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六百七十五章 遷都
,海上升明帝

 這是代善一生之痛,如今想來還耿耿於懷。

 他又望向一眾兒孫,也看到了大房和二房之後,眼中卻盡是厭惡之色,代善長子嶽托和次子碩托都是大福晉李佳氏所生,繼福晉葉赫那拉氏非常討厭她生的兄弟倆,代善居然也視這兩兒子為肉中刺。

 長子嶽托與父親同掌兩紅旗,戰功赫赫,後來被封和碩成親王。

 代善總欲置兒子於死地,嶽托修的房子比他大,他就請命說違規逾製,還說自己的狹小,不僅要霸佔兒子的新宅子,還要置兒子罪。

 後來其次子碩托跟阿敏的弟弟兩人,都因不堪忍受父兄的虐待而出走失蹤,弄的流言四起,說兩人去投降明朝了。

 事情還沒結果,做為碩托父親的代善居然馬上站出來,一口咬定,說碩托就是背叛投敵去了,他沒調查,也不讓人調查。

 不過呢,嶽托碩托這一母同胞的兄弟倆,其實一直都是叔父皇太極的鐵杆心腹,嶽托與父親同掌兩紅旗,掌兵部,這裡面都有皇太極之功。

 所以他們爺倆關系差,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前妻兒子,也不僅是因為後妻的挑拔,這也還有權力之爭。

 碩托出逃這事,後來哈爾哈赤派人調查清楚,兩人沒叛逃明朝,只是躲外地去了,而且也查明是因為代善、阿敏的虐待所致。

 代善對兩兒子極不公平,不僅虐待,財產也給的極少,不及其它妻妾所生兒子。

 最後結果自然是強令重新分家,甚至差點讓他們斷絕父子關系,努爾哈赤直接把兩孫子安排到自己旁邊居住。

 可代善和葉赫那拉氏卻不肯罷休,又向努爾哈赤說碩托跟父親的小妾有染,要求努爾哈赤處死碩托這逆子。

 父親不疼,可爺爺疼,努爾哈赤最終被激怒,經過一番部署,於是便有了德因澤告發代善與大妃阿巴亥有染事件。雖然表面上,努爾哈赤說自己先前留下遺言把阿巴亥百年後交給代善撫養圓場,可實際上這件事卻是完全動搖代善儲君之位。

 所以很快,阿巴亥被以私藏宮中首飾為名被驅逐出宮,接著宣布廢除太子,將其專主之僚友、部眾,盡行奪取。

 之後還封嶽托為和碩成親王,主掌兵部。

 代善失去儲位,悔不當初,隻得手刃葉赫那拉氏,以此向努爾哈赤表示認罪悔悟。

 努爾哈赤雖然保留了他四大貝勒之首地位,仍令他與嶽托掌兩紅旗,卻徹底失去汗位。

 其實當年這事,也不是表面這麽簡單,有複雜的權力鬥爭,嶽托碩托是他前妻所生兒子,卻跟四大貝勒之一的弟弟皇太極關系極近,加上努爾哈赤有意無意的攪渾水,最終還是把他廢了。

 代善所謂虐待前妻子嶽托、碩托,跟努爾哈赤先後廢除了元配佟氏所生的褚英、代善並沒什麽區別。

 後來皇太極當了皇帝後,代善徹底大權旁落,這個時候皇太極反而對當年很支持他的嶽托數次責罰貶降,把和碩成親王爵位降為郡王了,正是其中微妙體現。

 嶽托最後在崇禎十二年,死在攻打山東時,在濟南染天花病死。

 後來皇太極駕崩,幾派激烈爭奪皇位。

 碩托就繼續跟他父親唱反調,

 不僅如此,還把他死去的三弟的兒子阿達禮也拉攏過去,一起支持多爾袞當皇帝。

 老三薩哈廉也是跟嶽托一樣的猛將,卻也是皇太極的親密戰友,心腹密友,可惜死的早,追封和碩穎親王。

 皇太極在他死後,對他的兒子阿達禮很看重,親自教導,非常嚴格,可是阿達禮遠不如其父親,於是恨鐵不成鋼的經常教訓,結果引的逆反。

 叔侄倆打算聯合侍衛大臣,兵變造反,直接擁立多爾袞稱帝,結果代善又來了出大義滅親,終於找到弄死逆子碩托的機會,親自帶人將他們拿下,並逼迫多爾袞下旨處死他們。

 代善殺碩托,既是早厭惡此子,也是趁機借此事逼迫多爾袞,以維持當時滿洲權力格局,保證自己的權勢地位。

 當然,代善八子,最喜歡的是第七子滿達海,只是較為年幼,早點弄死碩托這逆子,以後家族也免於內訌。

 回想這些往事,如今再看,彷佛一場空。

 老大嶽托死的早,他留有七個兒子,長子早病逝,次子襲多羅貝勒,後以軍功晉封多羅衍禧郡王,本來是個很有前途的孫子,結果卻死在山東朱以海的手中,年僅二十四。

 隻得以其和佟養性之女所生的五歲遺孤羅科鐸襲多羅衍禧郡王爵。

 代善在人群中找到這個才八歲的曾孫,招了招手。

 他長的很像嶽托,以前他很討厭嶽托兄弟,可如今看著這個彷佛年少時嶽托樣子的曾孫,他卻牽著他的手對攝政叔王濟爾哈朗道,“我死後,請幫我照顧他。”

 濟爾哈朗看著這個老夥計,直接答道,“放心吧,”

