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漢室再興》第九十九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
接下來的幾日,劉和又分出一千人去伐木,由百余名木匠帶領,挑選材質好的木材運回,這個時代林木茂密,只要不是濫砍濫伐,都不會有多大影響。

 另外派人去尋找鐵礦、銅礦和煤礦,當然如果能找到金銀礦更好了,礦產資源是提升科技的基礎,沒有這些原料,任何改革都是空談。

 煤炭在這個時代稱作湮石或石涅,西漢時期煤炭已經被作為燃料來煉鐵,只是還不夠成熟,沒有被廣泛使用,大概是還沒學會處理,煤煙太大的緣故。

 憑借劉和的記憶,煤礦的重點勘探地點定在右北平和涿縣的雞鳴山,另外往代郡延伸,在太行山中尋找。

 等將來拿下並州,煤炭便不會缺,哪怕是地表煤在這個時代應該也有不少。

 右北平即後代的唐山,開灤煤礦世界有名,唐鋼鋼鐵產量甚至佔全國一半以上,要是能開發出一半來,也足夠現在使用的。

 河北的礦藏其實不少,劉和還記得邯鋼比較有名,只是現在還不屬於他管,等以後慢慢開采,其實以現在的技術,能找出唐山的部分煤鐵礦就知足了。

 今後以此為基礎,有了經驗和技術,不斷培養人才,開發其他地方的礦藏便方便許多,工業技術沒有發展起來,甚至可能還用不到那麽多資源。

 劉和將重點設在右北平,還有更深遠的打算,此處南臨渤海,北依燕山,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此地發展起來,將是北方的重要防線。

 漢代右北平、遼西的要塞是盧龍塞,盧龍道在山中連通兩地,如果能提前將沿海的山海關建立起來保護內地,再發展水軍控制渤海灣,平定遼東等地便易如反掌。

 其次劉和還在思考人才問題,這比找礦還要緊迫,礦產資源是為以後做準備,頭等大事還是招賢納士。

 漢末戰亂期間,不少中原名士避亂右北平、遼東、遼西等地,國淵、王烈、管寧、太史慈等都有記載,或許這些人現在已經出現,只是還沒有被發現。

 要網羅這些人才,只能等劉虞到來之後才能逐步實施,以劉和目前的權力和威望還遠遠不夠,強行征招聘請只會適得其反。

 原本一到冬日,北方的田野間便一片空曠蒼茫,如今的涿郡卻一派繁忙景象,各縣都在忙著修路,官道上人頭攢動,塵土飛揚,比春耕還熱鬧。

 劉和已經向各地發下榜文,今後官府將會每季到各地買賣糧谷、食鹽等等,哪裡的路修得好,來往便捷,哪裡便去得多,還有商隊也會參與。

 而每日乾活還有工錢,管飯一頓,如此一來,誰不積極參與?

 這一日天氣晴朗,冬日和煦,自范陽的官道上來了一隊車馬,跟隨男女老少約有兩三百人,看到涿縣的動靜全都愣住了。

 涿縣和范陽不同,這裡的百姓近一半都是劉和收納的流民,自然對上面的號召最為響應,幾乎是全民參與,尤其那些剛剛落戶的百姓,他們家無余糧,閑著也是閑著,出來乾活吃頓飯還有錢拿,何樂而不為?

 平整的官道直通縣城,拒馬河已經結冰,兩岸整齊的房屋,方方正正的田地,來往穿梭的人群、車馬,喧騰如鬧市一般。

 車隊過了山坳,涿縣城遠遠在望,中間的兩輛馬車忽然停下,從上面走下兩位老者,一位須發灰白,但透著沉穩幹練之風,一位穿著樸素,三綹胡須隨風飄動,顯得沉靜儒雅。

 長須者撫須歎道:“子乾兄,這還是我三年前離任時的涿縣麽?”

 老者負手而立,掃視四周,朗聲笑道:“城還是舊城,人已非舊人矣!”

 “父親,為何不走了?”後面的車中探出一個腦袋來,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白皙的臉上還稚氣未脫。

 “平兒,你們先進城去,為父和盧公先在周圍看看!”

 原來這個車隊正是新上任的幽州刺史劉虞極其隨從,另一人便是涿郡名士盧植,免官之後歸鄉,劉虞便請他同行,一路上也方便照應。

 管家劉福快步走過來:“主公,你還不進城歇息麽?”

 長須者搖頭道:“我稍後便到,你到了城中,告知大公子,不要驚動任何人,一切從簡。”

 “是!”劉福轉身去向趕車的人傳話,車隊很快緩緩啟動。

 後面青布慢的馬車中的一位夫人揭起簾子,看向盧植說道:“你也早些回家,別讓孩子們久等了。”

 盧植頷首笑道:“不妨事,北方天寒,要照顧好小兒,不要受了風寒。”

 那婦人溫婉一笑,低頭看了看懷中熟睡的嬰兒, 這是她為盧植去年才生的小兒,疼愛有加,忽然又想起了不久前戰死的盧雄,又輕輕歎了口氣,放下簾子走了。

 走在熟悉的田地裡,盧植覺得這一切親切而又陌生,看著遠處熙攘歡笑的人群,搖頭道:“若非這一路所見,誰能相信,涿縣的百姓竟比中原還要安樂,如此歡鬧,竟似洛陽集市一般。”

 劉虞顯然也對這一切十分滿意,臉色帶著自豪的笑意,撫須道:“這小子收流民,破黃巾,又擊敗鮮卑軍,我以為定有奇人相助,不想他還有安民治政的本事。”

 盧植慨然歎道:“明公得此麒麟兒,當真可喜可賀。”

 “麒麟麽?”劉虞雙目微眯,卻又搖頭道:“才智傑出、德才兼備者方可比麒麟,這小子還稚嫩輕狂,差得遠呢!”

 盧植言道:“賢侄文韜武略,已然名震天下,假以時日,或許便可匡正朝堂,或關乎漢室中興大任,明公要悉心培養才是。”

 劉虞一怔,忽然回首笑道:“民間有句話說得好:一個女婿半個兒。調教犬子之事,子乾兄當也有一半職責!”

 “這……”盧植一怔,旋即大笑道:“好好好,待此事定下,婚禮大成之後,我定要從嚴管教。”

 劉和正在城中接待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兩位夫人,兩個弟弟,再加上一個妹妹,差點要認不過來了。

 正手忙腳亂的時候,忽然打了個震天響的噴嚏,此時還完全不知道,他的婚姻大事早被兩位長輩在路上給定好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