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第347章 新型含能材料
  第346章 新型含能材料
  把電磁炮任務啟動,許星辰回到戰利品解析界面,繼續第十七次四級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新型含能戰鬥部材料‘活性毀傷元’技術。”

  看到這個名字,許星辰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這是個什麽東西,所以帶著好奇心點開看了一下詳細介紹。

  許星辰很快就明白了,含能材料,通俗點說,就是會燃燒,會爆炸的東西,包括燃料和炸藥。

  戰鬥部就不用說了,就是導彈這個小飛機攜帶的,用來打擊敵人的那個炸彈。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新類型的,導彈戰鬥部裝藥材料,它有個比較新奇的名字,叫活性毀傷元。

  就像C4的性質像是塑料一樣,活性毀傷元雖然是炸藥,但是物理性質高度接近金屬,可以直接作為金屬來切削加工。

  它的產成品,看上去就是一塊鐵旮瘩,但是高速碰撞到目標的時候,就會發生劇烈的爆炸。

  它原本的設計初衷,也是最理想的使用方式,就是作為空空導彈、防空導彈的戰鬥部破片。

  傳統的對空導彈,實際上並不追求直接命中目標,而是在靠近目標的時候主動爆炸,通過內部搭載的金屬破片來打碎飛機。

  如果戰鬥部容量過小,或者在距離目標比較遠的地方爆炸,或者飛機防禦能力較強的時候,殺傷效果就並不是特別理想。

  例如普通的肩抗式的單兵防空導彈,面對A10疣豬這種皮糙肉厚的攻擊機的時候,就算是命中了,也經常是只能蹭掉一層皮。

  因為傳統破片是純粹的動能殺傷,如果數量不夠多,沒有運氣好到直接摧毀飛機的關鍵部件的話,大概率無法致命。

  大型空空導彈、防空導彈的情況稍好一些,它們大多采用連續杆戰鬥部。

  這種戰鬥部的破片,通常不再是單獨的金屬塊或者鋼柱了,而是一個個金屬杆。

  這些金屬杆首尾相連,炸出去的時候像一條金屬鞭子,直接抽在目標飛機身上。

  如果距離夠近的話,可以直接把目標飛機切成兩段。

  但是,這種戰鬥部的作用距離又相對較小,如果超出了這個連續杆的圓環半徑,那目標可能就完全無傷了。

  而把傳統的破片,換成活性毀傷元,碰到目標之後發生二次爆發,甚至擊穿蒙皮之後在艙內爆炸,殺傷效果就會顛覆性的提升。

  應用了這種破片,就算是用肩抗式的單兵防空導彈,也不再只能欺負直升機了,可以直接打下固定翼飛機。

  大型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的威力,也會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除此之外,它還有別的用途。

  例如,還可以用來改造“反人類武器”——“集束炸彈”。

  用預製的活性毀傷元破片,略微改變集束炸彈的結構,同時替換集束炸彈內部的子炸彈。

  母炸彈爆炸的時候,衝擊波將活性毀傷元破片砸周圍目標之上,碰撞的時候就直接發生二次爆炸。

  這首先簡化了子炸彈的結構,不需要每個子炸彈都有引信、外殼、裝藥這樣的結構,只需要一個機制破片就行了。

  同時,沒有爆炸的破片,在落地之後也失去了高速碰撞的條件,也就不會再發生意外爆炸了。

  這樣,傳統的集束炸彈使用過程中,最令人恐懼的啞彈遺留處理問題也就不存在了,可以讓集束炸彈更加安全。

  與此同時,它簡化結構的方式,實際上是將所有的子炸彈結構,全部換成了裝藥,整體能量密度將大幅度提升。

  基於同樣的邏輯,它還可以用在傳統高爆導彈、炮彈上。

  由於鋼鐵的密度遠遠大於炸藥,所以就算是傳統高爆彈中裝藥量最大的鐵皮航彈,其鋼鐵的重量佔比仍然經常超過一半。

  1000公斤重的航彈,裝藥量不超過500公斤,10噸重的大滿貫,裝藥量只有4噸多。

  但是把裝藥換成活性毀傷元,就可以將裝藥量進一步提升,達到80%甚至接近100%的程度,從而整體提高炸彈的威力。

  這當然也是好東西,許星辰當然是好好收起來了,準備讓遠望姐研究一下,怎麽最大化的利用起來,普及下去。

  然後再次回到解析界面,看了一下解析歷史,許星辰確認自己還剩下三次四級解析的機會。

  所以深吸一口氣,第十八次按下了四級解析按鈕。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科研方案艦891工程航母追加二號艦天津專屬靈魂核心。”

