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海上升明帝》第二百九十三章 綠營神勇
,海上升明帝

 “出城夜襲?”

 黃州總兵徐勇前來參加軍議,當聽到勒克德渾貝勒已抵安慶時,本來十分振奮,可又聽到巡撫何鳴鑾要派他出城夜襲敵營時,忍不住站了起來。

 “現在城外明軍十余萬人圍城,我部就三千人,這不是肉包子打狗?”

 “貝勒已至安慶,何不再等等?”

 何鳴鑾無奈的道,“實不相瞞,順承郡王此次從江寧出兵西進並不順利,從江寧到安慶,已經走了二十二天了。”

 南京到安慶,不過六百裡路,而且還是水路,為何卻走了二十二天?

 安慶到蘄州,大約也還有六百裡水路,如果再走二十二天,他們是絕等不到援軍到來的。

 為什麽會走了這麽久。

 這就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說到底,還是跟魯監國的長江千裡江防反擊戰略有關,當平南大將軍勒克德渾與洪承疇出江寧,領一萬八旗往上遊武昌趕去增援。

 結果一出江寧城,就一直不順利。

 先是糧草不足,然後又船不夠,等隊伍好不容易出發,在長江上又屢遇長江水寇襲擊,幾次停泊太平蕪湖等沿途,又接連遇襲擊。

 船隻、糧草損毀不少,洪承疇和勒克德渾都隻得就地征召民夫和征集糧草、船隻補充,好不容易終於過了太平府,結果前面池州和安慶兩府的明軍卻攻勢如潮,當地綠營幾乎被打的無招架之地。

 或者也不是說無招架之地,因為綠營基本上沒跟明軍交手,他們一直在疲於奔走,卻總是差了一步,安徽明軍在黃道周、金聲率領下襲擊銅陵,駐貴池綠營趕緊北上增援,結果等他們趕到銅陵,發現明軍已經打完撤退。

 然後他們還在銅陵給江寧寫捷報,吹噓自己戰功,如何大戰明軍,將其殺退時,貴池卻傳來急報,明軍又圍了貴池。

 空虛的貴池在清軍回援前,又被拿下。

 等安慶、銅陵、貴池三地綠營匯聚,再次開進無人的貴池城時,鄭遵謙卻已經借舟船優勢,迅速過江到了北岸,匯合北岸的明軍,對安慶發動了猛烈攻勢。

 坑道加爆破。

 空虛的長江上遊重鎮安慶,居然就這麽陷落了。

 安慶、徽州等諸府的清軍綠營,就如巡撫劉應賓在江寧城裡對嚴我公所說的一樣,除了提督張天祿的兵稍微能打點,其它的幾個總兵的綠營,包括操江水師的幾營水兵,不僅虛籍缺員嚴重,而且戰鬥力極低。

 這些基本上就是原弘光朝部署的明軍,搖身一變成了清軍,也有一些是原左良玉麾下,其中還有不少是流寇出身。

 一開始銅陵還可以說是處置失宜,但後面幾次,就明顯是安徽等地綠營故意為之了,明知那些明軍彪悍敢戰,擁有水上優勢,機動轉移迅速,還有火銃火炮犀利,於是他們才懶得去拚命。

 何況朝廷都欠他們好久的餉了,自黃道周總督安徽以來,明軍在上遊實力膨脹的迅速,反正府縣城屢屢失守,顧此失彼,就算正面對決,他們也是敗多勝少,久而久之,綠營才不願意再積極了。

 老子餉銀都被拖著,全靠平時搞點走私或搶掠的副業維持,你還要老子跟明軍拚命?

 這就好比他們當年還在大明旗下當兵的時候一樣,當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賊縱橫的時候,他們也是能避就避,當清軍南下後,更是直接就投降了,拚命,那是不可能拚命的。

 黃道周等安徽明軍似乎跟這些綠營也達成了私下默契,明軍也很少去主動攻打綠營所在城防,一般是調虎離山,綠營也非常配合。

 大家盡量不正面火拚,今天你明軍攻佔我城池,明天我綠營再迅速擊敗明軍收復,你來我往,捷報頻頻,請功請賞不斷,實際上怎麽回事,大家都清楚。

 地方上的士紳百姓現在都已經習慣了,反正城裡的大多剃發了,鄉下的大多沒剃。

 綠營盡量不下鄉,明軍也不去打綠營的主意,甚至偶爾還私下裡走私下鹽,甚至是糧食軍械啥玩意的,有錢大家一起賺嘛。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經略貝勒西征,溯江而上。

