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漢室再興》第二百九十一章 流言4起
冬去春來,年關之際,即便是兵災連年的中原,也都沉浸在短暫的祥和之中,人人都在盼著辭舊迎新。

 反倒是剛剛豐收的癭陶,卻一片肅靜,大街上行人稀少,巡邏的士兵前後相接,如臨大敵。

 府衙之中,韓馥愁容滿面,與征召的同鄉郭圖,辛評三人悶坐,無奈歎息。

 這段時間忽然城中到處傳言,韓馥勾結黑山軍截殺劉和,又縱容匈奴人劫掠魏軍,蔡琰被匈奴劫持,就是韓馥故意為之。

 消息傳出,州郡上下一片嘩然,百姓紛紛指責,劉和是漢室宗親,兩次救冀州於危難之中,首倡義兵討伐董卓之人,韓馥如此做,莫不真是心向董卓?

 而蔡邕更是士林之首,如果韓馥真的縱容匈奴人劫持其女,簡直其心可誅,整個冀州名士都在暗罵韓馥。

 甚至已經有消息傳出,韓馥是董卓外派官員,暗中還與董卓有勾連,意圖謀反,必會對冀州再次帶來滅頂之災。

 韓馥驚慌不已,命令全城戒嚴,捉拿散布謠言之人,任何茶館酒肆都不得妄議朝政,大年初一就抓了幾十人關進大牢之中。

 書房之內,三人默然而坐,臉色一沉,望著桌上的一封書信眉頭緊皺。

 韓馥焦急問道:“二位先生,事到如今,若再不思對策,冀州危矣!”

 郭圖看了一眼辛評,言道:“於毒和白繞索要五萬斛糧食,倒也不算太多,以我之見,將軍不妨姑且應之。”

 辛評馬上搖頭道:“賊人缺糧,正是困餓之際,不出數月,必會自亂而散,這五萬斛糧食若叫他們恢復元氣,豈非養虎為患,反咬一口?”

 郭圖歎道:“若不送糧,他二人便要將約定只是公布天下,如今冀州流言四起,若再被他二人一鬧,豈非坐實了惡名?”

 “這……”辛評一怔,皺著眉頭低下了頭。

 韓馥急道:“當初都是你們獻計要殺劉和,如今非但劉和安然無恙,還得罪了黑山軍,若他們鋌而走險,誰能抵擋?”

 郭圖言道:“此事皆由袁本初而起,將軍若是實在無能為力,何妨請袁公進駐魏軍,以防黑山軍?”

 韓馥臉色一沉,冷笑道:“袁本初滯留河內,半年不回渤海,早有意覬覦並州,若將魏郡讓於他,豈非惡虎未除,又引狼入室?”

 郭圖眼珠一轉,笑道:“既然將軍忌憚袁紹,隻好用緩兵之計,先送糧穩住黑山軍,馬上訓練兵馬,出兵將其剿滅,則冀州可定。”

 辛評言道:“這也是無奈之事,就由魏郡先撥送三萬斛糧食,其余兩萬斛就說再容兩月,待開春之後,便以送糧剿滅賊窟,一勞永逸。”

 韓馥無奈歎息道:“也隻好如此了。”

 “報——”就在此時,外面急匆匆跑進來一人,形容狼狽,進了書房跪在地上大哭道:“主公,大事不好,大公子剛剛在城外……被,被山賊劫走了!”

 “膽大賊子,如此猖狂!”韓馥大驚,猛地站起來,顫聲問道:“到底是何人所為?”

 大年之際,韓馥派長子回老家潁川祭祖,沒想到才出門就被賊人劫持。

 那人手裡拿著一封書信,雙手捧上:“賊人留下一封書信,命我等交給主公。”

 韓馥快步走過去,都抖抖索索打開書信,頓時連退兩步靠在書案上,臉色慘白。

 郭圖問道:“莫非是於毒和白繞所為?討糧的書信才到,

何以如此心急?” “並非黑山賊!”韓馥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乃是黃巾余孽,此人自稱是張角之後,要用钜鹿的屍首換人。”

 “什麽?”辛評吃了一驚,蹙眉道:“當初張角被斬,其屍首被曝三日,後來不知埋在何處,叫我等如何去找?”

 韓馥言道:“他們已然找到張角屍首,只是苦於官兵排查太緊,無法運送出去,讓我們派人運送到太行之中。”

 “豈有此理!”郭圖怒道:“黃巾賊乃是叛軍,我們幫賊人運送張角屍首,若被天下人知道,豈非與反賊同黨?”

 辛評搖頭歎道:“可是大公子被賊人劫持,如之奈何?”

 韓馥本就心煩意亂,不料又碰到此時,頓時暴跳如雷:“黃巾賊、黑山賊,都是賊人惹的禍,我誓滅此賊。”

 辛評蹙眉道:“為今之計,還是救人要緊,區區一具屍首,早已無關緊要,不如就答應了他們,待救出大公子,再捉拿凶手未遲。”

 “天意不公,天意不公呐!”韓馥仰天一聲長歎,對辛評說道:“此時就勞煩仲治去辦,將張角屍首運出钜鹿,送到太行山中。”

 辛評言道:“此事萬萬不可張揚,還需隱秘行事為好,一旦被人察知,這冀州上下最恨黃巾軍, 後果不堪設想啊!”

 韓馥心中慌亂,跺腳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郭圖忽然心生一計,撚須道:“將軍既已答應送給黑山軍三萬斛糧食,何不以調糧為名,從钜鹿調一批糧食送到魏郡,將張角屍首隱藏在糧車之中,在運往太行山中?”

 韓馥點頭道:“此計甚好,就如此安排,務必早些救出吾兒。”

 辛評言道:“我這就去一趟钜鹿,事關大公子性命,還要與黑山軍交接,魏郡還要公則兄親自跑一趟才好。”

 郭圖點頭道:“二位放心,此事我定會辦得滴水不漏。”

 二人起身正要離去,韓馥忽然又說道:“此事千萬不可讓荀文若知曉。”

 郭圖掐著胡須不屑一笑,淡淡道:“將軍將那荀彧待若上賓,我看此人終日在府中讀書,只是個庸俗腐儒,不懂政事,不知天下局勢,徒有其名罷了。”

 韓馥搖頭歎道:“荀文若之才,我在洛陽早已知之,若要他出謀劃策,必須要將此次流言平息才行,如何請他,我自有主張。”

 郭圖冷笑一聲,與辛評出門而去,對韓馥敬重荀彧心中頗感不滿。

 他二人從潁川追隨韓馥到冀州,助他穩定局勢,坐穩刺史之位,準備共謀大事,為什麽一個剛剛到來的荀彧,地位卻比他們還高?

 更讓他二人不滿的是,冀州那些本土官員士族,也對荀彧推崇備至,每日都有人登門求教,隱然已經搶了他們的風頭,簡直豈有此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