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第342章 繼續解析
  第342章 繼續解析
  保存了第三個科研方案之後,許星辰再次回到了戰利品解析界面。

  前面幾次解析,都是大獲全勝似的結果,現在許星辰的心態完全平和了,就算是後面抽不到好東西,也已經不虧了。

  摩拳擦掌之後,許星辰啟動了第二次四級戰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CM401反艦導彈武器系統。”

  許星辰看了一眼這名字,下意識的輕輕吸了口氣:“還行……”。

  C開頭、M開頭、以及CM開頭的導彈,基本都是出口型的。

  而只要是出口型的導彈,標注射程都會被限制在300公裡以內。

  基本都是290公裡,280公裡,戰鬥部重量480公斤、490公斤,這種人畜無害的樣子。

  只不過很可能存在“拆掉配重塊”換成燃料,同時“破解”操作控制程序,導致射程“意外”大幅度提升的情況。

  CM401屬於“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最大速度6倍音速,平均速度4倍音速。

  采用臨近空間飛行,末端高速天頂打擊。

  “破解”後的最大射程應該是600公裡左右。

  跟傳統常規反艦導彈相比,這已經是比較離譜的數據了。

  鷹擊18作為亞超結合的導彈,才做到了600公裡的射程,全程超音速的鷹擊12空射的極限射程只有400公裡。

  主要原因是CM401體型上要大一圈。

  這一點很重要,鷹擊18達到2噸都算是比較重大了,鷹擊12更是只有1噸出頭,屬於非常方便易裝、易用的導彈的尺寸。

  地球上的用戶,應該說大部分普通用戶,追求的都是這種鷹擊12及以下,像是鷹擊62、鷹擊83、飛魚、魚叉這種導彈。

  CM401性能,對它們而言當然是極強的,甚至是溢出的,所以它們也許會看著眼饞,但是實際上多半都不會真買的。

  只有少數幾個用戶,會追求更大、更重、更遠,但是對這倆用戶而言,CM401就有點不上不下了,所以吸引力也不大。

  適合拿出來顯擺:“我高超音速導彈,我都拿出來出口了。”

  它實際上很可能是國內裝備項目的落選產品。

  曾經的出口產品很多都是國內的競品,但那時候是為了賺外匯。

  現在外匯儲備都有點過量了,自己的裝備體系也已經成型了,出口區就慢慢成了項目很多落選產品的集散地了……

  反正是樣品都已經做出來了,不管賣不賣的掉,都擺出來試試總沒錯的,說不定有人(狗大戶)看上了呢。

  對於許星辰而言,這種導彈當然算是好東西,

  許星辰的目標經常有大家夥,所以稍微重一點的導彈更好,更重的導彈能夠攜帶更大的戰鬥部,毀傷效果當然也就更好了。

  CM401默認自帶傾斜發射架,使用和鷹擊12、62等類似的方式安裝,對於相對小型的艦體是比較適用的。

  也可以采用垂發的方式,裝進通用的850毫米垂發模塊,許星辰改過的艦娘都能用。

  但是它的價值也不算特別大,因為目前的鷹擊18配合鷹擊12D的導彈組合,已經完全足以摧毀所有的目標了。

  對許星辰而言,CM401也是溢出的,而且溢出的還不多。

  短暫的考慮了一會兒,許星辰還是給她標記一下,列了個“破解改裝”的科研方案,放進了自動科研槽裡。

  反正隨著自己掌控勢力的規模越來越大,自動科研槽的數量已經多的有點用不完了。

  有可能用上的東西,都改造出來優化一下,放在倉庫裡面有備無患嘛……

  簡單設定好了目標,許星辰回來繼續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M20B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武器系統。”

  這下子許星辰沉默了幾秒鍾:“又來……”

  M20也是出口型的導彈,甚至可以說是CM401的近似同類產品,只是尺寸要明顯更大一些,所以參數也高了一些。

  M20的重量4噸,戰鬥部重量480公斤,導彈直徑750毫米,長度7.8米,最大速度7倍音速,最“大”射程280公裡。

  許星辰讓系統核算了一下,“破解”之後的實際最大射程,應該是800公裡左右,戰鬥部也可以加到750公斤。

  M20基本版是常規地對地導彈,M20B是在其基礎上衍生的反艦版本。

  同時M20還支持機載發射,有了載機提供的1000公裡每小時左右的初速,這時候導彈的射程將達到1300公裡以上。

  此外,作為外貿導彈,為了節省一點點成本,這些導彈都采用了末端頭體不分離的設計。

  也就是說整個滑翔階段,到打擊目標的時候,都會帶著整個導彈的殼子,這時候的重量是1.4噸。

  如果自用的話,可能會采用頭體分離設計,也就是導彈達到最高點時,就直接拋棄燃料箱。

  這樣滑翔到末端打擊的階段,就只有一個彈頭了,重量減輕之後,射程會進一步增加,達到1500公裡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有點不上不下的CM401,M20B就已經是真的有點離譜的東西了。

  每個應該存在的,在M20基礎上升級完善的完全體,艦射最大射程超過1000公裡,機載最大射程超過1500公裡,這個東西可能就是自用下一代反艦導彈了。

  反艦彈道導彈上艦的問題大家當然會有考慮,但是顯然不會想當然的在艦體上直接挖大坑,不會把陸基導彈直接裝上去,而是會設計量產通用產品,裝進通用的垂發。

  所以大體上了解過了之後,許星辰就把M20B也放進了自動科研槽,按照類似CM401的操作,也做個破解改造方案,改出來放著備用。

  然後回來繼續做戰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運20B運輸機裝備系統。”

  許星辰輕輕吐了口氣,終於不是外貿導彈了,雖然那倆導彈都是好東西,但是都是對當前戰局提升不明顯的東西。

  相對而言,可能不是那麽先進的運20B,實際能夠起到的作用,實際上卻更加的明顯。

  運20B是運20的換發版本,速度從原版的不到900公裡,提升到了1000公裡每小時。

  最大載重量從原版的48噸提升到了64噸,最大航程從原版的7800公裡提升到了9600公裡。

  這樣的航程和性能,可以直接承擔整個大群島內的戰略運輸任務,一次可以運送超過300名艦娘。

  同時還可以直接改裝成空重加油機,為群島內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提供空中補給。

  許星辰心情不錯,把運20B的圖紙套裝保存標記,然後回來繼續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紅旗19反導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許星辰輕輕抽了口涼氣,這東西……作為反導武器,絕對是的高精尖產品,不過目前暫時意義不大。

  許星辰也標記保存,然後繼續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紅旗26反導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

  “又來……”

  許星辰有些腹誹,不過也不算失望,這都是最頂級裝備,暫時用不上可以儲備起來。

  然後繼續做解析(抽獎)。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潛艇反應堆自然循環冷卻技術。”

  自然循環冷卻技術,是新一代核潛艇的標配技術。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冷卻劑熱脹冷縮導致的密度差,在管道內部不同區域形成壓力差,驅動冷卻劑自動循環對流,帶走反應堆的熱量。

  這種技術用在核潛艇上,主要是為了減少冷卻劑驅動泵的數量。

  而反應堆的冷卻劑驅動泵,又是核潛艇發出噪聲的主要來源之一。

  冷卻泵數量降低之後,也就可以進一步降低核潛艇的噪音水平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