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海上升明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貶官爵將功贖罪
劉孔昭和楊文驄有些不安的在營中等待著。

 這段時間的東南逃亡飄泊之旅,都讓他們有不少改變,劉孔昭也不像過去那般囂張跋扈了,楊文驄則不再如過去那般喜歡繪畫寫劇本了,這一路來,他們都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麽叫做神舟陸沉,江山破碎。

 “魯監國能接納我們嗎?”

 “應當會,聽說我姐夫被召入行在任少卿,連阮大铖也拜了一個少卿,你說魯監國連他們二人都征召任用,我們有何理由不納?”楊文驄道。

 楊文驄博學好古,被稱為畫中九友,雖是馬士英的妹夫,但其實以前仕途並不順暢,他曾做過劉孔昭老家青田的縣令,所以二人也算有所交際。

 六次會試不中,崇禎七年以舉人之身選為華亭教諭,正式出仕為官,做了幾任縣令,最後還被東林黨禦史彈劾奪官。

 福王稱帝,南都建號,因為姐夫馬士英是擁立首功,他也因此得拜右僉都禦史,後奉旨巡撫鎮常,監軍江上,不過這高官也沒做幾日清軍便過江了。

 相比起他在仕途上的沒什麽作為,他在書畫一道上卻是造詣極高,天下聞名。

 詩書畫三絕,還兼精通騎射的他,這幾月領兵碾轉流離,卻還能始終聚攏一軍不散,甚至還以八百貴州兵擴充至五千軍,也可知他不僅擅書畫,其實也確實有幾分貴州蠻的凶悍的,畢竟文弱書生在這亂世,可是很難真正鎮的住亂兵們的。

 這一點,連向來較為驕狂的劉孔昭都是十分佩服,前不久主動聯合了楊文驄,甚至對他十分客氣,沒有半點吞並他人馬的意思。

 劉孔昭知道雖然楊文驄也被視為閹黨馬賊一員,但比自己名聲可好的多,之前他也想在義陽王那邊落腳,結果義陽王卻不肯接納,而曾是他麾下的黃蜚等人,居然也不肯接濟他糧草等。

 “我聽說過不少魯監國的傳言,雖不知道幾分幾假,但聽著這位非常有漢光武的風范,能容人,且更有決斷,若大明氣數未絕,但定是在這位身上。我等若還想雪恥報仇,也必須得跟著這位。”楊文驄說道。

 劉孔昭點頭,他也聽了許多傳聞,雖覺得有點太過誇張,但也正是這些傳聞,讓他改變了直接南下老家溫處的主意,轉而帶兵來投魯監國。

 對於南京弘光朝的覆滅,其實劉孔昭也一直耿耿於懷的,尤其是對他提督的水師的無作為,更深以為恥,不過他認為長江水師不戰而逃,主要還是鄭彩黃蜚等總兵的問題。

 別人罵他奸佞、閹黨這些他都不在乎,但說他軟弱無能,說他賣國,他不能忍。

 錢謙益號稱東林領袖,卻剃發開城迎虜那才是國賊,他絕不是。

 “殿下召見!”

 終於等來了監國的使者,劉孔昭突然有想落淚的感覺。

 監國的軍營就在海鹽縣城外,與劉楊二人軍營相距不過十余裡,二人在營前下馬,步行入營。

 一路上楊文驄倒是很放松自如,劉孔昭則一直觀察著這支北伐軍,越看越驚訝。

 雖然看的出,還有些器械不全,甚至新兵很多,但營中卻有著一股子銳氣,一種與他那支兵馬完全不同的上揚精神。

 這支兵馬朝氣蓬勃,十分自信。

 終於來到了中軍大帳。

 二人自報姓名。

 “罪臣操江提督誠國公劉孔昭拜見監國殿下。”

 “臣右僉都禦史巡撫常鎮地方監軍江上水師楊文驄拜見監國殿下!”

 二人拜伏。

 大帳中十分安靜,一直沒有回應。

 兩人也不敢失禮抬頭,只能一直伏著。

 朱以海坐在那裡,仔細的觀察著這二人。

 兩人都長的很高大魁梧,勳臣劉孔昭居然比書畫大師楊文驄還個子小些,楊文驄身高起碼一米八多,而劉孔昭比他稍矮點,可能不到一米八。最讓人意外的是楊文驄沒有半點那種藝術家的氣質,長的魁梧健壯還帥氣,說是個儀仗標兵倒更像。

 劉孔昭則沒那麽帥氣,比較孔武,甚至帶著凶悍之氣。

 “劉孔昭,身為大明勳臣,世受國恩,提督操江,統領水師,結果水師六鎮一箭不發,便放韃虜過江,你們將帥星散,可知罪?”

 劉孔昭見上來就問罪,心裡咯噔了一下,大感不妙,卻又不敢起來,隻得低頭答道,“臣確實有失職守,今次來朝監國,不敢奢求寬恕,只求能給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這般光棍的認罪態度,倒是讓朱以海非常滿意。

 劉孔昭這人雖被虞大複等攻擊,但朱以海卻不在意他是不是以前一直打擊東林黨,畢竟東林又不代表著朝廷或皇帝,他只是攻擊東林黨又不是攻擊皇帝皇權。

 東林黨向來喜歡以正人君子自稱,甚至都有幾分迷失自我,覺得他們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大明了。

 若是劉孔昭來見,還是在弘光朝廷的那囂張跋扈態度,敢無視君主,那朱以海說不得要拔劍砍人了,反正砍了劉孔昭再安撫下他的手下,到時他的兵打散了編入各營,也是一樣可以的。

 “劉孔昭,你本第六代誠意伯,世受國恩,但國難之際,確實辜負了大明。孤如今受命監國,你領兵來投,孤很高興,但有功當賞有過則罰,你之前的嚴重失職,孤仍然要罰,你可願意接受?”

