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三百四十八章 凌遲漢奸驚廢帝
“報!”

 急促的報告聲打斷了嚴我公與江寧留守官將們的議事,經標中軍進來。

 “何事慌張?”

 “去明營議和的副使陳洪范被明監國綁起來了,已經推到城下,要當眾凌遲處死!”

 嚴我公騰的站起。

 其它官將們也是莫不駭然。

 “他怎敢?”江寧兵備僉事手指顫抖著,不敢置信。本以為雖然江寧一時危急,但大清仍遠強於明,現在清主動求和,本也不過是緩兵之計,還拿出百萬兩銀子,這是很大的誠意了,他們應當高興的下這台階。

 “真要砍陳洪范還是作樣子?”

 “是真要砍,馬上就要砍了。”

 嚴我公沉吟,“走,上城去看看。”

 幾個道台在那裡臉色發白,“他們怎敢,怎敢。”有人則道,“明國這是要不顧一切了,這可怎辦,怎辦?”

 一行人神色不安的來到城門。

 大明的南京城,非常獨特,與一般方正形的城池不同,南京不循舊製,設計獨特,建造精湛,規模恢弘,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京城城牆蜿蜒盤桓達七十余裡,比北京城牆更長,而外郭城周長更是超一百二十裡,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城。

 整個南京城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組成。

 這裡自古就有龍蟠虎踞的美譽,鍾山龍蟠於東,石城虎踞於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北倚長江。

 舊城區位於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是城市對外交通的要衝地帶,居民密集,商業繁榮,大批手工業作坊也都在此。

 地近皇城,大臣們的宅邸也多集中在此。

 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處大酒樓則分布在商市洪的舊城西南一帶。

 皇城設在舊城東側,北枕鍾山支脈富貴山,南臨秦淮河,既有水運方便,又和舊城緊密相聯。

 雖然地勢低窪是缺點,但四面環山,為兵家要衝。

 外郭城有十八座城門,城牆超過一百二十裡長,城高8-10米,城寬6-8米,城牆本體以丘陵和壘土為主,城門地段加築城磚。

 城西,儀鳳門外。

 朱以海打量著這座恢弘的南京城,也不由的感歎,這座城確實非常了得。

 就說這城牆,典型的重力壩結構,梯形體截面,這種傳統的中式城牆,異常堅固,內部是三合土夯實,包部再包以巨大城磚,在冷兵器時代,用弩炮投石車這些很難擊毀,就算冷熱兵器混合時代,晚清太平天國打南京,也是靠用火炮壓製城上,然後土木作業,用炸藥把城牆炸塌才得以破城,後來清軍收復南京,也是長期圍困,加上這套老辦法,用了幾個月時間才得以炸塌城牆入城。

 據說侵華日軍用野炮轟南京城牆,都只不過削平了城牆上部結構,炮彈打在城牆上也只不過留下彈坑。

 把奧斯曼轟破君士坦丁堡的烏班爾大炮搬來,也撼不動南京城牆。

 哪怕眼下朱以海神機鎮中繳獲的七千斤、五千斤的紅衣大炮,也頂多是能轟掉城門樓子和女牆,面對這堅固的城牆,也是無能為力的。

 但是,再堅固的城也得需要人來守。

 南京四重城郭,倚江靠山,氣勢恢弘,規模宏大,但這也恰成為防禦上的一個薄弱點,就是需要守的城門、城牆太多太長,需要的兵力太多。

 外郭城就有十八座城門,內城還有十三座城門。

 在當年朱元璋坐南京的洪武時代,那時南京的守衛高達三十萬左右的大軍,守衛這些是綽綽有余的,但遷都後,南京的駐防兵力大大降低。

 而到了眼下,南京城中僅僅不過八千戰兵了,還全是綠營漢兵。

 最可怕的還是最高指揮高嚴經略,那是朱以海的自己人。

 要破江寧城,對朱以海來說,確實是手到擒來,可他現在並不急著入城。

 巨大的南京城,無兵可守,現在反而成了守軍的噩夢。

 南京對於明軍來說,無疑是有巨大意義的,所以在清軍看來,明軍有機會一定會全力來奪南京城。

 所以他們一定會來救援南京。

 “把陳洪范帶上來!”

 百米寬的護城河這邊,明軍列陣城下。

 日月旗獵獵勁舞。

 北使陳洪范被押了上來,赤身裸體,十分狼狽。

 隔著百米護城河,三丈多高的儀鳳門城上,五省經略嚴我公面無表情的站立,旁邊站著一堆官將,因南京主要官將死的死降的降,去搬救兵的搬救兵,如今只剩下一些道員、同知等低級官吏了。

 看著城外明軍的齊整軍容,個個都面色蒼白。

 尤其是站在城門樓上,一眼還能看到兩裡開外的長江水面上的那支遮天蔽日的明水師艦隊。

 “經略,明軍派一軍已經佔據了上元門到觀音門城外的幕府山。還有一軍繞到東南的高橋門和上方門外,又有水師沿秦淮河至西面定準門、江東門外······”

 嚴我公一下子就明白了監國的部署,主要部署於靠江的南京西面,然後分出兩支偏師,部署到了南京的東面。

 水師在長江和秦淮河裡。

 禦營步軍在西面分散排開,明軍雖然沒有對南京城各城門都實行包圍,但卻基本上已經部署到了七個城門外。

 清軍就算隻防守這七座城門,都會非常艱難,更何況,明軍兵力優勢,如果隻防守這七座城門,明軍無疑還可隨時再轉攻其它城門。

 這仗怎麽打都沒什麽希望,城雖堅,但守軍太少。

 “陳洪范,向孝陵方向跪下!”

