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961章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九百六十一章

與渤海郡不同,渤海郡前有劉備吸引敵軍,後有李孟羲在後方指揮調度,在渤海郡境內,散向當地的那些巨鹿軍士卒乾的活兒相對簡單,不需要他們獨擋一面。

與之相對的,關張二人率千余騎兵日夜兼程的奔赴諸郡,騎兵五人作一隊,每隊五人,需要負責一大片區域的所有守禦作戰征兵收攏人心籌集糧草軍備,乃至偵查,練兵,行軍,所有等等諸事。

河間郡某鄉,某處,巨鹿軍騎兵二人駕車行進於道,在車上,拉著半車粘著紙張的細棍,每走一截,走百二十步,馬車停下,車上士卒便下來,把一杆新的旗幟沿路插下。

回頭往後路看,一路過來,沿途的旗幟一根接著一根,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

於此三分之一鄉,一十九村地域之中,除道路沿途沿途所立旗幟,曠野之中,更有大旗迎風招展,地頭林邊等處,時不時可見一根高杆,高杆上掛著一面巨大的旗子,旗子鬥大的漢】字遠遠可見,這便是為作戰之用的聚兵旗幟。

另一處,巨鹿軍士卒正練兵,練兵罷,教官令人扯青布作巾,扯青布作號衣,以獎勵訓練優異之人。這是士卒們自己創造的激賞之法,張飛李孟羲他們這些高層的設計是,頭巾是除旗幟之外的另一種標識物,於頭巾這裡,到了當地,可以盡可能搜集青色絲綢,絲綢貴重,以青綢賞賜鄉兵,能有極好的激賞之效。而若籌不到絲綢,盡可能搜集青布,以青布纏頭為號。

李孟羲跟張飛劉備關羽,他們四人臨時編就的作戰手冊,雖是經過慎重考量深思熟慮,但畢竟乃倉促而為,很多情況並未考慮的到。

騎兵們到了當地,沒能如願找到青色絲綢,只找到了青布,而青布粗劣不堪,隻以青布作為賞賜,激賞效果肉眼可見的差勁。聰明的騎兵伍長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結合青綢青布二者之長,將激賞之法大加更改,凡訓練優異之士卒,一人賞青巾一條,青布號衣一身。若只有一條青布頭巾,不夠貴重,鄉兵們不足以為爭著一條青布頭巾而奮力訓練,但是,一條青布頭巾再加一身青布號衣,這就不一樣了,百姓窮苦,一身新衣服足以吸引人。

得益於騎兵伍長這個創舉,他們這一隊得以用廉價的青布,達成了接近於絲綢的激賞效果。甚至於,激賞效果比絲綢更好。因為,絲綢不實用,一條絲綢頭巾和一套衣物放一起,百姓們大抵會覺得絲綢不實在,還不如要衣物。

此地騎兵,以遠低於絲綢的價格,隻用青布就達成了比絲綢還好的激勵效果,堪稱絕妙。

可惜,於事先沒有料到這一點,若此法傳授全軍,估計各地的練兵效果總體能提高三成。

於此地,有鄉兵三百余人,半數頭上帶上了頭巾身上穿上了號衣,同樣的頭巾再加上同樣顏色的衣服,整齊劃一之下,意外的有嚴肅軍容的效果,鄉人們一看,都覺得很像回事兒。

第三處。

河間郡內。

此地情況特殊。當初派發作戰手冊時,特意詢問過騎兵們的識字情況,結果有人蒙混過關,有人明明不識字,非說識字,然後,到了地方,騎兵五人,沒一個識字,他們白白拿著上百頁圖文並茂事無巨細條例清楚涉及方方面面的作戰手冊,結果,手冊上雖然有不少圖桉,但文字那些,他們不能看懂。

事到臨頭了,他們慌了,軍中紀律嚴肅,萬一誤了事,事後追查下來,估計大夥兒全都得受軍法。

迫不得已,五個巨鹿軍騎兵不得不硬著頭皮鄉間求賢,

五個巨鹿騎兵到處詢問,尋得了當地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向老人說明事情原委之後,將作戰手冊一百多頁全部交付老人,委托老人幫忙主事。老人見作戰手冊時,眼睛就是一亮,巨鹿的高檔紙張對任何一個讀書人都是極具吸引力的。

