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映環只有兩個兒子,沒有女兒。
自然也就沒有一個姓趙的女婿。
都是老王胡編亂造,惹得左夢庚平白緊張了一番。
“今後印刷製品一定會大行於世,松江府這邊對於紙張的需求將會是海量的。不知道費先生可否承接這個生意?”
聽到陳洪綬打算印刷上百萬份文稿,費映環表示壓力山大。
“倘若分期交貨的話,在下聯絡其他商人尚可支應,只是尚需半年時光。”
聽到居然要半年的時間,左夢庚不免有些失望。
他向費映環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如今的造紙工業就是這個效率。
鉛山造紙行業從宋代開始就已經蓬勃發展。
當地盛產竹子,每年春天的嫩竹是製作紙張的最好原料。加上當地水系充沛,也為造紙提供了基礎。
可說到嫩竹的產量,畢竟十分有限。紙張又是手工製造,更是局限了規模。
“其實造紙未必只靠竹子,草木灰、樹木、稻草等也都可以拿來造紙。”
聽到左夢庚的話,費映環十分矜持。
“統帥有所不知,我鉛山所產的紙,妍妙輝光、天下無雙,靠的就是本地的竹子。換成其他原料,並不能做到如此精美。”
左夢庚隨手拿起鉛山紙查看,卻給了不一樣的觀點。
“鉛山紙拿來寫字作畫,當然得心應手。即便是同宣紙比較,也不落下風。可紙的用處不單單只是讀書寫字那麽簡單,其他的用途鉛山紙並不合適。”
聽到還有鉛山紙不能應用的地方,費映環根本不信。
“還請統帥指點。”
左夢庚也不謙虛。
雖然他不懂得造紙,但後世紙的用途比比皆是。
“現如今裝東西的工具大多數為布袋、麻袋,雖然裝載不少,可是這種袋子不成規矩,很不利於搬運輸送。倘若能夠製作出厚紙,再用厚紙製成方方正正的箱子,然後堆疊成塊,搬運也好、運輸也好,是不是很方便?”
費映環聽了一愣。
用紙來給東西做包裝,這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事。
左夢庚又道:“再比如說,沐浴更衣之時清理穢物,倘若有合適的紙張是不是更好?據說皇宮大內便用紙來清理穢物,可其質量十分低劣。若能以木漿或者草漿來製作柔軟舒適的廁紙,使用起來是不是更好?”
他頓了一頓……
“別看這樣的廁紙不起眼,造價也十分便宜,可是人們日常生活卻離開不得。大量消耗之下,自然有巨利藏於其中。”
費映環再無一開始的驕傲。
對於左夢庚提到了兩點,給他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在他以往的認知中,紙就是用來寫字的,是比較神聖的文化用品。
可是當左夢庚將紙的用途推向日常之後,一片更加廣大的天地向他敞開了。
他到底不是外行,一下子想到了其中的難處。
“統帥所言,頗有可究之處。不過依在下經驗,隻用竹子怕是不能成行。”
鉛山造紙利用竹子為原料,已經幾百年了。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質地如何,當地人早已門清。
這樣的只能用來書寫,而做其他的用途肯定是不成的。
造紙的過程中,曾經產生過許多的廢品,這些沒用的東西費映環如廁的時候也不是沒用過。
從他的切身體驗來講,那種滋味十分酸爽。
要想達到左夢庚所說的舒適綿軟的體驗,想來工藝方面還需要更加精細的改進。
而至於工藝該如何改進,左夢庚並不清楚。
他只是想到了別的。
“費先生,造紙如果需要其他原料的話,比如木材,這邊倒是可以提供。”
費映環愕然。
“不曾聽聞松江府乃產木之地。”
左夢庚擺手失笑。
“木材的來源並非這裡,而是從山東以及更遠的地方運來。那些地方樹木鋪天蓋地,伐之不盡。要多少有多少,而且都是難得的良木。山東用這些木材來造船,卻也剩下了不少邊角料。這些邊角料都是當做廢物處理,倘若魏先生造紙需要,山東可以提供。”
聽到是這麽回事,費映環大喜過望,立刻想到了更多。
“倘若如此的話,在下想要在松江府設廠,就地生產紙張,不知可否?”
到底是行商起家,這心思左夢庚不禁讚歎。
“這再好不過了。我們松江府對商業始終持鼓勵態度,費先生要在此地建廠的話,政府將會向你提供諸多優惠政策。”
兩邊一拍即合,費映環也不耽擱,連夜趕回了鉛山,去尋找合作者。
對於他們這些商人來說,做生意肯定是在山東的轄區內更好。
別的不說,單單山東善待商賈這一點,就遠超大明各地。
雖然脫離了鉛山熟悉的環境,可是原材料的獲取有保證,還能開拓新的產品類型,費映環還是很積極的。
親眼看到左夢庚三言兩語就為松江府帶來了新的商機,本地官員全都大開眼界。
他們紛紛起了心思,對於該如何繁榮本地經濟,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陽春三月,天氣還暖。
松江府的局面也徹底穩定。
朝廷無力收復松江府,勉強能夠保證江南安定,根本不敢破壞當下的局面。
而山東方面佔據了松江府,保證了這個第二中心的安全,也不想過度刺激明王朝。
見此,左夢庚決定啟程返航了。
這一出來便是三個多月,徐若琳還懷有身孕,一刻不在身邊都讓他想念的慌。
加上遼東方面後金會不會卷土重來也需要格外關注,左夢庚必須親自坐陣。
不過這一次回程,多了兩個人同行。
一個是左夢庚的嶽母顧氏。
徐若琳有孕在身,讓徐家上下十分緊張。
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顧氏愛女心切,生怕旁人照顧不周,因此親自請纓前往山東。
對於這一點,左夢庚高興還來不及。
女人懷孕之時,有母親在一旁陪伴,妥善照料,肯定心情愉悅,有利於生產。
而另一個人,則是徐光啟的外甥陳於階。
陳於階原本是朝廷官員,崇禎二年時幫助徐光啟修訂了立法後,便回家務農,一直閉門不出。
現在左夢庚基業已成,正是大展宏圖之時,陳於階不想辜負一生所學,因此再度出山。
此人在天文立法、火槍火炮等領域都有頗深的造詣,是一個難得的多學科人才。
左夢庚和他商談之後,將他安排到了孫元化身邊,一同主持火炮的研究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