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第175章 “參考和學習”
許星辰稍微安撫了大阪太二這個半大孩子,然後讓杭州把他和他的艦娘安排在了基地的邊沿,跟艦娘們隔開一個院子。

 從現在開始,大阪太二帶著自己的艦隊,算是加入了許星辰的組織,他的艦娘的信息,自然也就進入了許星辰的系統裡面。

 於是許星辰打開科研系統,找到大阪太二的艦娘榛名,找到她身上的SH-60K海鷹直升機,展開逆向工程。

 SH-60海鷹,是按照美系海軍的要求,在UH-60黑鷹直升機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艦載型號,SH-60K型是出口日系的艦載型號。

 這是一種十噸級的通用艦載直升機,直20基本上就是按照這個尺寸開發的,是非常適合艦載使用的直升機。

 很多裝備,都有一個最優尺寸、規模,太大了成本更高,而且使用未必方便,太小了攜帶不了足夠的裝備,功能不夠完善。

 而黑鷹、海鷹系列的直升機,就基本上卡到了這個標準上,近似最優化的通用直升機的尺寸。

 所以從七十年代末期設計完成之後,就一直用到了新世紀,期間的改進版本也只是更換裝備,繼續優化結構而已。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她還會繼續更新艦載裝備和電子系統,然後還會繼續服役下去。

 中系自己設計的直20,雖然結構跟黑鷹、海鷹有著不小區別,但是尺寸和和重量卻基本一致,以至於被當作山寨產品。

 許可生產、仿製、山寨,之類的詞匯,是國內早期裝備、技術介紹中非常常見的詞匯。

 就是個學習的過程,是完全正常的操作,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去掩飾。

 畢竟當初我們只是個就是個農業國,連工業化的門都沒邁進去呢。

 要是自己想要設計和製造某種東西的時候,已經知道世界上有了現成的類似的優秀作品,並且自己還有機會可以得到和學習,但是卻為了保持獨立自主而故意不去參考,非得自己閉門造車慢慢折騰,那是腦子有問題。

 當然,這個學習和參考也是有度的,也是要進步的,如果只是單純的仿造,而沒有進步,那就沒有意義。

 我們顯然是在學習和參考中得了進步,完成了自己的工業基礎,完善了自己的技術。

 國內在最早期時候,別說參考別人的設計了,單純的學習都非常的困難。

 殲5的時代,從飛機本身的設計圖紙,到生產飛機用的生產設備,甚至是生產中的勞動組織模式,生產工廠的規章制度,都是完全照搬的蘇聯標準,因為自己在那之前完全沒有。

 有蘇聯的工程師,帶著關鍵的配件設備,現場的手把手指導,教我們建設生產工廠,準備材料,才能完成生產製造。

 就是這樣,我們造出來的完成品,它的性能相比蘇聯原版,仍然有相當明顯的差距。

 米格17原版最大航程2000公裡,而仿製出來殲5只有1500。

 在這樣的全面學習中,自己的水平提升了之後,就可以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半主動的仿製,然後現有型號基礎上進行改進了。

 殲7的時候,國內雖然獲取了生產許可證以及生產圖紙,但是當時與蘇聯關系走到盡頭,大部分仿製工作都是獨立完成的。

 最終,相關研發機構完全吃透了殲7這型飛機,並且做出了各種各樣的改進方案,形成了大量的新技術和工藝數據。

 同樣的情況還有殲16,她可以說是完全吃透了蘇27之後,最終形成的終極版典藏版的蘇27。

 在半主動仿製和主動升級改進中,積累了足夠的設計能力之後,我們就進入了更高級的學習階段。

 到了這個時候,別人的設計和現有產品,只是我的“設計參考”了。

 例如黑鷹這飛機不錯,基本符合這種通用直升機的最佳設計,那我自己也造一個吧。

 我參考了它的很多設計,甚至是我造的東西,看上去也跟它神似,但是內部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並且原版是多年前的產品,我重新設計的那肯定要用最新的技術,只能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再有AK176艦炮,我覺得這種尺寸和性能,是非常適合的護衛艦艦炮,那我也搞一個吧。

 我參考了它的結構,也達到了類似的效果,但是實現的方式不盡相同,軟件系統更是全新的。

 蘇27這種飛機的氣動外形,真的非常優秀,我也參考它來設計我的飛機,可以節省非常多的時間,為什麽不學習呢?

 到了這個階段之後,就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就是我們自己做研發設計的時候,預先做了幾十、幾百種預案,但是不確定哪種最合適,可能要實際生產驗證才知道結果。

 如果我們自己把所有方案都做出實物來驗證,那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研發經費。

 但是這時候我發現,你已經搞出來了,而且用著效果還很不錯,我一看,謔,跟我的第128號方案高度類似。

 那好,那我就按照這個方案走了,做出來之後,的確也達到了類似的效果。

 技術積累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我的工業和設計基礎都已經完善起來了。

 很多設計上的東西,就只剩下一層窗戶紙了,基本上就一捅就破。

 到了這個時候,作為後發者,放在現成的參考不用,非要自己琢磨,非得把別人趟過的路再走一遍,那是在浪費生命。

 許星辰當然不會那麽做,自己雖然還沒有直20,但是拿到了海鷹,那我就不客氣的參考的。

 逆向工程完成之後,許星辰不會直接生產出來用的,還是要讓遠望姐大規模升級改造一下,才能批量化生產出來。

 現在許星辰掌控的區域規模達到了整個中央群島,自動研發的科研槽效率非常高,這種飛機只需要一天就能完成逆向工程。

 許星辰看著那個二十多個小時的倒計時,下意識的有點期待美系的現代指揮官出現了。

 如果對方沒有自己的組織,跟大阪太二一樣只是個獨立指揮官,那麽自己就有機會把他招募過來。

 然後,就有機會從他那裡,搞到F14戰鬥機了。

 不過這種事情暫時只能想想,大阪太二這種情況估計不會重現了。

 許星辰輕輕搖了搖頭,安排杭州派人去找齋藤博文,自己得跟這個家夥聊聊了。

 作為大本營的高層,對於大本營和長弓群島的情況,肯定是了如指掌的。

 通過齋藤博文,自己可以能徹底弄清楚,長弓群島的內部局勢。

 然後就能最終確定下來,要怎麽處理長弓群島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