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三百七十一章 5000貂錦喪胡塵
“非常之時,便用非常之法!”

 多爾袞早料到會有此反應,但依然很堅決,他告訴在眾的王公大臣們,“自朱以海起兵以來,僅我滿蒙八旗子弟,就在他手下折損了超五千人,其中我滿州八旗就超三千。”

 “三千滿州旗人披甲啊,一個牛錄不過三百旗丁,披甲者多少?這不過半年時間,我們就已經折損了如此之多的滿州八旗,確實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在坐的王公貝勒們對自家的那點家底非常清楚。

 清軍入關時牛錄總數是三百一十八個,一牛錄標準旗丁是三百,但實際上有許多不滿員的牛錄,入關前的滿州八旗的旗丁總數是五萬五千余丁。

 而蒙古八旗,一個標準牛錄只有二百,還有大量百人的,以及不滿百的,稱半牛錄,入關前蒙古八旗有一百一十九個半牛錄,計丁兩萬八千七百八十。

 漢軍八旗數量多些,號稱十萬,實際情況最多也就如此,但戰鬥力肯定不如滿蒙八旗。

 當初清軍攻大凌河時,每牛錄編甲六十,四十出征,二十留守。

 號稱國運之戰的寧遠之戰,在滿清家門口打的,全面動員,也不過出動了十三萬人,戰兵更隻六萬左右。

 清軍入關後,戰鬥力依然強悍,能夠千裡追殲李自成,這種從北京一路追擊到湖北的彪悍戰績,確實是相當驚人的,特別是他們還順便把南明弘光朝給滅了,分兵打到杭州去了。

 但是這依然掩蓋不了滿州總共也就五萬多丁的情況,打仗每死一個可就少一個,就算現在韃子條件好,拚命的生,但一個孩子十月懷胎出生,更還得十幾年時間養育成人,其中能披甲上戰場的男丁,更少。

 但現在半年不到,韃子就損失了三千滿州八旗甲兵,這已經損失了超過百分之五的旗丁了,對於總共才五萬來丁的女真人來說,這是相當大的損失。

 而蒙古八旗又損失了兩千。

 蒙古八旗加一起都不到三萬人,一下子損失兩千,這都損失了超過百分之七了。

 而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漢軍旗損失的數量更多,僅尚可喜就損失了八千,孔有德損失了兩千,這就一萬了。

 然後張存仁、土國寶、辰泰、陳錦、祖可法、孫定遼等這些人損失的漢軍旗也有兩三萬。

 至於入關後投降的明軍改編的各省綠營就更多不可數了,被殲滅的,擊潰的、嘩變的、投降的、反正的,逃散的,算下來小十萬估計都不止了。

 銆愯瘽璿達紝鐩鍓嶆湕璿誨惉涔︽湤沐ソ鐢ㄧ殑app锛屽挭鍜闃呰夥紝瀹夎呮湤沔柊鐗堛€傘/p>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梅勒章京李率泰、巴山,總督張存仁巡撫蕭定遠,提督陳錦、漕督辰泰、巡撫張大猷等皆戰死。

 以前八旗雖少,但不說以一敵十,可卻也從來都是他們打別人的份,但現在明明上半年才橫掃中原,結果下半年開始卻各個戰場都失敗。

 “現在江南還有六千八百八旗兵,兗州有一萬八旗,湖廣有一萬,關中有一萬。”

 三萬六千八,雖是滿蒙八旗,但滿蒙八旗總數才不到九萬,之前還折了五千,剩下八萬左右,這幾處就佔了三萬六了。

 雖然其中有一些不完全是牛錄正丁,有一些是帶的自願從征的余丁等,但仍是超過三萬,是現在滿蒙八旗兵的小一半。

 可問題是出動了這麽多八旗在外,局勢卻仍然止不住。

 恰相反,江南的那六千八旗兵,現在很危險,多爾袞已經敏銳的察覺到,再這樣下去,那六千八極有可能走巴山的那兩千五江寧駐防八旗的老路,在江南全軍盡沒。

 武昌那邊勒克德渾、佟養和他們的一萬八旗,現在也是非常困難,缺糧少械,面對的是一個徹底打亂甚至強拆後的湖廣全境,明軍現在退守巴東、鄖陽、湘西等山區,但仍時不時的跑出來掃蕩,今天這裡又拆一城,那裡又毀一鎮。

 湖廣的那一萬八旗,卻只能分駐武昌、荊州等幾座大城要鎮,並不敢出擊,也沒法出擊,缺糧少械,在這個寒冬裡他們走不遠。

 甚至他們的戰馬都因缺少糧草精料,而在這個冬天餓的瑟瑟發抖馬瘦毛長了。

 至於綠營,現在江南的綠營徹底沒指望了。

 洪承疇都不止一次上奏,說湖廣現在局勢太艱難了,明軍退據山區,路遠山險,清軍若主動進擊,可後勤補給艱難,二來容易遇伏,甚至進山了都有可能找不到他們。而明軍卻能經常小股來襲擾,清軍防不勝防。

 防不了,追不上,不能進剿,於是更加艱難。

 湖廣的綠營現在基本上跑的差不多了,洪承疇拿不出糧餉來供給綠營,卻又總讓他們承擔艱巨的任務,明軍威脅又大,許多綠營便乾脆反正投降了,也有一些直接逃路散掉了,剩下的跟八旗一樣龜縮大城,卻是城都不敢出。

