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海上升明帝》第五百六十章 太監不得乾政
,海上升明帝

 大明一開始,其實也是嚴格限制太監的。

 朱元璋在宮中立了一塊鐵牌,‘內臣不得乾預政事,違者斬’,朱元璋時代也沒有十二監四司八局,更沒太監統兵、監軍之事,甚至不許太監讀書。

 重用宦官從靖難的朱棣起,他不僅解除太監不許乾政這條限制,還建立內書堂挑選聰明小太監去讀書學習。

 從朱棣起,明朝太監們權力越來越大,東廠、司禮監、禦馬監,騰驤四衛,提督京營,南京守備,九邊鎮守,甚至征收稅賦等等,到處都是他們的影子,最後他們還掌握了批紅之權,甚至一度能凌駕於內閣之上。

 內閣票擬,還得由他們處置。

 所以明朝出現了那麽多大太監,什麽九千歲之類的。

 朱以海自然也是深知明朝太監亂象的,但他起兵之初,卻還是重用劉朝等人,歸根結底這些人是他的家奴私人,是最值得依賴的。所以當時關鍵時候,重用他們。

 不過如今一切走上正軌,朱以海不僅得到了文官士大夫集團的擁護,也一手建立起了一支全新的武勳軍人集團,可以互相平衡,所以已經不需要再過多放權給太監,不需要再用太監來平衡內閣、平衡文官集團了。

 有些事情,該做就做,免的遺害子孫。

 “即日起,廢除十二監四司八局。”

 “新設殿中監、內侍監、少府監三監,殿中監掌皇帝生活諸事,統尚食、尚藥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輦局六局。

 內侍監則掌傳達詔旨,守禦宮門,灑掃內廷,內庫出納和照料宮廷飲食起居等事務,其屬六局,曰掖庭、宮闈、奚官、內仆、內府、內坊。

 少府監則負責采買製造,皇家手工業、皇莊皇店,皇帝裡三庫、內十庫等。下設織染局、織造局、兵工局等。”

 朱以海直接就廢除十二監四司八局,而改以殿中、內侍、少府三監,各有分工,分工明確。

 很明顯,僅看官署名就知道,皇帝是個漢唐粉,唐朝就有內侍省、殿中省、秘書省這內三省,也有少府監。

 這些職掌來看,也是要讓宦官們恢復普通的近侍職責,而不是再讓他們成為內朝,不讓他們參與朝廷政治大權。

 殿中監就管皇帝生活起居,主要管皇宮前朝的事,除了六局外,還將設立內奏事處。

 以後不允許宦官直接跟外朝接觸,不許直接與大臣、將領們交往。

 就連外面的奏章等,都要在外面設個外奏事處,隸屬通政司,所有題本等通過內閣票擬後,先由外奏事處在宮門交接給內奏事處的太監,點對點交接。

 皇帝朱批處置後,也由內奏事處交給外奏事處。

 將殿中監的太監們限制在宮中前朝。

 而內侍監的太監們,權力更弱了,他們就只是負責后宮的灑掃、宮門看守等,主要負責妃嬪們起居等等,被限制的后宮。

 少府監,其實就是之前朱以海新設的內務府,現在改名為少府監,他們管的是宮外事務,皇家的手工業、內庫,以及采買等,都由他們負責。

 殿中省設內奏事處,僅保留東廠,禦馬監以前提督京營,出任南京守備太監,邊關鎮守太監,各鎮監軍等情況將不再有。

 更沒有了批紅權,他們現在連紫袍都沒資格穿了,別說像以前一樣隨意穿蟒袍,更沒資格跟內閣大學士們對坐議政。

 數量上將大量裁減,以前幾萬人,以後殿中、內侍兩監,將限制幾百人,少府監也將以宦官和士人兼用,減少太監數量。

 能不用太監的就不用。

 以前太監行使的是皇帝的權力,代行天子之權,不管是批紅,還是提督京營等等,明朝宦官的坐大,其實都是皇帝有意為之,用之來限制權力膨脹的文官集團。

 但對朱以海來說,他已經不需要用太監來平衡文官了,因為他自己既有決策能力,更還有個新興的武人集團。

 他們就能非常好的平衡了,哪還用的著太監呢。

 太監雖然忠心,但畢竟有許多天然缺陷,明朝太監制度下產出的種種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既然這路不對,肯定就得改,而不是一條路走到黑。

 “皇爺聖明,高瞻遠矚,奴婢堅決擁護!”

