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富到第三代》第七百八十四章 明擺著只是想圈錢
後續影響還在發酵。

  微軟msn突然收購美國在線的部分業務,讓蘇業豪不得不想辦法應對。

  消息傳出短短兩天,顏文字集團的股價迅速縮水11%,讓公司股價下跌十多億美元,他作為最大股東,身價因此蒸發掉大約八億美元。

  由此可以清楚看出,微軟這個巨無霸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明顯比顏文字集團高出太多。

  二者總市值相差三十多倍,根本不在一個體量上,也難怪顏文字集團明顯佔據市場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卻依然不被眾多投資者看好。

  反倒是包括美林證券、野村證券在內的一批機構,暗地裡悄悄出手,低價買入了大量股票,這部分被它們增持的股票,總共佔據顏文字集團總股本的3.6%左右,要不然跌幅肯定比現在更大。

  去年三月份時候,思科公司股價短暫突破五千五百億美元,成功壓下微軟,登上納斯達克總市值第一的寶座。

  那會兒還有人笑話蘇業豪傻,早早就拋掉它和高通這兩個大牛股。

  才過去一年多時間,思科股價已經跌至一千三百億美元左右,依舊陰跌不止。

  而微軟,還是牢牢佔據納斯達克市值第一的寶座,總市值保持在三千兩百億美元上下,手裡握有大筆流動資金。

  全球絕大多數電腦廠家,每生產一台電腦就要支付給微軟一筆購買indos桌面操作系統的費用,有些客戶看似沒花錢,實際上價格已經涵蓋在電腦售價當中,黃鑽電腦也不例外,好不容易才爭取到一個優惠價,沒少花冤枉錢。

  蘇業豪的個人身價很高,已經位居全球第六大富豪。

  但論起知名度、影響力以及掌握的財富體量本身,暫時還遠遠無法和財大氣粗的微軟相比,積累的時間終究還是太短了點。

  微軟旗下一家msn,剛表露出在即時聊天和社交領域的野心,就讓顏文字集團陷入麻煩當中。

  好在深陷反壟斷訴訟中的微軟,等於帶著手鐐腳鐐跟顏文字集團爭搶市場,能夠依賴的只有通過數億人使用的桌面操作系統平台引流,以及規模龐大的流動資金,沒辦法徹底限制顏文字集團......優勢依舊在蘇業豪這邊。

  事實卻是如此。

  矽谷湧現出那麽多即時聊天類的企業,都無法跟顏文字集團競爭,關鍵就在於icq和tvt不僅只是聊天,還分別搭建起了兩個不同的社交平台,這才是顏文字集團的核心優勢,讓用戶在網絡上搭建起了社交圈。

  擁有社交這個大殺器,顏文字集團基本上立於不敗之地,市面上還沒有出現能夠取代「朋友圈」和「個人空間」的產品。

  蘇業豪正在嘗試把危機變成機遇,抓緊時間擴大顏文字集團的業務規模,平時很容易引起警惕的舉動,在近期變成了合情合理的自救。

  微軟是服務於第三方企業的平台,一旦嘗試把手伸到其他領域,觸及到其他互聯網企業的利益,就會容易引起全行業的抵觸情緒,步步維艱,宛如深陷泥潭。

  同樣的道理。

  既然顏文字集團,同樣也以第三方服務業務為核心,為提供第三方企業提供廣告引流等服務,假如無緣無故開始擴張,把手伸到其他互聯網行業裡,難免也會損失大批廣告投放客戶,甚至被人用惡意訴訟、扶持其他同行等手段拖垮。

  矽谷容不下一個橫跨眾多行業的互聯網巨頭。

  這也是前兩年明明有許多機會,蘇業豪卻視而不見,隻敢通過koko風投融資的根本原因。

  大型在線網絡遊戲、支付工具、在線影片租賃這三個行業,則屬於近年來剛剛興起,或者說沒什麽人關注的小眾新興領域,被他反覆斟酌之後才敢通過

  顏文字集團進行投資。

  畢竟入場搶別人生意,和親自孵化開辟新市場,二者之間截然不同。

  像暴雪遊戲工作室的《魔獸爭霸》、《星際爭霸》、《黑暗破壞神》,以及維爾福遊戲工作室目前的主打產品《半條命》、《反恐精英》,其實都屬於單機遊戲......

  面對蘇業豪八千萬美元,外加承擔公司負債的報價。

  奈飛公司創始人凱文·哈斯廷斯,考慮到第二天早上,就爽快答應了下來,簡直跟遇到救命恩人一樣,開心壞了。

  沒辦法,真是被逼無奈。

  早在兩三個月前,凱文·哈斯廷斯還曾去找過自己的競爭對手,希望對方能夠收購奈飛的業務,可惜對方沒答應,公司拿不到新融資,帳戶上僅剩七十多萬美元,還不夠支付跟聯邦郵政合作的快遞費用,負債累累。

  不僅已經斷糧,還有可能面對客戶們的群體訴訟,確實沒想到蘇業豪會從天而降,開出這樣一個令人驚喜的收購價,簡直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以至於凱文·哈斯廷斯和他的合夥人們,甚至懶得再討價還價。

  具體的收購被交給約翰·周負責,他陪蘇業豪吃晚餐時候,告訴說:

  「我讓奈飛的ceo計算過,他們的債務大概有八百萬美元。這樣一家燒錢擴張的公司,真能給我們帶來收益嗎?客戶每個月只需要花費二十美元,就能選擇六部影片,看完再寄回公司,又能繼續選擇六部,光盤的成本先不說,倉儲成本、人工成本、來回快遞費用這些,都由奈飛公司承擔,去年一年燒掉五千多萬美元, 明擺著只是想圈錢。」

  通過瘋狂燒錢,把客戶規模和營業額、增長率做上去,在去年三月份股災破滅以前,這一套非常容易圈錢。

  沒人會關心公司是否虧損,做一套未來多少錢的增長盈利預期報表出來,就能吸引到無數揮舞著支票的投資者。

  短短一年過去,這一套已經行不通了。

  奈飛每增加一位客戶都會造成更多虧損,嚇跑不少潛在投資者,以顏文字集團的引流規模,也難怪約翰·周開始擔心。

  蘇業豪不以為然,笑著說:

  「它就像去健身房辦卡,確實有人每天都去,可絕大多數人只是覺得自己需要它,平均一個月能不能用到一次,都還是個未知數。奈飛的引流成本很高,佔據去年虧損的大部分因素,然而業務本身的情況還不錯,正好適合顏文字集團的情況,能夠低成本通過奈飛引流變現。」

  引流變現只是其次,更關鍵的原因他沒告訴約翰·周。

  以奈飛的情況,只要積攢到足夠多的用戶,等到未來網速變快,能夠輕松跨越到在線觀影行業裡。

  進而通過收費模式,迅速成長為一家大體量的互聯網公司,單憑這一點,就讓蘇業豪覺得有必要拿下它試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