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第251章 黃蓋的詐降計
潘鳳確實有些顧慮,怕徐庶不是真心來助自己,而是想要借自己之力,助劉備謀取兗州。

 可是再一想,徐庶的母親留在吳郡,他就必定會回來。

 劉備如果能得兗州,雖然有利,但自己也可以盡得徐州,這是雙贏之策。

 “哈哈哈……我怎會不信元直,對了,你可會擊劍?”

 潘鳳大笑說著,卻又突然問起徐庶是否會擊劍。

 他知道徐庶之前曾經學過擊劍,這麽問,算是對他的一個考驗,看他是否會對自己有所欺瞞,同時也還有另一個意思。

 徐庶猶豫片刻,轉頭看了石韜一眼,才對潘鳳答道:“庶年少時曾經學過,只是劍藝未精……”

 “學過就好,哈哈哈……來來來,咱們到外面對練幾招。”

 潘鳳不等他說完,就已經起身,並且吩咐唐雄去拿來兩把木劍。

 徐庶無奈,隻好和石韜一起跟著潘鳳出到帳外。

 很快,有兵士拿來兩把木劍,交給唐雄。

 唐雄先將一把木劍交到潘鳳手裡,在潘鳳示意下,另一把交到徐庶手裡。

 軍中跟隨潘鳳只要久一點的人都知道,自己這位潘將軍喜歡擊劍,常常會找軍中將領對練,也不管對方到底會不會擊劍。

 但往往只是練過幾招就停,而且潘將軍都會顯得非常欣喜。

 這一次同樣,軍中眾校尉司馬站在旁邊觀看。

 徐庶拿著木劍走到潘鳳對面站定,心裡想著自己應該要怎麽敗,才能讓潘鳳勝得自然。

 他以為潘鳳武勇,只是使用重兵器在馬上勇猛,劍道未必是自己的對手。

 可是他不知道,潘鳳因為常跟唐雄練劍,此時的劍道其實已經很精湛。

 潘鳳提劍站在徐庶對面,眼前出現系統文字。

 【敗將系統開啟對戰模式】

 【宿主:潘鳳】

 【當前武力值:100】

 【當前智力值:86】

 【當前對敵:徐庶】

 【敵將武力值:66】

 【敵將智力值:97】

 【敵意值:0】

 【敵方兵力:0】

 【己方兵力:0】

 【敗將系統溫馨提示,當前敵將敵意值低於80,此次對戰無獎勵】

 看到眼前出現的文字,潘鳳非常滿意。

 他既想看到徐庶對自己的敵意值,又想看到徐庶的智力值。

 這兩項,都令潘鳳滿意。

 “元直,看劍。”

 潘鳳叫了一聲,舉劍向徐庶刺去。

 徐庶本來劍術不錯,但面對潘鳳,不敢使出全力,怕太快擊敗對方,會讓對方難堪。

 潘鳳卻是使出全力,想要勝了徐庶,好讓他更服自己。

 二人交手五六招之後,徐庶才知道,是自己低估了這位潘將軍。

 看來潘鳳之勇,並非虛傳,劍術尚且如此高超,其武力就更不用說了。

 二人打了二十幾招,徐庶雖然還可以再撐下去,但他還是故意躲避慢了一步,讓潘鳳刺中手臂。

 “將軍劍術精湛,庶敗得心服!”

 徐庶將木劍交還唐雄,對潘鳳拱手道。

 “哈哈哈……元直啊,是你故意讓著我了。廣元,你也來與我練練。”

 潘鳳笑著對石韜說道。

 “將軍,我……我不會擊劍。”

 石韜趕緊拱手辭道,他確實不會擊劍。

 “哈哈哈……會不會,試過才知。”

 唐雄不等潘鳳吩咐,便將木劍交到石韜手裡。

 石韜和之前的徐庶一樣,無奈地接過木劍,站到潘鳳對面。

 潘鳳看著石韜拿劍的樣子,就知道他是真的不會擊劍。

 望著眼前出現的系統文字,更加證實了他的判斷。

 【敗將系統開啟對戰模式】

 【宿主:潘鳳】

 【當前武力值:100】

 【當前智力值:86】

 【當前對敵:石韜】

 【敵將武力值:27】

 【敵將智力值:85】

 【敵意值:0】

 【敵方兵力:0】

 【己方兵力:0】

 【敗將系統溫馨提示,當前敵將敵意值低於80,此次對戰無獎勵】

 潘鳳保持著臉上的笑容,問道:“廣元,準備好沒有?”

 石韜苦笑著應道:“準備……好了。”

 潘鳳舉起木劍,輕輕向他刺出。

 石韜不懂得如何舉劍來擋,只是連連後退。

 “看來廣元是真的不懂擊劍,罷了罷了,我就不難為你了,哈哈哈……”

 逼著石韜連退了五六步,潘鳳才收起木劍笑道。

 “謝將軍體諒!”