等老人再翻越內容,只看了第一頁所畫的簡潔逼真詳實的工事圖說,就令老人驚訝無比。

等老人把所有一百多張手冊看完,老人更是震驚的無以複加。

百十張圖文並茂的作戰手冊,看在頗有見識的老者眼裡,老者視之為足可傳家的兵法密傳。

之後的事,當然是指揮權易手了。

這不成想,反還走通了另一條路。

在李孟羲等人的謀劃中,他們視鄉間官府豪強為土雞瓦狗,在整個計劃中,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借住極不靠譜的官府和豪強的力量。

於李孟羲他們的計劃之外的,另一條路是,巨鹿軍為輔,以官府豪強為主,這一條路甚至是更現實更容易操作的一條路。

被巨鹿軍騎兵委托主事的那個老者,乃鄉間有名賢人,這老者能量巨大,他親自出面,又是保境安民之事,上到官府,下到豪強,都鼎力支持,結果使得,此一地,固若金湯,遠勝其他各地。

為練兵,此地特意整修了練兵場,鄉間壯勇義士競相來投,輕松已聚集起人馬兩百有余。

練兵場中,人聲馬嘶聲壯,煙塵滾滾。

草廬之下,老者在上,巨鹿軍騎兵跪坐在下,老者就作戰手冊上所講,給巨鹿軍騎兵們一一講解。

“就比如說,這個畫地為牢】之法。

曠野扎營,無暇立寨之時,十有八九。

營寨不立,無守可依,為其一,無營無牆,行止無界,進致散亂,是其二。

故,當畫地為牢。”

“何為畫的為牢?

如你家兵書所言,拉一二繩索,立一二木樁,皆可畫地為牢。

而最優之法,乃於營寨四角,立下火把高架,如此,縱暴雨夜降,仍可知邊限所在。”

這一條講完,老者放下手中的那張作戰手冊,他目視幾個巨鹿軍士卒,好奇問道,“這火把高架,是為何物?”

伍長恭敬答說,“不過一火把架子而已,上有木板,可擋風雨。”

老者點了點頭。

他往下再翻一頁,往下一翻,下一頁就是一個圖紙,圖紙上所畫,就是火把架子。

老者頓時一愣,然後仔細看了起來。

關於畫地為牢】,關於火把架子之備注,包括,火把架子的結構細節,火把架子要有卡環,以免萬一架子倒地,火把經晃蕩之後脫落。

火把架上的木板,該高於火把三尺以外,過高不擋斜雨,火把架子應大於火把,以在萬一架子倒落之時,有木先觸地,不至於砸滅火把。

此中還有,因,火把要徹夜長明,更換火把稍顯麻煩,故,可用耐燒的松木火把。由此,涉及到後勤,有統籌之法,軍中木料,他者拿去燒柴,而松木,可留做火把之用。

還有,火把架不該過高過重,若過重,萬一傾倒,抬之不易。火把架之高之重,該是以一人負之可走,二人抬之可奔,若倒,一人可扶,二人可穩,以此為佳。

看完關於火把架的所有注解,老者為此中縝密之考量所折服。

隻稍微在腦海中想一想,想到如此一個四面插火,有棚有攔,箭射不滅,雨潑不滅,摔也摔不壞,倒了眨眼又起堅挺無比的火把架子,在夜戰之中,一杆火光經久不滅長明不息,士卒見之,士氣便能長久不潰。

此堪稱夜戰良法也。

巨鹿軍作戰手冊當中所寫的所有的點點條條,在此地得以完全貫徹落實。糧草準備,兵器征集,人力練訓,敵情偵查,引路旗幟聚兵旗幟的準備,等等等等,因得到了當地巨大支持,此地早早的完成了守備,早早的已經有了反攻之力。

饒是如此,饒是此地兵馬聚集一千有余,已完全可以逆出討賊,哪怕此地指揮權已經易手,此地仍然在配合著那個遍及諸郡,勾連幾百部,橫跨千裡的那個宏大計劃,準備到約定的那個日期,同時揮軍反攻。

