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八百三十五章 4面出擊
,!
 高昌漢城距離吐魯番舊城並不算遠,東距吐魯番城不到三十裡。
 建立在一座島形台地上,旁邊就是由車師人所建立,歷經漢唐,在察合台時期最終衰弱毀棄的交河故城。
 曾經的交河故城,歷經風雨滄桑,只剩下了千瘡百孔的殘垣斷壁。吐魯番的乾旱少雨,讓這座故城保存了基本形狀,夯土版築的城牆,依稀能看的出形製布局與唐代長安城相彷,城內市井、官署、佛寺、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校場、藏兵壕甚至寺院裡的泥菩薩都還能找到。
 因河水在台下分流繞流,故名交城。
 曾經扼守東西戰略要道,一度是吐魯番盆地的中心。
 如今大明在此旁邊新建高昌城,沒有碰那座歷史故城,在旁邊的一個島台上建立起一座嶄新城池。
 高昌新城跟現在明軍在西域的諸多新城格局相似,采用的是一大一小的雙城堡模式,大的是夯土版築的土城,面積較大,傳統方正形城池,主要做為市場、民坊、以及手工作坊、倉庫、學校等。
 而在旁邊則是注重軍事功能的堡壘,采用的是現在紹天朝普遍使用的棱堡設計,棱堡比起土城小的多,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戰爭堡壘,棱形堡壘,多炮台設計,可駐兵三千,存儲大量火藥、水、糧草等,裡面除了駐軍,沒有其它人員。
 棱堡防禦,土城居住工商。
 如此分離的好處,是加強堡壘的防禦能力。
 工地上,許多葉爾羌、河西亂民俘虜等在勞作,也有吐魯番汗國、杜爾伯特征召派來的牧民、工匠幫助修城,一片忙碌著。
 春去夏至。
 轉眼紹天七年的夏天就到了,西域也更分熱鬧起來,吐魯番乾旱少雨,夏天也格外炎熱。
 “國姓朱成功在拿下對馬島後,目前轉而南下琉求群島,正與薩摩鹿兒島藩島津家在交戰,戰事還算順利,預計今年能夠徹底把薩摩趕出群島,琉球王也很積極協助。”
 交河故城裡,朱以海在細細的打量著這座古城遺址,一邊聽著嚴我公的稟報,皇帝親自坐鎮西域,隻留下兩位內閣大臣隨駕,文安之等都在開春後返回了北京。
 西域局勢正在激烈博弈之中,衝突也越發激烈,但在其它地方,也不安寧。
 朱成功現在是安東行營的提督,吳三桂是長史,孫可望是司馬,李成棟是副提督,

這四人都不是等閑之輩,組建的這個安東行營總共轄有三萬人馬,也是兵強馬壯。
 安東行營麾下還有最精銳的一支海軍艦隊,吳三桂過去的時候,朱成功已經在倭國取得不錯進展,先是以朝廷租借的濟州港做為前進基地,然後扶持平戶藩松浦家起兵倒幕,經濟上拉攏沿海諸藩走私,又借款給松浦家招募浪人武士,還賣船給他們組建海盜船隊,襲擾江戶等地。
 朱成功先取五島群島,然後又拿下對馬島,緊接著調頭出兵琉球群島。
 琉球群島在明初的時候有本個國家,山南山北和中山國,都向大明稱臣進貢,後來中山國統一群島。
 因為地處海上要道,被稱為萬國津梁,向來是大明忠心藩屬。
 明末的時候,薩摩島津家入侵,武力逼迫,琉球王國一面繼續向中原進貢,一面卻又向島津家進貢,形成兩屬關系,島津家對琉球控制很嚴,還曾利用琉球與中原朝貢貿易。
 如今倭國內亂,薩摩雖然也德川幕府也有矛盾,卻最終選擇勤王討逆,不僅出兵討伐松浦黨,還再次出兵琉球群島,甚至有島津家老喊出要東征舟山寧波。朱成功在拿下對馬後,沒有再直接登陸,而是立馬南下琉球。
