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447章 攻城戰法二.零
攻城戰最焦灼之處,在城頭之方寸之間。

文安縣破城之戰後,劉備和李孟羲兩人借城牆之便,操練攻守戰法,當時論定,攻城之時,要錯開城後樓梯所在的位置, 因為我軍將士若於此處上城,將面臨來自左右和來自樓梯口叁面敵人的圍攻,且離樓梯口近,敵軍增援到達迅速,進不利我攻城之士。

故,攻城之主攻點,應避開城後樓梯處。

最好的攻城點,應該是城牆角,因為……

劉備和李孟羲兩人, 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沿著城牆,往城牆角看,他們看到了,城牆角聳立的,高高的箭塔!

劉備和李孟羲都愣住了一會兒,兩人一左一右仰望箭塔的眼神,有那麽好一會兒的迷茫和不解。

就像,是智障al數據庫不全,然後掃描到陌生東西時,當機了。

好一會兒,劉備和李孟羲不約而同的回頭,看向彼此,默契盡在不言中。

“奧,”李孟羲抬頭看著劉備,恍然奧了一聲, “原來, 城牆角, 會有箭塔來著!”

早前文安縣推演攻守戰法, 文安縣城小破城一座,城牆角沒有箭塔,因此,李孟羲很快就發現,攻擊城牆角這個位置,第一,攻城隊承受的箭雨密度最低,第二,跳上城牆角這個位置之後,攻城士兵周圍的敵軍遠比城牆中端的敵軍要少。

簡化一下來比較,就拿打架來說,打架的時候,背後靠牆,就能避免來自身後的攻擊,就能少應對一個方向的敵人。

城牆角這個位置,也等於是靠牆了,也能減少一個方向的攻擊,登上左城牆角,不用面臨來自右邊的攻擊, 登上右城牆角, 不用面臨來自左邊的攻擊。

城牆角毫無疑問是防禦薄弱之處。

然而,現在見到前方城牆角聳立的箭塔,李孟羲意識到了,古人也知道城牆角防禦力的不足,並發明了箭塔作為補充手段。

攻城隊如果攻擊城牆正中,那麽毫無疑問,將承受前方和左右的弓弩的重疊攻擊,將承受最密集的箭雨。

但,攻城隊攻擊城牆角時,只有承受前方和一側側翼的箭雨,敵軍箭雨密度大減。

這是敵城沒有箭塔的情況下。

但敵軍城角聳立著箭塔的時候,情況就變了。

在城角的方寸的空間,箭塔數層,每一層都可站上弓弩手,一下讓城牆角的兵力密度提升數倍。

於此時,攻城隊再從城角進攻,雖說少了側翼的箭雨,但卻多了箭塔高處的箭雨,城角此時,箭雨密度不再薄弱。

等到攻城隊從牆角踏上城池之後,因牆角箭塔的存在,攻城之士將再次受到左右圍攻,城牆角的兵力薄弱不複存在。

多了箭塔,瞬間讓城牆的防禦結構大變,牆角一躍從最薄弱的位置,變成了最牢固的位置。

攻守從來都是一體,古人築城之智慧,令人歎服。

李孟羲遙望城牆上的箭塔許久,他學到了新的知識。

攻城戰法2.0更新。

築城守城戰法2.0更新。

【城角箭塔之用,牆角乃結構,人力,箭雨,之薄弱處,亦被攻破。

為解此缺,增強牆角之防禦,可於牆角處築箭塔。

箭塔高數層,可容甲士強弩數十,亦可屯擂木巨石金汁以備防守。

箭塔一出,城上固弱易勢。

牆角無箭塔,則牆角最薄弱,而牆中段防禦固強;牆角有箭塔,則牆角防禦最強,牆中段防禦亦強,城防無薄弱也。

知攻城之法,若敵城牆角有箭塔,則必使床弩投石機火箭等,先摧箭塔,再強攻城角。

於守城之法,

牆角有箭塔,守城之時,可多派強弓勁弩上塔,蓋此處高聳開闊,高城牆丈余,塔上居高臨下,能更盡弓弩之威。於牆中段,敵軍不時跳梯而入,牆中弓弩手時時被擾,不能全力發矢。

於箭塔之上,敵軍縱自牆角跳入,其不能極高,塔上弓弩手不為其擾,可全力發矢。

於築城之法,城但有角,則必要於城角處築箭塔,不然,則城防有缺。】

攻城守城戰法更新,李孟羲寫完所有,卷起布匹,收起筆墨,再抬頭看,遠望敵城箭塔,李孟羲眉頭微皺。

城牆角的防禦破綻不能利用了,主攻點不能選在城角了,那就只能從城中段攻了。

攻城牆正中,應避開牆後樓梯處,遙望城池看了半天,也看不到牆後什麽地方有樓梯啊。

想起來了,古代攻城時,有專門用於觀察的攻城設備——井闌。

井闌是一種非常高高度看完了超出敵城很多的一種大型器材, 井闌最大的優勢就是高度,借由高度,井闌上方的士兵可以把城中看的一清二楚,敵軍任何兵力調動都能觀察的到,自然,城牆構造,牆後何處有樓梯口,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井闌可有觀察功能以外,還可把井闌推的離城牆近一點,井闌上的強弩手可借高度居高臨下的打擊城頭之敵。

甚至,井闌上搭塊板,還能放床弩。

一架床弩對著城頭敵軍不停的射,那守城之敵,心理壓力得上天了。

為弄清城牆構造,需要井闌。

李孟羲和劉備一起去木匠營,和木匠們溝通井闌怎麽做。

軍中現在有了厲害的軍械匠人,是盧植舊部,從董卓手裡挖來的。

從軍械匠人那裡得知,井闌需要不少木頭,還費功費時。

木頭不是問題,費工費時的話,李孟羲問,需廢工時多少?

軍械匠人沉思片刻,四五天。

四五天時間就有些太久了,尤其是軍糧不繼的現在。

李孟羲眉頭皺了一下,以李孟羲的理解,井闌最大的用處就是高度,也就是,只要夠高就好了。

往遠看了一下,還能看到遠處城池的輪廓,“這樣如何?咱就搭個高架子,越高也好,然後找根長竹,竹竿上綁著一人,把人舉起來舉高,也能看到城裡。

如此,不就省了許多工時?”

李孟羲的方法讓工匠們詫異,工匠們習慣了踏實乾活,李孟羲跳脫的思路完全出乎匠人們的意料。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