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全球領主遊戲:百倍人口》第二十五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
劉備不愧是未來的一方梟雄,起碼在決斷魄力這一點上非常出色。

 見關羽、張飛二人戰敗,他毫不猶豫地留下一支精兵斷後,轉身便逃。

 再加上秦霄這邊的大軍距離較遠,一時之間竟然沒有追上去。

 好在有一支輕騎部隊沿途追殺騷擾,倒也沒有丟了劉備大軍的行蹤。

 這一番逃亡與追殺的戰鬥,足足持續了近半個月。

 平均不到兩天,便會爆發一場規模或大或小的戰鬥。

 失去了關羽、張飛二人之後,劉備的指揮能力並不足以讓他戰勝嶽飛,戰鬥的結果沒有太大的懸念。

 在失去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之後,劉備被圍困於一座山谷中,嘗試突圍幾次失敗之後,抱著萬一的期待,選擇了投降。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關羽和張飛不斷嘗試逃跑,在逃跑不成之後又嘗試自殺,不願成為人質,給自己的“大哥”添麻煩。

 雖然重傷狀態下的兩人每一次逃跑、自殺,都會提前被秦霄或者芙蕾爾阻止,但也確實給兩人添了不少麻煩,至少沒辦法親自對劉備大軍出手了。

 被逼無奈之下,秦霄隻好以他們兄弟的性命相威脅,關羽逃跑、自殺一次,便砍了張飛腦袋,反過來,張飛逃跑、自殺,便砍了關羽的腦袋。

 再加上將兩人分開關押,不讓他們互相聯絡串通,總算是消停了下來。

 在劉備投降後,秦霄大手一揮,留下嶽飛和一半的大軍兼並徐州,其余的大軍直接轉道向南,與張遼匯合。

 秦霄並沒有隨軍南下,而是留在了徐州。

 劉表那邊需要擔心的地方不多,有張遼在便夠了。

 但這徐州,能撈到的好處可是不少。

 其中最大的“好處”有兩處。

 琅琊郡諸葛氏,以及東海郡糜氏。

 前者是天下最頂尖的世家之一,更是出了臥龍諸葛亮這樣的頂尖人才。

 當然,現在這個時間點,諸葛亮還是個小屁孩,指望不上。

 而且秦霄隱約記得,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似乎並不是在諸葛氏的老家琅琊郡,而是在荊州南陽郡,那裡是劉表的地盤。

 只是不知道,諸葛亮現在是還在琅琊,還是已經去了南陽。

 不過,哪怕不算諸葛亮,琅琊諸葛氏當中的人才也不少。

 諸葛玄、諸葛瑾,都是現在能夠來之即用的人才。

 年輕一代,和諸葛亮年齡差不多或者更小一些的,也有七八個在青史留名的人。

 這樣一個世族,秦霄必然是要掌握在手中的。

 至於東海糜家,卻並非是世族,而是“豪強”。

 他們出的人才不多,雖然在三國中留名的人不少,但大多沒有太強的本事,而是靠著“裙帶關系”。

 但,能搞裙帶關系,本身就是實力的一部分。

 糜家世代經商,是這個時代排名前列的富豪之一。

 劉備之所以能夠發家,就和糜家的支持分不開關系。

 甚至於,糜家的財力支持,可以說是劉備能成為天下霸主之一,最為關鍵的因素。

 比諸葛亮、關羽、張飛這些頂尖的文臣武將還要重要。

 沒有人才,可以想辦法搜羅,哪怕差一點的,也能將就著用。

 但沒有錢,那就別想要什麽發展了。

 縱觀三國時期一代代頂尖諸侯。

 袁術有汝南袁氏的絕大部分資源,袁紹則是得到了巨富甄家的支持。

 劉備有東海糜家,孫權有江東魯氏,曹操的資產則大多來源於河內衛氏。

 這幾個名字,每一個背後所代表的,都是數以億計的錢糧。

 若是沒有這些,即便是集結了天下最頂尖的文臣武將,也不可能成什麽氣候。

 自然,秦霄有系統面板,有軍功兌換,有神秘基地,對錢、糧的依賴沒有這些本土諸侯那麽高。

 但若是能取得一些巨富豪強的支持或者說“投資”,也能節省下大量的資源。

 多了不說,單單一個東海糜家,若是肯將八成以上的財產拿出來讓秦霄招兵買馬,起碼開礦的苦力人口可以減少一大半,甚至一兩年內都不需要額外召喚耕種糧食的人口,爆兵的節奏起碼翻倍。

