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第337章 “昨日重現”
  第337章 "昨日重現"
  西方群島的許星辰,雖然已經躺在床上了,但是確實還沒睡。

  下午得到南方群島的消息,許星辰心疼了大半天,晚上吃過飯早早的回到了房間。

  洗了澡之後就直接上了床,躺在床上清點最近的收獲,主要是戰利品解(抽)析(獎)。

  這次在動手解析之前,許星辰做了充足的心理調整,反覆提醒自己不要上頭,冷靜的分配戰利品使用。

  一級解析,每次消耗1點戰利品,能得到裝備零件。

  二級解析,每次消耗10點戰利品,能夠得到完整裝備。

  三級解析,每次消耗100點戰利品,能夠直接得到裝備圖紙。

  四級解析,每次消耗1000點戰利品,能夠得到現役最先進裝備圖紙,或者是解鎖某些新的系統功能,或者已經完成的科研艦的追加艦艦娘的專屬核心。

  五級解析,每次消耗10000點戰利品,能夠得到研發中的裝備圖紙附帶配套設備,或者是大型綜合技術體系科技。

  這是到目前為止許星辰的總結,其中四級的結果類型最為豐富,而五級解析的結果卻只有兩種。

  不是許星辰能夠確定就只有這兩種結果,而是許星辰總共就抽過兩次五級解析。

  第一次是一套“三五”防空導彈,附帶850毫米標準垂發系統,第二次是一套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然後許星辰就沒有戰利品了,後來再次有了戰利品之後,也感覺五級解析巨虧,

  雖然產物都是好東西,但是“過於先進”了,並不能直接提升實際作戰效能,所以之後許星辰就沒再抽過。

  這次有了十二萬戰利品,許星辰準備再次動手,來試試這個五級次子的深淺了。

  “三次!”

  “別管抽到什麽,就抽三次五級解析!”

  許星辰做出來決定,拿出四分之一的戰利品,來挑戰一下這個最高級解析。

  閉上眼睛深呼吸,努力平穩了心情,然後打開戰利品解析,按下了第一次解析的按鈕。

  “正在解析戰利品……”

  “解析成功:獲得變循環發動機技術。”

  結果出來的瞬間,現場有那麽瞬間的安靜,許星辰再次回想起了上次衝五級解析的感受。

  東西當然是好東西,但這些好東西,都是在現有基本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向上攀登高峰的時候的產物和工具。

  變循環發動機技術,就是為了極限壓榨戰鬥機油耗,極限提升發動機邊沿性能的技術。

  現代主要的戰鬥機、大型民航客機、大型運輸機,使用的發動機大部分都是“渦輪風扇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涵道比。

  這種發動機的結構,類似兩個套在一起的圓筒。

  內部的小圓筒內部就是內涵道,外部的大圓筒與內部小圓筒之間的空間,就是外涵道。

  外涵道通過的空氣量,與內涵道通過的空氣量,兩者之間的比值,就是涵道比。

  內涵道內部,裝著主軸、壓氣機、燃燒室、燃氣渦輪,這些渦輪發動機的主要驅動結構。

  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是向燃燒室內噴射霧化燃油,燃燒加熱進來的空氣向後“吹噴”,同時“吹著”後面燃起燃氣轉動。

  高速燃氣渦輪帶動壓氣機加壓吹氣,提升燃燒室的壓力,低速渦輪帶動最前端的風扇向後吹風,提供額外的推動力。

  這些所有的東西裡面,除了那個吹風的風扇,其他的都在內涵道裡面,外涵道就是單純的一個通風通道。

  只有大風扇吹的風,是通過外涵道向後吹的,這部分風的提供的力量,可以算是額外的推力。

  所以外涵道越大,涵道比越大,整體的能耗比就越高,提供同樣的力量情況下,發動機就越省油,但是最大速度也越慢。

  反之,外涵道越小,涵道比就越小,能耗比也就越低,發動機就越費油,但是極限速度也就越高。

  所以追求高速的戰鬥機,基本都是小涵道比發動機,追求經濟和推力的大型民航客機、大型運輸機,基本都是大涵道比發動機,

  如果涵道比無限大,也就是直接取消了外面的管子,用盡可能大的風扇盡可能吹風,那就變成了“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如果涵道比無限小,也就是直接不用風扇吹風了,單純的噴氣,那就變成了“渦輪噴氣發動機”。

  但是傳統的渦輪發動機,無論涵道比的大或者小,它生產出來之後都是固定的。

  這些發動機的最佳油耗狀態,也只能是在一個特定的功率下,也只能推動飛機飛一個相對固定的速度。

  飛其他的速度都要多耗油,而且得不到最優化的性能。

  民航客機還好,基本上天之後就是平穩的飛,持續飛在高亞音速的狀態下“定速巡航”。

  這就像開車跑高速,狀態非常的穩定而且固定,技術人員只要努力的優化這個狀態下的油耗就行了。

  實際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現在亞音速性能最好的飛機,都是大型民航客機……

  但是戰鬥機作戰的時候,速度肯定會在很大的范圍內持續變化的,而且要做各種機動動作,根本不可能定速巡航。

  這狀態,就跟開車進市區,還要過農貿市場,鑽老城區的小胡同一樣,最佳油耗什麽的根本別想了。

  特別是現在,最新一代的戰鬥機,不僅要亞音速超機動,還要“超音速巡航”,也就是巡航速度都有倆了,這就要了老命了。

  這就像上世紀七十年代,早期三代機的設計需求,既要有足夠的低速機動能力,又要追趕二代機的高速性能……

  於是當時的技術人員整出了“可變角度機翼”,這種機械設計和製造工藝上的炫技產物……

  現在, 新世紀的新的需求,在更新一代的裝備上,再次重現了當年的故事。

  這一次,技術人員整出了“變循環發動機”的概念。

  歸根結底都是要“變”,這次改變的不是機翼後掠角了,而是發動機的涵道比。

  飛低速的時候,擴大涵道比,巡航更省油,超音速的時候,縮小涵道比。

  很顯然,這種壓榨極限性能的技術,和當年的可變翼也有同樣的難點,那就是製造工藝和控制程序。

  自己既然系統給了成熟的“技術”,那麽就說明這裡面有了解決方案,這絕對是最頂尖的高新技術。

  問題是,這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技術,和之前的紅旗35一樣,對於許星辰的艦隊而言,實際意義並不大。

  許星辰帶著複雜的心情,點開了這個結果的詳細說明,然後就直接傻眼了。

  “變循環發動機技術,可直接用於現有渦扇發動機改裝,附帶渦扇15矢量變循環版圖紙、渦扇19矢量變循環版圖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