 “你本萬歷武舉出身,自天啟年起,歷任高台遊擊、紅水河參將、陝西行都司掌印,後犯罪貶慶雲參將,再任開原參將,又因膽小懦弱畏戰被免,後來攀附權閹,謀得居庸關總兵之職,崇禎元年,更是升任南京右都督府僉事,提督大教場,後升任右都督,轉任浙江,四年,駐守昌平,五年孔有德叛亂,你率三千人參與平亂,戰後,賄賂權閹,加封為太子少師,七年,鎮守登萊。

 清軍入關進攻宣、大,你回守居庸關、昌平,毫無寸功。十年,朝鮮告急,朝廷授你平虜將軍印,領兵八千救援,亦無寸功。清軍攻皮島,你不戰而逃,奔到廣鹿島,因此再被革職。”

 閣老徐石麒歷數著陳洪范的諸多罪行,聲色俱厲。

 “崇禎十一年,你結交官宦重賄再得任用,調到熊文燦麾下,同左良玉一起剿張獻忠於鄖西。

 想當初張獻忠本總兵王威部將,因參加兵變犯法當斬,身為延綏參將的你卻得其賄賂為其向總兵王威求情,打一百軍棍除名,為朝廷養出一個心腹大患。那張獻忠專門在軍中刻你之像,稱之父母。

 後來張獻忠被圍剿,屢敗,知你領兵,於是又帶著大批金銀珠寶聯系,由你牽線搭橋招安,張獻忠得到喘息之機,很快招兵買馬卷土重來,禍害中原。

 你因剿撫不力,再次革職,可再行賄得以複鎮登萊。

 甲申之變後,靖南王黃得功相邀你勤王,你卻拒絕。

 福王南京即位,你行賄馬士英,得任提督沿海五鎮水師,後來你自告奮勇,奏請北使。

 本來朝廷任你為北使,是考慮你久在軍伍,與吳三桂等關系較好,誰知你包藏禍心,早就已經與你那降清的女婿唐起龍和其父參將唐虞時暗中勾連,一到北京就出賣了大臣左懋第,最後獨自一人南返,到處為清廷勸降招安,入高傑營,則詐稱清軍勢大劉澤清劉良佐皆已暗中投降,見高傑不肯降,連夜遁去,到南京,又一面謊稱清軍有意南北分治,欺騙朝中君臣,一面暗裡到處招降,稱清軍勢大難敵,

 陳洪范,你就是個活秦檜!”

 “後來南京降,你又假做忠臣跑到杭州,暗裡又恐嚇勸說潞王投降,奉旨再次北使·····”

 “陳洪范,你是大明第一漢奸!”

 赤身的陳洪范本來不想南來出使,可攝政王命令,他隻好來,來了後本以為這趟就算招降不成,也不會有多大危險,畢竟清軍勢大。

 誰知他這一路南來,形勢急轉直下。

 更料不到,這魯監國如此強硬。

 跟弘光、潞王完全不同。

 此時他只能不停的磕頭求饒,哆嗦著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寒冬臘月,饒是強壯的陳洪范也凍的直哆嗦,鼻涕直流,恐懼更讓他渾身顫抖。

 “殿下,饒命啊,我為朝廷出使議和,真不曾暗裡降清!”

 朱以海不屑的道,“死到臨頭,還敢欺瞞?”

 “來人,拿魚網來,將此漢奸勒住,將他凌遲處死,就在這南京城下,就在孝陵前,當著這無數將士們的面,殺此賊祭旗!”

 一張漁網罩住陳洪范, 將他緊緊勒住,熟練的劊子手上來,把那勒出網眼的肉一塊一塊的就這樣生割下來。

 每割一刀,陳洪范慘叫一聲。

 儀鳳門上。

 清軍官將們隨著他的慘叫,也是心臟直抽。

 嚴我公問,“錢尚書和弘光帝請來了沒?”

 “來了。”

 錢謙益走來,後面是幾乎被幾名經標抬著來的弘光帝朱由崧,肥胖的朱由崧面色蒼白如紙,渾身虛脫無力,兩條腿根本邁不開,由標兵架著上來。

 等被架到城上,聽到那陣陣慘叫,再往前一看。

 “陛下,魯監國不顧禮儀,城下虐殺陳提督。”嚴我公向朱由崧行一禮道。

 朱由崧聽到這,再也受不住,渾身顫抖劇烈,突然就暈倒了過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