 不說其它出身徐州,或者目前身在徐州的文臣武將。

 琅琊諸葛、東海糜家,這兩家,是秦霄志在必得的。

 不過,這些事可以慢慢來。

 先讓嶽飛帶兵去接管徐州,秦霄通過軍情局的渠道向後方傳遞了一封信,命後方準備好一批底層官員,隨時準備接管新擴張的地盤。

 隨後,秦霄便將精力放在了劉備、關羽、張飛三名俘虜身上。

 關於要如何處置這三人,說實話,秦霄是有些頭痛的。

 關羽、張飛固然是很好用,也非常讓秦霄心動。

 但秦霄卻知道,這兩人,不可能為自己所用。

 他們的心思,永遠是在劉備那裡。

 但劉備這個人……

 秦霄卻不敢用。

 這家夥就是一條養不熟的狼,真要給了劉備軍權,不說養虎為患,至少這家夥絕對會找機會逃跑,另起灶爐。

 這是一個“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人。

 哪怕自己隻佔據幾縣之地當個山大王,都不會給別人打工。

 秦霄不擔心劉備拐跑自己的軍隊。

 畢竟忠誠度在那擺著。

 但好不容易抓到劉備,若是就這麽放虎歸山,總歸是一個隱患。

 以劉備強大的PY能力和狠辣的心性,說不定就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而若是殺了劉備,那麽就必須要同時殺了關羽和張飛。

 否則,以這兩人的性情,絕對會不惜一死也要殺死秦霄,為他們的大哥報仇。

 至於說殺了劉備,招降關羽和張飛,這種好事也只能在夢裡想想。

 以關羽、張飛兩人的性格,這事根本不可能辦得成。

 除非,神秘基地的洗腦功能能夠對S級以上的英雄也生效。

 又或者讓宇智波止水給他們來一發【別天神】。

 但【別天神】有長達十幾年的冷卻時間,這個副本期限內肯定是不可能用第二次的。

 這條路走不通。

 秦霄想了很多辦法,也沒有一個能夠讓自己放心使用關羽、張飛的方法。

 但要就這麽殺了,秦霄也舍不得。

 劉備、張飛兩人倒還罷了。

 關二爺,那可是華夏的一個神話!

 最終,秦霄只能是將他們看押在精心打造的牢房中,派重兵日夜看守,等到想到妥善的辦法再說。

 徐州已經基本平定,雖然還沒有完成接管,但納入囊中只剩下了時間問題。

 荊州劉表那邊,也不會出太大的麻煩。

 接下來,除了接管兩地地盤,收攏世族、人才之外,就該籌備揮兵南下,攻打袁術的事了。

 秦霄也不知道袁術是怎麽想的,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還敢和孫堅拚個兩敗俱傷。

 這豈不是告訴別人“我現在很虛弱,快來打我”?

