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七百零一章 揮淚斬將
魯陽關,守護魯山最重要的隘口關城,當洛陽與南陽盆地交通要衝,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聽說當年烏鴉在此三次為劉秀引路,故民間稱此為三鴉路?”

 “確實有此傳說。”

 朱以海站在魯陽關上,感受著這處天下聞名的關隘的歷史韻味,這裡曾是楚長城的重要關口,一千六百裡的楚長城西起鄖陽竹山,東至魯山、南召等縣。

 李白都曾寫詩,胡風依代馬,雪擁魯陽關。

 魯陽關是險要的,兩山壁立,中有流水,連山插漢,秀木乾雲。

 如今這處險要,為明軍所據,皇帝還剛從洛陽抵達此處。

 “陛下,徐啟元到了。”

 朱以海聽到這個名字不由的感歎,“請文先生和高工部來,”

 又叫了大學士朱大典和協辦大學士堵胤錫,這幾位都是湖廣來的,與徐啟元也算是共事一場。

 徐啟元是合肥人,舉人出身,崇禎年間,官至鄖陽知府,當時湖廣鄖陽混亂,王永祚、左良玉等先後敗走,徐啟元卻堅守鄖陽,多次與張獻忠李自成等賊眾激戰,還與高鬥勳一起招降了王光恩,收攏了不少敗兵。

 最危急時,湖南湖北十三府皆陷,獨鄖陽堅守。

 鄖陽能存,都因徐啟元能守,而王光恩善戰。

 而如今,王光恩讓家將砍下他腦袋投降,徐啟元更是提著他腦袋來請罪。

 文安之、朱大典、堵胤錫、高鬥勳還有何騰蛟、王永祚都來了。

 “陛下打算如何處置鄖陽一眾人?”

 王永祚先提問,他曾任過鄖陽巡撫,徐啟元也算他的老部下了,當初王永祚因移鎮襄陽,結果左良玉棄城而逃,襄陽失守,藩王被殺,王永祚也因此革陽下獄,差點被殺。後來革職回昆山老家,與顧炎武等一起舉旗起兵,響應魯監國,卻也得立從龍之功,如今也是仕途不錯,官至左諫議大夫。

 他對徐啟元印象是不錯的,這人挺有本事。

 跟高鬥樞都對守鄖陽立下大功,可如今卻是這般處境,不免讓人唏噓。

 “陛下,臣以為徐啟元也是被王光恩所挾迫,論罪追究,也當考慮實情。”

 在座眾人中,高鬥樞是跟徐啟元並肩過幾年的老戰友,當年守鄖,高鬥勳其實也有大功,如今看到老夥計這般下場,也有些不忍。

 “文先生?”朱以海問首輔。

 文安之歎道,“臣先前奉旨往鄖陽,雖然與徐啟元相處時間不長,但此人確實也是個難得的官員,與高公堅守鄖陽數年,表現可圈可點,後來失節,也確實當受了王光恩之挾迫,但是臣以為,也不全是被挾迫的。

 他降虜後,先是授右副都禦史,留任鄖陽巡撫,後來又加右都禦史,再加太子太保,再加兵部尚書,還封了南陽侯,若僅是被挾迫的,韃子也不可能給他一升再升。

 而且他降虜以後,也從沒有給朝廷聯系過,隻言片語都沒有。

 他是有很大問題的,當初王光恩等人叛變,他有不可推卸責任,甚至也是主謀之一。如今勢窮投降,絕不能輕易原諒,他與一般曾降虜的文臣武將不同。”

 徐啟元是朱以海授任的鄖陽巡撫,他也不是被圍城糧絕等情況下投降,更不是被俘的,是主動謀反的。

 “必須嚴懲,最好是處死,明正典型,否則國法何在,朝廷威嚴何在?”

 “王光恩就算自盡了,但鄖陽那些參與謀亂的軍官,如李茂春、胡廷騁、楊明啟、余啟凡等營官以上,皆當斬首,明示天下。

 軍官之家丁老卒,可免一死,但得發配台灣、雲南或海南等地拓荒。其余士兵,也最好不要就地安置,而當盡數遷往台灣廣西等地落戶安置,墾荒守邊。”

 文安之態度很明確,得區別對待。

 鄖陽的王光恩徐光啟等叛亂,是紹天朝內的叛變,跟李成棟、土國寶甚至吳三桂等的又不同,那些是在崇禎朝或是之後叛亂的,都不是在紹天朝中叛出去的。而鄖陽這夥人是在已經上表尊奉紹天天子,甚至成為一鎮之後,後面又叛出去的。

 甚至跟當初湖廣的忠武幾鎮叛亂又不同,那些是兵敗之後潰逃,有的趁機劫掠地方,有的叛投清軍。

 對他們,朝廷也沒有半點手軟心慈。

 而鄖陽的這些人,比當初忠武等有過之無不及。

 必須嚴懲。

 否則朝廷威嚴何在?

 以後地方上的這些軍頭們豈不是更能隨心所欲,更可以隨便朝秦暮楚?