 司禮監掌印太監劉朝跪下高聲擁護,這件事情朱以海之前已經跟他溝通過了,他是個忠心的奴婢,沒有什麽權力的野心,是完全支持的。

 龐天壽、李國輔等大太監倒是不太舍得放權,可太監就是依附於皇權的,哪怕如劉瑾、魏忠賢這等九千歲,皇帝說除也是能夠立馬除掉的。

 這是他們天然短板弱勢之處,沒有半點能跟皇帝抗衡的資本,也是明朝太監雖然名頭挺響,但實際上遠不如漢朝、唐朝太監的原因。

 漢唐的太監,那可是真正能夠行廢立之事的,漢唐太監最大的資本,就是掌握的禁軍多,尤其是唐朝太監,在晚唐時,朝廷真正能打的禁軍,都在太監們手裡。

 別說廢立,甚至殺皇帝,都是一念之間的事。

 宋之普是首輔,也是總理大臣。

 既有票擬之權,也參預軍國重務,他更是皇帝的絕對心腹。

 內閣其實也早就有所改變了,內閣其實現在隻管著一般的朝廷政務,重大軍國重務,一般都是在總理處會議上由皇帝說了算的,總理大臣卻也並不是取代內閣,他們只是臨時兼職,相當於皇帝參謀。

 內閣被削權,體現在好幾個方面。

 比如皇帝規定,諫院、都察院的彈劾奏章是不用經過內閣,就可以直接呈遞宮門的。後來又加了一條,緊急軍國大事,也無需按程序經通政司、內閣,而是直遞宮門。

 再後來,皇帝又廢除了官員們上奏私事的奏本,隻保留官員奏公事的題本。但是,卻又授予了不少官員們上密折之權,這些官員的密折也都是直接封呈皇帝面前親覽,任何人都看不到。

 甚至只允許密折之人自己寫,不許找師爺代筆,更不許跟其它官員們商議。

 從公事到私事,隨便說。

 以前不論公私事情,京官也好地方官好罷,甚至科道言官的題本、奏本,那都要經過內閣的。

 可現在許多都繞過內閣,而朝廷權力重要體現,其實就是通過這些公文報告來發揮的。

 再加上皇帝現在親政決策,在總理處會議上,經常都是直接讓總理處的大學士們禦前擬票,都是奉旨擬票,自然失去了很大的自主性和決策權。

 當然,皇帝也沒廢除內閣的意思,但權力確實下降了,他們現在主要就是負責日常政務,重大決策已經都在總理處,都在皇帝一人之手了。

 不過宋之普這首輔,卻對此並不反對,甚至一直都很擁護讚成皇帝,之前內閣裡想搞事情的方逢年、陳盟等,就被朱以海給收拾了。

 所以後來也沒有人再有這種膽子和念頭。

 現在皇帝再正式把司禮監等廢除,收回批紅之權,他覺得沒問題。

 也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

 “那就請首輔票擬吧!”

 直接就讓宋之普開始把這事票擬,然後廷寄公布推行。

 原本還熾手可熱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甚至還提督東廠,如今卻一下子降成了正四品的殿中監太監,只能穿緋袍,但劉朝卻絲毫不在意。

 他一個沒卵子的,穿什麽顏色的官袍,當幾品官,也還是皇帝的奴才,所以在乎那些身外之事做什麽呢?

 “劉朝,你兼任內奏事處太監,龐天壽和李國輔為殿中監少監,李國輔兼提督東廠。”

 原先龐天壽和李國輔兩人,都還不止一次上奏天子,希望能夠恢復騰驤四衛,重建一支兩萬人的養馬部隊,其實就是太監直接統領的內禁軍。

 朱以海一直都沒答應。

 現在更是直接連他們提督京營,監軍各鎮的資格也剝奪了。

 恢復太監們的本來職事,全面從朝廷政治中樞退出來。

 此舉,得到宋之普、徐石麒這些大臣們的堅決支持,連劉宗周劉大炮,都激動的給皇帝說了一通聖明的好話。

 洪承疇、錢謙益更是馬屁連連,連鄭芝龍都想了一堆詞來拍馬屁。

 朱以海也只是一笑而過。

 這事情他謀劃許久了。

 這事跟崇禎繼位初搞倒魏忠賢後清理太監不同, 崇禎當時沒根基,先對太監動手,動手後又沒有接替的力量來支持他,所以結果便是魏黨倒下後,東林黨勢力更甚,朝政反而更加敗壞了。

 最後不得不又重新重用宦官,反反覆複。

 而朱以海動手之前,已經做好了準備,有了充足的條件。

 二十萬精銳禦營京營,就是皇帝最大的依仗。

 當然,朱以海雖然主動廢十二監四司八局,但新置的三監,其實也還保留了不少權力,特別是這個少府監,皇家手工業、皇莊皇店,甚至皇家內庫裡庫,可都還牢牢捏在手裡。

 就算天子,也得有小金庫,還得充實,不能指望著從國庫太倉裡拿銀子,那既會擾亂秩序,也容易被大臣們攻擊。

 哪如自己好好培養一些搖錢樹,弄個小金庫自在呢?

 自己有錢,不需要找朝廷伸手要錢,甚至還能經常用內庫錢賞賜大臣、將士等,那才有底氣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