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漢室再興》第一百四十五章 遼東太守
佳期將至,劉和與張飛先返回涿郡準備,為防止萬一,關羽主動留下來親自護送兩位新人。

 五月時節,漫山遍野一片蔥綠,野花遍地,田野整齊,看著滿地莊稼長勢喜人,再對比剛剛經歷戰亂的中山,簡直就是仙境。

 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劉和信馬而走,成就感油然而生。

 兩月來中原各地賊寇四起,官府極力鎮壓,倒也沒有再鬧騰起來,最讓劉和還是青州的形勢,這裡的局勢已經與歷史有所不同。

 青州黃巾軍被皇甫嵩親自征討,幾乎灰飛煙滅,再加上公孫瓚督軍,境內的賊軍很快就被平定,如今整個河北的黃巾軍基本已被剿滅。

 想到歷史上曹操因為討青州黃巾,得到十萬青州軍而發家,如今這股兵力或滅或散,也不知道曹操以後還能不能崛起。

 回到家中,盧玥早已倚門而望,現在有了家室,心中多了不一樣的牽掛,劉和也覺得生活越來越充實。

 休息一日,來到府衙與諸葛珪等人會面,涿郡的一切政事都十分順利,尤其韓當這個督郵十分稱職,頗有酷吏的味道,各縣無不畏懼。

 或許這也和韓當的出身有關,他本是陪隸,成長於社會最底層,深知百姓疾苦,痛恨貪官汙吏,自然也就會全心為百姓辦事。

 諸葛珪的病情稍見好轉,但氣色依然不太好,不過華佗不久便到范陽,請他診治,就算不能根治,能讓他多活幾年也是好的,這樣至少能讓諸葛瑾兄弟落穩腳跟。

 散事之後來到後衙歇息,高成來稟告:“公子,徐都尉舉薦一人,已在館驛等了兩日了。”

 “徐榮?”劉和一怔,“他與我剛在中山作戰,為何軍中不說?”

 高成言道:“此人去中山尋找徐都尉時,公子正好已經離開,便從蒲陰北上來此,比公子先到了幾日。”

 “原來如此。”劉和微微點頭,“帶人來見我。”

 離開唐縣之後,先在甄家滯留幾日,又去范陽選擇醫館的地址,再加上與官員會面,這一路上耽擱,已經半個多月過去了。

 不多時高成便帶著一人進來,這人三十開外,留著一撮短須,面容剛毅,眉宇之間卻透著疲憊之色,進門之後抱拳道:“草民公孫度,拜見劉中郎。”

 公孫度?

 劉和倒有些意外,笑道:“明公原為刺史,何以白身相稱?”

 “唉,說來話長,在下如今卻是是白身待命。”公孫度慨然一歎,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上,顯然是徐榮所寫。

 “明公請坐!”劉和請公孫度坐下,不用看徐榮的書信,已然明白了他來這裡的意圖。

 董卓當權之後,經同鄉徐榮推薦,公孫度才被任命為遼東太守,現在倒是提前了兩三年。

 坐定之後,公孫度便直搖頭,歎道:“我在冀州任上,為十常侍誣告免官,又去公車署待命,未料如今除職,卻要數百萬錢,唉——”

 劉和問道:“所以明公便有回鄉之意?”

 “此其一也!”公孫度的眼神忽然凌厲起來,“近日得到家書,襄平縣令公孫昭辱我妻兒,征犬子為伍長,遠調深山,吾身為人父,豈能容忍?”

 “竟有此事?”劉和吃了一驚,言道:“禍不及家屬,此人如此行徑,該當懲處。”

 心中猜測大概是家族之爭,公孫度從小官吏發跡,所以為同族輕視,

但公孫度官拜郎中,又當了刺史,大概又刺痛了這些人的神經,便讓其子做個小小的伍長,以此來羞辱公孫度。 從古至今的人性便是如此,很多人嘴上說希望你過得好,但誰都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尤其是被曾經恥笑的對象超越時,心裡會更加嫉恨。

 公孫度起身再拜憤慨道:“若非家人受辱,在下早已回鄉退隱,但此事卻萬不能容忍,請君侯上稟劉使君,在下若拜遼東郡守,得以雪恥報仇,定不忘君侯大恩。”

 “明公請坐!”劉和拉著公孫度坐下,言道:“以明公之能,擔任郡守綽綽有余,如今幽州各郡正在整飭吏治,我一定向家父極力舉薦。”

 公孫度再次謝過,將帶來的包裹打開,裡面竟是珍珠瑪瑙,還有不少金銀玉器,光彩照人。

 “明公這是何意?”劉和不悅道:“你把我當什麽人了?我難道是那見錢眼開,貪財無度之人麽?”

 “這……”公孫度一愣,頗為不解。

 這幾天他在涿縣打聽劉和的為人,聽說劉和身為督亢亭侯居然還四處賺錢,雖談不上愛財如命,但顯然是個貪財的,便忍痛將這許多年的財產獻出,難道自己打聽錯了?

 劉和雖然眼睛隱隱發光,卻不能收他的東西,正色道:“如今幽州亟待整頓,家父四處求賢,公能為國家效力,我該感謝你才是, 若收錢辦事,豈不與那十常侍一樣了?”

 公孫度覺得劉和愈發神秘莫測,趕緊將包裹收起,歉然:“是在下魯莽了,君侯提攜之恩,在下銘記在心。若能如願,自當全力治理遼東,安定邊境,為使君分憂。”

 “這才對嘛!”劉和咂咂嘴,拉著公孫度說道,“公既為徐都尉好友,我自當替他略盡地主之誼,你我把酒言歡。”

 公孫度欣然道:“恭敬不如從命!”

 劉和留下他一同吃飯,也是為了打聽一些遼東的消息,東北區域現在勢力錯綜複雜,高句麗和夫余人都實力強大,確實需要一個殺伐果斷的人去治理。

 但遼東同樣豪族盤根錯節,尾大不掉,此事劉虞也曾提起過,他的威望還不足以威懾到遼東,好幾任官員上任不滿一年便待不下去,而公孫度生長於此,便能遊刃有余。

 歷史上公孫度確實也有這個能力,他到了遼東之後打壓豪族,厲行嚴刑峻法,推行政令,讓遼東成為漢末大亂的一片淨土,才有那麽多人避亂其間。

 至於他後來自立為王,也是因為朝廷無力掌控,如果將來局勢穩定,又有徐榮這個老朋友在,再加上自己的舉薦之恩,相信公孫度還是比較忠心的。

 強龍難壓地頭蛇,就目前的形式來說,由公孫度這個本土人士去治理遼東是最為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就算公孫度將來自立,再派兵討伐也不算晚,先讓他去穩定住遼東局勢,穩固地盤,再去接手也省事許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