 不管島津說要打舟山是真是假,朱成功都不能有半點失誤。
 況且島津軍隊再登琉球,這在安東行營看來,也是趁機也進入琉球的大好機會,明正言順的進入群島。
 新趕到倭國的司馬吳三桂也是極力讚成出兵琉求,雖然平戶松浦家希望明軍水師能夠配合進攻九州島,先幫他們拿下整個九州,可不論是朱成功還是吳三桂,又或是孫守望,誰也不傻。
 大明憑什麽要給松浦家打工。
 “安東行營表現不錯,穩扎穩打,不急不躁,很好。”
 皇帝給予了表揚,朱成功雖然還年輕,可論表現確實已經很了得,這些年沒白歷練,短短七八年,已經真的歷練出來了,雖然也許比他父親鄭芝龍那老江湖欠缺一些世故。
 先拿下外圍的一些島,不急於進攻幾大本島,這是好事。
 尤其是琉球王國,對於薩摩的入侵和脅迫也是向來不滿,紹天朝放開貿易,對琉球王國是很不錯的,他們也借這東風享受了不少紅利,相比起薩摩藩的諸多壓迫干涉,他們自然更願意親近大明。
 這次朱成功也是打著救援琉球驅趕薩摩的旗號去的,得到他們當地的支持,處處都很順利。連續打了幾場勝仗,也沒急著馬上就把薩摩趕走,真要論實力,同樣是到東海琉球客場作戰,朱成功的安東行營實力更強,畢竟這是海上,安東行營是以東海艦隊為主力的,經過小十年的發展,現在明軍海軍的實力可是突飛猛進,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手裡買風帆戰艦,與他們合夥建船廠造戰艦,自己挖工匠設計建造新式戰艦,配合那些式艦炮,還有海軍學院、水師學堂等這些專業的新式軍校的培訓,現在的海軍真的已經從內水進入了大海。
 相比起來,薩摩的戰船,可就落後了不止一個時代,在近海沿岸還能用用,到了這東海上,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他們與明軍也沒怎麽打海戰,都是在琉球島上陸地作戰。
 可既缺騎兵,銃炮威力又落後明軍,加上軍隊數量也不多,還不得琉球土著支持,他們也只能守著一些堡壘防禦,可在明軍的琉球聯軍的封鎖圍困、銃炮轟擊下,也都是一座座陷落。
 朱成功沒馬上把他們滅掉,表面看起來是倭軍頑強,堡壘堅固,實際上也不過是有意為之,目的也是借此在琉球發展。
 現在已經跟琉球達成一系列援助、合作的協議,明軍在這邊租界軍港,在一些琉球要城劃設租界區等,貿易、軍事全方面合作。
 明軍現在直接在琉球建港口建軍營、堡壘,以及建立租界工坊等,這是來了就不打算走了,就算等趕走薩摩藩,也不會全撤了。
 大明要趁這次機會,加強對琉球這個藩屬的控制,事實上,現在朝廷已經在琉球新設了琉球都護府,琉球國王兼任琉球都護,安東行營的司馬孫守望兼任了琉球都護府的司馬。
 雖僅是都護府三把手,可大明的官員直接授任都護府裡的要職,很明顯,這是大明全面並強力干涉控制琉球的重要一步。
 安東行營還在幫助琉球國建立一支新軍,海陸兼有,這支新軍的主將由琉球王子擔任,而司馬卻是安東行營的副提督李成棟,新軍裡的教官、參謀都基本上由安東行營派去的。
 甚至他們的武器裝備,也都是由琉球王國跟大明簽訂了借款軍購協議後,先向大明借款,然後采購軍械裝備新軍,甚至新軍的軍餉,也都是用協議的借款支付。
 琉球以琉球的海關作為借款抵押,把海關直接交由大明代為管理,所得收益部份扣減借款本息,部份交給琉球國。
