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綜武俠:從小李飛刀侄子開始》第1章 天下局勢
此戰到此邀月憐星離去而結束,李尋歡身份尷尬,不能為外人道也,先拜托了卓非凡不能外傳此事,卓非凡已看出了李忘塵名氣雖響,但這位李尋歡的武功人品更是深不可測,自然滿口答應。

 兩人便悄然離開了丁家集,來到僻靜處談話。

 不過這僻靜處卻不好找,李忘塵本來記得村頭東邊有片密林,密林中有溪水潺潺,鳥語花香,但是當真走了過去,才發現一路上各種樹木斷裂、橫七豎八,大地裂開、溝壑起伏,還有各種的鳥獸落在地上,要麽傷筋動骨、要麽當場死亡,這遍地環境惡劣、死傷無數,卻都是邀月憐星所造就的。

 兩位宗師,小小的身軀,竟能釋放出這般力量?

 李尋歡蹲下來,伸手幫一頭小狐狸從斷掉的木頭下鑽出來,小狐狸瘸著退跑了兩步,轉頭朝著兩人作揖,便不回頭地逃去。

 李忘塵忍不住為它可愛模樣惹得一笑,李尋歡卻已更去幫助其他還活著的鳥獸脫困了,李忘塵也趕緊上去幫忙。他們兩武功有成,身手矯健,一拂袖即可掃開碗口大的樹木,不一會兒便將周圍好幾丈的鳥獸全都救下。

 李忘塵左右看去,見到周邊被收拾安寧,再不複此前淒慘悲愴景象,也有了些得意感,“二叔真有慈悲心。”

 李尋歡卻愁眉不展,歎了口氣,“我能力有限,在方今險惡世事下,也只能救一救這一片的生靈了。其實邀月憐星二位宮主一身武功驚天動地,適才稍稍運轉功力,又何止糟蹋了此地一處?”

 銆愯茬湡锛屾湤汨繎涓€鐩寸敤鍜鍜闃呰葷湅涔﹁拷鏇達紝鎹㈡簮鍒囨崲锛屾湕璿婚煶鑹插氾紝瀹夊崜鑻規灉鍧囧彲銆傘/p>

 李忘塵卻腦袋一轉,喃喃道,“這就是二叔構思‘小李飛刀’的根本麽?小李飛刀勁力內斂,武功越高,看來反而越是平凡,根本不會外泄力量,造成任何殃及池魚的事情發生……看來這確是一柄正義與愛之刀。”

 李尋歡詭異地看了他一眼,“正義與愛,聽起來倒不像是你能說出來的話。”

 別看我,你問古龍老師啊……李忘塵訕訕一笑。

 李尋歡道,“不過你確實也沒有說錯,其實忘塵你對武功的把握,有一種天賦奇才般的精準,我似乎能理解你的功夫為何能這麽突飛猛進了,或許你自小真應該習武才對。”

 卻還是歎了口氣,“但從此也可以看出來,你並非我的同路人,你在乎武功,而非仁心,你走不了我這條路。我這條路,終究只有我一人來走。”

 李忘塵抓了抓腦袋,從地上撿起一根木枝,“二叔,話不可能這麽說。你看,這木枝也隻一根,多容易折斷啊?”說話間指尖發力,哢一聲響,已將木枝從中一折為二,化作兩截。

 然後丟開兩截斷枝,又蹲下來撿起眾多木枝,握在手中,成了小小一把。

 李尋歡看著他認真模樣,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知道,十根木枝在一起就不容易折斷了,人多力量大嘛。”

 李忘塵愣了一愣,抬頭納悶兒道,“原來你知道啊。”

 李尋歡道,“這故事其實很老掉牙了,哪怕對我也是。”

 他思索片刻,失笑道,“你是想告訴我,我雖只能救下此處,你也不是真有仁心,但你願意幫我,對不對?”

 李忘塵丟開滿手的樹枝,站起身子,搖頭晃腦道,“孺子可教也。”

 李尋歡哈哈一笑,“倒也不錯,你雖非仁,但起碼也算有義了。”

 兩人知曉這一席話,已盡解闊別已久的生疏,勝過太多太多的話語,於是就地坐下,看天上白雲,聽耳邊溪水,靜靜待了一會兒。

 李尋歡忽然開口,打破寧靜,“大明局勢,無非江湖廟堂而已,江湖分作正邪,廟堂分作黑白。”

 正邪、黑白。

 李忘塵也不問李尋歡為何談起這個,隻細細思索品味,點了點頭。

 李尋歡繼續道,“正為武當五嶽峨眉等,邪為日月神教,黑為東西廠等,白為護龍山莊。在護龍山莊的情報中,若不算武當山隱藏的歷代長老們,江湖明面上的小三合高手大致有四十人左右,其中廟堂約佔四成,卻凝聚,江湖則佔剩余六成,卻分散,於是總得來說,仍是廟堂領袖江湖。”

