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秦守陵人》第161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
“等吧,這小子應該是在等長公子到了才會一起進縣衙的。”王綰稍微一想就知道樗裡尋不進縣衙的原因。

 因為這家夥很皮,也很懶,所以絕不會自己出來挑大梁。

 最關鍵的是,樗裡尋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天下只能有一個帝王,地方也只會有一個長官,大秦未來的帝王只能是長公子扶蘇,而秣陵的縣尊也只能是長公子扶蘇。

 “樗裡倒是教的一個好子弟!”王綰笑了。

 多少官員,名臣大將就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才導致了最後英雄末路,功高震主,為帝王不容的。

 樗裡的教育卻是讓樗裡尋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絕對不會去與扶蘇爭,始終把自己擺在輔佐之臣的位置上。

 “陛下也是多慮了!”王綰笑了。

 嬴政會派他來,其實還有一個密詔就是讓他教會扶蘇和樗裡尋,怎麽做一個帝王和一個謀臣,怎麽去擺正自己的位置。

 現在這兩人都太優秀了,長公子扶蘇有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有容人之量;而樗裡尋則是知道怎麽擺正自己的態度,能將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全力去輔佐扶蘇。

 “大秦未來可期啊!”王綰欣慰地說道。

 鄣郡太守則是一臉的疑惑,都沒見到人,怎麽這個老大人卻是這麽的開心呢?

 “我們為什麽不去縣衙?”憐影很疑惑的看著樗裡尋問道。

 “因為大舅子要來了!”樗裡尋笑著說道。

 想要尚公主,肯定不能得罪自己的大舅子啊,不僅不能得罪,還要討好自己的大舅子才是最關鍵的,所以讓扶蘇來到秣陵當個甩手掌櫃,功勞是大舅子的,背鍋送死躺槍他去,這樣的妹夫,扶蘇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樗裡尋果斷為自己的機智點讚。

 當然要是王綰知道樗裡尋怎麽想的,恐怕能氣的背過去。

 “秣陵還是太小了,不論是人口還是城池的建設都不足以支撐秣陵成為帝國東方的都城。”樗裡尋遍走秣陵各地確定了秣陵的總人口也不過十萬,離臨淄這樣人口過百萬的大城來說還是差的太遠了。

 “公子想要把秣陵建成臨淄那樣的大城?”憐影被樗裡尋的想法嚇到了。

 天底下能有幾個臨淄那樣的大城?鹹陽算一個,洛陽算一個,邯鄲和大梁算半個,然後就沒了。

 樗裡尋居然想把秣陵建設成人口過百萬的那種一國國都的大城,簡直是異想天開了。

 “是啊,秣陵有這樣的潛力,缺的只是人口罷了!”樗裡尋笑著說道。

 秣陵水系發達,地勢平坦,只要能解決水患,將河道修整成渠滋養四方,那麽秣陵完全注意供養起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大城。

 所以秣陵如今缺的是人,是錢和官署的支持,若是在秣陵修建一個如鄭國渠一般的大型水利,甚至不需要如鄭國渠,都注意澆灌良田萬頃。

 “公子知道楚地最難的是什麽?”憐影還是忍不住打擊樗裡尋。

 “說來聽聽!”樗裡尋也想知道憐影對楚國的看法。

 “淫祠邪寺!地方士族!”憐影答道。

 這是楚國還在時都沒能解決的,楚國的士族與其他各國不一樣,楚國的士族極為團結,甚至能夠聯合起來威脅到君王的統治,朝堂也幾度被這些地方士族把持著,君王如同傀儡一般。

 “王權不出都城,不達鄉邑。”樗裡尋摸了摸嘴唇,這是他這段時間訪問三老總結出來的。

 地方豪強和士族把控著地方,一村幾乎就是一族,三老都是族內選出,然後縣尊也是縣中大族們推舉出來,代表著地方,根本不會去理會郡所的命令。

 逼急了這些人就會上山為寇,然後養寇自重,使得地方官員對豪強士族也只能選擇屈服或者睜隻眼閉隻眼。

 “淫祠邪寺是什麽情況?”樗裡尋好奇的問道,這些是他這段時間沒有發現或者說看到了並沒有重視的。

 “楚地百姓信奉各類神明,地方豪族也以此來大肆斂財,別的不說,就是我們剛剛經過的村子,你知道就供奉有多少神明嗎?”憐影問道。

 “多少?”樗裡尋想了想,他只是知道剛剛那個村子有很多神鴉社鼓,但是具體有多少他還真沒有在意。

 “不下十個,信奉村子守護神明的就有山神、土地、河伯,然後還有求子的少司命,求長壽安全的大司命,求庇護的東君、東皇太一等等。”憐影細數著楚地祭祀最多的神明,還沒算上各地自己虛構出來的什麽龍君、山鬼、白仙、黃仙之類的。

 “這麽多!”樗裡尋也呆滯了,這麽多神明供奉得過來?每年得拿多少錢糧來供奉啊。

 “所以對楚地百姓來說,比賦稅更重的其實還是這些對神明的供奉!”憐影說道。

 樗裡尋點了點頭,果然,楚地不是那麽容易搞定的。

 大秦本身的賦稅並不高,三十稅一,在七國之中都屬於是最低的了,除開舉國之戰時臨時征收,其他時候賦稅是六國之中最低的,而且獎勵耕作,種的越多也是有功勳的,功勳上來以後,相應的賦稅也能有所減免。

 可是若是在加上地方貴族的收的稅,以及憐影所說的神明供奉,這麽一下來,豐年還好,一旦到了災年,百姓必然家中無存糧,然後流離失所到處乞討度日。

 “原來隱患出在這裡!”樗裡尋明白了。

 他還很奇怪秦國的稅是很低的,可是為什麽到了後世都在說秦國的稅收嚴重,原來是因為勝利者書寫和引導,將百姓流離失所的根本歸因給了大秦,把百姓活不下去的矛盾轉嫁給了大秦,讓大秦來背這個黑鍋。

 而所謂的史官,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在書寫歷史時,就算是最純粹的史官也直接隱去了這一筆,閉口不談秦之賦稅。

 其他的史官在則開始將地方貴族強加的稅也算到了大秦頭上,最後三人成虎,秦國不得不背上這一口大黑鍋。

 “看來你又要飲血了。”樗裡尋看向了腰間的定秦劍。

 他沒有能力,也想不到什麽辦法去改變這種現狀,但是他有能力把製造出這種問題的人乾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