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世祖》第39章內閣之權
“陛下仁德——”

 幾人異口同聲地拜下。

 對於福王的命運,其實早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沒有直接暗殺,真的算是皇帝仁德。

 不過,朱誼汐隨口一說,福王朱由崧的諡號,廟號等,也全部作廢,說白了就不承認他的皇位。

 就如同建文一樣,只能年號代稱。

 當然,朱誼汐之所以如此仁慈,實在是由於朱由崧沒有子嗣,對皇權的威脅極小,沒有人會推舉一個絕嗣的人當皇帝。

 眼中釘、肉中刺的,反而是崇禎的子嗣,如太子朱慈烺等,雖不至於掀起叛亂,但蠱惑人心卻是夠了。

 想到這裡,朱誼汐冷聲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對於建奴,決不能類比北元。”

 “臣等讚同。”

 到了這個份,不讚同又能如何?

 薑曰廣很識趣地先行告退,徒留下內閣三學士。

 趙舒、張慎言、閻崇信三人拱手而立,靜靜等候著皇帝的言語。

 朱誼汐目視著三人。

 首輔趙舒四十九歲,山西人,精神奕奕;次輔張慎言也是山西人,六十九歲;而屈居老末的則是閻崇信,最為年輕,年歲三十有七,陝西漢中人。

 內閣三人都是北人,倒是意外中又球意料之中的事。

 事實上,對於翰林院的改革,只是皇帝的試水。

 顯然,效果不錯,無論是翰林院還是內閣,都比較認同。

 但這次將改革的刀子砍向內閣,也不知後果如何?

 不過,朱誼汐對此有信心,這不僅是開國皇帝的威望,也是六部尚書聽話。

 薑曰廣、呂大器、高弘圖,前東林黨人,與內閣瓜葛不多;朱謀、馮顯宗、王應熊,則與皇帝關系更近。

 可以肯定的說,如果皇帝不配合,內閣就是空架子。

 “太祖廢黜宰相,而至成祖設內閣以來,朝廷以歷兩百余年,及至如今。”

 皇帝一開口,就是聊起了內閣的歷史。

 三人有點茫然,但同時心中一稟,立馬察覺到這關乎內閣。

 “這兩百余年,內閣上輔皇帝,下撫萬民,可謂是勞心苦力,既有三楊這般的賢臣,也有嚴嵩這種諂媚奸臣,還有張居正、高拱這般的權臣。”

 “當然,碌碌無為者也佔多數。”

 這話有點誅心,但三人耐得住寂寞,低著頭,不住地猜想著。

 站起身來,朱誼汐不停的踱步而行,亭外傳來些許的鳥鳴聲,讓他繼續道:

 “及至世宗皇帝,嚴嵩借票擬之權,處死輔臣和諫官(楊繼盛),開了先例……”

 “再到張居正,聯合馮保,專權橫行十載,厲行改革,神宗皇帝親政,盡廢新法,感念內閣權重,隨漸閣權……”

 內閣權力越重,司禮監的權力也會隨之膨脹,如英宗時的王振,正德時期的劉瑾,以及神宗時的馮保、天啟時的魏忠賢。

 說來好玩,掌管西廠的汪直,反而是以能力著稱,成化犁庭其實就是他充當監軍時的戰績,後來再大同監軍,抵抗韃靼人有功……

 後來之所以失寵,則是因為長期坐鎮遼東,被貶南京。

 崇禎時期內閣權勢被削,自然也就沒有什麽權閹。

 絮叨完,皇帝問了一個誅心的問題:“如今司禮監不再,不知日後內閣勢大,再出個張居正、高拱,後世子孫能如何?”

 這下,三人沉默了。

 對於張居正這樣的專權,其實在官場上很受厭惡,因為他奪了六部的權力,而且其他輔臣也成了屬僚,陪襯。

 難道皇帝想再設司禮監?

 幾人心中突然迸發出此等念頭。

 但一想起日後被太監針對的恐怖,給太監賠笑,他們心裡頭就膈應的慌:

 寒窗苦讀幾十年,不及人家胯下一刀。

 見到幾人依舊沉默,相處了幾年,朱誼汐也覺得不能再繞了,只能道:“卿等不覺得,以首輔專擅票擬之權,不是太過了嗎?”

 三人恍然,隨即目光聚集到了趙舒身上。

 他倒是不慌,很坦然地抬起頭,開口道:

 “陛下所言甚是!”

 “閣臣本不分先後,自天順年(英宗)起,遂有首、次、群之分。”

 “及至世宗(嘉靖),票擬之權遂由首輔專擅,以至於嚴嵩、張居正等權臣而出……”

 說白了,就是在嘉靖初繼位後,楊廷和大權獨攬,把票擬之權收歸首輔之手。

 換句話來說,其他的輔臣對一件事都有建議,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由首輔來決斷,寫成票擬呈交給皇帝。

 如果有不同意見,根本就見不到皇帝面。

 而不是後世人想象中的,內閣群臣的意見都貼片,讓皇帝自由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內閣首輔的權力被不斷地提高,原本的兼聽則明,變成了偏聽。

 一旦首輔是賢臣,如張居正這種,自然帶來無限的好處,而一旦是庸碌,或者奸臣,其危害就會不斷的擴大。

 也正因為首輔權勢大,所以導致黨政開始盛行,因為這是贏者通吃的局面。

 只要成為了首輔,內閣就成了囊中之物,群相製名存實亡。

 在這種情況下,廷議就不得不被推出,這就是皇帝企圖聽見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在人事權上。

 “那元輔以為該如何?”

 朱誼汐思慮一會兒,盯著趙舒的眼睛,直接開口問他。

 “以臣之議,可以回歸嘉靖前,由群臣同署……”

 趙舒又不是傻子,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立馬果斷地砍向自己的胳膊。

 張慎言、閻崇信二人先露出一絲驚喜,又極為錯愕,再露出深思,表情變化極快。

 “群署的話,倒是頗為麻煩。”

 誰知, 皇帝竟然搖頭表示否認。

 這下,輪到三人錯愕了。

 群署的話,這就代表一件事有著三四種看法,全憑皇帝的喜好來挑選,而在同等的意見之中,排在第一且加持著首輔頭銜的票擬,自然更容易被取用。

 就像是推薦,前面的位置和後面的位置曝光量能一樣嗎?

 說白了,看上去屬於公平,其實就是換湯不換藥。

 朱誼汐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再走重複路,這不是讓子孫後代受苦嗎?

 題外話

 這一章比較無聊,屬於政治制度改革,但說的比較淺顯,應該都能懂

 7017k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