——

並不是所有地方都一帆風順。

第四處,負責此地的巨鹿軍騎兵們能力有限,為首的伍長生性懦弱交涉能力又差,此一隊根本就沒能力去統禦幾十個村落,他們隻勉強召集了三個村子的丁壯,勉強在三個村子區域內組織防禦建造工事完成練兵籌糧等事宜。所幸,巨鹿軍士卒下限已很高,士卒們再是能力差,基本的訓練還是能完成的,在巨鹿軍以往嚴格的軍紀約束下,士卒個人再怎麽人品不好,也不敢做太過分的事。

這就使得,哪怕此隊騎兵交涉能力組織能力皆弱,但最少,能有基本的保底的成果。於此地的五個巨鹿軍士卒,他們有基本的隊列訓練能力,這就保證了,最少可以練出一百個勉強可作戰的鄉兵,有此一百鄉兵,反攻不能,守禦一方不能,但最少,守禦一兩個村落足以。這五個巨鹿軍士兵,受長久的軍紀約束,不至於做大惡之事,也就確保了,士氣人心勉強可用,勉強可戰。

第五處,巨鹿軍騎兵五人,不幸的這五人個個以勇力見長,俗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輩,這五人到了地方,什麽事都沒做好,帶人布置工事,做的不好,征糧征的不好,練兵也不著重練,這五人什麽都沒乾好,倒是,不知怎麽就召集到了十裡八村的豪勇之士,拉起了一股一百多人的騎隊,這一百多騎整日遊走鄉裡,一日不見賊軍,兩日不見賊軍,他們膽子越來越大,幾乎忍不住要去北上主動找敵軍作戰去。

第六處,發生衝突,情形惡劣。巨鹿軍士卒在鄉間遇到欺凌百姓的惡霸,從來仁義行事的巨鹿軍士卒哪裡容的此惡行,當場把惡霸教育了。此中未料,李孟羲關羽等人皆以為,鎮東將軍的名號足以震懾鄉裡,卻不想,會有膽大包天窮凶極惡之徒。

惡霸被巨鹿軍騎兵們教訓了,失了面子,憤怒之下帶人藏路伏擊,可憐五個正義感滿滿的巨鹿軍士卒,連敵人在哪都沒看見,就盡死於亂箭之中。

李孟羲等人臨時設計的作戰計劃,難免有諸多疏漏,李孟羲隻考慮到不可與百姓為惡,卻沒想到與百姓為善也會召來禍患。

巨鹿軍有嚴密體系,騎兵們散布各地,拉開天羅地網,令有遊騎等負責偵查敵情與聯絡各部。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力雖散,環環勾連,幾個巨鹿軍騎兵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不見了,最先發現異常的是斥候,斥候第一反應,以為是賊兵到了,趕緊加緊偵查。

斥候著重偵查了周遭區域,暫時沒有發現敵情。

不管斥候們能不能巡查到真相,巨鹿軍騎兵開始頻繁出沒於事發區域,騎兵在鄉間往來頻繁,氣氛越發緊張,那個痛下殺手的惡霸頓感壓力倍增。

怕萬一事泄,惡霸不敢多呆,匆匆離家走遠親去了。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有強龍壓在地頭,百姓們懾於惡霸之威,或還不敢向巨鹿軍揭發,等惡霸心虛一走,百姓反而有勇氣跟巨鹿軍透信了。

一巨鹿軍斥候正策馬趕路,有一農夫在路邊遲遲疑疑看樣子想攔路。

錯身而過之時,斥候疑惑的看了農夫一眼。

戰馬從眼前呼的一聲跑過去,膽小的農夫還是沒膽出聲叫喊。

“籲”前方跑了一截的巨鹿軍騎兵,突然勒住了韁繩。

騎兵勒馬停住之後,翻身下馬,先是警惕的往四周看了看,然後牽著馬往農夫這裡走過來,離的老遠,騎兵就很有禮貌的跟農夫打招呼,“老伯,可是有事兒?可是要往前邊?來,上馬,我捎你一截。”

在進退兩難之際的農夫,在猶猶豫豫不知該不該報信的農夫,巨鹿軍往前主動走了那麽一步,農夫遂也隨之也往前走了一步。

兩下接近,跑的灰頭土臉一頭汗水的巨鹿軍騎兵,再三問農夫是不是要搭馬,看巨鹿軍士卒這麽好心,農夫很是感慨。

農夫看了看騎兵背後的旗幟,騎兵背後的旗子,也是個漢】騎,農夫小心翼翼的問,“軍爺,任是官軍不?”

