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皇族
,海上升明帝

 青島。

 不凍港帶來了膠州灣異常的繁華與火熱,雖然此時年後,從十月起風向利於南下,但以此時帆船技術,逆風也一樣可行,甚至逆風還跑的更快。

 從淮揚、蘇杭滿載而來的船隻仍不停駛入港口。

 碼頭上,頂著寒風依然滿是人,裝卸貨物的力工,拉車馱貨的車夫,在碼頭販貨賣飯的小販等。

 原來的漁村,如今成為熱鬧的新城。

 新修的城牆圍起的城區,有運河,有城堡,有文廟也有武學,還有軍營和庫房,居民區,市場等。

 整個城市勃勃生機,到處是還在建設的工地,許多忙碌的工人,不久前還是逃難的饑民,此時卻成了以工代賑的工人,在這裡工作換取錢糧。

 如果不是這裡冬日的灰暗,甚至讓人以為到了秦淮河畔的江南。

 整個新城規劃的很齊整,筆直平坦的街道如棋盤交錯,還有運河穿行城中可方便的運輸通行。

 運河兩畔是熱鬧的街道商鋪和倉庫、貨棧等。

 這個嶄新的港城,如今已經有好幾萬人口。

 “老三,”

 “掌櫃的,我在這呢。”

 朱慈安聽到掌櫃的喊,趕緊抬頭應聲。

 “給你帶了海蠣子煎,還熱乎著呢,趕緊趁熱!”

 掌櫃的披著鬥篷從外面走進恆興號青島分號大堂,朱慈安迎上前,給掌櫃的接過鬥篷,還給他掃了靴子上的雪。

 “趁熱吃吧,這是碼頭上輔機的攤子上買的,他家這海蠣子煎的最正宗,味道極好,海蠣子都是每天碼頭從漁民那裡買的鮮貨,加了雞蛋和麵粉,還放了點新鮮蔬菜和青椒,甚至還放了點胡椒粉,”

 掌櫃的說的輔機海蠣子煎,是在青島碼頭上擺攤的,就叫輔機海蠣子煎,掌櫃每次去都得照顧下生意,既因為好吃,也因為是自家人。

 朱老三自在臨朐遇到鄧王后,也時來運轉,錄入族譜,還得鄧王賜名慈安,又得了鄧王的接濟贈予,甚至朝廷和皇族都給了他一份安家銀和補貼。

 日子一下子就安定了。

 鄧王,如今是南陽王的大宗令還給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在青島的恆興分號裡做夥計,邊做邊學,因為識字會算,所以待遇比一般的小學徒強不少,不用經過三年打雜學徒沒工資時間。

 雖然他也得從最低級的夥計做起,可起碼是夥計了,商號不僅包了衣食住用,而且每月還給一兩銀子。

 錢不多,但對於朱老三來說,這工錢他很滿意了,畢竟現在還是學習階段,等以後表現好,慢慢的往上升。

 大約經過兩個帳期後,他就有機會獲得身股,就是能有分紅權,就算一開始身股很少,但也是非常有盼頭的。

 起碼不用挨凍受餓了不是?

 何況,他雖不是皇帝五服內的宗親,領不了每月二兩銀子六鬥米,可起碼他幾個沒滿六歲的孩子,都能有份口糧領,這已經減輕了許多負擔了。

 “快吃吧。”

 朱老三感激的接過掌櫃的遞過的海蠣子煎,確實還熱乎著,咬一口,那真是又鮮又嫩,這味道是真好,關鍵是還不貴。

 份量很足的一份海蠣子煎,這大冬天的居然隻賣五文錢,這裡還有雞蛋有蔬菜,雖說只是放了一點,但海蠣子給的足啊,面糊糊也不少。

 “輔機應當賣貴點,這樣賣太便宜了。”

 “他啊,就堅持要賣這價,說便宜點能多賣些,貴了大家吃不起。”

 賣海蠣子煎的輔機,也姓朱,同樣是大明皇族,他是秦藩那系的,是原秦王現長安郡王朱存釜的侄輩,不過以前跟朱老三一樣,也是個落魄的底層宗室,名都沒有的那種,三十多歲老婆都沒,一個光棍。

 或許是因為光棍一個,居然在這亂世裡幸存下來了。

 新的宗室法頒行後,他請人按輩份取了個大名,朱輔機。因為之前在海邊做過段時間漁民,所以得了安家銀等後,便以此為本錢,在青島碼頭支起了個海蠣子煎的攤。

 憑著他肯給料,味道正,還便宜,人又好說話,所以這買賣挺紅火。

 “今天我在輔機那,看到他攤上多了幾個人,一個婦人帶著二女一男三個小娃在給他打幫手,”掌櫃笑罵道,“這家夥,虧我上次還說幫他張羅介紹個女人,他說不急不急,結果自己悶不聲收留了個難民寡婦,還帶三個拖油瓶。”