 他不緊不慢、細細說來,以宏觀視角闡述大明局勢,說得入木三分,讓李忘塵深感他不再是昔日自由自在隨性自如的小李飛刀,而是深受牽絆不得自由的李尋歡。

 說到這裡,轉頭看向李忘塵,“你可知道,令任我行脫困而出的,正是青龍會。朱無視其實和青龍會暗中有勾結,但是有你相助,才又反戈一擊,親手將青龍會徹底壓下,而木道人應當是傳說中的‘十二青龍’之一,他正是多年經營毀於一旦,再無耐性乾脆離開。此時此刻,朱無視在大明已經無人可製了。”

 李忘塵恍然大悟,將此前的種種蛛絲馬跡,一並勾連成線,貫通了大量疑惑。

 青龍會助任我行脫困,無疑是為了日月神教。本來任我行對李家下手失敗,其背後勢力一直為李忘塵所忌憚,卻又一直沒有任何反應。結合後面華山一役的遭遇,青龍會曾有過大量人員的損傷,如此看來,此事必然與東方不敗有關。

 ——東方不敗給了青龍會致命重創,李忘塵聯合楚留香等人則添了一腳塵土,最後則由朱無視領袖偌大勢力,真正將青龍會的棺木釘死。

 當然,武功比邀月、憐星、東方不敗、朱無視等人還要恐怖的木道人尚且完好無損,誰也不敢說青龍會真正滅了。

 李尋歡點頭道,“沒錯,但這只是明面上的局勢,因格局穩定,反而不顯波瀾,暗地裡有多少隱藏的勢力,又有多少隱藏的高手,如移花宮的兩位,這就不計較在內了。但據護龍山莊的估計,整個大明應該最多不過二百位先天高手——仍是將武當山排除在外的。”

 兩百位先天高手?而且還未將武當山算計在其中?

 李忘塵暗暗怎舌,“武當山到底有多厲害?”

 李尋歡搖頭道,“這點誰也弄不清楚,即便有木道人惹出來一番是非,讓武當山栽了好大一個跟頭,但群山之中的道士仍未盡出,此地無疑是大明境內最深不可測的所在。”

 深不可測是深不可測,還不是成了人家的墊腳石?

 李忘塵遙想木道人當日仗劍下山的風采,盡管知曉此人乃是動蕩天下級數的大反派,也不禁心生仰慕之情。

 李尋歡問道,“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麽要說大明局勢?”

 李忘塵笑道,“因為二叔要給我叮囑在大宋江湖上混跡的方方面面,以大明舉例作為對比。”

 李尋歡滿意地點點頭,“你倒和以前一般聰明,大宋那邊可和大明天差地別,如果說大明的局勢是表面上波瀾不驚,內部裡暗流湧動,醞釀著驚濤駭浪,遲早一發不可收拾——那麽大宋江湖就是一處從一開始絕不平息、翻江倒海、動天蕩地的海上風暴!”

 李忘塵腦袋轉得很清楚,立馬知曉了關鍵,“我聽說大宋朝廷的力量很弱。”

 世道局勢穩定與否,還是得看政府的能力。

 李尋歡笑道,“你說的沒錯,方今神州天下三國之中,大明和大唐到底誰強,其實熟難知曉,但大宋一定是最弱小的。大明朝中朝廷的力量有四成,江湖的力量有六成,四成凝聚勝過六成松散。而大唐據說朝堂之上勢力更多更足,除去少林寺外的各方勢力都早已背靠朝廷大樹,比之大明更顯。但大宋這邊嘛……哼哼哼……”

 說到這裡,連李尋歡這種性格的人,也露出了一種很諷刺、譏誚的冷笑。

 李忘塵卻皺起眉,“但二叔您卻說,大宋那邊很危險。”

 李尋歡點頭,“沒錯,我沒說錯,廟堂的無能,反而更造就了江湖的混亂,大宋是弱,但是大宋江湖並不弱!相反,大宋的江湖強者如雲,因為它根本沒有大明這邊表面的秩序,數百位先天高手星羅棋布散落在大大小小勢力之中,弱肉強食,割據大地,說是大宋一國,其實幾乎都各成一派,不繳稅而成私兵,有國之實而無國之名,以形成了古時春秋、近時漢末之格局。”

 大宋居然被各大江湖勢力割據了?而且不繳納稅收,自行招兵買馬,和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近幾百年的東漢末年時期相似。

 李忘塵悚然而驚。

 按照護龍山莊估量,大明也有兩百位先天高手,但是這些高手有泰半都隱藏幕後,比如護龍山莊就絕不可能只有朱無視、殺破狼大陣、天地玄三人、天罡地煞等輩,青龍會所招收的人物中的原隨雲、薛笑人也皆是不為人知的高手。更別提皇室、世家等蘊藏的勢力,的皇帝可被葉孤城稱作天下前十的絕頂高手……這些力量可從未在真正展現在這個江湖上。

 而即使在這樣一個江湖,李忘塵居然也頗遭受了幾次險境,更遑論有三位數先天高手、亂如春秋漢末的大宋江湖!

