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反覆複朱同知
太湖西,湖州。

 湖州北臨太湖,西部多山丘陵,東部則為平原,又處浙蘇皖交匯之處,為千年歷史名城。

 府城一府兩縣,左烏程縣右歸安縣,崇禎第一權相溫體仁,便是湖州烏程人。

 “大人,金攻玉、柏襄甫來了,還引了魯監國大軍。”

 縣中典史著急忙慌的跑來稟報同知朱國藩。

 朱國藩不慌不忙,端起茶杯抿了兩口本地名茶紫筍,“開城投降!”

 “又降?”典史都不由的怔住。

 一個又字,已經說明他們不是第一次投降了,事實上,朱國藩這個江西贛州人,歷官至湖州同知,在此前政績和官聲都不錯。以前湖州的白糧民運一事,十分勞民傷財,還總有貪官汙吏、閹宦中官等趁機壓榨百姓,搞的民怨沸騰。

 朱國藩到任後,剛斷廉明勤心厘剔,諸奸斂收,舊累永除。他征糧時遇到那種特別貧困的百姓交不起糧,還會想辦法借款代輸,所以在湖州雖只是同知,但卻得民稱頌。

 可就是這樣一位好官,卻缺少幾分骨氣。

 清軍南下攻打湖州,城陷,知府王士譽逃逸,通判陳上勳投水殉節,訓導蔡蕃戰死,秀才金攻玉殺妻起義聚眾抵抗,但身為同知的朱國藩卻在城破後立馬率眾投降了。

 清軍任命推官馮汝敬和同知朱國藩分別為知府和同知,然後金攻玉迎通城王抗清,匯聚了總兵黃光志,副將沈廣生等一些南明潰敗官兵,又聯合本地士紳費弘璣等反攻湖州。

 湖州不敵,朱國藩再次提議投降。

 於是獻城,金攻玉斬殺知府馮汝敬和參領王元爵,最後卻饒了官聲很好的朱國藩,以費弘璣為新知府後,甚至仍任命朱國藩為同知。

 然後金攻玉領兵回家鄉去收復長興,結果城中縉紳丘文伯、蔣理臣等暗裡降清,裡通外合,引清軍破城。

 知府費弘璣與兄戰敗跳水殉國,總兵黃光志、副將沈廣生等皆戰死,通城王棄城而逃,然後朱國藩又帶著湖州官吏投降。

 神奇的是,清軍破城後,居然接受了朱國藩的投降,大肆屠殺了許多抗清的官吏百姓,卻沒動朱國藩等。

 仍委任他做同知。

 這才沒多少天,如今明軍又殺回來了。

 而且這次不僅是那個殺妻的金攻玉來了,而且還領了魯監國的大軍。

 可朱國藩絲毫不慌,直接就說投降。

 “大人,三思啊,咱們已經投降好幾次了,再降,怕是不會有好下場啊。”典史都忍不住勸說了。

 可一可二,難道還能再三?

 可朱國藩卻絲毫不以為意。

 “本官貢生出身,區區一同知文臣,所能做的也只是勸桑課農,教化百姓,安民樂業也。至於說征戰打仗,那些都是武將之責。武將們不能守土衛國,難道還要我等文臣來打仗?可我等無兵無餉,拿什麽打?領著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去打嗎?”

 “那不叫打仗,那叫送死,百姓何其無辜也?”

 “可····”典吏無法反駁。

 “百姓交糧納稅,服徭做役,已經完成了他們的職責,難道還要他們連命都舍去?我做不到,如果那些將軍戰士,無法守土衛國,那我們這些地方父母官,要做的不是如何鼓動他們去送死,而是讓他們活下來。”

 “可····”

 “沒什麽可是不可是的,我知道我這樣做會被無數人唾罵,那就讓我來擔負這罵名吧,能多活幾個人也不錯,世道如此,難道全死光了就好,就為了全忠義之名?”