 “我會向皇帝請求,羅科鐸襲封嶽托當年所封和碩成親王之爵,分領兩紅旗牛錄。”

 代善沉默了會,然後說了聲謝謝。

 他沒提碩托那逆子,碩托被殺後,留下兩個兒子,被他親自送到寧古塔流放了。

 老三有三個兒子,長子阿達禮也被他一起殺了,留下一個兒子也送去寧古塔。薩哈廉次子勒克德渾當初受牽連開除出宗室為奴,多爾袞得勢後,複宗室,封貝勒,後來還加封郡王。

 可如今他被困在潁州。

 “勒克德渾,我對不住他,現在與萬余將士被困潁州,還望朝廷能夠發兵救援,潁州若再全軍覆沒,大清就要亡了。”

 其實之前代善和濟爾哈朗也想過許多辦法,如何救援潁州、兗州等,可不管是戰還是和,救援還是突圍,都失敗了。

 現在潁州的勒克德渾和那一萬多滿漢兵,與城覆沒是必然的事了。

 代善現在提出來,也沒用了。

 “調關中吳三桂和湖廣兵,全力救潁州,再試一次,”代善拉著濟爾哈朗的手懇求。

 濟爾哈朗無奈的點頭,可也不過是表面做態罷了。

 “我會請求陛下加封勒克德渾為和碩潁親王。”

 當年薩哈廉追封潁親王,誰能想到如今他兒子卻被困潁州要亡在那了,這難道真是天命注定?

 “老四!”

 謙郡王瓦克達上前,“父親。”

 老四的能力遠不如老大和老三勇猛能戰,甚至都不及老二碩托,如今雖得封郡王,不過都是承他之蔭罷了。

 “你帶人去關中,親自監督吳三桂出兵救援潁州,一定要把勒克德渾救出來,潁州可以失,湖廣也可以棄,但關中得守住,穎州、湖廣的兵也得保住。”

 老五老六也都早死,代善終於叫來最喜歡的第七子滿達海,這位才二十四歲的兒子,正是葉赫那拉氏所生,雖然年輕,卻被代善一直當成繼承人培養。

 早早就讓他分掌兩紅旗,甚至給他弄了個世襲的巽親王爵位,並分管吏部,為輔政王之一。

 “我死後,好好聽鄭親王之話,協助鄭親王管好吏部,輔左陛下,我的財產,分為兩份,一份歸你,另一份則由你幾房兄弟侄兒們分。”

 八子祜塞,也在前年戰死山東,朝廷追封為惠順親王,由其嫡次子襲爵,可去年又戰死山東,爵位由三子傑書承襲,賜號康郡王。代善招來這幾歲的孫子,最後也只是一聲長歎。

 “鄭親王,若救回潁州之兵,便把湖廣之兵都撤入關中山西,”

 “遷都吧。”

 “遷往燕山以北的承德,或是遷往大同、太原,都行,北京無險可守,也守不住的。遷都守險,也許還能東山再起!”

 說完,代善帶著遺憾死去,雙眼大睜,難以閉合。

 攝政叔王濟爾哈朗看著這位堂兄弟逝去,卻沒有半點高興,雖然他們也暗裡較勁,可如今形勢,代善的逝去,無疑是朝廷的巨大損失。

 國事更加艱難了。

 雖然從現在起,他就是唯一的攝政叔王了,可又如何,這大清也不知道還能再堅持幾天。

 不過他覺得代善臨死前的最後一條遷都建議,還是比較有道理的。

 事到如今,也只能遷都暫避了。

 至於救潁州,他已經不抱半分希望,也不願意再往那坑裡填兵了,而且現在也無兵可填,土國寶馬國柱都已經打到保定城下了,再不遷都就要打北京保衛戰了,哪還有兵去救潁州。

 吳三桂此時鎮守關中,手中還有一支兵馬,可現在朝廷已經調不動他了。

 安慰了代善的妻妾子孫們,濟爾哈朗心情沉重的回到了宮中,向少年天子稟報代善已逝的消息,並拿出了代善提前讓人擬好的遺表,以及他剛擬好的一道奏表。

 “加封代善長房曾孫羅科鐸為和碩成親王,加封三房孫勒克德渾為和碩潁親王,uu看書加封四子瓦克達謙親王,代善禮親王爵位按其遺願,由其第七子巽親王滿達海承襲,仍封和碩禮親王,八房孫傑書晉封康親王,皆世襲罔替。

 正紅旗由和碩禮親王滿達海為旗主, 鑲紅旗由和碩潁親王勒克德渾為旗主,和碩成親王羅科鐸、謙親王瓦克達、康親王傑書各分領鑲白旗十牛錄為小旗主。”

 “滿達海依然為輔政王,仍領吏部。”

 六歲繼位的順治,此時也不過十一歲,在母親聖母皇太后被逼自盡後,他完全就是個傀儡皇帝,凡百事皆先啟攝政王,朝廷事務都是由攝政王和輔政王等決策,重大事務則由王大臣會議商議,沒有親政的小皇帝,連題本奏章都接觸不到,甚至身邊的侍衛大臣們都不是自己人。

 名義上,順治直接統領兩黃旗,可也不過是名義上而已。

 代善去世,小皇帝沒有半點悲傷,反而心裡有些高興,終於又死了個攝政王。

 他望著濟爾哈郎,什麽時候他也死了才好。

 “陛下,禮親王臨終前遺言,請求遷都,臣也以為如今確實到了不得不遷都之時,還請陛下還於盛京舊都,巡狩關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