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一百二十章 55開
平湖城郊明軍大營。

 徐石麒領屠象美、李毓新、錢棅、錢旃、孫璋、倪撫,以及兒子徐爾榖、徐柱臣等拜見監國。

 朱以海親自上前扶起徐石麒,讓其余人免禮。

 大學士沈宸荃捧出一道聖旨,乃是朱以海拜徐石麒為文淵閣大學士,進少傅,留禦前幫辦閣務,協理軍事。

 “老臣年邁,已近古稀,難以受此重任。”

 “孤即位監國,又領軍北伐,然年紀尚輕,無多少執政經驗,還得依靠老大人在身邊多幫襯,請不要推辭,這不是權勢榮譽,而是一份責任重擔。”

 徐石麒聽到這話,恭身下拜,允然受命。

 “豁出去了!”

 朱以海對這小老頭的灑脫,非常欣賞,還真是個實在人。聽說之前本打算在郊外野地香樟樹下自縊殉國守節的。

 這樣的忠心老臣,一把年紀,真正讓他來處理事務,肯定也沒多少精力,但德高望重,用來坐鎮還是有大用,哪怕是留下來當個吉祥物,都能有BUFF增益效果。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而王朝末世之時,能有這樣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來站台,就更加寶貴了,對朱以海這監國小朝廷的威望是有極大增進的。

 甚至關鍵事情上,把把關也是極強的。

 具體事務,讓下面年輕人操辦,他們負責大方向把握就好。

 屠象美幾人,朱以海也各予表彰嘉獎,雖然起義失敗了,但這忠心難得,他們雖無軍事才能,但畢竟也不是乾這行的。所以朱以海分授他們六科的給事,或是都察院的禦史,讓他們成為科道言官。

 大明的科道言官本就是要職,是以小製大的產物,最需要的就是忠心,能不畏強權,有原則性,其二當然也得有才能。

 這幾人都是正牌進士出身,甚至以前也有做過科道言官的。

 “殿下不攻平湖,不收復嘉興?”

 等眾人重新落坐,剛談了沒幾句後,徐石麒卻站了起來,聲音提高了好幾度。

 這位新拜少傅、文淵閣大學士有些不高興。

 “老大人別激動,且先坐下,聽孤慢慢道來。”

 朱以海長話短說。

 聽說朱以海居然跟李遇春達成了一個秘密協議,李遇春給朱以海贖城費,朱以海便不打嘉興的七縣一府城,他覺得簡直聞所未聞。

 “殿下堂堂大明監國,居然跟一漢奸國賊做交易?”

 “老大人先坐,這不是交易,這是一盤大棋。假借交易之名,實則是暫時掩人耳目,我們先把嘉興鄉野掃蕩一遍,清理那些漢奸國賊山匪流氓村霸劣紳,恢復地方安穩,也籌集錢糧,訓練兵馬。”

 “當然,更重要的是,孤得到確切消息,杭州虜帥博洛即將率八旗主力,還有部份偽軍離開,所以孤打算先讓他們按計劃撤離。”

 徐石麒重又坐下,開始思索起朱以海的話來。

 “殿下是想各個擊破?”

 “避實擊虛,集中力量逐個擊破,也是為了勝利。老大人也看到孤這北伐王師,從渡海的八千新編戰兵,到如今已經有三萬五千余人馬,雖然兵力不斷增加,但現階段還不是輕敵自負的時候,真要硬拚杭州的這十余萬人馬,沒有勝算。”

 聽到這,徐石麒甚至為朱以海鼓起掌來,“難得殿下保持清醒,確實不該輕敵。”

 “然後呢?”

 “先借這李遇春之手,製造嘉興太平的假象,讓博洛帶著主力按原計劃撤回,我們呢先把鄉野清理了,等時機成熟時,再奪取幾座縣城府城,那不是易如反掌嗎?”

 “何況,區區一個嘉興也並不在我的眼中。”

 “聽說殿下要率軍北上蘇松?”

 “沒錯,孤已任命沈猶龍為蘇松總督,王永祚為蘇松巡撫,他們正分別聯絡松江、昆山兩地的人馬,要發動起義。”

 “殿下不是說要先讓韃子撤離,怎麽?”

 “兩碼事,韃子任命的蘇松地方偽官,最近十分囂張猖狂,對百姓又是嚴令剃發,又是強征錢糧,百姓民不聊生,義憤極高。所以這個時候借勢舉義,先在博洛返回前清除這些偽官,再打擊一波降虜的漢奸,順便把偽官征集的那些錢糧奪走,也是必要的。”

 “等起義成功後,可以再迅速主動的撤出府縣城鎮,暫避鋒芒。”

 待博洛主力經過離開後,孤率軍北上,再重新匯合,然後將江南各地,切割分離,各個擊破。

 “一舉收復江南,奪回南京嗎?”

