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六百六十七章 透露天機
,海上升明帝

 “開席,上菜嘍!”

 一聲鑼響,阿貴趕緊點燃了爆竹引線,劈裡啪啦的一陣響,硝煙彌漫。

 阿貴的父親,這個滿臉皺紋,乾巴瘦小的漢子有些緊張的站在那裡喊話,“各方鄉親,各位賓朋,感謝百忙之中前來捧場,今日是我兄弟衣錦還鄉,萬歲爺欽封正五品武階初授寧遠將軍,任禦營河南行營提督國姓爺的中軍官,聖人格外恩賞,封誥我們母親為太宜人,誥贈我們亡父武德將軍,誥封我弟媳宜人,

 如此洪恩浩蕩,故特請來鄉親賓朋,一起見證感謝皇恩

 話不多說,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桌上煙茶,敬請隨間,現在開始上菜。

 第一道菜,金雞,金雞報喜,喜從天降,喜慶盈門,見者有喜!”

 陳家人用黑陶大碗裝著隻黃燜雞,雞燜的金黃,故稱金雞,一碗裝著一整隻大雞,用料十足,盡顯大氣。

 黑陶大碗很大,雞也有好幾斤,滿滿一大碗,金黃金黃,既好看,又好聞,彩頭還好。

 酒席直接擺在外面曬場上,桌子也都是從四鄰八坊借來的,八人一桌,一桌八大碗菜,還有剛蒸好的白面饅頭。

 鄉親們雖說這兩年托紅槍會的福,日子安穩了,可日子並不好過,大家都過的緊巴,這席面誰見過。

 就算是駐集鎮上的縣丞和鎮長、巡檢們,看到這硬菜,也不由的流口水。

 “第二道菜,銀鯉,鄉親賓朋們慢用。”

 這第二道菜的銀鯉,永城人也愛吃魚,這裡有幾條大河,以前黃河沒改道時也在附近流過,甚至不遠的徐州那邊微山湖裡還有四眼鼻孔鯉魚。所以無鯉不成席,一般就用附近河裡塘裡鯉魚,條件好就用黃河鯉,如果更講究的,那就買微山湖特有的四眼鼻孔鯉魚,鯉魚表面如銀鱗,故叫銀鯉。

 這微山湖的銀鯉一上來,檔次又上幾格。

 接著一道道菜上來,全是黑陶大碗滿滿當當。

 第三道菜是銅肘,四道菜是玉卵,五道穌菜,六道豆腐,七道是蔥辣椒,八道是清炒時疏。

 今天做菜的師傅,還是特意從大丘集上的大酒樓請來的主廚,這八大碗本就是他的拿手好菜,主家又給的料足,師傅也知道陳十二如今發達了,所以格外的賣力。

 這一道道菜上來,色香味俱全。

 每道菜都是一上桌,就被分完了。

 大家沒舍得在席上吃,都是提前帶好了家夥事來,有拿盆的有來罐的,還有拿桶的,上一個菜就分一個。

 有的桌坐的都是爺們,甚至有體面鄉紳官吏,自然也是客客氣氣的分了,而有些坐的都是鄉親,直接就開搶。

 這個時候,大家可就顧不得誰是叔伯誰是嬸子了,各顯本事,全憑速度。當然,席上也有席上的規矩,拚的是手速,但也不能直接一碗端走。

 這種吃席搶菜分菜也算是一種老習俗,在外面也算見過世面的陳十二看了,倒反而覺得挺親切的。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任何一地的風俗習慣,總有其歷史由來。

 搶菜分菜,也都還是生活艱辛條件差,

 就算去吃席也舍不得自己吃,要帶回去給家人一起吃,哪怕好好的一席菜,最後搶回去成一鍋燴,可總也讓一家人都分享到。

 陳十二挨桌的敬酒、散煙。

 煙酒很貴,但今天他不在乎。

 以前在麥地裡烈日下拚命彎腰一天,也頂多不過換十幾文錢三頓飯的他,已經不一樣了。上百文一盒的好煙也不停的散著,倒不是他忘了本飄了,只是他想要好好的感謝一下鄉親們,也借此讓母親兄嫂家人們能夠揚眉吐氣的一起分享他如今的成功。