 朱老三也笑笑。

 “那有空得去恭喜一下,總算有個家了。”

 掌櫃的點頭,有女人便有家,確實如此。

 “那家夥現在嘴都合不上,一直裂到耳後根了,一直笑不停,那寡婦我看了,也就二十五六,還年輕,架子骨也不錯,結實,就是瘦了些,等養胖些,也肯定好生養的。”

 掌櫃的也是皇族人,他是唐藩一系的,琳字輩,是朱聿鍵侄兒輩,太祖十世孫,跟當今天子一輩,比老三高了兩輩。

 朱琳坤在唐藩以前是鎮國中尉,不過如今也因出了五服而罷了爵,但掌櫃的不在乎,反正以前那點俸祿他也領不到,唐藩以前的田產莊園什麽的,跟他們這些人也沒什麽關系,一樣貧困。

 如今保留個皇族身份,倒是沒了束縛。

 這恆興號就是由皇帝內帑拔錢,交由宗人府開的一家錢鋪。錢鋪在三京和江浙等地都建有許多分號,聘請優秀的掌櫃負責主管經營,各地掌櫃夥計學徒等優先選用皇族子弟。

 本錢雖是皇帝出的,但皇帝卻並不要收益。

 皇帝還特意為恆興號製訂了一套制度,宗人府隻負責監管,審核帳本,聘用大掌櫃,然後具體經營,則全交由大掌櫃負責,包括聘用二掌櫃三掌櫃,各地分號掌櫃,以及招學徒、夥計等,這些全都是大掌櫃負責。

 整個經營都由大掌櫃率領的管理層負責。

 而所得收益,實行的是六成收益歸宗人府代領,四成則歸掌櫃、夥計們以身頂股分紅。掌櫃等的身股只有分紅權,沒有所有權等。

 宗人府的六成分紅,卻不參與日常經營。

 大掌櫃一人獨佔身股中的一成,也就是擁有總百分之四的分紅,其它掌櫃、夥計們,各有相差,按崗位給身股。

 學徒三年是隻包吃住用,但沒有工資也沒有分紅的。

 而學徒三年後成為夥計,前兩個帳期,也就是八年,沒有身股,只有辛金,也就是辛苦錢或說工資,按年限和貢獻,辛金不同。

 等過了兩個帳期,表現合格後,就能獲得身股,由低到高,拿身股後,就不再拿工錢,包括大掌櫃的,都是拿分紅。

 這種特殊的制度,其實是由大明原有的東夥合夥制而來,但更詳細一些。

 四年一個帳期,按股分紅。

 宗人府分到的那份,設專門帳戶管理,這些錢是專門用來給皇族、宗室幼小、老人、殘疾、孤寡發放補助的,不作他用。

 像恆興號這樣的商號,不止一家。

 既有朱以海出錢的,也有朝廷劃拔的,甚至還有如朱聿鍵這樣的宗藩捐錢,或合資等建立的,其模式大都差不多,采用職業掌櫃經營,銀股身股分紅,收益專用宗室皇族。

 同時,還能大量吸引皇族的一些貧困子弟就業等。

 朱老三現在是一級夥計,一月就一兩銀子,但以後表現好,每年都能加,到第八年甚至能拿到七八兩銀子,如果合格,成功拿到身股,就相當於高級商務了,其分紅收益也是遠遠高於辛金的。

 如果到了掌櫃級別,貢獻大,還規定就算去世後,還能享受一至八年的分紅收益,最多能拿到兩個完整帳期分紅。

 更別說掌櫃這級,平時待遇福利也好。

 “哪天一起熱鬧下。”掌櫃的笑道,“輔機說最近生意好,每天收到不少錢,又沒空來存,你一會有空去碼頭一趟,幫他弄一下。”

 恆興號是一家錢鋪。

 錢鋪以前主要是米鋪,兼營銅錢兌換等,後來萬歷年間,奏請允許正式設立錢鋪,是為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殷實大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入製錢,跟百姓兌換,以通交易。

 以前貨幣較為混亂,銅錢就有各式各樣的,好壞不一,而金銀更是稱量使用,還成色各異,所以百姓平時用錢,並不方便,比如日常用錢,可能就要拿銀子換銅錢,交稅用銀,又可能要用銅錢換銀子。

