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第301章 戰艦與航母。
收到大和消息的武藏和翔鶴,馬上就帶著其他的出身聯合艦隊的艦娘趕來過來,許星辰開始依次給她們做整體的改造。

最先上來的當然是武藏,她就按照大和的方式來,套用整體改造方案之後,再做一些細節化的修改。

繼續維持許星辰之前設計的,武藏和大和之間的裝飾畫風差異,大和當個相對傳統的東方大酒樓,武藏去當現代大酒店。

所以武藏的改造非常快,幾分鍾就搞定了,然後是對於長門級和金剛級的改造。

長門級戰列艦,原型艦標排3272噸,改裝後標排39120t噸,滿載排水量42850噸。

主武器是四座雙聯裝410毫米艦炮,動力系統功率8萬馬力,最大航速25.3節(改造前26.3節)。

她可以算是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加強版,兩者的外型近似,長門的艦體噸位大一些,艦炮口徑大一寸。

航速實現了女王級理想狀態的26節,號稱26節的女王級實際上只有23.5節……

長門級在二戰的處境,也和女王級類似,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不上不下的地方,甚至可能還不如女王。

皇家海軍的五艘女王級不是太重要的軍艦,基本可以放開了手腳隨便用,而五艘的數量甚至能夠單獨組個艦隊來用。

長門一來就兩艘,二來IJN是不舍太得隨便用的,畢竟那是二十年的艦隊榮耀。

在二戰結束之前的普通泥轟人,可不知道大和是啥東西,她們只知道長門是總旗艦。

相比同為海軍假日七巨頭的納爾遜級和科羅拉多級,長門雖然航速多了兩節,但是不足以拉開實質性差距。

最終也和其他大七們一樣,在間戰期間屬於榮耀巔峰,到了開戰之後卻沒有發揮什麽作用。

IJN內部可以拿來對比的是,四艘金剛級在戰爭旗艦全都被擊沉,而長門卻成了唯一活到戰後的日系戰列艦,陸奧不是自己炸了可能也會活下來,然後被阿美莉卡拉去做實驗……

金剛級是一戰之前開工的老式戰巡,最初的標排只有26000噸,兩次大規模改造之後,標排達到了32000噸,滿載36600噸,還是比長門級瘦了一大圈。

相比長門而言,小一圈的金剛級的防護、火力、艦齡等多歌個方位都居於絕對劣勢,金剛級優勢只有一點,那就是二次改裝後,金剛級航速達到了30節。

就是30節這一點,讓金剛級既可以跟著航母編隊活動,也可以作為快速戰列艦單獨出擊,帶著巡洋艦作戰也完全沒問題,因而成了二戰最忙的日系戰列艦,所以才能以各種方式出去送人頭……

霧島也不想用356毫米的艦炮,去對付南達北卡的406超重彈,炮大一寸壓死人啊,這都兩寸了,但是她們不上別的更不行。

艦娘世界的艦娘也是會自己改造的,都會努力彌補自己的缺陷,只是在原有的技術水平限制下,很難有顛覆性的突破。

她們不可能在保持艦體噸位的情況下,讓老戰艦同時滿足新戰艦在防護、航速、火力等所有的數據要求,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不斷設計新戰艦了。

所以出現在許星辰眼前的長門,升級鍋爐之後航速已經提升到了27節,其他性能基本不變,勉強滿足了高速戰艦的要求。

金剛級的主炮也換成了410毫米的,不過和聲望級一樣,只有三座雙聯裝炮塔六門炮,可以看的出的很勉強,可能是因為日系沒有中間檔的381毫米炮。

許星辰給她們的改造,也繼續秉承大和的改造思路,

完善和提升本身的作戰能力,同時盡可能保留各自的特點。長門級的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艦炮,換成雙聯裝的420毫米60倍徑先鋒大炮,火力格局仍然是四座雙聯炮塔,艦體的整體外觀也沒有大規模變化。

10台鍋爐和4台蒸汽輪機,換成更加輕便的八台燃氣輪機,最大32萬馬力,用綜合電力系統分配,保證其他艦載設備用電的同時,還能輕松跑到30節以上。

金剛級的艦體比長門級窄,裝410的炮塔都只能三座,裝許星辰的420毫米先鋒大炮,更是最多只能裝兩座了。

簡單的考慮之後,許星辰給她裝了四座雙聯320毫米自動炮,恢復了四座炮塔的最初姿態。

雖然主炮的口徑縮小了,但實際威力遠遠超過她原來的356,與日系原版的410相比也不予多讓。

自己艦隊的大炮數量不少,不需要強行讓金剛這一戰時代戰巡底子的艦娘,去打406毫米以上的炮艦對戰。

然後稍微加強一下防禦,達到接近長門級的水平的同時,將航速直接提升到33節以上,去當真正的高速戰巡。

主炮之外的其他的艦載設備,諸如防空炮、雷達、火控系統等,大艦小艦之間就基本一致了,相互之間的差距只是在數量上,直接照搬大和的改造方案就行了。

搞定了現場的幾個炮艦之後,許星辰開始處理航母們的改造。

相比戰列艦而言,航母是同質化更加明顯的艦種,外型本來就非常的簡練,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最優設計都是高度趨同的。

