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第144章 潘鳳攬功
“將軍何以知道,曹操就要退兵?”

 過了許久,魯肅才問道。

 潘鳳笑道:“子敬剛才不是說了嗎?我曾經攻兗救徐,經過陳留,去祭拜故主韓冀州。當時曾與陳留太守張邈有約,若曹操再次攻徐,張邈便可舉州反叛曹操。”

 魯肅似乎越聽越糊塗了:“據我所知,張邈與曹操曾為舊友,他為何要背叛曹操?”

 “二人雖是舊友,曹操信張邈,而張邈卻不信他。酸棗會盟時,張邈曾有所輕慢袁紹,據傳聞,袁紹為此讓曹操殺張邈,但是曹操並未答應。”

 “不過,曹操後來殺泰山王匡和陳留邊讓,這卻會讓張邈自疑了。而且,張邈早得志於陳留,據大郡而強,起兵討董時曹操尚且依附於他,如今卻凌駕於其上,這讓張邈如何能忍。張邈早有背曹之心,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而已,如今有機會,他豈能不叛?”

 潘鳳對魯肅解釋道。

 “將軍見識深遠,既能料到曹操可能會再攻徐州,又能探知曹操與張邈之間的隔閡,而早有綢繆,乘間利用,實在令肅歎服!”

 魯肅對潘鳳拱手後,繼續說出他的疑問:“可是張邈背叛曹操,這與呂布何乾?”

 “哈哈哈……看似毫無相乾,其實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潘鳳大笑道,“張邈乃是兗州人,不可任為兗州牧,須有外州人出任不可。呂布從冀州投往河內張楊時,路過陳留,曾與張邈把手共誓,因此我斷定,張邈若叛,必迎呂布。”

 根據三互法,本州人不能出任州牧刺史,本郡人同樣不能出任本郡太守,縣也是一樣,但當時本縣人出任縣令縣長的卻有個例。

 孫策打下大半個揚州,劉繇死了之後,他也只是當一個會稽太守,卻沒有自任為揚州牧,就因為他是揚州人。

 孫權後來實際隻佔了揚州,卻也只是掛名徐州牧。

 豫州也一樣,早期袁術控制著豫州,但他是豫州汝南人,只能讓孫堅來當豫州刺史。

 孫堅死後,袁術又讓孫賁來擔任。

 後來曹操佔了豫州,因為他麾下之人基本上都是豫州人,不能出任豫州刺史,只能讓劉備來擔任。

 同時因為曹操當了兗州刺史,根據三互法的規定,兗州人也不能去當豫州刺史,像程昱這樣有能力有資歷的人,也不可出任豫州刺史。

 再有一點,曹操是豫州人,當了兗州刺史,劉表是兗州人,當了荊州刺史,這樣一來,荊州人也是不能當豫州刺史的,這就是三互法。

 而州牧太守所辟之吏,比如別駕治中和功曹主簿督郵等人,卻只能是本州本郡之人,他州他郡之人不可擔任。

 簡單來說,由朝廷任命的是官,官只能由外地人擔任。

 由主官自行征辟的是吏,吏只能由本地人擔任。

 潘鳳繼續說道:“曹操起兵攻徐後,我便派出探卒,監視張邈和呂布,只要呂布一動,我便知他們要舉兵叛奪兗州。如今呂布領兵入兗,必是張邈相迎,共謀奪佔兗州。而兗州被襲,曹操豈能不退兵回救。”

 其實潘鳳當初並沒有與張邈說起讓他背叛曹操奪佔兗州之事,他現在只是動動嘴,就想把讓曹操退兵的功勞攬到自己手上。

 反正別人也不能辨知真假。

 也不會真的有人去找張邈對質。

 不過曹操起兵後,他派探卒去監視著張邈和呂布卻是事實。

 他就是想知道呂布何時起兵入兗。

 只要呂布兵馬一動,探卒就會快馬回報,因此,他得到兗州被襲的消息,要比曹操快得多。

 潘鳳沒有把陳宮說出來,怕說多露餡。

 因為他與陳宮沒有任何交集,不可能會料到陳宮會參與背叛,甚至是陳宮主動去說服張邈,又主動帶兵去迎接呂布。

 但陳宮只是個牽線的人,主角是張邈和呂布。

 當然,在張邈和陳宮眼裡,呂布也只是個傀儡。

 如果他們奪州成功,州牧雖然是呂布來當,但真正在兗州作主的,恐怕就是張邈和陳宮這兩個兗州豪族了。

 張邈是兗州東平壽張人,他和張超兄弟二人能夠同時任為太守,這可不是一般的豪族。

 也因此,他們背叛後,幾乎是舉州皆叛。

 只有荀彧守的鄄城,程昱的本家東阿,還有母弟妻子都被呂布所捉,卻被程昱說服的范縣縣令靳允守住范縣不叛。

 除此三縣之外,余者皆叛。

 說明了兗州人對曹操的不滿,同時也說明了張邈和陳宮家族在兗州的勢力之盛。

 曹操打跑呂布後,誅張邈三族,就是因為他們家族勢力太大,不除不行。

 還有陳宮也是,不殺不行,但陳宮家族與張邈不能相比,因此曹操沒有殺他家人和族人。

 魯肅聽了頻頻點頭,喜道:“將軍,曹操退兵,咱們可以追擊,讓其慘敗而歸。如此一來,曹操兗徐兩失,讓其無容身之所,日後,咱們若奪兗州也容易些。”

