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漢室再興》第二百二十七章 種田小能手
劉和自成皋渡河北上,到溫縣稍作休整之後,揮兵直奔河陽。

 此時的河內、河東也並不安定,去年十月,西河郡白波賊郭太領兵攻略河東郡,董卓派部將牛輔率兵進討,被白波軍擊敗,整個河東郡北部被賊人佔據。

 匈奴各部反叛之後,自晉陽到河內,並州各地都遭匈奴劫掠,匈奴單於於夫羅在諸侯聯盟討董之後,遣使欲與袁紹會盟,暫時駐扎在修武,縱兵擾民,百姓苦不堪言。

 劉和帶兵來到河陽縣,城中僅有三千守軍,守將正是王匡從事韓浩,聽聞劉和大軍到來,趕緊迎進城中。

 劉和詢問軍情,韓浩無奈歎道:“說來慚愧,中了西涼軍聲東擊西之計,有負王太守及盟主托付。”

 原來李儒派西涼將領李蒙佯攻平陰,韓浩誤認敵方會從平陰縣渡河,帶兵死守河岸,未料李蒙卻帶精銳卻從小平津渡河,繞到後方襲擊,最後兵馬大敗,只能召集殘軍和鄉勇死守河陽。

 這韓浩也是河內人,曾聚百姓保衛鄉縣,被王匡征召為從事,董卓曾抓韓浩的舅父要脅他投靠,韓浩不從,袁術聞其壯烈,表為騎都尉。

 劉和見他統兵籌謀方面略遜一籌,但對此人卻十分喜愛,因為韓浩正是曹操屯田製的發起一人之一,帶兵不行,卻是個種田小能手,今後要發展後方,韓浩是個不可或缺的人才。

 當下與韓浩了解軍情,順便請他加入軍中,一起討伐董卓,韓浩此時正愁無處可去,便欣然應允。

 劉和言道:“李蒙佔了平陰,卻不來進兵,顯然是為了拱衛洛陽,以防我們襲擊孟津。”

 韓浩點頭道:“西涼軍在此駐扎近八千余人,皆是精銳,恐難對付。”

 張飛大笑道:“華雄、張繡、呂布這些名將都被劉將軍擊敗,何況小小的李蒙?隻我一人前去,便可取下平陰津。”

 劉和趁機對眾將言道:“我等遠離幽州,只有這一萬兵馬,如今獨行於中原,更要懂得體恤兵卒,不可做無謂的犧牲,非到萬不得已,不可逞個人之勇。”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張飛也只是一時嘴上痛快,趕緊躬身謝罪。

 劉和言道:“將為三軍統帥,勇猛固然重要,然剛則易折,也當有怯弱時,不可隻恃勇而為。為將者,以勇為本,以智計為行,方可成為帥才,若隻知任勇,不過一匹夫而已,與那呂布何異?”

 張飛擺擺手,退到關羽身旁,低聲道:“我可不想和三姓家奴比來比去。”

 關羽撫須微微頷首,目光中若有所思,前幾日他早有明悟,經劉和這番訓戒,已經漸漸窺得為帥之奧妙了。

 張合抱拳道:“將軍,平陰兵力與我們相當,該如何對戰?”

 劉和笑道:“要敗李蒙,還需韓都尉親自出馬。”

 韓浩聞言一怔,搖頭笑道:“將軍取笑了,非是在下妄自菲薄,西涼軍精銳,河陽守軍一半為民夫,如何與其交戰?”

 劉和言道:“西涼軍近萬,不宜正面為敵,自當用計除之。”

 韓浩早就聽說劉和善於用兵,問道:“將軍計將安出?”

 劉和將韓浩繪製的地圖鋪開,發現這個位置應該是後世的小浪底附近,只是黃河在數百年間多次改道,可能地形早已大不相同。

 他指著平陰津和河陽方向,問道:“這一帶地形並無細節,可有橋面、山路可用?”

 韓浩對這裡早就爛熟於胸,

點頭道:“距離平陰河岸十裡左右,有一座石橋,名為八裡橋,周圍水澤密布,可以阻擋敵軍。” 劉和讓韓浩簡單畫了個地形圖,隨即吩咐道:“我欲用誘敵之策,有勞韓都尉帶城中守軍前往平陰復仇。”

 韓浩已然明白,抱拳道:“遵命。”

 劉和又命張合、於禁各帶兩千軍,在向導的帶領下前往八裡橋,分兵埋伏於橋頭兩側,靜候西涼軍。

 隨後又傳令朱靈引兵攜帶輜重,在拋撒在橋北之地的路上,關張率領大軍隨後接應,徐榮則留守河陽,以防西涼軍中也有高人,分兵前來偷襲。

 人馬來至八裡橋附近,各自都隱伏好,不多時便見韓浩帶領殘兵狼狽退回,那些守軍大多都是民夫,哪裡是西涼鐵騎的對手,既是詐敗,更是真敗!

 西涼騎兵縱馬衝過八裡橋,見士兵拋戈棄甲,路上許多軍器輜重,韓浩所帶人馬倉皇逃入沼澤密林之中,騎兵無法追趕,都下馬爭搶。

 西涼軍本就個個好利,自從來到中原,四處搶掠燒殺,和那些賊軍並無兩樣,早已貪婪成性,全都向前爭取,頓時隊伍大亂。

 就在此時,後方一陣鼓聲擂動,左右張合、於禁兩軍殺出,瞬間就被殺得大亂,二人帶兵守住橋頭,關張統帥大軍殺到,西涼軍哪裡能抵擋得住。

 李蒙見勢不妙,帶領親兵強行衝上橋頭, 想殺一條血路逃回,被張合攔住交戰,不到十合,便被一槍刺於馬下。

 西涼軍三面受敵,李蒙一死,更是大亂,前有追兵,後路被斷,顧不得沼澤危險,四散逃命,馬陷淤泥之中,人還在掙扎,就被亂箭射殺。

 “投降不殺!”張合守住橋頭,命人大叫勸降,但此時人喊馬嘶,遠處的敵軍根本聽不到。

 剩下的西涼軍見橋上不得過,沼澤又十分危險,乾脆退後數步,輕提絲韁,催馬跳河,想從河中逃走。

 霎時間只見人馬如下餃子一般,從河岸上騰空躍起,投入河中,西涼軍多不善水,直接被卷入浪底,隨水淹沒。

 就算有些能泅水的,岸上還有弓箭手放箭,在水中毫無還手之力,又被殺死大半。

 張合見橋頭跪了不少敵軍,立刻帶兵過了八裡橋,與朱靈直奔平陰津渡口而來。

 李蒙出兵追敵被殺,守軍尚不知情,被張合一馬當先衝入寨中,往來衝殺,西涼軍徹底大亂,後方關羽也帶援軍趕到,立刻四散奔逃。

 隻用了半日時間,劉和已經帶兵佔領平陰津,收押西涼軍俘虜兩千余人,全都關押在後營,營中還有錢糧軍器無數,都是半月前才從洛陽運來的,正好可以解決軍糧問題。

 當夜劉和傳令慶功,派人到對岸打探洛陽消息,探馬回報,董卓已經焚燒洛陽,挾持天子遷往長安。

 關羽等人又驚又怒,韓浩更是無奈歎息,辛苦一場大戰,奪取平陰津卻失去了意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