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漢室再興》第三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
  袁譚一行渡河來至河南,此時才發現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處。
汝南袁家回不去,青州公孫瓚自身難保,徐州曹操與袁紹關系甚厚,但此時去往徐州,恐被袁術派兵追殺報復。
思來想去,唯有荊州劉表與袁紹頗有交情,中原許多人都南下避亂荊州,劉表都派人接納,眾人決定去投劉表。
郭圖、辛評與逢紀不和,見袁家失勢,並不想去荊州,便辭官轉回潁川老家去了,高乾保護一家大小逃奔荊州而去。
先派袁熙前往荊州求助,劉表早知袁家之事,命人款待袁熙,暫命到館驛歇息,找來蔡瑁、蒯良商議。
蒯良言道:“袁紹勾結外賊,謀殺皇室貴胄,其心可誅,為天下人所惡,主公與劉和為同宗,自當同心一氣,縱不忍殺之,亦不可留也。”
劉表歎道:“吾與袁本初相交深厚,見故人子孫落難,若不搭救,豈非被人所笑?”
蔡瑁點頭道:“主公所言甚是,袁紹縱有過錯,卻與子嗣無乾,如今四方擾攘,主公肅清萬裡,招納流亡,名揚四海,若因一人而阻四方豪傑,乃是舍本求末也。”
劉表撫須道:“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然濁流亦不可汙其清,收納本初之後,吾有何懼?只是本初畢竟是作惡之人,其兄弟三人同來,吾不便親近,該如何安置才好?”
蒯良見劉表愛慕虛名,知道勸阻不住,隻好言道:“主公寬仁,既納袁氏棄子,袁譚等只能自立門戶,不如遷往荊南偏遠之地,令其自力更生。”
“不可!”蔡瑁進言道:“主公位列八俊,才望出眾,愛人樂士,豈可待故人如此刻薄?”
劉表問道:“德珪可有安排處?”
蔡瑁言道:“新野縣令月初剛剛因病去任,可命袁譚等留駐新野,一為安身立命之所,二可治政安民,為朝廷效命,也算是為袁本初贖過。”
“主公萬萬不可!”蒯良吃了一驚,忙說道:“袁紹一支本被袁術族內除名,主公若招納麾下,拜為官吏,恐袁術心生不滿,若前來問罪,如何是好?”
蔡瑁冷笑道:“主公位在袁術之上,又是荊州之主,做事自有決斷,袁術何能為也?”
蒯良言道:“袁術為人驕狂逞勇,正昭告天下驅逐袁紹,主公納而用之,豈非與之為敵?若興兵前來,如何是好?”
蔡瑁大笑道:“哈哈哈,袁術若敢出兵,某自為主公當之。”
劉表言道:“德珪言之有理,就命袁譚為新野太守,先安置於此,一年之後,視其政績再做安排。”
蔡瑁大喜,抱拳道:“遵命!”
自從蒯家將女兒嫁給劉備之後,又被蔡氏多次暗中說劉備欺世盜名,搶了劉表的風頭,他的名望在荊州頗受影響。
再加上劉備果然在南陽招賢納士,蓄積人馬,人望極高,這讓劉表對其忌憚越來越深,對蒯家自然也漸有了不滿。
劉表正愁找不到辦法壓製劉備,蔡瑁的這個計策正中下懷,讓袁譚留在新野,正好可以削弱劉備,又能為他鎮守荊州門戶,可謂一舉兩得。
蔡瑁領命取了公文印信,命蔡和帶著袁熙前往新野,幫助袁譚上任新野縣令。
蔡和不解道:“袁紹坑害劉和,我們一向與劉和交往不錯,為何不幫他報仇,反而接納其子?”
蔡瑁輕笑道:“三弟見識還是淺薄了些,昔日汝二哥前往幽州賣糧,劉和一番暗示,其實是忌憚劉備,以劉和識人之能,此人將來恐為大患。”
蔡和皺眉道:“何以見得?”
蔡瑁冷哼一聲:“今劉備穩坐南陽,收買人心,蓄積錢糧,常以漢室宗親自居,恐其志非小,若不早除,縱主公亦不能壓製,我將袁譚等人留在新野,若袁術果真發兵來,首當其衝的乃是南陽,與襄陽無關也!”
“好一招禍水東引,大哥妙計。”蔡和猛然醒悟,立刻帶了書信去見袁熙。
任命文書也有一份傳到宛城,劉備看信大驚,忙派人去請軍師徐庶前來商議。
自從在虎牢關會盟,見識了諸侯實力之後,劉備備受打擊,這兩年一直在南陽廣納賢才,訓練兵馬。
他本以為憑借魏延等人,定能在盟軍中建功揚名,但反而折損兵馬,傷了魏延,未等戰事結束便黯然返回南陽。
認識到實力差距之後,劉備回到南陽定下心來,在宛城、魯陽、新野三地開館廣納賢士,命鄧芝、陳震接納四方賓客,量才而用。
其時中原戰亂,許多人南下避亂荊州,劉備趁機攔截諸名士,親自到館驛、酒肆拜訪,折節下交。
他在南陽本有仁德之名,百姓無不稱頌,又能屈己待人,許多人大受震動,漸漸慕名前來,又彼此推薦,麾下文武達二十余人。
其中以潁川名士徐庶最受器重,拜為軍師,除楊儀、李嚴等南陽本土名士或請或來投以外, 又有收留諸多才俊。
如潁川陳群,有治世之才,任宛城縣令,繁欽善寫文章,擔任主簿,陳留毛玠,以清廉公正著稱,拜為郡丞。
雖然襄陽蔡家對劉備頗有偏見,暗中多次打壓,但幸得蒯家支持,又迎娶蒯良族妹為妻,在南陽逐漸站穩腳跟。
一日樊城縣令劉泌外甥寇封到宛城呈報公文,劉備見此人器宇軒昂,做事幹練,又頗知武藝兵法,甚為喜愛。
問過身世,方知是羅侯寇氏之子,因父母雙亡,所以寄居在舅父家中,劉備中年至今無後,欲嗣為義子,親自到樊城與劉泌商議。
劉泌正愁不知該如何教導寇封,見劉備有此意,欣然從之,便命寇封拜劉備為父,改名劉封,與魏延同掌南陽兵馬。
諸多英雄豪傑會集於此,劉備都以理待之,文武諸人,共相輔佐,在南陽深得人心,唯一讓他擔心的是,劉表似乎對他的戒心漸重。
畢竟劉表是荊州牧、鎮南將軍,漢室宗親的名望比他還要高,若是有一日忽然將他調離南陽,收去兵馬,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每一次南下到荊州避亂的名士,劉備都不敢強行阻攔,只是前往拜謁,以好言邀請。
此次袁紹一家人南下,更牽動天下人的目光,劉備對此十分謹慎,正猶豫是否要去會面,未料已被劉表任為新野太守,這可是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