 然後明軍也打破了原有的平靜,接連對長江兩岸的城市發動進攻,綠營雖然有些惱他們不講規矩,但仍沒有誰願意站出來硬剛明軍。

 他們東奔西走,到處追擊明軍,今天收復這裡,明天攻佔那裡,仍然是捷報頻傳。

 但是,事實的情況則是黃道周、鄭遵謙、劉大刀等一乾安徽明軍,正在上遊沿岸到處攻城掠地,每破一城,拆城牆填城濠,然後把船隻、糧草、工匠全都帶走。

 另外在長江上,安徽的水營和禦營的水師也配合作戰,一直對西征清軍攔截尾隨,襲擾不斷。

 本來只要幾天時間就能到安慶,結果勒克德渾用了二十二天時間,才到安慶,甚至他攜帶的糧草損失嚴重,不得不在沿岸補給,但現在補給非常困難。

 他得花費更多的時間,派兵到更內陸去征集糧草,甚至還得到處想辦法尋找船隻補充運輸船的損失。

 勒克德渾領著一支自認為無敵的八旗精銳,整整一萬人馬,但卻無用武之地,因為明軍並不守城。

 就連安慶這樣的重鎮,明軍都是調虎離山然後趁虎而入,攻佔後老三樣,然後迅速撤離,撤去英霍山區。

 勒克德渾進入安慶時,

 先他們一步恢復安慶的安慶總兵黃鼎,蕪湖總兵卜從善,寧國總兵胡茂禎、徽州總兵李仲興,以及池州總兵於永綬、太平總兵張應夢這六總兵,他們帶著兩萬余綠營,向勒克德渾報捷,然後請賞。

 把勒克德渾氣的想拔刀砍人。

 洪經略都氣的臉色發白。

 原本攜帶的糧草,是足夠到武昌的,但現在路上花費了比預期多幾倍的時間,糧草早不夠了,還在沿途補給了幾次,但仍沒多少糧食,還指望在安慶這個重鎮能好好補給一下,然後就可以直奔武昌。

 但黃鼎等人給他們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安慶府城,明軍攻進城後把府庫搬空,然後清軍綠營來了,他們對城中的大戶士紳又搶了一遍,然後嫁禍到明軍頭上。

 現在的安慶城,不僅城牆滿是缺口,水營也早毀了,城中一點糧都沒。

 勒克德渾隻得先從黃鼎等六鎮綠營中強要了一批糧食,然後派人向附近的九江、廬州調糧。

 沒有糧草,一萬最精銳能打的八旗,也只能在安慶懷寧放馬,無法西進半步。

 何鳴鑾等也沒料到會等來這麽個消息,就這消息,還是清軍間諜費盡辛苦才送入圍城中的蘄州的。

 “要想堅持到貝勒援軍到,必須得出城一戰了,否則我們堅持不過三天。”祖可法咳嗽著道。

 “要不乾脆棄城突圍去黃州?那裡還有五千兵,我們兩軍合一處,守一座城的機率要大些。”徐勇建議。

 “直接撤退,逃不過十萬明軍的銜尾追殺,到時將士一心逃跑,必然潰散,我等屍骨無存矣,唯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現在唯一機會,就是外面明軍兵馬雖眾,但是烏合匯聚,有極小的機會能將他們驚潰!”

 “如果不是我傷勢未好,我是準備親自領兵夜襲的,如今卻唯有指望徐總兵大發神威,拯救我等了。”祖可法道。

 徐勇覺得祖可法的話有一定道理,外面的明軍多卻雜,這種烏合大軍卻實有很大機率驚潰,而不是擊潰。

 但也極有可能他一出去,就被明軍圍死。

 “徐總兵,蘄州滿城軍民,全靠你了!”何鳴鑾拱手。

 祖可法見他不應,咳嗽著激道,“外面都傳聞說徐總兵暗裡跟城外的明軍在密會私談,莫不是他們已經許諾徐總兵高官厚祿,徐總兵心在城外了?”

 “莫要血口噴人!”徐勇看著咳的嘴角還帶有血漬的祖可法,一語雙關。

 “若是徐總兵真想降明,不如大方點承認,如今局勢,若徐總兵真有這想法,蘄州也不可能守的住,那我們也懶得掙扎了,你直接把我們綁了開城便是。”

 徐勇卻道, “既然形勢危急到這等關頭,那自然得掙扎求生,就算萬分凶險也只能走一遭,到是醜話說到前頭,都這種時候了,最好還是大家有力一起使,一齊並肩子上,總不能我帶兄弟們在城外硬闖十萬明軍,而其它人卻在城頭看熱鬧,是吧?”

 “徐總兵有什麽要求直說。”

 徐勇瞧了眼祖可法,“祖總兵傷勢嚴重,確實不適合領兵,但祖總兵的公子祖永烈參將,可是極為勇悍,又向領祖將軍標營,我看不如就請祖公子代祖總兵,領你部三千人馬一同出戰,其余一千由撫院大人率領留守城池。”

 “生死成敗,就在此一戰,如何?”徐勇直言。

 祖可法猶豫。

 可何鳴鑾卻已經一口應承了下來,雖然祖可法說徐勇有通敵嫌疑,但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他也只能暫時選擇先相信徐勇,以度過此難關。

 “便請徐、祖兩位猛將各率三千虎賁出城夜襲敵營,功成之後,本撫定親向朝廷為你們請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