 但既然機會出現了,就必須要抓住。

 一旦劉表、袁術也被擊敗,整個南方幾乎就可以說歸於秦霄的掌控之中。

 雖然交州還有個士燮,但他沒有什麽大的野心,在歷史上也沒什麽存在感。

 秦霄依稀記得,這家夥好像一仗沒打,就直接率眾投了孫權,而且一直忠心耿耿,為孫權鎮守交州邊境。

 反正這家夥就是個很沒存在感,更加沒有威脅的人。

 所以說,搞定了劉表、袁術,就相當於統一了南方。

 若是能統一南方,在未來對袁紹的大戰當中,秦霄就不需要擔心腹背受敵的問題,可以一心一意對北方作戰。

 至少在兵力調度方面要省事很多。

 要是能在幾個月內統一南方的話,說不定遠遠不需要十年的時間,只需要幾年,就能完成“統一天下”這個終極任務。

 秦霄暫時放下了其它,一心一意推演著未來可能的局勢,為下一步的擴張計劃做準備。

 另一邊。

 潁川邊境。

 在得到超過十萬大軍的支援之後,張遼的底氣充足了許多。

 此前一直以穩固防守的姿態,被動應對劉磐的入侵。

 但大軍一到,張遼毫不猶豫地將全部的兵力壓上,反打了出來。

 某種程度上來說,張遼也是個賭性頗重的統帥,喜歡孤注一擲。

 但,依靠著強大的面板屬性加成,他的賭博,總能賭贏,因而便成了一代名將。

 和嶽飛喜歡精打細算的打法不同,張遼的統兵風格更加粗獷、野蠻。

 近二十萬大軍直接壓上,以最強硬的姿態,衝擊劉磐大軍的防線。

 在他的技能加持下,大軍的行軍速度極為恐怖,普通的步卒,行軍速度都勉強比得上騎兵,根本沒給劉磐任何反應的機會。

 但劉磐手下能人也不少,盡管已經來不及撤離,卻還是勉強支撐起了防線,沒有被一舉衝潰。

 甚至靠著甘寧、黃忠等一批猛將的個人勇武,還勉強以劣勢兵力,與敵軍打了個勢均力敵。

 至少場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但,也就僅僅到此為止了。

 在雙方交戰足足三四個小時,大軍已經疲憊到了極點的時候,一支只有兩三千人的騎兵從側翼殺出,直撲劉磐大軍的後陣。

 為首的是一名紅馬銀槍的年輕小將,一騎當先,手中長槍像是砍瓜切菜一般,驟一接觸,便挑飛了七八名敵人。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趙雲大聲高喊著,也不等後方的騎兵跟上,憑借赤兔馬高超的機動性,孤身衝入敵陣當中。