 最後一道清炒白菜上完,大家照例分完了。

 分光了菜後,就著碗底的殘汁,開始吃饅頭。

 陳十二也早料到會有這樣的場面,所以今天白面饅頭每桌八十個,每人十個大饅頭,都是那種極有料的。

 除了饅頭,又還準備了湯。

 說是湯,其實裡面用料十足,有大肉丸子、折骨雞、玉米、豆腐、蘿卜、白菜、蝦、羊肉,豬骨等燴成一大鍋,每桌上來一大桶,說是大家喝湯。

 其實也是知曉大家八大碗都分了,在這光啃饅頭呢。

 大家也沒料到陳家如此講究,滿心讚歎,最後吃飽喝足,還揣著幾支煙,提著分來的菜回家,除了八大碗,饅頭都還有七八個,最後沒吃完的燴湯都還分了一大盆帶走。

 滿載而歸。

 “叔,大丘集上的張縣丞、劉巡檢,還有稅課司劉副使,河泊所趙副使,吳倉副使,鎮糧站的朱站長,以及馬鎮長、陳副鎮長、陳保長,還有何書吏等,都帶了禮來。”

 陳十二喝的有些醉。

 今天格外的高興。

 以前窮的底掉的陳家,大冬天的時候甚至幾個兄弟都不能同時出門,因為棉褲子不夠,都出門就沒的穿了,他們甚至冬天都穿草鞋,還墊麥草蓋蘆花被,那種種艱辛,回憶起來都辛酸,正因為窮,他十幾個兄弟姐妹,從小夭折了七個,有病了沒錢醫的,還有直接餓死的,還有個是凍死的。

 他陳十二能活下來,都是命硬了。

 誰能想到,他陳十二如今還能成了五品武官呢。

 阿貴說的都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大丘這裡做為紅槍會的發源地,工商發展不錯,去年在這裡設大丘鎮,不僅派了鎮長副鎮長來,縣裡還特派了位縣丞過來開衙駐守,鎮上又設有巡檢所,派來巡檢,弓手。

 還在這裡建了驛館、遞鋪,有驛丞等,還招了幾十個驛卒。

 這裡又還有收購站和糧倉、義倉等,甚至縣裡的稅課司、河泊所等還派了副職過來駐守,七七八八的官、吏還不少。

 這些人來大丘任職,也早來拜訪過陳家,知道陳十二現在歸德團練有地位,但這次陳十二直接就是正五品,甚至還在講武堂進修,成了天子賜劍的門生,這是他們極為意外的。

 所以一聽到消息就主動來了,還要送禮。

 “請他們都來喝杯茶吧。”陳十二道。

 把這些吃公家飯的都請過來。

 “這是我在東京帶回來的茶葉,聖人龍興之地台州天台山的雲霧茶,味道挺不錯的,大家嘗嘗。”

 也沒什麽茶具,直接就用剛才吃席的黑陶碗倒了燒開的井水,然後往裡面抓了把茶葉。

 陳十二還是那身武官常服,胸口的大熊有幾分張牙舞爪的感覺。

 一群人都很小心。

 他們其實基本上都是河南人,也基本上都是原分巡趙洪升趙老夫子委派的,甚至有些直接就是歸德知府委派的。

 亂世之時,沒那麽多規矩講究。

 有人是地方士紳出身,也有人原是胥吏,還有人是地方大族,也有以前是盜匪流賊,甚至有原紅槍會員受傷兵轉到地方的。

 總的來說,除了那位張縣丞和劉巡檢以及馬鎮長、陳副鎮長外,其余人其實都是沒有品級的流外或雜職,甚至直接就是胥吏了。

 在如今河南,尤其是在歸德,永城的這一畝三分地上,不管是當官還是做吏,其實都是仰紅槍會鼻息。

 沒有幾個真正是朝廷派來的官吏。

 陳十二不僅是五品武職,他還是朱忠義的中軍官,這可是絕對心腹啊,而朱忠義雖然以前也做過許定國義子,可人家本就是紅槍會大師兄,後來更被天子賜國姓,收為天子義兒,所以歸德團練,早就不斷有禦營兵將加入。

 這早就成了一支天子嫡系。

 陳十二自然就不同於一般的五品官了。

 大家甚至還覺得有幾分榮幸,自己治下有這樣的大人物,前來吃席不僅是捧場,更要借機送禮,加強關系。

 “大人”

 眾人裡地位最高的劉縣丞剛開口,陳十二笑著擺手打斷他,“我這次二進京,在講武堂受訓三個月,還有幸聽到聖人親自授課,在京三月,時間不長,但感受很深,學到很多東西啊。

 就說這稱呼吧,這些年大家習慣為了恭維討好,往往用超過對方身份的尊稱相稱,這種風氣在我們河南尤為盛行。

 以前,對朝廷部院長官,如尚書、都禦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以及地方各省的長官如巡撫、布按等,尊稱老爺。

