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第120章 荀,你忠漢還是忠曹
“什麽?潘鳳又攻下了昌邑?又把糧食分給百姓了?”

 曹操退兵路上,接到稟報,氣得差點摔下馬去,趕緊伏在馬上。

 護衛急忙在馬旁守著,萬一摔下來可以接住。

 “將軍息怒,潘鳳做事確實出人意料,而且,他分糧給百姓,在百姓心裡成了仁義將軍,無形之中,便讓收取百姓田稅的將軍對比成了暴惡之人。此人之舉,看似胡作亂為,實際上卻是陰險至極,讓人防不勝防。”戲志才說道。

 曹操緩了過來,慢慢坐直身體,卻是笑出了聲:“嘿嘿,這個潘鳳,用別人之糧,來揚他之仁,若讓他一直這麽搞下去,兗州的百姓只怕要反了我。隻用兩三千兵,便能讓我退兵,此人之智,當不在你我之下,此人之勇,恐亦不在夏侯兄弟之下。潘鳳不除,徐州便不可得啊!”

 “我們退兵,潘鳳必會遁走,我料他必繞路青州而下琅邪,將軍不如別遣一軍,於濟北與平原交界之處,將他擋下而滅之。”戲志才獻策道。

 曹操想了一會,搖搖頭道:“只怕不易,曹仁不敵於他,樂進又死於他之手,我軍中可勝他之將不多啊!且讓他遁去,待他回了琅邪,我再舉大軍往攻滅之。”

 …………

 陶謙被曹操困在郯縣城內,向田楷求助又尚未至,只聽潘鳳說他有退敵之策,但又不知是何良策,正在城內驚懼不安。

 現在卻突然看到曹操退兵急急走了,不由大為疑惑:“曹操突然退兵,不知是為何?”

 “使君,潘鳳將軍曾說他有退敵之策,或許曹操退兵正是他之所為。”別駕麋竺說道。

 “哼,潘鳳能有何退敵之策?他約使君合擊曹操,自己卻又先逃,致使我們大敗。若有退敵之策,他也就不用逃了。”

 曹宏恨恨說道。

 “傅陽大敗,乃是我們之失,非潘鳳之錯。曹操以三萬兵去對付他,又設伏兵等待,而他不但未中曹操之計,還能得勝,斬殺曹軍戰將。他已盡力了,是我們出兵太慢,進攻太晚,才使曹操援兵來至,導致大敗啊!”

 陶謙還能看出勝敗之因,不枉他參過數年軍事。

 其實他心裡明白是誰搞的鬼,只是不想去追究而已,就如他知道笮融在下邳收聚錢糧揮霍浴佛一樣,知道了也不想管。

 他現在早已沒有什麽雄心,隻想能安安穩穩的度過余生。

 畢竟他已經六十二歲,在那個年代,算是比較高壽了,沒有太多精力去管太多事。

 因此,潘鳳奪佔琅邪,他也就那麽認可了。

 “使君,有探卒回報。”門卒來報。

 “可是有潘無雙的消息,快讓他進來。”

 陶謙現在最想聽到潘鳳的消息。

 探卒進來,行禮後稟報道:“潘將軍帶領陷陣營去了兗州,先是攻佔了任城……”

 “等等,潘鳳攻佔了任城?他的陷陣營不是只有兩三千人嗎?是如何攻佔的?”

 陶謙聽到潘鳳以兩三千人竟能攻佔城池,連忙打斷探卒的話問道。

 “據說……是陷陣營之士飛上城頭,奪下任城。潘將軍還逼迫城內大族人家交出一半存糧,又將糧食全部分給城外百姓,每人可得五鬥……”

 “哈哈哈……怪不得曹操會退兵,潘無雙真乃無雙智士也,任是曹操如何也想不到,你接著說。”

 “潘將軍離開任城,又攻佔了昌邑城,同樣向城中大族借糧,又將糧食分給城外百姓,如今潘將軍正向鄄城方向行去。”

 探卒終於把話都說完。

 陶謙聽完又是大笑:“哈哈哈……潘將軍行事不循章法,出其不意,正中曹操要害,曹操想不退兵都難呐。他若再不退兵,只怕徐州得不到,兗州便也要丟了。以二三千之卒,而退四五萬之兵,唯潘無雙可為啊!”

