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杭城世家迎收復
看書網.,最快更新海上升明帝最新章節!

 一大早。

 杭州城東西橫河橋許家的許范學便精神抖擻的沐浴更衣,他對著鏡子瞧著腦袋上被剪斷的辮發,忍不住皺眉,暗罵了一句該死的賊。

 “辮子呢,還沒弄好嗎?”

 許范學忍不住催促,下人趕緊進來回應,“已經備好了,老爺。”

 “那還不趕緊給我接上。”

 兩名心靈手巧的婢女趕緊端了托盤進來,上面擺著好幾條烏黑油亮的發辮。當初博洛入城,他第一時間剃發留辮,可明軍打進來,他又被迫把辮子剪了,如今清軍又收復杭州,這剪去的辮子卻無法再立馬長出來。

 倉促間,隻好把辮子接上,嫌以前留存的發辮不好,他還把家中幾個婢女烏黑油亮的頭髮給讓剪下來自己用。

 “老爺,您挑一個。”

 許范學便選了條烏黑油亮的,侍女開始為他接假辮子,其實杭州不少士紳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原來剪下來藏起的辮子釘在帽子後,戴上帽子,腦後自然也就有條辮子了,但許范學覺得這樣不配他的身份。

 橫河橋許家,那可是號稱杭州四大家族之一,也是流傳數百年的八大姓之一。

 能被稱為四大家族,這可不僅是人口多、房屋多、院落廣或者產業巨,這些只是基本的條件,最重要的是得在社會上有良好名聲,得有很高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當地舉足輕重,是那種跺跺腳都能震幾下的。

 否則不僅成為了望族,連世家大族這名頭都配不上。

 許家統統滿足這些條件,西橫河許家,因居住城東的西橫河橋而得名,系出富春,最早以茶為業,到此時,許家大宅寬達六十余米,深約八十余米,有七進二層樓房百間,大小天井十二方,住有八房,族人一百多。

 是杭州城東最豪盛的家族,而若是把家族在兩京各省任官、經商的族人也計算在內,家族總人口超過五百。

 許范學一把年紀了,自己只是個舉人出身,但他生了七個兒子,卻有三個是進士四個是舉人,可謂名動江南。

 而在兒子這一輩中,家族共有二十九名男丁,一共出了十六名秀才,十一名舉人和五個進士,五個進士還都入了翰林。

 所以在杭州,許家有七子登科和五鳳齊飛兩座牌坊立在府前街上。

 在浙江考場上,甚至有無許不開榜的說法。

 許范學的祖父還曾任過巡撫,一省大員,他的父親也曾在江西做到布政使。

 許家門外臨河,平常都停滿船隻,被人稱為百鳥朝鳳。

 “給親家下貼沒?”

 許范學的親家是頭髮巷丁家的家主丁國恩,論起來,丁家可比許家名聲更顯,家世更赫,世系源出山東濟陽,後遷河北,再遷浙江紹興,然後一支遷入杭州。

 許家最大產業是茶葉,而丁家最大產業是布業。

 丁家定居田家園北頭髮巷梅東裡,經營布業兼營其它,善於資財,成為杭州首富,家宅逐漸擴展,佔地百畝。

 丁家祖上北宋時丁顗,據說是好讀之人,曾藏書八千卷,丁國恩仰慕先祖,於是斥巨資在梅東裡修建起一座藏書樓,請錢三賓題匾八千卷樓,實藏書八萬卷不止。

 裡面有大量珍貴的宋版元版等真版初版,不少傳世名家的書畫真跡。

 丁家在戰前是杭州最大的絲綢、紡織業巨賈,與許家更是世代聯姻。

 管家站在一邊稟報,“雙陳巷高家、狀元弄鄭家、嶽官巷吳家,還有木場巷的葉家,柴木巷的萬家,以及金洞橋徐家、東山弄鍾家、元寶街朱家、駱駝橋王家、崔家巷楊家等,杭城最有名望的十二大家族,都已發請貼,也都回復說會親來拜訪。”

 許范學瞧著腦後接上的油亮發辮,總覺得有幾分不太真切,這又粗又黑亮的發辮很沉,跟他那個乾枯的小腦袋不匹配,特別是他那滿頭花白頭髮不相襯。

 可他晃了幾晃,卻沒打算換,顯眼也挺好。

 “賊逆倉惶,官軍入城,杭州也終於要恢復安寧,這段時間大家也都是受苦了,我們四大家族八大姓做為杭州名望,如今當然得站出來協助督撫安定城市,恢復工商,咱們當仁不讓啊。”

 管家也道,“那些偽逆實是亂來,搞什麽官紳一體納糧,還追繳欠繳、虧空,還要征厘金、商稅,這哪有這種事,這不是搶劫嗎?幸好他們倒行逆施站不住腳,如今倉惶逃去,自是要上書督撫,請求廢除這些亂政的。”

 許范學咳嗽兩聲,一名侍女立即明白意思。

 “老爺是要吃棗了嗎,奴婢這就去十三姨太那裡取來。”

 片刻後,婢女雙手送上一個小杯盞。

 裡面兩顆泡發的飽滿圓潤,還帶著晶瑩水澤的大紅棗,許范學端到面前,低頭湊近深嗅一口,十分陶醉。

 然後一顆直接吃了。

 侍郎接過剩下一顆棗的杯子,往裡添加了一杓甜酒糟,又往裡加入一個雞蛋,再放入一小撮西湖龍井茶葉,取開水衝泡。

 許范學攪勻吃下。

 這是他每日定製早餐,西湖龍井雖貴,但不是這早餐中最難得的,最麻煩的是那兩顆棗必須得是他新納的姨太太每晚親自泡發的,為了泡棗,他每年都會納一房二八佳人為妾。

 吃了這早餐, 能讓他容光煥發,精力充沛。

 飯後不久,其它十一大家族的人了就陸續來了。

 “新督撫上任,咱們得去拜訪,每家出三千兩銀子,湊一份見面禮,總督一萬五,巡撫一萬一,提督一萬兩,如何?”

 許范學招呼客人坐下,開口提議。

 他的親家丁國恩點頭,“這是應有之事,不過新任的巡按、總兵、藩台、臬台、道台們也不能落下,不能厚此薄彼啊。”

 “那就每人再出兩千兩銀子,巡按、總兵、藩台、臬台各給五千兩,其它道員參將千八百兩不等,如何?”

 “可以。”

 五千兩銀子,對於一般人家來說,那是一筆巨款,可能十輩子都攢不到,但對於這十二大家族來說,這不過九牛一毛。

 “那就這麽說定,大家讓管家回去取銀子,我這邊給拜貼約時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