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858章 引路紙旗
洛陽之行,最關鍵的地方,在張飛這裡。

李孟羲好奇問張飛,當時欲裹挾暴動,所謀劃如何。

要說起詳細計劃,張飛皺眉沉思了好久,他低頭看著座下地圖,該從哪說好呢。

“要三日內裹挾數十萬人,就按裹挾二十萬算,俺算過,一村裹挾百名青壯,二十萬需裹挾兩千村落,需裹挾數縣全境方能達成如此兵力。”

“而某手中之兵,不過三千,這區區三千,俺留三五百留用,再分出斥候遊騎等人手,再派人埋伏要害之地,剩下可用於裹挾人力,頂多不過兩千。”

“要成事,裹挾一村,最少得甲士四十人每十人圍堵一面,兩千人,不過分裹挾隊伍五十而已。”

“三日之內,總挾兩千村,一隊五十甲士,需三日之內,破四十余村。這何其難也!”

在洛陽腹地以三千兵馬造反起事意圖一舉推翻大漢王朝,已知是極難,聽張飛親口講來,更是艱難。

李孟羲眉頭緊皺,他以為自己判斷失誤了,張飛的三千人或根本沒能力去裹挾成勢,估計真到事到臨頭,張飛大可能要慘敗。

張飛卻說有辦法解決兵力之難。

張飛在地圖上找了一會兒,隨意找了一個縣,對著地圖講了起來。

在繪製滿村落、河流、叢林、道路分布,記有密密麻麻標注的地圖上,張飛手指向地圖一角。

“此處,尹川縣,三官窪村。”張飛抬頭看了看聚精會神聆聽的眾人,他講道,“方圓十八村中,此村最是偏僻,最是破落,人丁最是稀少。

且,此村無人養馬……”

李孟羲不解問,“無馬怎了?”

張飛解釋,“他村裡若是養馬,一旦有變,瞬可化為騎兵也。

他村裡出個騎兵,抵俺十個甲士。

俺留於裹挾的兵力,一隊就四五十人,就這麽四五十人,打有騎兵的村落,不穩妥。”

李孟羲了然,他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張飛盯著地圖上【三官窪村】的圖標,在地圖上,這個村落的圖標只是個簡陋的抽象的房子,張飛眉頭緊皺的盯著這個小房子看,似乎是在努力回憶這個小村落的相關信息。

看了一會兒,張飛回想起來了,他用指頭指著地圖上的小房子圖標按著,“這兒,西北角,這兒是入村大路。”

“南邊有個路,北邊也有小路。”

“他村裡有大戶,大戶是在……”張飛低頭湊近仔細瞅了瞅,他瞅清了,小房子在南向有一個用墨跡畫的小線段,線段一頭點了一滴圓墨。“村裡大戶是在靠南路口。”

李孟羲聽張飛這一通講,他都驚訝了,他驚訝的瞅了瞅啥也沒有的地圖,他瞅著簡陋的小房子圖標,又抬頭瞅了瞅張飛,他驚訝的不行,張飛竟有這麽強的記憶能力,不可思議。

李孟羲好奇的問張飛是如何記得這麽清的。

張飛嘿嘿一笑,“俺記不清,就是記不清,才生了一個法子好記一點。”

張飛有記地圖的訣竅,訣竅就是,斥候沿路留標記的線段法。

說來,這個線段法還是李孟羲摸索出來的。

張飛叫眾人湊近細看,他指著地圖上的小屋圖桉,小屋一圈細看有幾個很不起眼的小線段,乍一看,還以為是毛筆毛刺的痕跡呢。

小屋圖桉上,南一個線段,北一個線段,西北角有一個線段。

張飛解釋,這個村子,進出村有路三條,分別就是線段所指方向,且,從線段上看,西北方的線段,最粗,這是說,三條路中,西北向的路最寬,而北向的線段非常細,則是說,北邊的路是個小路。

再有,在小房子圖桉南邊的線段,線段一頭,特意滴了一個圓圓的小墨點,這是說,從南邊打進村,能最快到達大戶豪強所在,從南打,可最快擒賊擒王。

李孟羲看著講的頭頭是道的張飛,他都笑了,牛逼的很,張飛竟然發明出了一種地圖標注法,且很顯然,這個標注法簡明扼要好用的很。更讓李孟羲驚訝的是,他不知張飛是如何把這處村落摸的這麽清楚的。