 朱以海卻搖了搖頭。

 “這個目標太高了點,有些不切實際,孤的計劃,要分一二三四五六步走,收復江南,奪回南京,可能是第九步第十步了,中間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徐石麒道,“不急,不急,慢點無妨,老臣能等,大家也都能等,只要我們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就行。”

 “老大人有什麽補充的嗎?”

 “嗯,老臣剛來,什麽都還不清楚,不胡亂說話,先看著便是。”當初他一入南京,便向弘光上書,奏陳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嚴起廢、明保舉、交堂廉七事。

 但現在想來,這七事雖無錯,可與如今的形勢不太符合,或者說不是最當務之急。

 既在北伐軍中,那肯定得以軍務為上,而他又暫時沒什麽好建議,所以並不亂放空言。

 這個謹慎態度,讓朱以海對這老頭越發喜愛了。

 沈宸荃對徐石麟也非常客氣,如今行在新添一位閣臣大學士,他雖是先入閣,但卻仍執晚輩禮。

 朱以海等行軍到平湖縣郊後,李遇春也終於等回了他的諸葛孔明嚴我公。

 看到嚴我公在杭州如此受博洛、張存仁、田雄等重用,他居然有幾分酸酸的感覺,以如今嚴我公的官職頭銜,已經不再是他的師爺了,甚至地位遠在他這個副將之上。

 人家是一省招撫欽差,就是杭嘉湖分巡道兼巡海道這道台銜,那也是妥妥他這嘉興副將的頂頭上司,兵馬訓練、名籍帳冊,武器裝備,甚至糧餉這些,都得歸這道台管。

 何況人家還握著王命旗牌來的。

 李遇春倒也是身份態度轉變很快,對著嚴我公恭敬行下屬之禮,而嚴我公則仍如從前那般客氣。

 “偽提督朱武的人馬到了平湖縣郊,請問憲台大人,該如何處置?”

 嚴我公道,“既有約定在先,肯定是按約執行,總鎮大人說是吧?”

 李遇春一聽這話,欣喜的道,“是的是的。”

 “那就按約定行事,總鎮大人準備好贖城銀沒?”

 “早已備好。”

 “恭喜總鎮大人已經收復嘉興全境一府七縣,要不這次乾脆把所有約定的贖城銀全給了吧。”

 “全給?”

 “我這次在杭州見博洛大帥和總督、提督大人們,博洛大帥即將北返,偽提督朱武自與我們約定後,也還是很守信用的,咱們配合的也還不錯,之前的那事也沒有半分漏陷,總鎮大人總不希望在這個關鍵時候,出點什麽意外吧?”

 “此事事關你我二人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啊。萬一事泄,咱們可都得沒命。”嚴我公壓低聲音道。

 李遇春連連點頭。

 跟偽提督朱武的秘密協定,就跟埋了個雷一樣時刻威脅著他,可他又毫無辦法。

 “反正銀子早晚要給,再者這銀子也不是從咱自己腰包裡掏出來的,不是麽?”

 李遇春點頭。

 然後馬上回過神來,討好著道,“嚴公剛從杭州回來,我還有些情況沒來的及匯報,我收復嘉興諸城,各地鄉紳也還算積極助捐,所以如今軍中收到不少銀子,除了按約定給朱武贖城銀,以及付那利息和手續費外,還有些剩余,我想除軍中將士們吃用糧餉外,剩下的咱們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如何?”

 嚴我公哈哈一笑,“這可如何使得,這銀子總鎮自己留著便是。”

 “要不我四你六?”

 “實在不行,便三七開吧。”

 李遇春也知道眼前這個嚴先生已經不是昔日那個半夜來投自己的鄉紳舉人了,這如今不僅是博洛和張總督田提督面前的紅人,而且人家官職也是壓自己好幾頭,實打實的頂頭上司,兩人之間雖有些小秘密,但也不敢以此拿捏。

 而且他是打心眼裡佩服這位嚴孔明,因此還是很甘願拿出銀子來的。

 當初若不是嚴先生幫自己謀劃與朱武的秘密協定,自己早沒命了,哪可能現在還能撈銀子。

 嚴我公笑著說,“還是五五吧。”

 “五五好,五五好。”

 嚴我公拿出幾道命令,一道是李遇春加記名總兵,仍領實職嘉興協鎮副總兵,另賞銀錢、鞍馬。

 李遇春的心腹,嚴我公也為他們討了些升賞銀錢。

 李遇春認真謝過。

 “嚴公, 你說咱們這事,能瞞多久?”

 “能瞞多久就瞞多久。”

 “可我就怕這朱武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是咱們把銀子都送過去了,他接著要怎麽辦?”

 “我明天去平湖秘會一下朱武,跟他好好談一下。我們既然是合作,那便是合則兩利。若是鬧掰了,都沒好處。博洛大帥還沒離開呢,想必他們也不敢亂來。”

 “可等博洛離開後呢?”

 “那時?那時再說吧,走一步看一步!”

 李遇春有些很不是滋味,可也沒別的辦法,隻好無奈點頭。

 “這朱武還真是拿捏住咱們了!”

 “從來都是老子打雁,想不到反被雁啄了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