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八百七十八章 暗渡陳倉
焉耆西北。

 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也稱裕勒都斯草原,草原面積三十五萬頃,可利用草場都超過三十萬頃之巨,是西域最大草原。

 欽差經略西域的內閣大學士朱大典騎著馬看著眼前的裕勒都斯河流域,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這是一塊集山嶽、盆地、草原為一體的寶地。

 “昆都倫烏台什有這麽好的草場,居然還不滿足。”朱大典看著那奔騰的馬群,無數的牛羊,只能感歎一聲昆都倫真是被貪欲蒙住了眼。

 這樣的寶地還不滿足,還非要相著爭汗王之位。

 這塊大草原曾經是察合台人的,後來是葉爾羌的,再後來是土爾扈特人,然後杜爾伯特、輝特再準噶爾,然後又曾是和碩特的。他的上一任主人是已逝的青海和碩特固始汗圖魯拜琥,昆都倫烏台什的兄長。

 他前往青海後,這塊寶地留給了兄弟昆都倫烏台什,尹犁給了侄子鄂齊爾圖。而原本遊牧塔城一帶的鄂齊爾圖也跟準噶爾巴圖爾汗達成協議,將原是土爾扈特人的塔城一帶,交給準噶爾,而巴爾喀什湖以東的七河流域,則大多給了鄂齊爾圖,尤其是最寶貴的尹犁和碎葉河谷。

 當年擠走了土爾扈特,固始汗也帶著大半個和碩特遠走青藏,讓原本擁擠在天山北,爭奪草場而不斷內訌的衛拉特聯盟得到喘息,特別是杜爾伯特和輝特被瓜分後,其實剩下的準噶爾與天山和碩特還是地盤挺充裕的。

 只是如眼前這般好的大草原,都無法讓昆都倫烏台什安份下來,當年他與杜爾伯特等一些台吉遊牧在七河流域,地盤可沒這麽大,既得跟哈薩克人爭奪草場,又得跟準噶爾等爭奪牧場。

 “適齡婦女配給戍邊將士為妻妾,老婦人、童稚男女皆賞給官兵為奴,其余青壯者,有台吉以上爵銜、百人長以上職者,皆斬。余皆押往永寧塔與披甲人為奴!”

 朱大典看著被西域明軍擊敗俘虜的那些扼魯特汗國昆都倫烏台什的部下,毫不客氣的揮手下令。

 當天,在藍天白雲美不勝收的裕勒都斯大草原上,直接斬首一千余人,另外被俘為奴者萬帳,超過四萬人。

 這位扼魯特副汗雖然戰場上大敗侄子鄂齊爾圖車臣汗,甚至攻下了尹犁,卻不料最終自己精銳盡出,而讓老巢給明軍徹底端了。

 明軍這大半年來一直沒有什麽動作,甚至都讓人誤以為明軍就是沉睡中的病貓,他們忘記了,其實西域明軍只是在裝睡的猛虎。

 昆都倫烏台什拿下尹犁後,還跟楚琥兒又聯合哈薩克兵去圍塔城、博霍錫,卻不料焉耆的明軍會突然就沿著裕勒都斯河殺到了他的汗帳,殺到了大草原上。

 他這大半年到處招附,以及自己本來的人馬,留在草原上一萬多帳,在缺少主力精銳後,被打的措手不及,一個又一個部落被攻破摧毀。

 昆都倫烏台什去了塔城,博霍錫,他也留了兒子在尹犁守著這塊新佔領並分到名下的寶地,老家裕勒都斯大草原上也留了兒子守家,妻子帶著幼子留守,並一直緊盯著西南的拜城、阿克蘇,防著鄂齊爾圖從那邊卷土重來。

 千防萬防,卻沒想到明軍在早就該出手的時候一直沒出手,在他們松懈的時候就突然出手了。

 先前,焉耆的明軍派了兵馬前往庫車駐防,甚至應鄂齊爾圖的請求,又調兵前往阿克蘇東北的拜城駐防,守著其北面重要的軍事古堡鹽水溝城堡,那裡有條古道可直接翻越天山,進入尹犁河谷。