前邊張飛還說,這個三官窪村,乃是方圓十幾個村落最弱的最容易攻破的。這至少說明,張飛至少把附近所有村落的情報完全摸了一遍。

問張飛,張飛說是一開始把軍中大半人力都散出去了,前幾日,盡了全力去刺探各處情報,然後匯總到中軍,再由隨軍士子描了圖再畫到圖上。

也就是說,大家腳下的這一副巨大的鋪滿了整個帳篷的超大地圖,全是張飛領人畫的。

而畫圖的方法,乃是用了取巧之法,義軍沒有畫圖人才,所以就派人用重金在洛陽城買了一份比較精準比較詳細的洛陽周遭的輿圖,然後以這份精準的輿圖為框架,將圖放大到整個帳篷那麽大。

義軍士卒無法精確判斷地理方位和村落分布,但在輿圖精準到鄉和裡的框架內,士卒只需要去判斷這一鄉之中幾十個村落的分布位置,這就使得,依托一個標準地圖框架,使士卒們收集到的情報可以精準的匯總到地圖上。

一份標注了洛陽周遭十幾縣上百鄉上萬村落的詳細到一片樹林一個池塘一個入村的路口,詳細到令人發指的地圖,就這麽誕生了。

完成這樣一副地圖,需要一千以上的人力花費三日還是五日還是十日時間,不知,反正張飛是把這份麻煩到極點的地圖完成了。

三管窪村,是尹川縣四支裹挾隊伍其中一支的源頭,“從三官窪村,五十兵力,留二十人堵路口,剩下三十,直衝村中而去。”

“到了村裡,直殺向大戶,先殺大戶家男丁,再搜其錢糧,同時,壓滅村中反抗。

待鎮壓全村之後,散大戶錢糧於同村貧寒,再大呼一聲【分田均地】,後,不作遲疑,領著村中貧寒去把村裡大戶土地一分,隨手寫了地契蓋章印給他。

後再明說咱是造反,要是跟咱造反,就給地,要是不跟咱造反,刀下不留人。”

說到精彩處,張飛嗤笑一聲,“他等貧寒,得了大戶糧,又分了大戶地,刀又逼到他脖子上,威逼利誘之下,他怎敢不從?”

“隻一二時辰,足以分完糧分完田地,從其村裹挾五十丁壯,殺向第二村。”

張飛手指從【三官窪村】往南一劃,劃到【魯窯村】,“魯窯村,亦是稍弱一村,咱五十甲士,加所裹挾五十青壯,已有百人。破魯窯村易如反掌。”

“待破魯窯,令三官村之裹挾百姓,手刃魯窯村豪強,待百姓手染人血,其再無退路。”

“而後,照前法,照舊是奪豪強之糧散於其村百姓,再奪豪強之地分於其村百姓,再威逼利誘得糧得地之百姓隨我造反。”

“照此法,再攻第三村,第四村,第五第六村……一路裹挾。

如此,每破一村,咱人力便越多,於是破村逾易,於是裹挾更易,於是人力累增更速,不可擋之勢,一日可成。”

裹挾計劃的具體操作如此。以極其稀少兵力,一步步席卷成驚天動地的大勢,代入其中,張飛就有創業之感,張飛都把自己講興奮了。

張飛完全把自己帶入反賊去了,他都沒注意到,劉備眼睛都要翻上天去了,白眼一個接一個。

李孟羲也興奮了,一想到能打土豪分田地他就莫名的開心。

從張飛無比詳盡的講述,劉備關羽簡雍三人都有種感覺,他們感覺照張飛這麽一步步來,還真有極大可能席卷成大。

張飛兵是少,一隊不過五十甲士而已,可只要能裹挾成功第一個村落,人數就將立刻擴大到百人,一百人力,當中有五十甲士,鄉間村落無有能相抗者。

照這個裹挾之法,一隊五十甲士裹挾個幾十村裹挾個三兩千人力不成問題。

只是,這其中有問題,以區區五十人,似乎難以掌控住數千百姓。

“對,”張飛點頭,“最要緊的,便在此處。”

“百姓雖為裹挾,可人心不穩,更無有軍紀,要解此難,練兵為唯一之法。”

張飛所說的練兵,李孟羲認為是組織度,裹挾而來的百姓一開始是沒有任何紀律任何組織度的,估計會有很多人趁不注意撒腿就跑。

開展嚴格的訓練使百姓知道令行禁止,這能起到一定約束作用;張飛分了田地和糧食,還把豪強的錢財也分了許多給百姓,這也能收攏一部分人心;再加上,張飛很有創造性的讓百姓親自手刃豪強,百姓一人捅豪強一刀,手裡有了人命,就再沒退路了,就只能造反了。