 八旗指望綠營做前鋒當炮灰,綠營還想抱著八旗做靠山呢,反正現在都是晚上覺都睡不安穩,平時三餐都不飽。

 江南就更不說用了。

 江寧現在都只剩下了半座城,蘇州第四次被圍城了了。

 鎮江常州等先後失守。

 所以多爾袞想來想去,都覺得現在的南方太危險了,這樣下去,那幾萬滿蒙八旗有可能都要折在那邊。

 五千貂錦喪胡塵,這個可再承受不住。

 別說都折了,就算江南的那六千八折了,北京都得滿城發喪。

 “八旗是國之根本,尤其是滿州八旗,不能再這樣傷亡下去了。”

 當著殿上不少漢人大臣的面,多爾袞很不客氣的說出了滿州八旗至上的話,他提出要把南方的八旗調回來。

 揚州駐五千,安慶駐五千,襄陽駐五千,西安駐五千,濟南再駐五千,武昌再駐五千。

 若將來局勢好轉,收復江寧,再於江寧駐防五千。

 盡量把八旗抱團,不分散開來,以免再被分而殲之,每處五千八旗,再配一萬左右的八旗漢軍。

 荊州、杭州、蘇州、松江、鎮江、九江、漢中這些重鎮大城,都要暫時放棄。

 當然不是真的完全放棄,而是改變策略,以前清軍是以八旗為主,衝鋒陷陣八旗打頭陣,漢軍旗充當的是輔助的炮兵等任務。

 但現在,多爾袞提出滿州八旗至上後,滿蒙一體,滿蒙八旗駐於後方幾個要城中,充當戰略機動力量。

 真正到一線去拚殺的,得改成漢人。

 但為了改變綠營不能打,漢軍旗數量不多這些問題,就得重新換一套激勵辦法,這辦法就是把南方的諸省拿出來封藩漢將。

 封王封公封侯,封世襲總督、提督、總兵等官職,南方諸省除了湖廣、江南外,其余的地方,都可以舍棄。

 拿來做為給漢將們的封賞。

 換取他們為大清出力消滅明朝。

 除上爵位世職,多爾滾還提出長江以南,漢軍可以隨意的搶掠、屠殺,允許他們就地征集、搶奪錢糧等,反正以後那些地方就不再是大清的國土了,那是敵境,可以無所不用其及。

 要兵,自己征,征不來可以強拉壯丁。

 沒有糧餉,直接征或者搶。

 隨你們搶掠,管他是地主士紳還是普通百姓的,你有本事你就搶,搶到多少都是你的。

 這就跟當初他們還在關外的時候一樣,每次集結人馬出動入關搶掠,號稱搶西邊,從關外一直搶到山東,從貝勒到包衣,放肆去搶便是。

 如吳三桂,他封地貴州,那他就有義務自己去把貴州打下來,打下來後,他就鎮守貴州,以後他的軍隊的錢糧開支等,甚至他自己的俸祿等,都從貴州本地征集。

 為了自己的封地而戰,為了自己的財富而戰,那麽漢軍必然能從軟弱不堪的綠營,變成能戰之兵。

 不過多爾袞的這個殺招雖然很厲害,但八旗王公們肯支持的卻不多。

 理由很簡單,這招怎麽看著都像是損漢八旗利益而肥了漢人,對漢人太好了。

 漢人都封王封公侯,都封疆裂土,八旗卻反而不如,哪有這樣道理?

 你多爾袞就算是兩白旗的旗主,可你更不能把胳膊往漢人那邊拐啊。

 豪格更是直接喊出,既然如此,那乾脆都分。

 也選派八旗有功勳的宗室和王公們分鎮各地,豪格甚至主動表示,他願意去鎮守西安。

 上次南征到杭州的博洛,這位努爾哈赤的孫子也表示他願意去鎮守濟南,代善的兒子滿達海表示願意去安慶鎮守。

 褚英的兒子尼堪說他願去武昌鎮守。

 ······

 這些個親王郡王貝勒固山額真們開始爭的不口開交,讓多爾袞一時都有些意料不到,這他娘的是一副要分家當的意思了。

 他良苦用心,是要激勵漢將帶漢兵去為滿清消滅明朝,只要滅掉了明朝,就算封藩這些漢將王公,那又如何?

 先把首要之敵滅了再說,至於其它,徐徐圖之。

 可這些家夥卻一個個跳出來要借機封藩, 吵的多爾袞腦袋疼。

 最終多爾袞看著微笑著的濟爾哈朗與代善這兩老家夥,還有咄咄逼人的豪格,隻好退讓一步。

 口頭答應以肅親王豪格鎮守西安,英親王阿濟格鎮守大同,豫親王多鐸鎮守錦州。

 代善的孫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是多爾袞的人,現在武昌,便由他鎮守武昌。

 尼堪和博洛這兩位努爾哈赤的孫子,也俱由貝勒加封為郡王,分別鎮守荊州和揚州·····

 奉天、錦州、大同、太原、濟南、西安、襄陽、荊州、武昌、安慶、揚州、開封、登州,一下子封十三位王公鎮守各地。

 每鎮兩千滿旗,兩千蒙古八旗,兩千漢軍八旗,共六千兵,加四千漢軍綠營輔兵,一萬人馬,並移家眷隨駐。

 不過多爾袞暫隻說這十三位王公稱駐防將軍,而不是分封建藩。chaptere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