 焉耆明軍甚至調了兵往明軍新修通的天山驛路,前往烏蘇增援駐防。

 可焉耆明軍的幾路調動,都是去左右驛路的城堡軍鎮增防駐守,並沒有半點要主動出擊的意思。

 誰能想到,本以為焉耆沒有兵了,也沒有將了,結果堂堂閣老經略親自領兵殺到。

 更想不到的是,他率領的兵還很多,且很雜。

 有漠南鄂爾多斯的,察哈爾的也有土默特的,甚至還有新歸附大明而設置的東部蒙古錫林郭勒都護府和科爾沁都護府的兩位汗王派來的騎兵。

 也有來自海東女真的人馬,甚至有來自寧永、驅度寐的索倫部、赫哲、費雅喀等部族的。

 也有皇太子北伐滅掉建虜偽朝廷後,在新征服的呼倫貝爾設立的嶺北省召來的達虎兒等部落兵。

 甚至還有一支朝鮮來的火槍手和倭國浪人武士組成的營頭,也有從安南、緬甸來的土司營。

 這些五花八門來自天南海北的各地蠻夷之兵,都是挑選的各地精銳,在得到大明裝備的補充後,被調來了西域,協同明軍鎮守西域。

 幾千人的各族人馬,分成一個個營頭,成了朱大典此次突襲成功的秘密王牌,這些人十分勇猛敢戰,雖來自不同部落,可在大明的統一指揮下,配合的挺好,步騎協同,步炮配合。

 明軍的炮火支援,加上索倫人精湛的箭術,科爾沁、烏珠穆沁、浩齊特等東部蒙古的騎兵騎術了得,朝鮮火槍兵的火槍用的挺熟練,倭國浪人武士營的豬突戰術很嚇人,安南、緬甸的山地步兵十分凶悍,以及那些金發碧眼大鷹鉤鼻子的西洋傭兵······

 這些人的組合,在草原上一路橫掃。

 每攻破一個部落,朱大典直接把俘獲的人口牛羊等,一分為二,作戰的士兵們分賞一半,另一半歸公,作戰勇猛有賞,斬首俘虜有賞,繳獲有賞,就算受傷都有賞,在這種打法下,那些蠻皇協軍非常有乾勁。

 短短時間,昆都倫的萬帳人馬就被抄的了乾乾淨淨。

 “閣老,大獲全勝,一個都沒跑脫。”

 一名明軍將領高興的稟報。

 朱大典在馬上捋須,“肯定還會有些漏網之魚的,多派輕騎追擊,盡量攔截。”

 大勝之後,將領們都提議乘勝追擊,當然也有隨軍的文官、參軍和一些將領認為對昆都倫烏台什的部眾的處置過嚴,應當少殺多撫,殺幾個台吉,然後其余不究。

 應當仍令原地放牧,或征召三五千人組成一支新軍,帶上他們去征討叛軍,也是對留下人馬的釜底抽薪之計。

 可朱大典沒理會他們,整整萬帳四萬余人,殺了一千多,余下的適婚女子全送去給將士們為妻做妾,剩下老弱分給西域將士們為奴,而其中青壯,則全押到東北去給戍邊將士為奴。

 不把青壯留在當地,非要送去遙遠東北邊疆,是考慮現在大明漢移民在西域仍是少數,所以要釜底抽薪,把俘虜中的青壯調走,也就能盡量減少後患,這跟皇帝當初處置叛回時的異地處置的策略是一樣的。

 年輕女人嫁給西域駐軍戍邊的將士們做妻妾也是現實考慮,這些人年輕是勞動力不能生育,她們不像衛拉特的男人一樣有威脅性,而且生下孩子後,華夷通婚,按大明的規矩,父母有一方為夏,那子女就是夏,就是大明子民,必須得接受漢文化教育,學習漢風俗禮儀等,這本質上也是這個時代下的征服基本模式。

 武力征服,加殖民同化,基本操作。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全是如此。

 大明現在從那些歸附的周邊蠻夷部落裡,征召一些青壯精銳戰士,以營為單位,調到大明各地為國征戰,其實也何嘗不是一種削弱蠻夷實力的辦法,既抽走了青壯精銳戰士,同時也利用他們以蠻征蠻,再者征戰過程中,這些蠻夷幸存的也會慢慢的學習大明的漢文化,語言、文字、習俗、規矩,甚至立功受賞升官等,當他們脫離了自己的部族,周邊都是大明人,慢慢的在環境影響下他也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蠻夷了。

 等他與別族通婚,再生下兒女,他們的二代在另一個更加脫離原本部落的環境長大,就根本不再是那部落的人。

 “聖人對所有歸附者都非常仁慈恩賞,可他們卻如此叛亂,絕不容輕恕,必殺嚴懲。”

 “寬恕他們不是我的事情,我的任務就是將反叛者消滅!”

