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第466章 3形態的太空戰艦
最新網址: 許星辰坐在一個球上,飄在半空之中,這畫面其實挺稀罕的。

 許星辰控制著球,在科研中心飛了一圈,原本驚愕不已的艦娘們,卻陸續變成了莫名的哄笑。

 最後許星辰飛到科研大樓門前,在小廣場上停下來,按照艦娘們說的方法,解脫艦裝的第二個姿態——裝甲。

 心中想法一出來,球體裡面立刻出現了輕微的嗡嗡聲,球體表面的紋路發著光,然後一條條、一塊塊的裂開。

 許星辰個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鋼鐵俠展開裝甲似的,身體下面的球體迅速展開,將自己身體包了進去。

 但是,最後卻不是變成了類似鋼鐵俠的,與人體大小基本一致的裝甲,而是一個明顯大了一圈的家夥。

 整體看上去,是個高度三米的動力裝甲,身軀頗為粗大,頭部與軀乾完全融為了一體,內部也有一定的空間。

 艦娘與艦裝是意識直接同步的,所以整體上沒有任何開放的觀察口,只有各種各樣的攝像機和感應器。

 許星辰可以直接閉上眼睛,通過意識連接直接查看艦裝拍攝和探測到的一切。

 也可以睜開眼睛,用眼睛周圍的全向虛擬現實顯示器,直接查看裝甲設備拍攝的畫面,以及裝甲的各種參數狀態。

 雙腳下面,雙腿周圍,雙手掌心、手指、手臂,後背、腰上,掛滿了各種武器和動力裝置。

 配合自動化的輔助飛控,裝甲在大氣層內也可以非常靈活的活動,也有遠超常規戰鬥機和裝甲車輛的戰鬥力。

 但這也是大氣層內的極限了,想要真正展開艦體,必須進入太空,且最好是在高軌道。

 許星辰控制腳下的發動機出力,強推著毫無空氣動力設計裝甲,在港區上空來回轉了幾圈。

 熟悉了基本操作之後,許星辰將裝甲調整到直立狀態,下達了突出指令。

 全身的發動機同時開始,推動著裝甲朝著偏東方向,一路向上疾馳。

 二十分鍾之後,許星辰在裝甲的輔助下,來到了艦娘母星近地軌道。

 稍微回頭看了一眼,然後繼續向東加速,與星球拉開距離,直到5萬公裡之外。

 確保周圍沒有衛星靠近,許星辰就穩定了高度和速度,持續環繞星球飛行。

 同時心中再次通過意識控制,發出了新的指令——艦體展開!

 “嘀嗒……”

 “哢嚓……”

 兩聲清脆的聲音,在許星辰的腦海中響起,然後身體上的裝甲迅速向外伸展,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飛速擴張。

 短短幾個呼吸之後,一顆直徑一公裡的圓球,出現在了艦娘母星的軌道上。

 重力的變化,導致運行軌道的自然扭曲,而球形戰艦的飛控系統,只能對速度和姿態做出來調整。

 與此同時,許星辰周圍的空間,也變成了一個橢球體的大廳。

 大廳之內空無一物,整個大廳的牆壁,全部一個一體式的,完整球弧面的,新式的全景顯示屏。

 這是一套巨型全息全景立體影像,畫面上直接顯示著戰艦周圍的宇宙畫面。

 在太空之中,失重狀態下的艦娘和許星辰,可以以任何姿態懸浮在這個房間之中。

 許星辰其實可以意識直接操控,讓它們同步顯示戰艦的情況,以及所指揮的艦隊的各種信息。

 許星辰本人控制自己的戰艦飛行和作戰的話,其實不需要周圍的這些畫面。

 因為自己的感應是跟整個艦體同步的,閉上眼睛一樣能看到周圍的宇宙畫面,

 而且一旦進入戰鬥狀態,戰艦需要激烈的調整姿態的時候,以及全力開火的時候,飄在房間裡的人會飛得到處都是。

 所以這個房間的全息影像,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欣賞、休閑的風景的。

 真正作戰指揮室,在這個房間的下方。

 在一體化顯示屏的下面,設置了多個會自動彈開的暗門,暗門後面是伸縮式的固定裝置。

 當艦體進入戰鬥狀態,或者需要突然調整姿態的時候,暗門就會自動彈開。

 把固定裝置會伸出來,把這個房間的艦娘固定中,直接運送到下面的真正的作戰指揮室中。

 指揮室是個蜂巢單間,可以從觀賞室進入,也可以從其他房間進入。

 指揮室周圍的牆壁上,沒有和觀賞室拿上,把所有牆壁全部鑲嵌著顯示器,而是在周圍牆壁上鑲嵌上了長方形的液晶顯示器。

 而且在一個方向上的三個面上,集中展示了整個戰艦所有方向的畫面。

 這樣房間中間固定座椅上的指揮者們,不需要轉身或者移動,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總覽全局。