“算是,我是巨鹿軍的人。”

一聽是巨鹿軍的人,農夫便想到,當日到自家村裡說招兵備賊的那幾個官軍,也是自稱巨鹿軍,打惡霸的那幾人,也是巨鹿軍。

農夫偷偷看了看四周,見沒人,農夫小心的道,“軍爺,俺跟你說個事兒,你可別說是俺說的……”

斥候還疑惑,能有什麽事。

等聽完,斥候一臉怒意,“他娘的!竟有此事?!”

農夫一臉擔憂,“軍爺,可別說是俺說的……”

斥候忍著怒意,鄭重向農夫抱拳一禮,“多謝以實情相告,放心,此事隻你知我知,某絕不會連累閣下。”

說完,斥候匆匆跑向戰馬,翻身上馬,“駕!”斥候揚起鞭子,打馬急去。

農夫佇立路邊,看著巨鹿軍騎兵遠去的人影,想到剛才這年輕後生以為自己是要搭馬,人特意過來問了一句,想順路捎一截,多好的後生啊。農夫感慨。

多好的兵啊。

誰言戰爭當中,人心無用。

若非,巨鹿軍五個騎兵到村中之時,客氣有禮,與民秋毫無犯,若沒有給百姓留下個好印象,百姓們就不會關心其生死。

路上撞見,若非巨鹿軍騎兵平易近人肯為一個老農駐馬停步,那麽,膽氣不足的農夫就會眼看著巨鹿軍騎兵走遠而不敢開口喊上一句。

死於非命的那個巨鹿軍騎兵,他們客氣有禮,與民秋毫無犯,乃是軍紀約束之故,乃是軍風熏陶之故。自涿州出軍以來,可以說,凡軍中之人,凡是士卒,除了打仗,剩下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助人,要麽在幫老弱推車,要麽在行軍半途幫婦人抱娃娃,要麽在主持分粥,要麽在幫民夫們搭房子,在行使這些所有的助人之事當中,士卒人等,難免有人會態度惡劣之時,而往往,必會受到或劉備或關羽或軍師的訓斥。

軍風養成,非一日之功,巨鹿軍成軍已一年有余,軍風已養一年有余,軍風早已形成。

巨鹿軍士卒日常助人,日常接觸老弱婦孺,日常是稍有態度惡劣就被訓斥,這自然而然的,巨鹿軍士卒養成了態度平易近人彬彬有禮。

農夫路遇的那個斥候,乃涿州軍老人,其人出身,乃遊騎商隊之人。從此人交涉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此人停馬之人,先翻身下馬,然後遠遠的打招呼,翻身下馬這一動作,極為重要,行軍途中鄉間遇人之時,若不先翻身下馬,百姓見官兵,十有八九先被嚇跑。先翻身下馬,百姓不再恐懼,隻此一個細節,使交涉成功率,暴增十倍。

巨鹿軍作為外來之人,能讓當地百姓心向,能讓當地百姓冒著得罪惡霸的風險來報信,足可見有多得人心。

於人心一處,足可見巨鹿軍之強,這是比兵甲裝備,比戰力,更強之處。

因人心所向,巨鹿軍尚未調查情況,就直接得到了真相,斥候急將情報往上傳達。

不日之後,當關羽或是張飛聽聞消息,領重兵前來,必有所報。

巨鹿軍有不備之處,拒遠來之賊,易,討鄉間之賊,難,若想守境護民,隻防亂兵,不除鄉間豪強惡霸,百姓又豈能安穩。

李孟羲一直都想兵出巨鹿把天下所有之豪強世家之輩通通一掃而清,而劉關張三人對此一點興趣也沒有。

鄉間百姓,未遇賊兵,先被鄉間惡霸欺壓,巨鹿軍士卒,未遇賊兵,先死在惡霸手中,經此一事,劉關張三人或能感悟到點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