  短暫的安靜之後,許星辰再次險些跳起來。

  最驚人的結果出現了,科研艦的追加專屬核心,應該是被認為如果研發完成,當時可能繼續建造的二號艦。

  直接有了現成的命名,順著891的姐姐大工程師上海來的,給了一個同樣作為類型的名稱。

  只不過,這個姐姐會是什麽形象?會不會開口就管人叫姐姐?還是天生會相聲、評書、快板,還可能會唱京東大鼓?
  然後,上海和天津都有了大航母了,那重慶怎辦?小重慶能不能也換個航母艦裝試試?對哦,可以試試!
  許星辰自己想著都樂了,然後把核心收好,繼續第十九次四級解析,倒數第二次了。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鷹擊21反艦彈道導彈武器系統。”

  “啊這……這就是之前的外貿導彈M20B的自用完全體?”

  許星辰下意識的念叨一句,馬上打開詳細情況看了一下,發現他們倆還真的有點像,都是反艦彈道導彈,體型也近似。

  但是仔細看起來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YJ-21比M20長了一點,長度從7米提升到了8.8米,這基本就是卡著850毫米垂發的9米深度上限來的。

  不過這種改變,似乎不只是為了增加燃料,也是受到了不同的彈體結構的影響。

  再加上使用了更加輕便了芳綸材質彈體,所以YJ21的標準整備重量並沒有增加,仍然是4噸。

  其次,M20B是單級火箭,也就末端頭體不分離的設計,飛行到終點的時候,彈體仍然是完整的,只是燃料燒光了。

  而YJ-21是兩級火箭,屬於頭體飛離設計,一級將火箭加速到最大後拋棄,二級攜帶戰鬥部單獨飛向目標。

  然後,YJ21由於是頭體分離的兩級火箭,所以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更換彈頭,來更換戰鬥部類型,協調打擊方式。

  YJ21有傳統彈頭、雙錐體彈頭、乘波體彈頭三種彈頭,戰鬥部重量有從300公斤到750公斤可選,標配是500公斤版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YJ21的製導方式更加全面,控制方式更加完善,體系協調配合能力更加強大。

  這些都是自用導彈的獨有特征,遠遠不是幾經刪減的M20這個外貿導彈可以比的。

  最終,YJ21這些與M20不同的設計,給YJ21帶來了更為複雜多樣的,更加個性化的打擊方式。

  首先,根據彈頭類型的不同,M20的基本可選彈道模式就有三種。

  首先是傳統彈道,這種彈道射程最短,只有七百多公裡,但是末端速度最快,基本保持7倍音速,打擊效率也最高。

  然後是常規助推-滑翔彈道,射程相對中等,大約在一千公裡出頭,末端速度中等,大約在5倍音速,打擊效率中等。

  最後是再入彈跳滑翔形成的M型彈道,射程最大,超過一千五百公裡,末端速度最慢,大約4倍音速,打擊效率也最低。

  同時,這種導彈可以通過艦載垂發發射,也可以使用戰鬥機、轟炸機搭載空射。

  一萬米高度一千公裡每小時的載機,提供的初始高度和初速,可以將導彈最大射程提升到2000公裡級別。

  除了默認的反艦職能,它同樣可以作為常規中程導彈,用來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也可以攜帶核戰鬥部執行任務。

  這個導彈,基本上就是許星辰能夠搞到的,威力最強的“常規”艦載反艦導彈了。

  在當前科技水平下,已經榨光了850毫米通用垂發的潛力,至於更高規格的導彈,那就直接讓DF21D上艦就是了。

  除非後續有大規模科技突破,否則常規反艦導彈很難再有大幅度提升了。

  許星辰按照處理導彈的習慣,開了個針對當前世界目標的穿甲戰鬥部項目,就直接列入了核心艦隊主力武器列表裡面。

  然後,許星辰再次打起精神,開始了第二十次,也是今天的最後一次的四級戰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無障礙意識通訊網絡功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