 雖然被敵人重重包圍,但趙雲卻是一副氣定神閑的姿態,仿佛是他一人包圍了數萬大軍一般。

 手腕一抖,長槍便化作無數虛影,將周圍數十名敵軍殺死、挑飛。

 【衝陣】、【龍膽】兩個特性加持下,趙雲在這種被敵方大軍重重包圍的環境下,反而能發揮出200%的戰鬥力來。

 趙雲殺出一條血路來,後方的【陷陣營】拍馬趕上,將這個缺口不斷擴大、撕裂。

 尋常的重裝騎兵衝陣,往往等到最前排的騎士速度降下來,就得換後邊的人頂上。

 如此反覆,少則幾輪,多則幾十上百個梯隊的衝鋒,才能將敵軍陣型完全鑿穿。

 但在趙雲恐怖的個人武力之下,陷陣營根本不需要正面面對敵人的防禦,只需要將趙雲打開的缺口繼續擴大即可。

 再加上陷陣營本身就是最頂尖的步、騎兩用兵種,個人戰力也足夠的強大,根本沒有什麽換人的說法,直接一波衝鋒,就鑿穿了劉磐大軍的陣型。

 趙雲並未停下,僅僅隻跑出數百米,就調轉馬頭,再次衝殺進人群當中。

 趙雲+陷陣營的破陣組合,在這一次戰鬥中,首次展現出可怕的威力。

 劉磐的大軍,根本無法抵禦這一組合的鑿穿。

 只要被趙雲衝進人群裡,就是一片人仰馬翻。

 反覆幾波鑿穿,劉磐的大軍士氣早已崩潰,趙雲仍然沒有停下,一路追殺十余裡,直到【陷陣營】的戰馬承受不住這樣的負擔,才漸漸停下。

 張遼卻並未停下,率領一支輕騎一路追殺上百裡,將絕大多數潰逃的敵軍擊殺、俘虜。

 要不是怕與後方大軍脫節的太厲害,張遼甚至敢一路打到長沙去。

 若是查看軍功詳細面板就會發現,這一戰,張遼大軍總計獲得了大約三十六萬的軍功,其中獨屬於趙雲和陷陣營的,就超過了十萬。

 軍功面板,是最直觀,也最公平的體現。

 趙雲和陷陣營能獲得十萬軍功,足以說明這個組合,給敵人造成了多麽恐怖的打擊。

 也證明了秦霄讓趙雲統領陷陣營這個思路,絕對是成功的。

 大勝的消息傳來,秦霄並未露出太多的意外。

 若是有二十多萬大軍,還打不過劉磐這個三流將領,那張遼乾脆可以抹脖子自殺算了。

 唯一遺憾的是,劉表手下那些讓秦霄十分在意的大將,這一戰僅僅隻俘虜了一個“腦後有反骨”的魏延。

 黃忠、甘寧、黃祖等人,見勢不妙,跑得比誰都快,壓根沒給張遼俘虜他們的機會。

 不過,秦霄倒也不急。

 只要把整個南方打下來,這些人一個都逃不掉。

 一戰擊潰劉磐十余萬大軍,劉表就算還能緊急動員一批兵力出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威脅了。

 畢竟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已經葬送掉,再二次動員出來的兵力,哪怕數量更多,最多也只是二線部隊,甚至還少不了有大量的雜兵充數。

 這樣的部隊,人數再多,戰鬥力也未必能強到哪去。

 秦霄命令張遼繼續進兵,攻略整個荊州,同時又向後方發了調令,除了必要的邊境守軍之外,將全部兵力集結起來南下,準備對袁術開戰。

 從關中、涼州、中原等各地湊一湊,秦霄還能湊出大約十幾萬兵力來。

 若是削弱邊境的防禦力量,這個數字還能更多。

 但考慮到北方的威脅,秦霄並沒有這麽做。

 十幾萬大軍,打一個元氣大傷的袁術,已經足夠了。

 何況嶽飛和張遼在完成了各自的任務之後,也會從兩側向袁術的地盤發起進攻。

 不過,就在準備出兵之前,兩條消息,先後傳遞到秦霄這裡。

 一個消息來自於嶽飛。

 他在進兵徐州的時候,沛國譙縣有一批“山民”投奔。

 沛國屬豫州,但並非秦霄控制的地盤,而是在劉備的掌控之中。

 劉備戰敗之後,這裡自然而然要被秦霄接管。

 說是山民,實際上人人全副武裝,雖然比不上背嵬軍精銳,但也不比一般的四階士兵差到哪去。

 只是人數少了點,堪堪只有千人出頭。

 一千人,自然不值得嶽飛重視。

 讓他專門提起這件事的原因,是這批“山民”的領頭者,姓許,名褚。

 “臥槽!怎麽把這人給忘了!”