 “罪臣願受懲罰!”

 “好,那便貶降你的爵位,削誠國公之爵,貶為誠意伯。提督操江和領南京右都督府皆免,孤北伐軍中,新設水師營,便貶你為水師營副將,協辦水師將功贖罪,你可願意?”

 “只要殿下能讓臣有將功贖罪的機會,能讓臣上戰場殺韃子一雪前恥,就算把臣一擼到底,去水師營當個夥夫,臣都願意。”

 這態度十分端正,朱以海很滿意。

 “很好,不過孤也不會隻信你的一面之辭,還得看你實際表現。若是能夠改過自新,將功贖過,那麽恢復兩京,還於舊都之日,金殿封賞之時,你也還有機會再領公侯之爵。”

 “楊卿!”

 “罪臣在。”

 “你以八百黔兵巡撫常鎮,監軍長江,江防兵潰,你也有失守之責,但你之後在蘇州斬北使,於太湖拒絕招降,仍能抗虜作戰,這份忠心,難能可貴。”

 “孤現在免去你常鎮巡撫以及長江監軍之職,仍保留你右副僉都禦史之銜,便留在孤的禦營之中,協助沈閣部處理事務,如何?”

 “臣謝殿下開恩,臣定竭力幫助,不負殿下重望。”

 兩個人安排好後,接下來朱以海也直接說了對兩人兵馬的安排。

 楊文驄核心的八百貴州兵,打散補充進羽林、金吾、旗手、勇衛這幾個上衛親軍,其余的兵挑選精銳健壯者,補充進其余諸營,另外部份不合格者淘汰,遣散安置,或是轉為長夫輔兵。

 對劉孔昭的四營一萬多人馬也差不多,四個營都要解散,不再保留,人馬補充進朱以海的各營中。

 金吾、羽林將擴編為四營編制。

 而水師的伏波營,這次將進行一次大擴編,從之前的兩營擴編為十二營,也就是水師六千戰兵,加兩千多輔兵。

 劉孔昭和楊文驄兩軍中的大小船隻,也都會優先劃入阮進的水師營,另一些船則劃給糧台。

 劉孔昭認真仔細的聽著,沒有反對。

 雖然他也聽出來,其實朱以海完全沒必要裁撤掉兩人的這些營頭,尤其是他那四個營,本就是水師營,甚至還相對完整,可朱以海寧可將他們全解散,然後新建幾個營,也不留用。

 這其中的心思,他哪會不明白的。

 若是換做一年多前在南京,誰敢這樣對他,他會立馬跳起來怒罵,甚至拔刀相見。

 但經歷了這麽多後,他現在變的相對沉穩了不少。

 他也很清楚,魯監國現在並不信任他,能接納他就不錯了,貶回誠意伯,加水師副將,已經算是難得可貴,還想保留自己國公爵位和操江職事,甚至是那一萬多人馬,更不可能。

 帳中氣氛變的和諧起來。

 朱以海成功的讓自己的新軍再次擴編數營。

 現在是四十八營人馬,其中步營三十二營,馬營四營,水營十二營,全軍將擁有戰兵兩萬四千人,輔兵長夫八千六百四十人。

 四營馬隊兩千騎兵,這將是朱以海北伐軍中的精銳王牌,全軍的馬匹優先集中供給馬營。

 各營除夜不收、塘騎,保留戰馬,就算是營官哨總們,都要換騎乘馬,把戰馬先留給馬營。

 馬營戰馬不夠,則選用一些較好的騎乘馬先用,以後慢慢補。

 雖說江南水鄉,地形限制,但騎兵用的好,其威力是巨大的,朱以海的北伐軍人馬越來越多,那以後打仗不可能一直靠襲擊、埋伏,肯定會有正面的對戰,一支騎兵,在這種戰場上有時就是能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

 馬隊一可抵步兵四五,這是公認的事實,兩千騎兵,可抵上萬步兵。

 不過騎兵的費用也高,尤其是戰馬不但難買費用高,而且養馬也得精細,耗費大。

 一個騎兵連同戰馬的費用,不會比五個步兵少。

 但朱以海還是迫切的希望集中馬匹和會騎射的戰士,先打造一支騎兵出來。

 偵察、衝鋒、追擊,甚至迂回、包抄,騎兵的用處大了。

 有了騎兵,還能壯步兵之氣,寒敵人之膽。

 至於馬隊營的裝備,朱以海的計劃是要考慮火器,畢竟時代在進代,不能總指望弓箭騎射, 所以馬隊要想辦法配備鳥槍,要讓士兵們熟練使用,再配弓箭、馬刀,長矛,甚至馬營將來還可以考慮配備一些小炮,馬拉著就能跑,隨時能夠火力支援。

 經過朱以海的統計,集合自己全軍之馬,再加上劉孔昭和楊文驄兩人一萬七千多兵馬中的馬匹,最後得到三千五百多匹戰馬。

 兩千騎兵,三千五百戰馬,四營馬隊便算立起來了,另拔付騎乘馬、挽馬、馱馬許多,交四營長夫使用。

 張名揚這個金吾營副將,也被朱以海正式提升為金吾營總兵官,麾下有了兩千騎兵,高興的合不攏嘴了。

 阮進這個伏波營參將,這次因為麾下水營直接擴編了十營,實力大增,也被朱以海直接提拔為伏波營總兵官,麾下原來的兩位統領也被提升為副將。

 “殿下,李遇春派嚴我公來求見。”

 “看來李遇春有些等不及啊。”朱以海心情大好,笑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