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漢室再興》第三百三十章 計定河北
劉和帶兵進入曲梁,袁紹在袁譚等人的接應下退回鄴城,漳河以北地區盡歸劉和所有。

 春夏交替,陰雨綿綿,雙方暫時罷兵休整,剛剛經歷戰亂的百姓也趕緊下地耕種,再錯過這個季節,今年莊稼就沒有收成了。

 此一戰連取三成,俘虜兩萬余,編制精兵一萬,繳獲的物資雖然不多,但對劉和來說已經不重要,他現在缺的不是資源,而是兵源。

 如今多線開戰,各地都忙著恢復生產,不能大量征兵,兵源緊缺,俘虜的袁紹兵馬和黑山軍暫解燃眉之急,只是魏郡的兵力就增加到三萬多。

 除了步兵和騎兵之外,劉和命太史慈單獨訓練一支弓箭兵,從全軍中挑選有箭術天賦的士兵加以培養,專門用來對付敵將,取名神射營。

 目前劉和軍中精通箭術的有太史慈、趙雲、韓當和麹義四人,以太史慈箭術最為精妙,麹義次之,其他二人不相伯仲,讓他訓練弓箭手再適合不過。

 大雨連下數日,細作來報,袁紹逢此大敗,加上幼子患疥瘡,生命垂危,回到鄴城一病不起。

 郭嘉建議劉和不必步步緊逼,袁紹此時人心渙散,士氣低落,只需韓馥一紙書信,就能讓其部下分崩離析,徹底敗亡。

 劉和深以為然,遂命於禁守武安、高順守曲梁,將荀彧、審配調到邯鄲,任審配為魏郡太守,他本就是魏郡人,由他來安撫人心再合適不過。

 此時共有兩萬大軍駐扎在邯鄲,張遼、顏良、太史慈等操練兵馬,隨時準備南下攻打鄴城,收復魏郡。

 這一日大家商議軍情,荀彧言道:“濟北相鮑信邀請曹操自徐州出兵相助,一同剿滅泰山賊及張舉余孽,此乃引狼入室,劉岱雖有俊才,卻是無謀之主,部下無人輔佐,隻恐兗州不保。”

 劉和早就料到這一點,曹操如果甘心隻做個徐州牧,那他就不是三國最強的梟雄了,如今公孫瓚嫉恨自己,一心要奪冀州,正是曹操入主中原的好機會。

 劉曄言道:“曹操詭詐多謀,若得兗州,恐袁術也難保豫州,中原若被此人拿下,將來恐為勁敵,此人不可不防。”

 劉和歎道:“如今冀州未定,我們也是鞭長莫及,先做好眼前之事,休養生息,待河北平定,橫大河以北而望中原,兵精糧足,何愁大事不成?”

 眾人紛紛點頭,荀彧又道:“如今袁紹如風中殘燭,不攻自滅,其實不足為懼,將軍當以青州為主。取青州盡佔河北之地,進可威逼徐州牽製曹操,退可守大河安保百姓。河北之地長治久安,合四州之地,收天下英才,畜兵馬以討不庭,效光武而興漢室,天下諸侯,孰與爭鋒?”

 郭嘉也點頭道:“公孫瓚為人飛揚跋扈,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在青州其實不得人心,如今嫉恨將軍名望在其之上,幾次侵擾渤海,正當出兵討之,以幽冀二州之眾,破之易如反掌。”

 劉和自然知道公孫瓚好大喜功,又不懂得體恤民情,除了勇猛之外並無長處,看似兵力強盛,其實還不如袁紹。

 如今地盤換到青州也沒招募到什麽謀士,恃其勇力,反而打壓名望比他高的士人,從他後來固守易京,修建城樓重門來看,倒有些暴君的影子。

 而現在公孫瓚之所以敢出兵攻打渤海郡,首先是自大狂妄,平定青州黃巾之後,擁兵十余萬,自然有些飄了。

 其次就是嫉妒心作祟,想當年他在涿縣嘲笑劉和世家子弟,

一事無成,本想等功成名就之後好好炫耀一番,不想數年之後,劉和已經名重天下,眼看就要坐擁河北,公孫瓚咽不下這口氣。 用劉和未來的眼光來看,公孫瓚之所以如此著急,正是為了當年吹下的牛B。

 眼看劉和越來越強大,公孫瓚已經深感危機,再不與袁紹聯合打壓,將來更不是其對手。

 所以明知袁紹讓出渤海郡守是別有用心,公孫瓚也毫不猶豫地出兵。

 想到此處,劉和已經有了決斷,忽然又蹙眉道:“然黑山軍尚未除盡,張燕擁眾二十余萬,嘯聚太行,危及並、冀兩州,不可不防。”

 田豐撫須笑道:“如今於毒身死,白繞逃亡,張燕其實獨木難支,其眾雖多,可用之兵卻不過十之一二,出則兵力不足,保則糧草匱乏,此人早有歸附朝廷之心,今將軍一統河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只需派人前往勸說,便可歸心。”

 劉和也覺得此時時機成熟,點頭道:“張燕也算一位豪傑,聲明大義,如今勢窮,我料他能看清形勢,為表誠意,我還是親自去一趟最好。”

 荀彧抱拳道:“將軍若能屈尊親自前去,張燕必欣然來降。”

 田豐笑道:“如果黑山軍平定,後方便可保無虞,百姓專事生產,官員安心內政,休養生息,操練人馬,大事可成。”

 此時目標明確,劉和點頭道:“既如此,雲長那裡便可出兵了,如今公孫瓚陳兵於平原、樂陵二地,我們防平原而取樂陵,自北向南而進。”

 眾人紛紛點頭,沿大河部署防線,不讓公孫瓚兵進冀州騷擾, 將戰火引到青州地盤上,這才是最合理的戰術部署。

 劉和立刻派人向關羽傳令,命他南下取樂陵,另外調郝昭到清河國防備平原之兵,徐榮則帶兵南下,準備再攻館陶。

 關羽這一路人馬有張飛、趙雲和徐晃,再加上陳宮,對付公孫瓚綽綽有余,只等袁紹敗亡,便可再從平原出兵,兩路夾擊,速推青州。

 一切部署完成之後,劉和正準備啟程去常山,忽然許攸來見,卻是帶著韓馥的自證信,眾人看罷,都紛紛點頭稱讚。

 漢代士人最重名節,韓馥既然已經讓出冀州,放下心理包袱之後,最想保住的就是名節,這封信中將袁紹如何嫉恨劉和,聯合黑山軍,勾結匈奴的醜事全部揭發出來,甚至連袁紹在做盟主時暗中打壓諸侯的小手段也一並列出,可是把袁紹的老底給徹底揭穿了。

 荀彧歎道:“想不到袁本初名望在外,卻如此心胸狹隘,有此大敗,實乃咎由自取。”

 郭嘉冷然一笑:“如此行徑,實與小人無異,此信一旦昭告天下,袁本初必將身敗名裂,雖不比董卓害國,卻也會被天下人唾棄。”

 劉和將書信拿給許攸,笑道:“本期書刊退後十日發行,有勞子遠即刻去一趟汝南,先找袁術把錢要回來再說。”

 “這……恐怕袁公路不會認帳。”許攸愕然,他本以為剩余的那些錢已經要不回來了,沒想到劉和還不死心。

 “來來來,我們去書房商議。”劉和卻詭異一笑,將許攸單獨叫到後堂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