 石韜如得大赦,趕緊拱手謝道。

 潘鳳任命石韜為軍中功曹,負責記錄軍中將士的功勞。

 徐庶任為軍師,主要為自己出謀畫策。

 潘鳳同意徐庶的提議,派人急去琅邪,令吳敦領五千兵留守莒縣,防備袁譚來奪,臧霸領兵進到開陽。

 同時派出護衛,護送徐庶去下邳見劉備,勸他出兵攻取兗州。

 又令張遼帶領五千丹陽兵進屯江乘,高順帶領五千兵進屯丹徒,作出援助廣陵之勢,讓劉備不敢來攻打廣陵。

 此時孫權在山陰城中,得了嚴白虎和王晟帶來的幾千賊眾後,已有三萬余眾。

 吳景和孫賁統領一萬兵,則是護衛著吳夫人和軍中將士家屬屯守余姚,算是給孫權等人備好退路。

 “聽說太史慈和許褚領兩萬兵馬往擊許昭,許昭之眾,必不能守,敗走只是早晚之事。接下來,潘鳳必將領兵來攻山陰,他如今有一萬鐵甲軍,又有太史慈與許褚等勇將,若要將他擊退,恐怕不易。”

 孫權聚眾人議事,張昭擔憂言道。

 周瑜微微笑道:“子布過於憂慮了,曹操領兵往攻合肥,劉備又受詔奪取廣陵,再加上我們,潘鳳三面受敵。如今之計,我們只要據城堅守,拖住潘鳳,使其不能援救合肥,則合肥一破,劉備必取廣陵,以奪徐州。到那時,潘鳳心急,而我們必有機可乘,將其擊滅。”

 “咱們兵馬眾多,若潘鳳臨城而不敢戰,會使士氣喪落,即使有機可乘,只怕也難展其威。”

 張昭又說道。

 “那能如何?潘鳳有一萬鐵甲軍,勇不可擋,若是出戰,勝率太小,不如堅守穩固。”

 “可惜了幼平與公奕,皆被潘鳳所殺,若他們在,我們如今也不至無將可用。”

 孫權想起周泰和蔣欽,不由歎息道。

 他的話讓程普和黃蓋韓當等人心中極不舒服。

 這些跟隨孫堅之將,經過孫策之後,如今到孫權統兵,對他們的信任並沒有那麽強。

 而且孫權已經在開始有意培養自己的將領,比如周泰。

 雖然周泰最初是跟隨孫策,但孫權向孫策討要為護衛之後,頗為寵重。

 還有潘璋,本來只是一個嗜酒浪蕩之人,卻被孫權視為奇才,加以重用。

 其意根本就是培養自己親信之將,對他們這些老將卻不太放在眼裡。

 “是啊,幼平與公奕之死實在可惜,公瑾詐降之計,徒送了兩員勇將,可惜啊!”張昭接著說道。

 周瑜脹紅了臉,現出怒意,卻又無話可說。

 他沒什麽說的。

 之前確實是他獻計,讓周泰和蔣欽跟鄒他去向潘鳳詐降,想要混進城內刺殺潘鳳。

 結果卻被潘鳳識破,斬殺了周泰和蔣欽二將。

 孫權好不容易才有了兩員自己培養的親信勇將,卻就這麽葬送了,由此對周瑜也有了一些疑忌。

 周瑜無話可說,程普黃蓋等人也不想說話,所謂議事,最後也沒議出結果。

 眾人散歸各營,下午時,黃蓋急匆匆來找周瑜。

 周瑜現在是中護軍,在軍中威望頗高,他與張昭一起,一人掌軍事,一人掌政事。

 “公覆有何事?”

 周瑜心情本不太好,見黃蓋來找,淡淡問道。

 “公瑾,我有勝潘鳳之計。”

 黃蓋拱手說道,同時在帳中四下望了望。

 周瑜一聽,臉上頓喜,揮手讓帳中人全部出去,忙問:“何計?”

 “詐降。”

 黃蓋身體向周瑜傾去,低聲答道。

 周瑜臉上本來顯現的喜色,不由一下子暗淡下去。

 又是詐降,自己之前才用詐降之計,結果損失了周泰和蔣欽二將,被張昭和孫權等人嘲笑。

 現在黃蓋又來對自己說要用詐降之計,讓他如何高興得起來。

 而且,以周瑜對潘鳳的了解,這是個比較多智之人,又似乎如傳聞所說,此人得天相助,詐降之計對他似乎無用。

 自己之前的詐降之計,其實也很好,最後失敗,是因為潘鳳較得民心,和山賊鄒他太蠢,被歸降之賊去向潘鳳告密。

 “潘鳳此人甚智,詐降之計對其無用啊!”