二戰前期的傳統航母,相對現代航母而言,艦體規模是相當有限的,當時兩萬多噸的主力艦隊航母。

翔鶴、瑞鶴和瑞鶴滿載32000噸,大鳳滿載34000噸,金剛級改造後滿載都有36000噸。

赤城、加賀的排水量略大一些,滿載達到了45000噸,但那是作為戰列、戰巡改造過來的後遺症,這個排水量是虛的。

而且這種差異主要是在水線以下部分,不是很多人想當然的戰列、戰巡的裝甲導致的,改裝航母不會繼承戰列、戰巡的裝甲。

谷</span>大部分的改造航母們,水線以上的機庫到甲板的整個結構,都是重新畫圖重新設計的,都是完全的航母的艦體結構。

至於“裝甲航母”,也並不是和戰列艦一樣正常側舷主裝甲,而是額外鋪設飛行甲板裝甲,現代航母都有。這層裝甲也不會影響裝甲航母的載機量和艦體尺寸。

所以許星辰給赤城、加賀兩個改造航母,與翔鶴、瑞鶴這種原生航母,還有大鳳這種裝甲航母,改造方案都是基本一致的。

基本就是照搬707航母的設計框架,然後根據具體艦體規模對設備做增減,主要是把雙層機庫縮成了單層的。

不過由於許星辰可以調整艦體結構,還可以修繕艦體的整體線形,所以赤城和加賀的戰列、戰巡船底,就在改造的過程中被徹底航母化來,兩艦的噸位在改造之後,也理所當然的降低了翔鶴級類似的檔次。

飛機都是直接用強5改三渦扇重製版,這是目前元帥府內使用量最大,當然也是最常見的飛機。

多次優化升級的強5,性能和可靠性都非常優秀了,已經完全夠用了,而且她們的艦體規模有限,都用不了重型的殲15改。

稍微特殊一點的是信濃。

赤城、加賀、列克星敦這種改造航母,水線以上是重新設計的航母艦體,這種改造可以視為完全改造。

信濃作為一個趕工產品,她的航母化改裝是不徹底的,所以相比其他的改造航母,信濃的排水量更“虛”。

信濃的標準排水量62000噸,滿載排水量高達73000噸,看標排的話比福萊斯特和小鷹級都要大。

所以普通人單純的看噸位,可能會以為信濃只要做全面改造,就能達到福萊斯特的檔次,乃至成為小鷹檔次的超級現代航母,

實際上信濃只是虛胖,她的艦體尺寸並不大,長度比中途島要短18米。

信濃的水線長度是256米,全長266米,中途島水線長度274米,全長295米(斜角甲板改裝前)。

中途島改裝前,和信濃一樣是傳統直通甲板航母,當時的標準排水量是45000噸,滿載60000噸。

而且信濃不只是噸位非常“虛”,結構也同樣非常的“虛”。

266米長,36米寬的信濃,機庫面積是4200平方米;而257米長,26米寬的翔鶴,機庫面積5600平方米,差了三分之一。

空有噸位,實際能力完全不達標,說原版的信濃是個豆腐渣工程,不是沒有道理的……

許星辰設計的707航母艦娘特化重製版,艦體的水線長度和信濃是基本相同的,都是256米,不過707的水線寬度比信濃要略窄一些,但機庫面積是離譜的12000平方米,幾乎是信濃的三倍……

所以許星辰給信濃做的改造,基本就是照搬707艦娘特化版設計,而不需要和之前的翔鶴、大鳳一樣做縮減了。

而徹底的結構調整和線形修繕之後,信濃直接甩掉了18000噸的多余重量,滿載排水量直接降到了55000噸的檔次。

但是她獲得了史無前例的,12000平方米的巨大機庫,變成了一艘略胖一些的707航母,戰鬥力當然也隨之全面飆升到了。

許星辰完成了全部調整, 按下了確認改造按鈕,看著進入休眠的信濃,覺得她醒來之後腦子應該能變聰明一些了……

主力艦的改造完成之後,就是高雄級重巡、最上級輕巡、阿賀野級輕巡、陽炎級驅逐艦、島風級驅逐艦這些護衛艦的改造了。

這些艦娘在提督府都已經出現過了,許星辰可以直接照搬她們的改造方案,將裝備升級到最新就基本完成了。

思路仍然和大和一樣,沒有做徹底的外型現代化,也沒有做極限的武器堆積。

甚至於,原本有五座主炮的高雄和最上,許星辰還給縮減到了四座。

因為許星辰覺得五座炮塔看著不好看,艦橋前後各兩座背負式布置才是最優美的……

許星辰沒有155和203毫米的艦炮,兩人的主炮都是用的現代級的AK130。

許星辰給她們的反艦導彈,和大和等戰列艦一樣,采用傾斜發射架裝在甲板上,而不是在內部開垂發井塞進去。

他們以後會專心當護衛艦,不會再去湊合主力艦的圈了,不需要那麽幹了。

至於阿賀野和能帶這種小輕巡,艦體甚至裝不下AK130的艦炮,只能用許星辰優化過的雙聯100毫米炮。

陽炎和島風這種驅逐艦,則是換裝了最新的雙聯76炮,主炮也就用來防空了。

魚雷是不可能保留了,裝魚雷的位置,正好用來裝導彈發射架。

把最後接受改造的陽炎做完,看著她進入休眠狀態,許星辰站起來伸個懶腰,抬頭看了一眼窗外,發現天色已經大亮了。

這一個晚上就這麽過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