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發展封地從沼澤開始》第23章 誰敢攔阻,本王要他好看
  旁邊的吳風書微愣了一下,這才立刻醒悟過來,馬上拱手:“啟稟王爺,微臣敢問,您是想簡單的築堤攔水、蓄水,不是想建一座蓄水大壩?”

  陳元鷹頓時一愣,狐疑地問:“堤和壩,有區別嗎?”

  吳風書朗朗一笑:“築堤隻為攔水,難度小;築壩才是真正的蓄水,可在雨季時蓄水並且視情況分流,在枯水季節時泄水入渠以澆灌農田,難度高,投入大,所需要的時間長,可一旦建成,效果極好。其實,如果王爺不急於采摘今年的甜橘的話,從長遠來看,微臣是建議修建蓄水大壩的!”

  陳元鷹目光微轉:“你會畫大壩圖?”

  吳風書這時才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微臣記得戶部各地的不少大壩建造圖,也可以畫。只是微臣不曾參與建造,也就只能畫畫圖。”

  見陳元鷹皺眉,一旁的孫志浩頓時與梅化謙、劉夢田相視而笑:“稟王爺,我等三人,均曾參與過榮州大壩的設計,用的便是吳大人所修改的工程圖。微臣還曾與梅大人在現場監過工。劉大人曾經在後方統計過沙石方。”

  本有些失望的陳元鷹頓時驚訝地看著他們:“也就是說,榮州大壩是吳大人參與設計給圖,你們三人參與建造?那可否總結出全部的流程?”

  孫志浩鬥志昂揚地回答:“應該可以,只是需要些時日。我等還要親去實地勘察。”

  “好!”陳元鷹頓時大喜,欣然允諾:“本王給你們再調50人騎兵,希望你們能在參考州衙給出的渠圖,盡快做出一份新的渠道,並且給出一份攔河大壩的建造圖。要做,本王自然要做最好的,也不急於一定要在今年來采摘龍州甜橘。”

  “是!”孫志浩四人同時欣喜地拱手領命。

  這時,還坐著的朱自梅含笑提醒:“王爺,修正渠圖需要大量紙張,建造大壩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土方,這些都需要錢和糧。”

  陳元鷹眼睛一眯,毫不猶豫地道:“可先從慶州購買,由本王內庫裡挪用。等時機成熟了,本王再想辦法向這龍州的本地商戶們收回。”

  朱自梅眼中迅速多了一抹異彩,很快抱拳:“微臣遵旨。”

  陳元鷹再看向孫志浩四人:“你們幾個稍後就好好睡一覺,待知州衙門的渠圖和農戶耕地資料送過來了,你們再來參考。”

  “是!”面對其他屬官們善意的笑容,孫志浩等四人臉色微紅,然後感激地抱拳應下。

  ……

  下午,待陳元鷹隨著朱自梅上了半個時辰的文化課,再在楊浩的監督下訓練了一個時辰的對戰後,恭伯前來匯報,州衙已派人送來渠圖。

  練得渾身汗濕的陳元鷹接過宮林遞來的乾毛巾擦汗,問了孫志浩等四人還沒睡醒,便示意恭伯先不必喚醒他們,且將這些圖放在書房。

  待陳元鷹用過了晚餐,四人依然未醒。

  不過剛從州衙回來的朱自梅前來求見。

  確定朱自梅已用過了晚膳,陳元鷹便在書房裡接見了他。

  朱自梅的神色深沉:“王爺,微臣剛才查過了州衙的資料。這裡主要有魯、聶、趙、毛四家大戶。其中聶和毛就是聶維民大人家裡和毛真大人家裡。此外,魯家一直在慶州,二房嫡女嫁給了毛大人,而趙家則是慶州趙家的旁支。”

  “不過,這裡文風不興,這四家大戶名下被掛靠的免稅田並不多。”

  陳元鷹目光微閃,頗有興趣:“趙家主家一直在慶州經營?可是慶州的繳稅大戶?”

  朱自梅搖頭:“趙家祖上於兩百多年前,

曾出過工部給事中,後來子孫們一直疏於文事,只能算是慶州的商戶,卻不算大戶。”  是了,在慶州,家中有仕途之弟撐腰的士紳們才能算是大戶。

  陳元鷹挑眉:“所以,我們挖渠的計劃,只要有這四家中的兩家人響應,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看他仍顯青澀的臉龐上閃爍著老練而沉思的目光,朱自梅有片刻的恍惚,但很快就再度搖頭:“聶大人和毛大人雖然同是州官輔官,但據傳兩人素來不合。魯、趙兩家一向隻重利,之前也是因為他們四家的意見不統一,所以渠圖遲遲未最後定稿。”

  陳元鷹頓時冷笑:“以前派來龍州的知州們,怕是心有怨言,只求無過,不求有功。但這裡是本王的封地,本王必須把它們搞好起來,以後才有好日子過!誰敢攔本王,本王就讓他好看!”

  朱自梅的眼中多一抹釋然和輕松,微微點頭:“微臣稍後會找劉大人和聶大人好好談談。”

  ……

  另一邊,州衙內,毛真在自己專屬的簽押房裡看著面前的帳薄,詢問手下的屬官馬懷:“那些渠圖都送去了胡家別院?”

  馬懷恭敬地回答:“送去了,整整一大車。”

  毛真端起自己的茶杯,輕輕啜了一小口,放下,再慢悠悠地道:“你再繼續盯著,好好探探這位王爺平時在京裡喜歡些什麽。”

  “是!”馬懷立刻會意地應下,但很快又遲疑地問:“那,魯家那邊……是否還要催夫人和小姐回來?”

  “自然要催,”毛真擺手:“你明日再派人送書信去!”

  而另一邊的知州後衙,聶維民亦與劉永清在書房裡說起挖渠之事。

  劉永清悠悠地道:“朱長史重信,而吳主事是有名的活文書庫,鷹王爺把這兩人要過來,怕是下定決心要挖渠。”

  聶維民不動聲色地道:“趙家和魯家一向重利,只怕不好商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