聽張飛講述,李孟羲認為,最難的是起事的第一天,最難在第一天夜裡。

白天,有人看著,裹挾的百姓或還不敢亂跑,但一旦到了晚上,伸手不見五指,估計動小心思的人非常多。

李孟羲問張飛,問張飛他對此,有如何謀劃。

張飛自有對策,他言,第一,夜裡以火為牆,在營地四周圍上一圈篝火,以防有人遁逃,二者,以利誘之。

以利誘之的方法是,把從豪強大戶那裡拿來的牛羊牲口雞鴨都給殺了,然後夜裡架起火烤多多的肉,一吃一整夜不停。

料想,百姓們雖是心中慌慌,雖是有心想逃,但,估計貧寒百姓,舍不得肉味兒吧。

就靠此法,夜裡烤肉,白天也烤肉,最早幾日,吃的能多好就多好,肉能多給就多給,粥能熬多稠就熬多稠,對整日饑腸的百姓而言,天大的事比不過吃飽,能頓頓有肉,估計,趕都趕不走。

張飛是準備用此方法安穩住最初幾日的人心,然後,趁這幾日安穩,抓緊時間對百姓展開訓練。

到這裡,訓練方法是關鍵,來自於李孟羲的訓練方法,成效極快,且極重紀律性的培養。

就一個站軍姿,別的訓練暫不說,就站三天軍姿,直接能使百姓們的紀律性提高一大截。

五十甲士,一人練四十人,就是兩千人。

按義軍的練兵方法,百姓半日可有編制,一日可知聚散,二日知令行禁止,三日可知隊列,到第四日,當已能有基本紀律。

張飛的方法簡單粗暴,在最艱難的前幾天,他用能吃到撐的肉食穩住了人心,從而奠定了組建起紀律的基礎,這給了李孟羲以靈感,若有朝一日需短時間招納大量百姓充軍,在一時半會沒辦法嚴明紀律的情況下,可以彷照張飛的辦法,可以在前幾日大量供給肉食,以肉食穩定人心。

——

談到最後,張飛說起調派之難,他大倒苦水,張飛說,他跟軍中士子們一起沒日沒夜的為每一支裹挾隊伍謀劃好了裹挾路線,每個裹挾隊伍,只需要按著地圖上標注的先後次序一路打過去,就自然是最佳路線。

結果,士卒們連字都不識,圖畫好他們都看不懂。

張飛不無感慨的道,“羲兒,我可算知道你為何讓士卒們讀書學字兒,不識字兒,真是不行。”

李孟羲好奇,當時張飛把麾下兵力散成了幾十隊之多散向了四面八方,既然好多隊伍的隊長看不懂地圖,那又如何能按計劃行事。

張飛笑了,“用十面埋伏之法,俺先派人沿著攻略路線一路把旗插過去, 如此,到開戰的時候,循著旗殺過去就是。”

“……可,萬一路人把旗拔走?”

“俺假借官府之名,說是要修路,讓村裡百姓看著旗子,旗子要是沒了,抓人問罪,百姓恐被問罪,便替咱看著。”好一個狐假虎威,百姓成了助力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 】

李孟羲又問,“士卒不識字,旗面順序又是如何?”

張飛答,“旗上畫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才十二面旗,不夠吧?”

“十二面自是不夠。前十二面,畫單,再十二面,畫雙,雙鼠雙牛雙虎……,再十二面,畫三,畫四,畫五……”

原來如此,逢十二進一,十二進製是吧。

照這個方法,以十二生肖,可編排出幾百面旗幟的順序去,這樣,不識字的士卒就能根據十二生肖的圖桉循序進攻。

由此,李孟羲意識到一件事,軍中雖是一直在教士卒們學字,但是文字掌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時難免會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讓一些目不識丁的士卒去執行複雜軍務,在這時,張飛所用的以旗引路的方法很好,但,戰場上臨時去製作大量旗幟,想想都難。

所以,似乎可以在平時儲備一些旗幟,用布做旗幟花費大且沉重,李孟羲想到了紙,可以用印刷術印成千上萬張旗幟出來,紙很輕便,一遝紙就足以貼滿一路,到用時,隨時可用。

軍中又需增加軍備了,需增加一些紙旗,紙旗旗面圖桉最好是十二生肖,用十二生肖用十二進製編排,可編排出成千上萬的順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