 秦霄一拍腦袋,懊惱不已。

 許褚,這也是三國期間一個大名鼎鼎的猛人。

 雖然不擅長統兵,但個人武力卻是極強。

 至少能排進三國時代的前十。

 而且許褚性格忠厚,用俗話來說就是比較老實,用起來放心。

 歷史上,曹操佔領了豫州之後,許褚便帶著鄉族投奔曹操,擔任曹操的貼身護衛,每戰必奮勇拚殺。

 曹操死後,許褚還難過地哭到吐血不止。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忠誠。

 不得不說,三國時代,雖然出了不少心狠手辣的梟雄,也有陰險狡詐、兩面三刀之輩。

 但將“忠義”二字放在最前的忠臣良將,也同樣不少。

 趙雲、關羽、高順、許褚、典韋等人,都是這方面的典型。

 對於這種人,若是他們效忠的對象是自己,沒有任何一個主公會不喜歡這樣的手下。

 哪怕是在敵對的立場上,至少也會說一聲佩服。

 秦霄一直不肯殺關羽,除了因為在民間傳說中,關二爺已經被神化了之外,也是因為敬佩他的忠義之心。

 接到嶽飛的書信,秦霄本想立即召見許褚。

 但猶豫了一陣之後,還是回信讓嶽飛將許褚帶在身邊,觀察他是否值得培養。

 秦霄不打算像曹操那樣,將許褚留在身邊當一個護衛。

 以秦霄的個人武力,若是秦霄自己解決不了的敵人,許褚這個級別的護衛,用處說實話並不大。

 反而不如讓許褚前往軍中歷練,若是可堪大任最好。

 即便實在不堪造就,至少也多了一個能夠衝鋒陷陣的猛將。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秦霄沒有召見許褚,也是因為另一件事牽扯住了秦霄的精力。

 甚至,為了應對這件事,秦霄緊急將鎮守中原的商鞅都叫了過來給自己當參謀。

 ……

 “事情就是這樣。”

 秦霄簡單說明了情況之後,看向商鞅,問道:“你有什麽想法?”

 事情其實並不複雜。

 孫堅敗亡之前,便將傳國玉璽以及家傳的【古錠刀】交給了長子孫策,並讓黃蓋護著孫策、孫權兩兄弟暗中逃出揚州。

 (注:三國揚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大概有現在幾個省的面積,不是現在那個YZ市。)

 根據孫堅的“遺命”,黃蓋護著兩兄弟來到中原,以傳國玉璽為禮,請求秦霄的庇護。

 這個“意外之喜”,是秦霄所沒有想到的。

 但仔細一想,卻又合情合理。

 孫堅敗亡,孫策、孫權年紀還小,不足以獨當一面。

 最重要的是家底都被打光了,想要東山再起的難度很大。

 與其拚死一搏,賭一把爭霸天下,反而不如投靠一位“明主”,保證家族的傳續。

 再加上傳國玉璽的分量,這份禮物可以說相當的有誠意。

 而在這個時期,有機會奪天下的諸侯,其實也就兩家。

 一個秦霄,一個袁紹。

 雖然袁紹和袁術不合,但畢竟是親兄弟,以孫堅和袁術的仇恨,不肯讓自己的後代投靠袁紹,這是情理之中。

 那麽剩下一個能投靠的,就只剩下了秦霄。

 甚至於,在見到黃蓋的時候,秦霄已經十之八九確定,袁術和孫堅打了個兩敗俱傷,絕非是袁術腦子壞掉了,而是孫堅知道自己必敗之後,故意營造出這種局勢,好為自己的兒子鋪路。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袁術和孫堅最後那幾場連續發生的大戰,確實都是由孫堅主動挑起。

 雖然孫堅每一次都戰敗,但總能給袁術最大的打擊。

 似乎他一開始就不是奔著“贏得戰爭”這個目的而去,而是為了“最大限度削弱袁術”。

 這麽一想的話……

 “嘶!”

 商鞅分析出這些內容,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本以為孫堅有勇無謀,但現在看來,若無袁術糾纏,此人必成一方雄主!”

 “倒也未必……”

 秦霄面色古怪。

 要是沒有袁術,孫堅也會死在劉表的手下。

 這或許就是命吧。

 甚至未來,孫策的下場也不怎麽好,一直到了孫權這一代才勉強發跡起來。

 但最終還是被司馬晉國給滅了。

 然而,不得不說,孫堅確實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

 能培養出孫策、孫權這兩個出色的兒子,也能從側面說明孫堅的能力。

 要不是“生不逢時”這四個字,恐怕孫堅真的能有所成就。

 搖了搖頭,秦霄不再去想孫堅的事。

 一個死人,再怎麽厲害,也和秦霄無關。

 “主公此言差矣!”

 商鞅板起臉,認真道:“若是孫堅此人可用,主公可派人索取孫堅遺骸,將之復活!主公志在無盡世界,無論文武,人才總是不嫌多的,這些頂尖大才,多一個,便多一份力!”