 琉球王對大明的這些提議很滿意,又不用自己掏一文錢,就能組建一支幾千人的新軍,裝備甚至軍餉都不用掏,至於說海關交給明軍代管,由他們征收關稅,他們也不在意,反正不用直接從國庫或國王內庫裡掏錢,那就等於不花錢。
 其它租借港口,設立租界等這些,更不算是事,能引來明軍駐扎,那是不花錢的保鏢,而他們過來建商館開工坊,更是好事。
 對於琉球這樣的小國來說,他們連倭國的一個大名都打不過,如今大明肯為他們出頭,還能夠跟他們全面貿易,還借錢幫助建新軍,不管是打倭國鬼子還是建新軍這些,都不需要他們出糧出餉,這種好事琉球王尚氏想都不想就接受了。
 而對大明來說,也並不打算直接武力吞並琉球,這樣做太難看,畢竟是二百多年的藩屬國,只不過也不能跟以前一樣,駐軍、通商這些都是必需的。
 “告訴朱成功,琉球那邊多些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安東行營當前主要任務,還是扶持松浦黨倒幕,朝鮮、琉球、日本三國,都歸由他們安東行營負責。”
 吳三桂和孫守望過去協助朱成功,還有個李成棟猛將,基本上不用太過操心,松浦黨只要不被德川滅掉,其實這場倭國內戰打多久,都沒關系,大明並不急於讓松浦取代德川家,打的越久、越亂,對大明越有利,一邊支持他們內戰,一邊還能賣軍火,又可以搞走私貿易,松浦黨要對抗德川實力還是有些差距的,到時只能越來越依賴明軍支持,走私貿易也好,開山挖礦也罷,甚至直接割地稱臣進貢等都是必然,那時他們就會成為一個聽話的傀儡。
 “安南行營呢?”
 安南行營提督是曾英,長司是洪承疇,司馬是龍在田,副提督是袁宗第,這個班子同樣很了得。
 “安南行營最近勢頭也很猛,年前就越過了諒山到了北江,年後又發動新一輪攻勢,在北江擊敗了鄭主的兵馬,直接飲馬白藤江,鄭主依江防守,曾英便讓洪承疇從欽州調行營裡的南洋艦隊從海水進攻,洪承疇的海軍沿岸而下,鄭氏沿岸城池不堪一擊,
 洪承疇順利進抵白藤江口,如今在白藤江口登陸,袁宗第攻佔一座城鎮,更名海門鎮,在此築堡屯兵,儲藏物資,然後水師部份繼續沿江而上,預計要不了多久,曾英和洪承疇就要在上遊會師,鄭氏也正在集結兵馬,準備拚死一戰。”
 不過如今的鄭主雖控制朝廷,把後黎皇帝當傀儡,可畢竟北方還有高平莫氏,宣光武氏,以及南面的阮氏三大割據勢力,面對明軍的大舉討伐,根本就是左右難支。
 “讓曾英和洪承疇小心一點。”
 白藤江在中國不算有名,但在安南極為有名,因為安南地方在這條江,三次大敗了中原大軍。
 五代時後晉年間,南漢水軍浩蕩殺來,靜海節度使吳權讓人在白藤江底暗植包以鐵尖的巨型木樁,趁著漲潮將南漢艦隊誘入,待落潮時分以伏兵猛擊南漢水師,倉皇撤退的南漢艦隊被突出江面的木樁刺穿沉漢,南漢軍死傷無數,連南漢國主的兒子,主將交王劉洪操殞命,吳權則憑此戰之勝開啟安南割據自立序幕。
 後來北宋和蒙元,都先後在白藤江大敗,再步南漢水師後塵。
 三次白藤江之戰,單論實力,每次中原都遠比安南地方強,可最後都敗了,若再加上明初短暫征服安南,最後又不得不主動撤離,可知安南地方實力還是很強的。
 光是一味軍事進攻是不行的。
 “多用帶路黨!”朱以海不止一次的跟曾英等朝廷和地方上的大臣將帥們談過用兵安南的策略,對於交趾,朱以海不止一次提過要收復的,漢唐舊疆,怎麽能夠放棄呢。
 尤其是對於現在走向海洋的時代來說,交趾就更不能放棄。
 人家歐洲列強都知道不遠萬裡跑來東方殖民,大明還能放著家門口的舊地不收復?