 潘鳳搖搖頭:“不妥,曹操善於用兵,必料到咱們追擊,若他設下伏兵,只怕慘敗的便是我們了。兵法有雲,歸師勿遏,咱們兵力不多,追擊也難以大勝,倒不如讓他回兗州去,與張邈相拚,咱們也可趁勢奪取徐州。”

 “將軍所言有理,將軍打算如何取得徐州?”

 “子敬,你去郯縣一趟。咱們雖知張邈將叛,但曹操此時尚未得知,陶使君也未知。郯縣之戰大敗,陶使君只怕會心中驚懼欲逃。你到郯城去,告知陶使君,就說我與陳留太守張邈早有約定,趁曹操攻徐之際,起兵背叛曹操,謀奪兗州。”

 “張邈如今已經起兵,曹操即將退兵,讓他勿驚。同時……我兩次救徐有功,你可以跟陶使君談起,看看他是否有讓州之意……”

 魯肅是聰明人,知道潘鳳的意思。

 陶謙經過兩次曹操攻徐,又打不過曹操,現在心裡一定害怕,而且他又已年老,可能已經有了退隱之心。

 曹操攻打徐州兩次,兩次又都是潘鳳讓曹操退兵,救了徐州。

 如果陶謙真有退隱之心,可以將徐州讓給潘鳳,因為現在只有他能守得住徐州。

 “將軍,我明白,事不宜遲,我即刻啟程。要趕在曹操得到兗州兵叛的消息之前,將情況告知陶使君,如此他才能相信將軍與張邈相約之事,退敵之功才能算到將軍頭上。”

 “好,我讓仲康隨你同去,護你安全。”

 潘鳳囑咐許褚,讓他一定要護好魯肅安全,帶著十幾個護衛,魯肅離開大營,向郯縣而去。

 送走魯肅,潘鳳又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到郯縣城外,交給曹操。

 書信內容是告知曹操,說自己前次入兗之時,即已料到曹操還會再次攻打徐州,因此早已與陳留太守張邈約定,只要曹操再次攻徐,張邈就會起兵背叛,奪取兗州。

 潘鳳這麽做,其實也是跟曹操學的。

 關羽攻打襄樊時,關羽後院被襲,曹操就告訴了關羽。

 但是關羽並不相信。

 現在也一樣,潘鳳告訴了曹操,曹操也必定不會相信。

 等他接到確切的消息時,那也已經晚了。

 潘鳳現在隻想讓曹操早點退兵,這樣退敵之功就是他潘鳳的。

 同時也讓曹操知道自己的厲害,如果自己得了徐州,讓他對徐州死心,不要妄想再來奪佔。

 曹操接到潘鳳的書信,冷笑道:“呵呵,潘鳳可真是敢想,竟然說孟卓會背叛我,他要是說誰我都可信,唯獨孟卓絕無可能。”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戲志才接過書信細看,越看越覺得有可能,當下說道:“將軍,潘鳳說得似乎有理有據,袁冀州曾讓將軍殺了孟卓,雖然將軍未曾應允,但難免張陳留會心內自疑,惶恐不安。如今將軍大軍離州,張陳留若是起兵背叛,以其在兗州之勢,極有可能會一呼百應,不可不防啊!不如派快馬回去探個究竟,也可安心。 www.uukanshu.net ”

 曹操笑道:“先生,你多心了,我與孟卓在洛陽時便已為友,昔日起兵討董時,孟卓又鼎力相助於我,即便是我接掌兗州,孟卓也是出了不少力,他如何會背叛於我,萬萬不可能!”

 “那潘鳳此信,是挑撥離間之意?”

 “呵呵,潘鳳想要我退兵,又無策可施,竟想僅憑一封書信就讓我退兵。越是如此,越可看出彼之無計,徐州即將可得啊!”

 曹操沒有將潘鳳的書信當一回事,就算是兗州真的有事,有荀彧和程昱在鄄城,還有夏侯惇領兵守在濮陽。

 同時還有陳宮領兵守東武陽,又有徐翕和毛暉領兵守在昌邑和壽張。

 有這麽多兵馬在,就算張邈真的背叛,也會很快被剿滅了。

 不過曹操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夏侯惇,他留下的這些兵馬,竟然都成了叛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