 周瑜垂頭歎氣道。

 “公瑾是否還記得,在皖城時,我曾出城與潘鳳交戰,那時潘鳳勸我歸降於他,被我嚴辭拒絕。如今我若去向他求降,料他必信,到時我們內外夾擊,縱使他有一萬鐵甲軍,只怕也難逃一敗。”

 黃蓋言語之間,頗顯自信。

 但周瑜卻一點信心都沒有:“你前次已經嚴辭拒絕,如今卻又主動去求降,只怕更會令他起疑,如何肯信。就算他信了,以你一人之力,又如何內外夾擊?此計萬萬不可行。”

 “公瑾且聽我言,以我一人之力,自然不可。可令我領五千兵進守余暨,待潘鳳領兵來攻勸降之時,我再領兵出降。而且,為了讓潘鳳取信,可令孫將軍派遣一位親信之將隨我同守,到那時我斬其首而出降,則潘鳳必信無疑。”

 “潘鳳若信我受降,必帶我來同攻山陰,彼時將軍可領大軍出戰,而我領兵在其軍中突然發難,亂其後軍,如此咱們必可大勝,潘鳳可滅!”

 黃蓋不愧是負薪讀書之人,現在沒有火燒赤壁的苦肉計,卻想出了納投名狀取信潘鳳的苦命計。

 不過,用的不是他的命,而是別人的命。

 周瑜聽了猶豫許久,心裡在盤算著其中利弊。

 余暨在山陰西面,兩城相距不太遠,潘鳳如果來攻山陰,則必先下余暨。

 讓黃蓋帶領五千兵屯守余暨,以擋潘鳳,也算是正常之舉。

 而且,如果孫權又派親信之將隨其同守,表示對黃蓋的不信任。

 黃蓋以此為由,對潘鳳說孫權隻任用新募之將,而對他們這些曾隨孫堅的老將不以信用,這樣將會讓潘鳳更加相信黃蓋是真降。

 同時黃蓋又斬了同守之將首級,獻給潘鳳,潘鳳就算再多智,恐怕也不可能不信了。

 潘鳳如果相信,並且接受了黃蓋之降,肯定不會再讓他領兵屯守余暨,會讓他帶領兵馬跟隨前來攻打山陰。

 那時自己領兵出戰,待兩軍大戰之時,黃蓋帶領五千兵馬突然從潘鳳軍中殺起,潘鳳兵馬必定大亂。

 這樣一來,潘鳳的鐵甲軍也會無心作戰,自己再帶領兵馬衝過去,說不定,不但能滅了潘鳳,或許還能得到潘鳳那一萬副鎧甲。

 如果得了一萬副鎧甲,呵呵,自己便可以輔佐孫權縱橫天下,孫權和張昭等人便不敢再嘲笑自己之計無用。

 周瑜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情景。

 “哈哈哈……公覆啊,想不到你竟有此奇計,只是此計須密。除了你之外,還有何人知曉你有此計?”

 “無人知曉,我一想到此計,便來尋你說了。”黃蓋答道。

 “嗯,此計雖妙,只怕孫將軍不予采用,你且回去待信,我去跟孫將軍說一說。記住,萬不可與人言起。”

 周瑜送走黃蓋,急忙來找孫權。

 不過他沒有明說這是黃蓋想出來的計策,雖然也沒有強調是自己之計,但孫權和張昭都認為是他想出來的計謀。

 “此計雖妙,只是……”

 張昭似乎有所憂慮。

 周瑜明白他憂慮的是什麽,他是怕黃蓋會真的歸降潘鳳。

 如果那樣,自己就不是大勝,而是大敗乃至全軍覆沒了。

 “子布是否擔心公覆會真的降了潘鳳?”

 孫權也看出張昭之憂。

 張昭默默點頭。

 周瑜笑道:“哈哈哈……這一點子布大可放心,公覆先隨破虜將軍南征北戰,又隨伯符攻城奪地,他絕不會有真降潘鳳之心。 此人不但勇武有力,又頗有智謀,用他詐降,必可成功。”

 之前黃蓋來說的時候,周瑜也曾想過,黃蓋會不會真的歸降潘鳳。

 但以自己對黃蓋的了解,相信他肯定不會真的降了潘鳳。

 就連孫權也相信黃蓋不會是真心歸降潘鳳。

 “我看此計可行,否則,潘鳳來攻,咱們將會難勝。你們以為,讓誰與公覆同往余暨為好?”

 派誰跟黃蓋去共守余暨確實是個問題。

 這個人既要是孫權的親信,又不能派太有能力的人去,畢竟是派去獻首之人,是去送死的。

 孫氏之人已經不可能,那些世家公族子弟也不行。

 周瑜和張昭正想著,孫權卻眉頭一展,似乎心中有了合適人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