 “這次攻滅昆都倫烏台什部眾的大捷,不論是我大明禦營,還是安西省巡防營的,又或是西域屯鎮的,還是子弟民兵,又或是漠北漠東、青康蒙古,或是海東海西女真,以及安南緬甸朝鮮琉球倭國等藩屬國的各營兵馬,幾千人,每人先賞一個年輕女人,沒妻子的做老婆,有妻子了的領回去做妾,功勞大者,還可以再多分幾個。”

 “牛馬駱駝羊群等財產,一半繳獲都分給眾將士們。”

 朱大典這種大方的賞賜法一宣布,不論是明軍還是蠻軍,都興奮歡呼,不管是女人還是馬匹,又或是牛羊、皮毛,誰也不嫌棄,自己用不了還能賣了換銀子呢。

 尤其是那些蠻夷軍,蠻夷嘛,生產力落後,日子過的自然並不算好,這來到西域第一戰就有這麽了得的收獲,哪個不喜出望外。

 “接下來我們趁勝追擊,趁著昆都倫烏台什和楚琥兒他們又去圍塔城、博霍錫等地,咱們再接再勵,把尹犁拿下。”

 “這裡去尹犁河谷,有兩條路,走哪條?”

 “大路是沿著近年明軍擴建的天山路,也就是大體後世獨庫公路路線,往北翻越天山,進入尹犁河谷上遊鞏乃斯河的那拉提草原,這條路線,只要翻越兩大草原之間的額林哈畢爾噶山,翻越這座山後,便一直是草原上的坦途。

 另一條路就是走烏孫古道,先從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往西南,越過喀喇庫爾嶺抵達庫車,也就是古龜茲國,再往西北抵達阿克蘇的拜城,在拜城北面有座鹽水溝古堡,這裡便是古代原居住河西走廓的烏孫國一路西遷進入到尹犁河谷的秘道。

 他們經由這條山間小路,翻山越河,穿越二百六十裡,從龜茲越過天山進入尹犁河谷,趕走了同樣是從河西遷來的大月氏人,在尹犁河谷建立了烏孫國。

 這條路很險。

 “昆都倫奪了尹犁後,派兵守住了阿拉提草原的東邊山隘,另外尹犁通往阿克蘇的要道烏什的山口關隘,他也派了兒子率兵駐守,烏孫古道路險難走,而且現在已經下雪,馬上封山,烏孫古道走不了。”

 “不,現在還沒封山,還可以走,只是難走而已,不帶重炮,隻帶些輕便火炮,是沒有問題的。不管是烏什那邊,還是阿拉提這邊,兩邊都有兵馬防守,尤其是阿拉提這邊,人馬越多。”朱大典看著地圖,“我認為應當出其不意,兵行險著,出奇兵越過三百裡的烏孫古道,直接出現在尹犁河谷腹地,從背後各個殲滅昆都倫烏台什留守的人馬。”

 “現在季節,翻越烏孫古道很冒險。”有將領道。

 “打仗本就是冒險。”

 “萬一昆都倫烏台什兒子們發現我們,只要少量兵馬就能把我們堵在山裡出不去,倒時就進退兩難,那會是場災難。”

 “我也還有後手,鄂齊爾圖徹辰汗不是已經在阿克蘇重新招聚了一萬多人馬嗎?讓他率部打回去,從阿克蘇溫宿沿夏塔古道進軍尹犁昭蘇夏特牧場,搞大點聲勢,他們在明,吸引尹犁注意力,我們在暗。”

 fantuankanshu" fantuankanshu

 “這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夏特古道跟烏孫古道一樣,也是條翻越天山的捷徑古道,北起昭蘇夏特牧場,南至阿克蘇的溫宿,要翻越一百二十裡的天山險要,特別是要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3600多米的哈塔木孜達阪。

 之前鄂齊爾圖奉旨南征葉爾羌, 就特意在冰川上安排了七十戶人專門鑿冰梯,蒙語階梯為沙圖,夏特牧場就是沙圖的轉音,全稱沙圖阿滿。

 出兵攻佔阿克蘇,和敗退到阿克蘇,鄂齊爾圖都是找的這條路,但他逃到阿克蘇來時,已經命人把沙圖冰梯給毀了,防止追兵。

 “讓鄂齊爾圖大張旗鼓的去修夏塔冰梯,吸引尹犁那邊留守人馬注意,咱們從烏孫古道悄悄翻越,這個季節正好是烏孫古道要被封堵的時候,他們肯定會放松警惕,南邊夏塔古道再一修冰梯,那就會被引過去了,咱們正好一舉翻越。”

 朱大典熟讀兵法,也是戰略戰術高手,而且是有很豐富實戰經驗的,這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極為了得。

 將校們聽了都覺得這計劃可行,又便捷又能避敵攔截、鋒芒,直插敵後,正刺心臟,十分完美。

 計劃已定,朱大典取來紙筆,親自給皇帝寫裕勒都斯草原大捷,同時把自己的戰後處置也一並報給皇帝。

 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在尹犁河谷給皇帝再上捷報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