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綜藝我為王》第704章 複雜性格的解釋
(求訂閱!求票票!)

 演員陸陸續續進組接受禮儀訓練,故事背景放在大明朝,就得對相關禮儀有所了解。

 梁棟請來了張小龍做禮儀指導,他也會在片中飾演一位對大明朝忠心耿耿的大臣。

 此時,一眾主要演員和攝製組成員都在大教室裡聽張小龍的課。

 這一課從大方面講解明朝的禮儀文化,梁棟也在,不過他坐在最後一排,跟個班主任似的。

 剛剛講完了明朝皇室的婚禮制度,現在輪到葬禮。

 婚喪嫁娶一向是禮儀最為繁雜的活動,需要特別講解。

 劇本開篇就是朱元璋的葬禮,大家聽得格外認真。

 張小龍指了指投影上的圖片說:“大家一定覺得婚禮很複雜,但我要說,皇家的喪禮更為複雜。

 明朝皇帝喪禮的制定,首先要根據其遺詔,由禮部會同內閣或翰林院官集議,向嗣皇帝進‘大行皇帝喪禮儀注’,嗣皇帝審定後依禮施行。

 皇后的喪禮略有簡化,僅由禮部議定,皇帝或嗣皇帝同意後即可施行。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第一項是小殮——

 為已故帝或後沐浴容顏、括發(頭髮梳理後挽成鬢)、更換壽衣,並在屍前陳設祭奠物。

 停屍之所,皇帝在乾清宮,皇后在坤寧宮,這就是所謂的壽終正寢。

 第二是大殮——將死者裝入棺內。

 棺前設‘幾筵’(擺有酒饌等祭奠物的供案)、安神帛(一種絲織物)、立銘旌(狀如旗幡,上書‘大行皇帝梓宮’或‘大行皇后某氏梓宮’字樣)。

 明代皇宮西南部有仁智殿,也叫白虎店,位於武英殿之後,是停放皇后棺槨的地方。

 大殮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小殮的第二天。

 這一天,嗣皇帝及已故帝王的妃、嬪等宮眷要身著素服前往致奠。

 在京的文武員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婦,要連續三天或三天以上,早晨或早晚兩次,身著喪衣,由西華門入宮到思善門外哭臨。

 對了,在大殮和小殮前,還有一個環節叫聞喪——從這一天開始,京城內的寺觀各要擊鍾三萬杵,代死的帝後‘造福冥中’。

 京城內禁屠宰13至19日不等。

 分封在外地的親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於本地面向宮闕哭臨致喪。

 大殮之後,如果死去的是皇帝,嗣皇帝就可以在群臣的勸進之下擇日登極了。

 新皇帝即位後,除了頒布即位詔書,即應著手為已故帝、後上尊諡。

 由於故帝、後生前為一國之主,地位之高無上,所以上諡時必須打出‘天賜’的旗號,即由上天賜給,這叫‘秋天而諡’。

 上尊諡的禮儀也極為繁複,先要由文武群臣集議,草擬‘上尊議文’,嗣皇帝親禦宣治門審定後,由翰林院官寫出正式的諡冊文。

 之後,由嗣皇帝親行祭禮將冊寶安放於幾筵殿。

 最後是梓宮發引,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出殯,將帝、後的棺槨由皇宮安葬到陵園之內。

 古代帝王葬期,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之說。

 而明代帝後葬期均未行此說,僅皇后有梓宮發引‘例不出百日’的記載,皇帝隻擇吉而葬,或長或短沒有定製。

 根據史料記載,太祖朱元璋死後七天即葬孝陵,也許跟他生前遺願有關,不想造成過多的鋪張浪費。。。”

 梁棟在後面一邊聽一邊有小本本記錄下來,在此之前,他已經寫滿一個小本了。

 一部高質量的影視劇,一定要在細節上幾近完善,這才是能夠征服人心的地方,而不是一味追求大場面。

 今天是最後一堂公開課,明天就要安排各部門進行有針對的訓練。

 下課之後,梁棟跟張小龍同行:“張老師,這幾天的課我也是受益匪淺~”

 “不敢當,我也是竭盡所能的將歷史還原給大家,還好沒露怯~”

 “謙虛了不是?您要是不忙的話到我那坐坐?有幾個問題想跟您請教~”

 張小龍是古代禮儀方面的專家,但不代表他對其他領域不了解。

 既然研究古代禮儀,勢必要了解相關歷史。

 “什麽請教不請教的,咱們隨便聊聊,正好我上完課口也渴,跟你討杯茶喝~”

 “哈~這邊請~”

 。。。

 梁棟房間,他親自衝上紅茶,又拿出幾樣點心,跟張小龍邊吃邊聊。

 “張老師,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誰?

 歷史上眾說紛紜,我心裡倒是更傾向民間傳說,不知您有什麽看法?”

 “這個問題您算是問錯人了,我不是專門研究明史的專家,所以沒辦法給予讓人信服的證據。”

 “咱們就隨便聊聊,我希望給朱棣的複雜性格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想來想去,只能在他的身世上做文章~”

 “嗯~那我就簡單說說,在正史上記載,朱棣是馬皇后的親生兒子,馬皇后共生了五個兒子,而朱棣排行老四。

 不過在諸多史料中,一直存在著一個說法——朱棣其實是碽妃兒子。

 據說,碽妃其實是一位絕世美女,也是當時高麗進貢給朱元璋的,朱元璋很喜歡她。

 可是好景不長,朱元璋總以為這名碽妃給他戴了綠帽子,所以朱元璋發明了鐵裙之刑。

 這個刑罰就是用來對付碽妃的,非常變態,讓女犯人穿上鐵裙後,然後再把人放到火上烤,殘忍至極。

 碽妃就是被朱元璋折磨致死,但當時一心相當皇帝的朱棣又怎麽管的了那些,堅持聲稱自己是馬皇后所生。

 後來,朱棣建立一座寺廟,裡面隻供奉一個人。

 而且這個報恩寺在當時只有朱棣能進去, 大家也都不知道這個報恩寺是為誰建的。

 後來,到了清軍入關的時候,朱棣這個秘密才被人所揭開。

 原來這個寺廟正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做碽妃的人,之所以供奉碽妃,在當時的一種說法是朱棣為了感謝其養育之恩。

 但是又不能明著告訴天下自己是她生的,所以沒辦法的情況下這才建了這座寺廟,為的就是能讓碽妃安息。

 不過我覺得這個說法沒有絲毫依據,當然,這也可能跟當時朱棣刻意想要抹去這段歷史有關。

 因為朱棣是當時的皇帝,作為皇帝的他也肯定不想讓後世之人認為他是野種,所以就抹掉了與碽妃有關的所有資料。

 他這麽做也是為了自己的皇位體面政權的安穩,後世之人這才難以找到證據。

 但沒有證據就是沒有證據,我們不能憑猜測就認定朱棣非馬皇后所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