 皇帝現在西域親自坐鎮,卻也並非是西域更重要,只是相比下,皇帝需要先北後南,先把蒙古女真等打服了,然後重建新的秩序格局,然後北方安穩,尤其是西北安穩,這樣大明才能安心的全力南下經營交趾、緬甸這些地方。
 安南實力挺強,尤其是大明之前有過一次失敗的慘痛教訓,所以現在朱以海提出的策略,還是要先扶持安南土方豪強,最好是先扶持一兩方勢力,把後黎朝徹底肢解,變成互不統領的幾大土司藩鎮,一步步來。
 或是扶持一個後黎朝傀儡或是莫朝傀儡國王也行,下面實際扶持出幾個藩鎮,將他們分化,明軍在那邊建立基地港口,設立殖民地,一點點來。
 不能指望打一仗就安穩了。
 如今的鄭主雖然焦頭爛額,明軍安南行營攻勢迅猛,可還是得小心的,必須得注重形式,要打著解救後黎國主的旗號討伐逆臣鄭主,拉上莫氏、武氏,最好是在交州一帶再扶持一些當地大豪強。
 滅了鄭氏,然後讓這幾大豪強藩鎮平衡,大明這才能超然,到時要求他們割讓沿海之地給大明,最好是把諒山也劃給大明,大明到時設立諒山府、新安府、武安府,把下龍、海防、諒山、北江幾地拿下,就算暫時不要河內等地,也賺翻了。
 殖民嘛,先佔據幾個要點,然後經營發展,總比朱棣那時直接大軍滅安南,然後在那裡直接設立交趾行省,然後導致整個安南都反叛要強。
 必須得拉攏些帶路黨,得扶持些傀儡,支持些藩鎮軍閥,這樣大明才有操作空間。
 從這些角度上來說,其實明軍安南行營根本不需要去打河內,或是追著鄭氏打,佔領一些要地,扶持一些藩鎮軍頭,由著他們去消耗內鬥就好,明軍可以穩坐釣魚台。
 有巨艦大炮加火槍,尤其是可以從海上方便補給增援後,再加上堡壘,其實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以殖民貿易收入維持殖民駐軍,就能形成可持續發展。
 一年哪怕推進新建一兩個堡壘,有過二十年也不得了,不出三十年,整個安南就都能真正重新收復掌控了。
 “再提醒下曾英,別急,慢慢來,利用好莫氏、武氏等。”
 “陛下,捷報。瀚海軍在福海襲擊準噶爾東進前鋒五千人,斬殺三千余級,大捷!”侍衛高興的過來報捷。
 “瀚海軍傷亡多少?”皇帝卻是先問自家傷亡,瀚海軍名義上是杜爾伯特汗國的兵馬,但也是由大明扶持建立的。
 “捷報說瀚海三千騎,傷亡不過幾百。”
 聽到這結果,朱以海非常滿意了。
 之前吐魯番新建的靜塞軍表現非常好,在瑪納斯讓準噶爾難以寸進,他早料到準噶爾人過不了瑪納斯河拿不下瑪納斯城,有可能要繞過沙陀磧,遠道奔襲後方。
 當初提前布局安排的瀚海軍駐扎在布爾津堡, 本就是守著福海這條路線,防準噶爾繞後迂回的。
 現在終於發揮作用了。
 三千瀚海軍能夠幾乎全殲五千準噶爾前鋒,這肯定是準噶爾大意輕敵了。
 真是意外驚喜。
 “巴圖爾汗現在哪?”
 “巴圖爾汗率領約三萬騎,現在就在福海附近。”
 朱以海拿來地圖,看了會,笑道,“看來巴圖爾汗是被激怒了,想要先滅了杜爾伯特汗國,”
 “陛下,要增援杜爾伯特嗎?”
 “不。”
 “讓吐魯番汗阿布倫率動員軍隊反攻準噶爾後方,靜塞軍不要出動,繼續駐守瑪納斯城。”
 “陛下是要圍魏救趙?”
 “不,是要犁庭掃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