 可後來,又有人把督撫稱為大老爺。我們河南連布按都尊稱大老師,甚至現在還有人對道台、知縣,都稱為太老爺。

 舉人、貢生等尚未得官者都稱大爺,連秀才也稱老爺。

 甚至覺得這老爺大老爺太老爺都不夠表示恭維,還開始喊大人。

 我在京時也去國子監旁聽過,國子監的老夫子們說,大人這個詞以前在唐代時,那是對父親的稱呼,父親,也可直接叫大人。

 現在我們許多人卻對官員稱大人,不僅如此,甚至這大人跟老爺一樣,已經越來越泛濫,最開始只是稱尚書侍郎、總督巡撫大人,後來稱知府道台也叫大人,如今只要是官,都叫大人,凡有功名,不論舉人秀才,都叫老爺。

 我們河南尤為盛啊。

 可東京現在這種情況卻很少了,風氣清正許多,聖人都親自在京報上寫過文章,說喊官員大人,叫士人老爺,實在大錯特錯,應當予以糾正。”

 劉縣丞也沒料到自己剛開口,結果引來陳將軍這麽大一通駁斥,趕緊低頭認錯。

 “大家以後直接職務相稱,你們可以叫我陳中軍,也可以叫我陳守備,或是叫我陳十二也行,劉縣丞,我就直接稱你劉縣丞,或是劉讚府、劉左堂、劉二尹這些,就不稱你劉大人了。”

 “陳將軍教訓的是,是小的唐突失禮。”

 陳十二喝著黑陶碗泡出來的茶,覺得味道也一樣清香。

 “我這次在京感受極深的還有個事,就是這個禮啊,本來人情往來,也是正常,可現在許多官吏卻借紅白之事,打著禮的旗號,行官場饋贈。

 這官場饋贈可是很敏感的,稍一過界可就是賄賂。

 所以送禮、賄賂只是一念之差一線之隔。

 以前官場上陋規多,各種禮都有講究,皇帝已經數次痛斥這些行為,什麽炭敬冰敬什麽別敬、程儀,什麽年敬、節敬,什麽喜敬、妝敬,還有什麽門敬、跟敬、賠敬、菲敬等等,多不勝數。

 甚至送銀三百兩,叫毛詩一部。

 這送禮居然還成了規禮,都有定數,什麽官什麽數,什麽名目。這種行為,我朝聖天子那是嚴厲禁止,要盡革這些陋習的,陛下給官吏們提高俸祿,增加福利,還給養廉銀、飯銀等補貼,為的就是讓大家別再搞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東京現在就搞的很好,這次我隨國姓爺入京,也帶了些咱們河南的特產去,但各衙門和京城各部院的官員們,可都沒收,連送給衙門而不是個人的土產,他們都不收。

 因為一旦開這個口子,就會收不住的。

 最後我們帶去的土特產,大都賣了,最後僅留下一些,送給朋友,還都價值不超過一塊銀元。

 各位,咱們河南落後了啊。

 大家還跟過去一樣,對著官員喊大人,對著士人喊老爺,見官就送禮,四時不敢忘,仍守著那套舊陋規。

 咱們現在不一樣了,得緊隨朝廷,跟上形勢啊!”

 “今天我請客擺席,不是想借機廣邀賓客,拉攏關系,更不要是借機撈取錢財的,所以今天大家也別出什麽份子錢,更別說什麽送禮。”

 “以前那一套,現在不能用了。

 咱們紅槍會的老夫子趙老爺子,現在升河南按察使了,歸陳許汝道改豫東道,轄開歸陳許鄭五府,uu看書新來的分巡是浙東從龍元勳, 規矩可是很多的,甚至歸德府的知府也很快要換人,也是朝廷派來的,大家要早點習慣啊。”

 “我呢也知道大家平時對我家很關照,也很感激,咱們也都是河南鄉親,所以就給大家提個醒吧,以前的陋規壞習趕緊改了,還有就是,新總督巡按布按分巡知府等到任後,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清查田地的,山東那邊就是這樣做的,所以大家要想坐穩位子,甚至想更進一步的,最好是能夠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若是能夠辦好這個差事,到時必然能夠在新上官面前露臉,甚至仕途再進一步。”

 這番話有點泄露天機之意,但卻並不違規,相當於是指點迷津,陳十二這樣做,也是因為這些人都是本地官吏,給他們指點一下,既是個人情,也是講武堂時天子給他們交待過的任務。

 陳十二把山東那邊的做法也詳細的跟縣丞他們說了,驚的他們有些目瞪口呆。

 “話盡於此,路也給大家指明了,願不願意去做,就看大家的了。

 感激諸位今天光臨,以後若有事,也可隨時來找我,能幫上忙的,一定盡力!”陳十二開始端茶送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