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五百零六章 大同薑
“我薑家世代皆為明將,世食君祿,豈甘為滿虜鷹犬!”

 大同。

 總兵薑瓖提著宣大總督耿焞的人頭拜見兵部給事中董志寧,很慷慨激昂。董志寧瞧著那顆血肉模糊的腦袋,仔細打量了會,並沒有畏懼或厭惡。

 “我到大同後,在街上見過耿總督出行, 儀仗威武,耿騎高頭大馬,很是威風,確實是這模樣,就是現在顯得很狼狽了。”

 “這賊廝本是遼東人,原還是我大明秀才,後流寓湖廣, 阿濟格下湖廣,投誠, 後來隨金聲桓收江西,委署布政使,尋署巡撫,後因事奪職,金聲桓舉薦,清廷授其兩廣巡撫,但未上任,後回京任順天巡撫,因在北直搞跑馬圈地而讓多爾袞甚為稱心,升其宣大總督。”

 “此賊自來宣大,耀武揚威,某本來還想拉他反正,結果此賊對韃子死忠,無奈隻好乘他出城驗草之機,將其斬殺。”

 耿焞一開始是投阿濟格的, 後來安排在金聲桓軍中,但金對這個家夥並不是很滿意,故意搞事讓他奪職,然後又舉薦他去任兩廣巡撫,可連贛南都在大明手裡,這兩廣都去不了當什麽巡撫,實際就是要把他擠走。

 耿焞後來到北京,又借著阿濟格的門路,投到多爾袞門下,這人也是有些能力的,替多爾袞提出不少有用策略,於是用他巡撫順天,也辦事很用心,因此升宣大總督。

 他上任後,便一直催促著整軍、屯田諸事,又是催繳稅賦糧草,薑瓖這個土皇帝他也完全不放在眼裡,不斷壓迫,終於薑瓖也是忍無可忍。

 寧可拋棄清廷賜封的大同王這個王爵和世鎮大同的許諾,也要砍了耿焞反正。

 董志寧看著這個家夥,卻也知道這人反正根本不是心懷忠義, 不過是個跋扈武夫,兩面三刀慣了,如今也不過是看韃子形勢不好,這才又跳反了。

 薑家祖籍陝西榆林,世代武將,久鎮邊關。

 薑瓖的大哥薑讓是老家榆林總兵,弟薑瑄是山西陽和副總兵,

 他在崇禎末年任大同總兵官掛鎮朔將軍印,已經是武將中的頂級。

 但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太原後,他卻主動投降了大順。

 而李自成敗撤北京後,降將恭順侯吳順華率兵來攻大同時,他又立馬殺死了大順守將張天琳投降清軍。

 要知道,當初李自成北上,薑瓖投降,當時李自成是要殺了薑瓖的,還是張天琳替薑瓖求情,才饒他一命接受他的投降,並讓他與張天琳一起留守大同。

 結果僅三個月,這家夥轉頭就把曾救他一命的張天琳給殺了。

 降清後,薑瓖繼續統攝宣化、大同諸兵馬。

 後來,韃子也調薑瓖入陝西從征,薑瓖也是賣命征戰。

 薑瓖的反叛,其實在他去年受召入京後就埋下了反意,去年七月,阿濟格、多鐸等班師還京,薑瓖也還鎮大同,朝廷召他入朝,他得意洋洋,以為是去論功受賞的。

 結果進京後,連攝政王多爾袞的面都沒見到,還被多爾袞派來的心腹大學士剛林一頓臭罵,說他之前雖殺張天琳,但卻沒及時歸附大清,反而擁立了明朝宗室朱鼎珊,是圖謀叛亂的死罪。

 這可把薑瓖嚇的屁滾尿流,此時人在北京,那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隻得跪地磕頭靈搗蒜,不斷求饒。