 難怪連李尋歡也囉嗦這麽多,叮囑李忘塵。

 而李忘塵也總算對方今天下局勢,有了個基本的圖譜。

 神州三國,以大唐的廟堂力量最強,大唐自昔日雙龍相助太宗而成帝業以來,便以朝廷統禦江湖力量,江湖上除了少林寺、慈航靜齋、淨念禪院、神水宮等少數超凡脫俗的所在,便根本沒有所謂門派的概念,只是圍繞著天下權柄而形成種種門閥、黨派、幫派,江湖上的勢力就是朝堂上勢力的延伸產物。

 而在大宋,則是江湖力量最強,朝堂無力掌管,各大江湖勢力極度膨脹,不顧不管,目無皇威,劃界而自成一派,朝廷非但不能管理鎮壓,反而還得依賴他們反抗外侵內亂。據說如權力幫、姑蘇慕容家、蜀中唐門、長江三峽十二連環塢水道、丐幫等勢力,其首腦足以與大宋官家平等交流,而如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神劍山莊謝家、七幫八會九聯盟等次級勢力,則也是皇帝多為忌憚的重臣。

 而在大明,朝堂和江湖力量則趨於平衡,雙方互相合作,地位平等,也是最為波瀾不驚的一處,但真正隱藏的力量,實不在大宋大唐之下。

 最後,李尋歡留下了一句話,便也飄然離去。

 這段話是:少武道禪,逍遙自在,寰宇九極,世外三宮,三仙真,四佛陀,東不敗,西羅刹。

 這似童謠非童謠、段子一樣的話語,總結了方今天下,幾大知名的勢力或人物。

 少武道禪,指的便是少林武當,乃是天下泰山北鬥,佛門與道家的代表。少林是昔年大唐立國之本,而武當則是大明開國之基,一東一西,遙遙相對。

 逍遙自在,指的便是“逍遙派”“自在門”,這兩大門派,雖在武學開創源流、廣收門徒之上,比不得武當少林,甚至也不如早已衰落的全真教。但在武學高深之上,不但不遜色於泰山北鬥,甚至猶有過之,兩大門派共同為昔日趙匡胤打下江山立足功勞。

 寰宇九極,乃是天下神州三國之中,九個稱霸一方、勢力龐大的組織,具體為大唐的金錢幫、孫府、西方魔教,大宋丐幫、權力幫、慕容世家、唐門、長江三峽十二連環塢水道,大明的日月神教。

 從此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光是大宋就佔據其中五個名額,可謂亂中之亂,而大唐有三個名額,大明只有一個。當然,日月神教根本不甩朝廷,而大唐那邊的三方,據說都暗地裡算是朝廷貴人們的屬下,所以大唐那邊的江湖局勢只是分蛋糕的結果,真正的行動仍在上面,而大明這邊則可以任意火並。

 世外三宮則是李忘塵非常熟悉的了,乃是神水宮、靈鷲宮、移花宮三處。

 三仙真,指的是張三豐、王重陽、逍遙子三名天下知名的道家真人。其中王重陽早年指點弟子注重道學,卻荒廢武功,結果無一先天,如此死盡之後,便心灰意冷;逍遙子則相助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也飄然而去;至於張三豐則已經品嘗得夠多了,後略。

 四佛陀,指的是蓮花生,曇宗,法明,八思巴。其中,曇宗乃是昔日少林寺幫助唐王大戰王世充的十三棍僧之首,被封為“大將軍僧”的天下第一剛猛;法明乃是方今大唐聖上武曌的同門師弟,號稱“僧王”;八思巴乃是藏傳佛教聖者,為蒙古國國師,號稱“蒙古三大高手之一”;蓮花生則是地位等同於張三豐、達摩、王重陽的藏傳佛教領袖,更是八思巴、鳩摩智、金輪法王等藏傳密教高手的賢師。

 東不敗,便是東方被稱之為魔教的“日月神教”教主東方不敗。

 西羅刹,是西方被稱之為魔教的“羅刹教”教主玉羅刹。chaptere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