 “把府庫錢糧封存,把帳冊整理好,隨我一起開城投降。”

 朱國藩再次投降,這已經是他第四次投降,他降清兩次,然後又降明兩次了,但縣中官吏等卻都很聽從他的話,他說降,大家便沒二話的按他說的整理好一切,然後開城投降。

 城門打開,滿城安靜。

 金攻玉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看著湖州城,一眼看到了站在眾人面前的朱國藩,很有股上前一槍挑飛這個狗官的衝動。

 只是這次前來,他只是引路先鋒。

 “沈都監,那個狗官原是湖州同知,這已經是他第四次投降了,兩降清兩降明。讓末將去把這狗官斬了,這等反覆無常的小人,毫無信用,留不得。”

 沈文忠打量著湖州城。

 湖州也算是一座吳越名城,特別是這裡的位置很緊要,地理也很特別,北依太湖,西面群山丘陵,東面水網平原,聯通吳越,能攻能守還很富裕。

 之前北伐軍利用嚴我公招撫浙江的有利條件,成功的滲透到了湖州境內,在不少鄉裡引燃恢復抗虜的火苗,不過對於城市,倒是滲透不深。

 對這個朱國藩,沈文忠有所耳聞,嚴我公也說此人雖非忠貞之輩,但算的上是一個好官,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他不貪不害民,還能安民,只是對大明不夠忠心,所以確實不好評價。

 在如今這種時候,這種人是值得爭取或利用的。

 北伐軍如今分成數部行動,沈文忠帶領一部份前來太湖西面,接下來要在湖西岸的湖州、常州甚至廣德、應天等部分地區行動。沈文忠是打前鋒的,湖州是第一站。

 “監國曾有旨意,咱們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韃虜。朱國藩這等官吏,雖非忠臣,但也算不是漢奸國賊,既然他能保全百姓,肯開城歸附,那就接受。”

 “都監三思啊,這種人反覆無常,信不得。”

 “我問下金總兵,朱國藩雖反反覆複,但他可有濫殺無辜,殘害忠明將士百姓?”

 金攻玉想了想,“那倒不曾,他第一次反覆,我們收復湖州後,殺了其它幾個偽官,沒殺他,因為他確實沒幹什麽壞事。”

 “那後來再降清,他可否殘害忠明將士百姓?”

 “也不曾。”

 “那不就行了。”

 “可是他向韃子投降,給他們輸糧納錢,還幫著拉壯丁派役等。”

 “那只是地方官的任務。”

 沈文忠上前,接受了朱國藩等的投降。

 然後當眾任命原義軍的湖州推官戴重為湖州知府,仍授朱國藩為同知。

 這個任命宣讀後,朱國藩也非常意外。

 本以為這次再投降,可能難免落個城門前被殺的結果,可他也不想因為此,就要拒城抵抗明軍,不想牽連百姓。

 想著就算被殺,也隻一人死,可不想,這位年輕的沈都監居然不但不殺他,還仍授他為同知。

 “朱同知,本都監念你能關照百姓,這才不究你降虜之罪,然此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你好自為知。”

 然後沈文忠望向一旁被朱國藩五花大綁,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不住求饒的王士譽。此人便是原湖州知府,清軍來攻,他棄全城百姓而逃。後來又跑回來投附清軍,在朱國藩第二次降清後,被再授為湖州知府。

 然後這次朱國藩直接綁了他來投降。

 “都監,下官是天啟朝進士,原湖州知府。”他見反覆無常的朱國藩都能被不追究留用,一時覺得自己也還有機會。

 畢竟他才降清一次, 朱國藩都反覆四次了。

 沈文忠看看王士譽又瞧瞧朱國藩,王是進士出身,朱卻僅是貢生出身,可兩人在這亂世裡的表現卻截然不同。

 一個曾棄城而逃,後來又主動跑回來降虜,甚至做了偽知府後還追剿義軍,另一個一直堅守在湖州,一直維持著湖州的安定。

 “來人,把這個偽知府拖下去,砍了。”沈文忠大手一揮。

 王士譽嚇的驚聲大叫,可幾名明軍上來,直接扯到一邊,當眾揮刀砍下其首級。

 “入城!”

 反覆投降四次的朱國藩不但沒被殺,還仍授同知,可進士出身的知府王士譽隻降了一次,卻被當眾砍了腦袋,震驚無數人。

 手機閱讀『小♂說÷吧→』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