 “復活……”

 秦霄心裡一動。

 【靈魂牧者】這個職業,是有復活能力的。

 而且在得到《符文之書-暗影》之後,通過對規則的解析,秦霄將復活術的要求又降低了不少。

 只要屍骨大致完整,靈魂還在,死去時間久一點,倒是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當然,冷卻時間的限制還是有的,這似乎是某種更高層面的規則,還不是現在的秦霄可以破解的。

 但以孫堅的才能,確實擔當得起一個復活術。

 秦霄仔細思索著這裡邊的可行性。

 孫堅已經死了差不多一個月,屍骨的完好程度如何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復活,大概只有一半對一半的概率。

 猶豫了片刻,秦霄並未立即做出決定,而是說道:“先不說孫堅,說說孫策、孫權這兩個人吧。對於黃蓋的要求,你怎麽看?”

 孫策、孫權並未出現在秦霄面前,來的只有黃蓋。

 傳國玉璽也不在他的手中,黃蓋只是帶來了這麽一個消息,要等秦霄答應他的條件,才會將寶物獻上。

 能讓秦霄糾結,黃蓋的要求自然不可能低。

 他要求,來日若是秦霄稱帝,需要給孫堅的長子,也就是孫策封王,世襲罔替。

 以王爵換取傳國玉璽,這個交換,不能用是虧是賺來衡量。

 這影響的是秦霄未來的整體大策。

 如果只是一個虛銜的王爵,給了也就給了,但黃蓋要求的卻是有實際封地,有權組建私兵的“實權王爵”。

 裂土封王,相當於是要堅定地走“分封製”的路線,對於中央集權是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這才是秦霄猶豫的關鍵。

 “若是將孫堅擊潰袁術的功勞也計算在內,再加上傳國玉璽,以及黃蓋、孫策、孫權三人未來能立下赫赫戰功的話,單以功勞而論,裂土封王並不過分。”

 商鞅先是客觀地說明一個事實,然後才說道:“關鍵是主公對裂土封王這件事如何看待。這個先例一開,可就不是封一個兩個王爵能擋得住的了。遠的不說,以嶽將軍之功,就算現在不足,將來遲早也能滿足裂土封王的條件。還有其它統兵大將,開疆辟土之功,積累的多了,主公難道連一個王爵都舍不得給?所以,這個先例,要麽完全不能開,若是開了,大肆分封就是遲早的事。”

 秦霄所猶豫的也是這個問題。

 重要的不是封出去一個“吳王”或者其它什麽王爵。

 而是這個先例一開,就會變成一個“定製”。

 一旦成了定例成法,無論封王的要求有多高,總會不斷有人滿足這個條件。

 而分封製的危害,任何一個經過信息爆炸衝擊的人都能說出十條八條來。

 給商鞅、嶽飛這樣不會背叛自己的忠臣封王,秦霄沒什麽好擔心的。

 尤其是嶽飛,以嶽飛的性格,即便是將一半的領土封給他,在秦霄需要的時候,嶽飛也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一切家底來支持秦霄。

 但其它人呢?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嶽飛一樣,將秦霄的利益置於自己的利益之上。

 大多數人,還是有私心的。

 一旦他們有了自己獨立的領地、私兵,乃至於勢力,野心就有可能膨脹。

 到時候,一旦諸侯割據的局勢失控,現在的三國世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分封製也不是沒有好處。

 最大的好處就在於“激勵性”。

 有裂土封王這個誘惑在,麾下的文武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為秦霄開疆辟土。

 但,單單只是這一點好處,還不足以讓秦霄下定決心。

 “其實……”

 商鞅見到秦霄猶豫,知道秦霄還沒有想好。

 遲疑片刻,他開口道:“主公可召黃蓋協商。想必他也只是坐地起價,主公可落地還錢,看看能否讓他降低條件也好。”

 討價還價嘛,試試總不是壞事。

 “也好,就先試試。”

 秦霄命人召來黃蓋。

 黃蓋身上的傷疤很多,顯然沒少經歷戰場廝殺。

 而且以黃蓋的地位,身邊不會缺少親兵保護。

 只有每一戰都奮勇在前,才會留下這麽多的傷痕。

 從這一點,也能側面看出黃蓋的性格。

 進入殿中,黃蓋的姿態擺得很低,單膝跪下,行禮道:“泉陵黃蓋,見過秦侯。”