 在座的六位大臣,都是從湖廣鄖陽過來的,跟徐啟元都有舊,可文安之一席話,大家也無法再為他求情了。

 朱以海目光在幾位大臣身上掃過,“首輔所說,很有道理。國家從亂世走向治世,制度、律法是必不可少的。”

 “召徐啟元進來吧。”

 徐啟元一襲白袍覲見,十分惶恐。

 朱以海對他也沒半分客氣,其實兩人還是頭一次見面,當初朱以海在浙東起兵之初,授封湖廣一眾官員,也加封了鄖陽的高鬥樞徐啟元等。之後徐啟元一直在鄖陽,直到如今。

 君臣兩個頭次見面。

 徐啟元驚訝於皇帝的年輕威武,比紹天金銀幣上的頭像更顯威嚴。

 “罪臣······”徐啟元剛要跪拜,朱以海不客氣的冷哼一聲,“朕授你鄖陽巡撫,可你不稀的做大明的臣子,非要去做韃子的巡撫,王光恩降虜,還有個王爵,你降虜,不過是換個留任,值嗎?”

 “罪臣一時湖塗!”

 “湖塗?好一個湖塗,說的輕巧,可你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嗎?”

 “不用說了,朕不可能饒過你,朕當初對鄖陽的人馬也不薄,那幾千殘兵,一座殘城,朕給你們加官晉爵,王光恩封侯,授封提督,許你們自成一鎮,你也授為巡撫,加階晉銜。但你們卻隻想著把鄖陽當成自己私人地盤,甚至為了對抗整編,不惜降虜,這已經徹底越過了朕的底線!”

 “來人,把徐啟元等全都軍前正法,斬立決。”

 “滿門抄家入公,流放雲貴!”

 徐啟元本還懷著一絲絲的僥幸,以為天子向來仁慈,連洪承疇錢謙益等都肯接納,吳三桂都願意招降,甚至順營西營都招,連張獻忠、鄭芝龍的兒子都收為義了,他也是朝廷重臣,頂多革職。

 誰料卻是這般嚴厲下場,當時嚇的跌坐地上。

 “拖下去!”

 徐啟元是個知兵能守的文臣,在明末這些臣子裡算是能力不錯的,但是都這時候了,卻還去降虜,朱以海也只能說這人確實湖塗到家了。

 必須立個典型,只能從嚴處理。

 如果不是立典型,可以把他發配到雲南去拓邊,但現在必須得殺。

 殺了徐啟元,把鄖陽鎮徹底除掉,也正好趁此機會好好的震懾一下幾個外鎮,尤其是對江西的金聲桓王得仁張安等,下一步就是要收他們的兵權了。

 siluke/0/111/111221/《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由內而外,一步一步來。

 朝廷若是不能解決掉這些軍閥,那就算趕走了韃子,也談不得中興。朱以海沒急著直攻北京,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他很看重禦營的提升,更重視收復之地的真正控制力。

 後方不穩,前線也能安。

 李自成當初興也匆匆敗也匆匆,很關鍵一點,就是沒有建立真正穩固的統治,很多地方雖然軍事上勝利了,佔領了,但只是流於表面,大量望風歸附的軍將們並不忠心,地方歸附的豪強士紳也沒幾個真心的。

 所以就會出現他一敗,就再也起不來了。

 “讓朱鵬飛收一收腳步,別那麽急躁,兵馬先不要越過谷城,別嚇著尼堪、巴斯哈他們,”朱以海看著報上來的那些捷報,“朱鵬飛的陝甘行營跟興安府賀珍、孫守法、姚科等的興安屯鎮,進行合並整編,整編成禦營第十九鎮,朱定國的那鎮人馬,與高必正、赫搖旗、劉體純他們的兵馬,整編成禦營第二十鎮。”

 “每鎮戰輔兵一萬五,十九鎮以後駐陝西,二十鎮駐湖北。整編完成,其余兵,則部份為屯營,其余為驛卒,剩下的退伍為民,地方安置。”

 “朱勝利與李赤心的主力精銳,整編為禦營第九鎮,今後駐湖南。張世鵬的川貴行營與及其它川中兵馬,整編為第十鎮,駐四川。

 袁宗第部, 及禦營部份兵馬,整編為第十一鎮,駐貴州。”

 “劉穆第八鎮,戰兵駐江西,鄭遵謙第七鎮,戰兵駐江北。”

 “朱忠義第十八鎮駐河南。”

 朱以海做出部署,要對江西江北河南山東湖北湖南以及雲貴川陝甘等陸續完成整編,基本上就是一省設一個新編禦營鎮,邊窮省再設一個屯鎮,另設若乾團練。

 基本上就是要以禦營為主力,去整編合並現在各地還有的這些外鎮屯鎮等,並進一步清理掉那些地方武裝,尤其是那種土寨、山寨武裝勢力。

 比起直搗北京,現在朱以海更在意這個。

 不先把這些各種地方武裝勢力掃平,那麽地方上的控制權也難真正掌握,而整頓吏治、清理田地、登記戶籍,減租減息等等,都難以展開。

 不把這些地方徹底拿到控制權,那這些地方就會成為黑洞,既會是財政上的黑洞,也會是統治上的黑洞,後患無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