 指揮台,也就是幾個固定座椅的前方,有小型的全息投影、傳統平面顯示器、鍵盤和觸摸板、鼠標、話筒、動作感應器、攝像機等等各種類型的操作和控制設備。

 這個指揮室,是給以同樣圖紙生產的普通戰艦,作為傳統模式的指揮中心使用的。

 在許星辰的艦體上,它的功能就變成了作戰狀態展示區,讓負責作戰參謀的艦娘直觀的了解戰場情況。

 具體的艦體作戰操作,那就是許星辰自己完成了。

 適應了飛行之後,許星辰本體在指揮中心坐下來,讓固定卡扣鎖住自己的身體,開始嘗試熟悉艦載設備。

 球體戰艦的外型,是一個非常標準的球形,外殼非常的規整,沒有任何凸起和凹陷。

 所有的武器裝備,全部隱藏在球體殼子內部,覆蓋有自動化的保護殼。

 需要某塊武器作戰的時候,相應的保護殼會自動打開,發射器暴露出來。

 許星辰把自己兩千毫米的大炮伸出來,擺弄了幾下之後又收了回去,最終也是沒敢開炮。

 太空和地面完全不同,這裡沒有空氣阻力們,物體不會自動歸於靜止。

 任何物體只要還在飛行,在沒有受到足夠的阻力之前,就是不會自己停下來的。

 換言之,炮彈扔出去,沒有打到目標的話,那它就會以出膛的最高速度,一直持續飛下去……

 所以所有的太空彈藥,都必須設置自毀裝置,超出預計射程之外沒有命中,就得自己爆炸。

 否則飛出了戰場,結果落到砸到自己家殖民地和太空基地上,那就麻煩大了……

 同時,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動態的,準確點說是所有物體,都天然擁有很多個不同的參考系。

 不再像地面那樣,絕大部分物體的參考系,都是相對於星球表面的,運動規律相對簡單。

 而太空戰艦的狀態,只要稍微換個參考系,就會發生讓人感覺到顛覆感的變化。

 例如,太空戰艦相對於自己出發的太空基地,其實可以算作是一枚火箭。

 太空戰艦的如果是航母,這個航母放飛的飛機,那就是二級火箭。

 飛機投放的導彈,那就是三級火箭。

 這導彈要是能頭體分離,那末端就是三級火箭。

 所以最終的末端戰鬥部的速度,飛船速度加上飛機速度再加上火箭速度。

 如果換個角度,那圍繞行星運轉的太空基地,也可以算是一級火箭,速度也可以疊加上去。

 如果戰鬥的范圍很大,是在整個星系內交戰,那麽在星系中運行的行星的速度也要考慮,它相比基地也會變成一級火箭。

 行星的軌道速度,也會變成戰艦和武器的初速度,方向也就是戰艦和武器的初始發射方向。

 如果行星自西向東轉,戰艦離開行星之後也保持相同方向,同樣自西向東飛,那最終武器總速度就要疊加。

 如果戰艦離開行星之後,以相反的方向自東向西飛,那相對整個星系就是在減速,但是相對行星確仍然是加速。

 如果飛船速度低於行星軌道速度,即便是相反方向起飛,實際相對星系的運行方向,仍然是與行星相同的,只是速度慢了。

 把參考系換成另外的行星,那各種數據又要再次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太空環境下,炮艦、導彈艦、航母的差異會大幅度縮小。

 在無工質引擎出現之前,大家全部都是不同級別堆砌的火箭,無外乎航母多了一級可回收火箭,炮艦少了兩級火箭而已……

 許星辰現在的腦子,實際是與展開的艦體同步的,艦體的計算能力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是自己完全沒有經驗,或者說絕大部分艦娘和人類,都沒有太空作戰的經驗。

 稍微算了下炮彈和導彈軌跡, 許星辰就感覺稍微有點亂。

 在沒有完全掰扯清楚各種關系之前,還是不敢亂放炮……

 猶豫了一會兒之後,就先把艦炮和導彈收起來,打開球體中間的長門,嘗試放飛艦載機了。

 純太空作戰用的艦載機,完全沒有任何氣動設計,都是一個個的方塊,這是為了遷就儲存空間,單艦的話就是球形了。

 只有要登陸星球的空天戰機,才有類似傳統飛機的形態……

 許星辰測試各種武器裝備,在太空中環繞母星飛了好幾圈。

 再次回到升空點附近的時候,發現幾架空天運輸機,從大氣層內飛了出來。

 許星辰知道是艦娘們追上來了,就馬上給她們發消息,招呼她們過來。

 7017k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