 黃蓋是個“實用主義者”,並不太在意自己的面子問題。

 只要能達到目的,爭取到實打實的利益,他並不介意擺低姿態,多說幾句好話。

 “關於你之前的要求,我和人討論過了。”

 秦霄也不廢話,開門見山道:“裂土封王事關重大,此例不可輕開。烏程侯之事,我深表遺憾。我可上表請天子封其長子繼烏程侯,次子封於其故鄉富春。”

 微微停頓了片刻,秦霄繼續道:“至於以後如何,便看你們能立下多少功勞了。我今日便打算對袁術用兵,為烏程侯報仇,你若是有意,也可領一軍出戰。”

 黃蓋一開始提出裂土封王,本來就是為了坐地起價。

 事實上,他也知道,光憑一個傳國玉璽,想要換一個實權王爵,是不可能的事情。

 實在不肯給,人家難道不會硬搶嗎?

 就算黃蓋將孫策、孫權隱藏的很好,那又如何?

 鎖定了這個目標在,只要肯下力氣,總是找得到人的。

 哪怕不是百分之百,黃蓋也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秦霄提出的這個條件,其實已經達到了黃蓋的預期了。

 說實話,若是真的秦霄滿口答應給孫策裂土封王,黃蓋反而不敢信任。

 袁術抓著孫堅窮追猛打,為的就是這傳國玉璽。

 漢朝一代,為了這傳國玉璽鬧出的紛爭也從來沒有少過。

 雖然只是一枚印章,但它的象征意義卻太強了。

 黃蓋不敢保證,秦霄在得到傳國玉璽之後會不會過河拆橋。

 但現在,見到秦霄一個勁地討價還價,黃蓋反而放心下來。

 秦霄越是計較,越是說明他沒有打算過河拆橋,事後殺人滅口。

 當然,達到心理預期是一回事,但黃蓋還是想盡可能為自己的“少主”多爭取一份好處。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兩人終於達成約定,孫策、孫權各自封“列候”,也就是現在的最高爵位。

 若是有朝一日秦霄稱帝,需按照秦霄稱帝時的爵位制度,給孫策封最高一級的爵位。

 同樣,秦霄也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孫策、孫權需要立下足夠的功勞,才可換取爵位。

 可以提前賜予爵位,但“透支”的功勞必須在限定期限內滿足,否則爵位將會剝奪。

 當然,黃蓋可以替兩人“打工還債”。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細節,比如如何對袁術用兵等等。

 不過那些細節都不重要了。

 與黃蓋達成約定之後,又過了幾天,秦霄見到了孫策、孫權兩人。

 孫權沒什麽好在意的,無論他未來的成就有多高,現在都還只是一個小屁孩。

 秦霄也不可能給他發育起來的機會。

 倒是孫策,綽號“小霸王”,個人勇武非常可觀。

 在整個三國時代,或許排不上超一流,但達到一流水準卻是沒有問題的。

 唯一差的地方,就是謀略方面有些不足,不適合作為統兵主帥。

 但即便如此,一個SS級武將,也能有很不錯的發揮空間。

 再加上黃蓋這個SS級統帥+S級武將,讓秦霄麾下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唯一讓秦霄不太滿意的就是,孫策對自己的忠誠度不是很高,只是堪堪達到了及格線,估計這還是因為他父親孫堅的遺命。

 黃蓋的忠誠度雖然達到了八十以上,但他第一忠誠的對象卻是孫策和孫權兩兄弟。

 不過這倒是無所謂。

 忠誠度嘛,可以慢慢提升。

 只要人到了自己手下,那還跑得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收獲,自然就是傳國玉璽了。

 ……

 傳國玉璽

 類型:鎮國神器(高階)

 屬性:

 1、玩家麾下領土面積、人口、經濟、軍事等要素均滿足條件後,可憑此道具“稱帝”,獲得爵位特性【人間帝王】。

 當前未達成項:領土面積、人口。

 2、領地內,所有非英雄類單位忠誠度若不足80點,則提升至80點。稱帝後,該數值提升至100。

 3、領地內,所有農業產出+20%。稱帝後,該數值提升至30%。

 4、領地內,所有工業效率+20%。稱帝後,該數值提升至30%。

 5、領地內人口越多,天災概率越低。當人口超過100億時,不再出現任何天災。

 6、領地內人口越多,英雄角色誕生概率越高,英雄誕生方向取決於領地發展策略。當前加成:百萬分之三。

 7、頒布法令時,使用該道具蓋印,可大幅加強法令執行力度。

 8、持有該道具,稱帝後,大幅提升人才投奔幾率(需滿足屬性1要求)。

 9、持有該道具,征服任意沒有“鎮國神器(高階)”守護的文明時,大幅降低其國民反抗意志。

 備注:原本只是一件中階鎮國神器,在半神化世界的加成下達到高階。

 ……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用一整塊無暇的玉石雕刻而成,下半部分方方正正,上半部分幾條龍交織在一起。

 一角破損,用黃金補上缺口。

 不知為何,看到這個缺口的時候,秦霄竟感覺有些遺憾。

 王莽這個“歷史第一穿越者”,好事沒乾多少,但對文明的破壞卻是極大。

 好在這塊破損並沒有影響傳國玉璽的屬性。

 【傳國玉璽】的屬性之強大,完全出乎秦霄的意料。

 但看了看備注中的說明,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原因。

 中階鎮國神器,在半神化世界加成下提高到了高階,屬性大幅度增強也是正常。

 唯一可惜的是,秦霄控制的地盤還不夠大,領地上的人口也不足,不滿足“稱帝”的條件。

 不然,一旦完成了稱帝,秦霄的勢力和實力,又能大幅度提升一波。

 但,光是現在,也已經足夠了。

 九條屬性,盡管秦霄目前能觸發的不過是其中的7條,甚至最後那條對異族征戰的加成壓根起不到什麽效果,也依然能給秦霄帶來不小的加成。

 尤其是2、3、4條屬性。

 第二條提升“非英雄單位忠誠度”的屬性,看似對秦霄來說沒什麽用。

 神秘基地的洗腦功能,可以把每一個人的忠誠度都拉滿。

 但實際上,這卻能給秦霄省下大量的人口額度。

 要知道,洗腦可是要佔用人口額度的,雖然每一個人隻佔用1點人口額度,積累起來也不可小視。

 為了節省人口額度,對一些不重要的平民、普通士兵的俘虜,秦霄都懶得用這個功能。

 這也導致領地的整體民心略有下降。

 而有了【傳國玉璽】的加成,這方面的隱患就不再存在了。

 以後,神秘基地的洗腦功能,就只需要用在一些低階英雄的身上,長遠來看,至少也節省了以百萬為單位的人口額度。

 第三、第四條屬性的加成,更是對任何領地都意義極大。

 農業、工業產出和生產效率,意味著可以用更少的人口、更少的土地,來完成同樣的工作。

 又或者說,在土地、人口不變的前提下,秦霄能養活更多的士兵。

 在秦霄的領地中, www.uukanshu.net 執行的是“大擴張”策略,永無止境地對外作戰。

 任何民生、經濟方面的發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轉化為戰爭力量。

 無論是什麽樣的加成,對於秦霄來說,最終的標準只有一條:能養活多少軍隊。

 在這一方面,只需要簡單的換算,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稱帝之前,傳國玉璽的加成,至少能讓秦霄多養活一成半到兩成的軍隊。

 以數十萬大軍這個基數來看,這個加成已經是相當的可觀。

 若是完成了“稱帝”,還能更進一步提升,最高能達到三四成之多。

 看了看屬性1的備注,秦霄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已經完全心裡有數了。

 擴大地盤,增加人口。

 然後,稱帝,統一天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