堵寫滿雨痕與爬山虎的牆,牆壁上是很典型的花紋繁複的古代窗欞,其他的被雜草掩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