 “曹操退兵,徐州無憂,使君無憂,此乃潘鳳將軍之功!”

 別駕麋竺接著說道。

 麋竺算是徐州首富,本來商人在西漢時地位不高,但到了東漢末年,靈帝都能以錢賣官,有錢便沒什麽不可買的了,商人地位也隨著高漲。

 趙昱任為廣陵太守後,陶謙辟麋竺為別駕。

 麋竺在東海,甚至在徐州的影響力都不可小覷。

 他任為別駕,自然知道,以陶謙目前的身體,已經沒幾年好活了。

 就算能活得久,也管不了事。

 而徐州目前正被陶謙那些丹陽老鄉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聚眾為賊者時而有之。

 因此呢,麋竺內心裡,其實是希望潘鳳來奪掌徐州,把丹陽那些人都趕走,所以他時時為潘鳳說好話。

 曹宏聽了探卒稟報之語,陰黑著臉,想說點什麽,又不知該說什麽,正在生悶氣。

 “確實乃潘鳳之功,哈哈哈……”

 陶謙此時顯得非常高興,終於可以放松,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

 潘鳳從昌邑經乘氏,過成陽,來到了鄄城城下。

 荀彧早就接到任城和昌邑相繼被潘鳳攻佔的消息,只是鄄城之中兵力並不太多,又要守城,實在分不出兵去討剿。

 他派出探卒一路跟蹤查探,潘鳳從昌邑離開之時,荀彧就已經命人在鄄城城門口盤查,不許陌生人進出,尤其是外州人。

 他聽說了潘鳳奪下任城和昌邑之事,料到他必是先遣人潛入城內,裡應外合,才會如此輕易就奪城。

 為了防止萬一,他還命人在城內巡查,凡是不明身份者,都要趕出城去。

 畢竟鄄城的安全尤為重要,不由他不如此。

 潘鳳將近鄄城之時,他命人關閉了城門,同時又在城內進行一次巡查,確保潘鳳的人沒有混進城內。

 此刻,荀彧和程昱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潘鳳和他的兵馬。

 這兩位都是足智之人,潘鳳此來的目的他們清楚,就是為了讓曹操從徐州退兵。

 “城上之人可是荀文若與程仲德?”

 潘鳳看城上所站二人,一人三十歲左右,面白須短,另一人五十歲左右,身材甚高,須髯長美,料想應是荀彧與程昱。

 “正是,潘將軍到此何為?”

 荀彧答道,照例問了來意。

 “你們放心,我一不進城,二不借糧,三不殺人,我來兗州,只是想讓曹操退兵而已。如今曹操已經退兵,我也要離開兗州,順道來此跟文若說幾句話。”

 “潘將軍有話請講。”

 “友若在冀州之死,非是我與韓冀州之意,純屬意外,希望你能明白。”

 潘鳳想向荀彧解釋,荀諶當日之死與自己無關,他不想背下這個黑鍋。

 “此事我明白,將軍還有何言?”

 “文若,你回答我一個問題。”

 荀彧喊道:“是何問題?”

 “你忠漢還是忠曹?”

 潘鳳心裡認定荀彧是忠漢之人,問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讓他記得,自己是忠於漢室之人。

 荀彧想了一會,才答道:“曹將軍乃天子之臣,誅惡除暴,為天子盡力,我忠曹便是忠漢。”

 這個回答,潘鳳比較滿意。

 荀彧的意思,曹操忠漢,他便忠曹,曹操若不忠漢,他荀彧或許也不忠曹了。

 “文若,你當謹記今日之言,若他日曹操有害天子之事,你不可助之。”

 “潘將軍還有何言,若再無言,請速離去。”

 “最後一言,我要講給仲德。”潘鳳喊道。

 程昱愣了一下:“潘將軍竟有言於我?”

 “仲德,你可曾食人肉?”潘鳳問道。

 程昱又愣了一下,搖頭答道:“不曾。”

 “既然你不曾食人肉,亦不可以人肉食於人,若違此事,恐你後人無福。”

 潘鳳說完不再等他答話,拍馬便走,帶著陷陣營離開,向濮陽而去。

 扔下程昱愣愣地站著,想不通潘鳳為何要與自己說這些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