 錢鋪在官府那裡買入製錢,兌換給百姓,一兩銀子換九百七十文,需要收三十文的貼水手續費,製錢換銀子時,換一兩銀子,則要一千零三十文錢。

 當然,錢鋪往往也會經營放貸業務等。

 明末時,各種金融機構其實很複雜,比如當鋪,是規模最大的,被徽商們掌握著,也是極賺錢的買賣,做的有抵押貸款業務。

 還有錢鋪、錢莊、銀樓、金銀鋪,甚至印局等等,有的銀樓既做金銀首飾,也做兌換,甚至有的就專門融鑄,相當於是銀爐。

 也有做匯兌的,做拆借的,經營范圍很廣,也很亂,管理上比較混亂。

 而現在紹天朝,到了第三個年頭。

 朱以海對金融這塊的整頓也是逐步推進,從最開始的鑄造銀幣銅元收歸國有,到後來發行兌換券,成立戶部銀行等,一步步到如今終於開始廢兩改元。

 從紹天三年正月初一開始,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契約票據以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銀元,不得再用銀兩。

 原定以銀兩收付者,通通要按九三五紋銀一兩折合龍紋銀元一元標準兌換收付。

 民間的銅錢,各種製錢私錢白錢幾十種名目,止許紹天通寶和紹天銅元可流通使用,其它錢一律都不得流通,必須得拿到各地銀行分號、錢莊等兌換新錢,兌換之標準,按朝廷欽定標準。

 醞釀許久的廢兩改元,可以說是朝廷對整個金融界的一記降維打擊。

 尤其是隨著而來的還有許多詳細金融新規,比如規定當鋪、錢莊、銀樓等各種機構的經營范圍,甚至必須得先取得部貼。

 對私鑄的打擊力度也更大,處罰更嚴重。

 僅是一個廢兩改元,就要讓無數搞金銀銅錢兌換的鋪子關門了,以前使用銀兩,各種成色不一,需要鑒定、兌換,甚至重鑄等,這裡面的業務量大,利潤也高,可現在只能使用朝廷鑄造的銀元或銅元銅錢,或是兌換券了。

 連帶著匯兌業務,都受牽連極廣。

 但對於朝廷來說,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不僅僅意味著規范市場,也不僅是收鑄幣稅,更有長遠意義。

 恆興號做為一家錢鋪,他們是最先領會朝廷旨意,調整經營方向的,他們現在主要經營業務,是代朝廷在民間為百姓兌換銀兩銀元,舊錢新錢,以及收兌黃金外,也做存款、放貸和匯兌業務。

 他們也還發行錢票,跟朝廷戶部銀行和皇家銀行等幾家發行的支票其實類似,都是屬於定額支票。

 原來一些錢莊自己發行的莊票,也就是憑票即兌的兌換券,其實是有不少超發的,相當於自己發行紙鈔了,現在已經被朝廷全面禁止了,連朝廷自己現在都是嚴格發行的兌換券,有多少銀子存庫,就一比一發行多少兌換券出來,絕不多發,避免出事。

 恆興號畢竟有著官方背景,所以他們調頭快,在各地開分號,買賣反而是做的非常紅火,尤其是戶部銀行等一些大行,一時也僅在一些一二線大城開號,而他們卻可以迅速下沉更底下的府縣市場。

 憑著合法的部貼手續,還有皇家背景,加上正規操作,他們現在得到大力扶持,發展迅猛,業績良好。

 比如說存款這塊,利息甚至比戶部銀行的還高一些, 放的貸款利息又給戶部銀行的低一些,而又完全按朝廷要求,上繳存款保證金等,再加上在推行銀元銅錢兌換這事上的積極和業績,讓戶部點名表揚。

 各大官媒報紙點名表揚,那可就是相當有份量的官方背書了,使的他們的招牌信用更加響亮了。

 做金融這行的,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最近收到的各色銀兩、舊錢很多,我得馬上安排上繳給戶部銀行兌換,先忙去了,你記得有空去趟碼頭,幫輔機把錢兌了,再給他存起來。”

 “知道了,掌櫃的。”老三趕緊把海蠣子煎吃完,點頭應聲。

 平時掌櫃的照顧歸照顧,但這分號裡上上下下數十號人呢,他也得做到讓大家都能服氣滿意。

 如今的生活非常來之不易,他非常珍惜,就算是做夥友,他也不會有半分怠慢,絕不會還總念記著自己是什麽皇族子弟。

 他可不想再過回以前那種宗藩子弟生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