 而多爾袞當然也沒打算殺他,不過是故意嚇一嚇他,然後他隔幾天才又派剛林召見他,傳達攝政王旨意,安撫了他一番,讓他繼續做大同總兵,特別是繼續為攝政王效力。

 因為剛林說本來朝廷是要殺了他的,但攝政王惜才,特意開恩保他一命。

 薑瓖在北京嚇的不輕,好不容易回到大同,心裡已經對韃子恨上了。緊接著,形勢就開始變的不好,朱以海起兵,清軍連連失利。

 緊接著金聲桓反正,這讓清廷對薑瓖也不太信任,要求他送一子入京為侍衛。雖然不是專門針對他,而是說在京三品以上及在外總督、巡撫、總兵等,準送一口入京,入朝侍衛。

 還說這是對大臣,尤其是對漢人文武大臣們的一個恩賞,畢竟大清的侍衛品級高,前途好。

 可薑瓖不這麽認為,這明顯就是要扣押人質啊。

 但朝廷不容拒絕,一再催促,最後他也隻好把長子薑之升送入京。

 薑之升入京後確實當了侍衛,但他寫信回來說,在北京經常受那些八旗王公子弟欺負,十分憋屈,這讓薑瓖更加不滿。

 而大明這邊,也早就開始聯絡他,不斷派人來接觸,不斷的策反。

 還總是拿江西金聲桓做例子,說金在江西反正後如今不錯。

 當然,如果僅是這樣,薑未必會反。

 真正讓他下定反的決心,還是清廷在不斷剝奪他的實力,也就是搶他的地盤,阿濟格幾次駐宣大。

 甚至在今年,清廷還搞出了王公世鎮的這麽一出,豪格鎮西安,阿濟格就是鎮大同。

 大同可是一直被薑瓖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地,哪能讓阿濟格來搶了,雖然後來朝廷改阿濟格鎮太原,但因為蒙古騰機思叛亂,阿濟格又領兵進駐宣大,大量八旗、蒙古進駐,這讓薑瓖非常不安。

 他認為阿濟格等就是要來奪地盤的。

 而大明此時也派了曾經在寧波號為六狂生之一的董志寧前來,他以兵部給事中兼宣大監軍禦史的身份前來,親自面見薑瓖,帶來了皇帝給薑瓖的親筆信。

 朱以海在經歷了川湖陝甘等地的一些降將複叛後,對遠在大同的薑瓖,算是給了特別待遇,為了策反他,在後方牽製些清軍力量,所以特旨授封薑瓖為宣大總督,仍掛鎮朔將軍印,賜封代國公爵,加前軍左都督府左都督。

 一個武將,卻直接授總督,還封國公,這確實是破天荒了。

 雖說比起先前韃子封他大同王相比,爵位差點,但仍讓薑瓖很是心動的,而他的謀士也勸說他遠交近攻。

 上表擁南京的紹天皇帝,實際上對大同沒什麽影響,南京也不可能直接干涉的了他們,大同,仍是他們的大同,甚至投了南京,也有一個強力後授。

 薑瓖此時已經決心反清,但還差一個契機。

 這個契機也很快來臨。

 因為南邊前線局勢不好,阿濟格又率駐於宣大防范蒙古叛軍南下的八旗、蒙古、漢軍諸部,南下太原,準備前往洛陽。

 等阿濟格等一走,薑瓖又趁總督耿焞帶著一眾道員、知府等官員們出城去驗收糧草的機會,突然下令關閉城門,在大同城內剪掉辮子,恢復大明衣冠,正式叛清歸明。

 薑瓖的造反謀劃已久,他的部眾也大多都是聽從他的號令。

 他們迅速奪取了大同城,然後將城裡不多的滿兵、蒙兵圍殲,然後派騎兵出城追殺耿焞等總督、知府、道台等官員。

 殺了耿焞後,他便提著人頭來拜見董志寧。

 董志寧很淡定。

 薑瓖早有反意,這一天終於來到,也不足以讓他吃驚。

 “薑總督忠心耿耿,萬歲在登萊也會清楚的,山西的將士、士紳、百姓們更會擁護,將來史書更會濃墨重彩的記下這一筆!”

 大加稱讚了幾句後,董志寧也正式取出了皇帝授予薑瓖的大明宣大總督的大印,以及代國公的金印,並王命旗牌尚方寶劍等,讓他總督宣大甚至山西等地兵馬。

 “現在接下來要趁韃子不及防備,迅速聯絡各地義士,迅速發兵襲取各地!”

 薑瓖拿到了印信這些,也是精神大振十分滿意,雖然長子還在北京做人質,可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

 自清軍入關後,韃子動不動就征發大同的糧食、馬匹甚至是壯丁,他和部下的大同兵將也被頻頻調動,這使的宣大的百姓負擔加劇。特別是在去年江南失守,湖廣糜爛,淮揚崩潰後,宣大更是被強征暴斂,許多士紳地主都破了產,普通百姓更是大量逃亡。

 可以說現在的宣大邊地,那就是遍地乾柴,只要一點火星子,那必然成燎原之勢。

 百姓苦暴清久矣,只是一直沒有個能夠帶領的人站出來而已。

 大同是北方重鎮,明朝時就一直是九邊的核心,城防險固,兵馬也很驍勇。

 薑瓖終於反了,還立馬得到了大明天子授封的官爵印信,他把董志寧請到校場,向全軍介紹,董志寧宣讀皇帝詔書,對大同反正將士皆予封賞。

 一時間,自然也是氣勢如宏。

 此時恰好阿濟格南下河南,多鐸去了山東,另外一些八旗、蒙古等又北上防禦騰機思和漠北蒙古的叛亂,宣大空虛!

 這邊旗號一舉,宣大、山西的官吏士紳百姓早受夠了韃子的橫征暴斂,紛紛響應,一時間,山西反清義軍遍地而起。

 朔州、渾源、岢嵐、保德、寧武、忻州、澤州、蒲州等地或起事,或被義軍攻克,一時間風雲變色,山西居然只剩下了太原等極少地方在這狂風暴雨中強撐著。

 而山西這邊火如荼的起事,也迅速波及到陝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