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979章 傳授鴛鴦陣
,!
 在一月為期的,第二十七天,也就是,倒數第三天,李孟羲向鄉兵們傳授了最後一項作戰技能——鴛鴦陣法。
 校場之上,李孟羲手把手開始教學,他隨意拉來鄉兵六個,兩個在前充當盾兵,再後,兩個槍兵,再後,弓弩手二人。
 鄉兵初聽聞鴛鴦陣法,聽名字就覺得厲害,還以為是什麽不得了的東西呢,誰知,就是幾個人站一坨而已。
 鴛鴦陣足夠簡單,簡單到隨便看一眼立刻就能模彷出個形似,可,僅僅是形似而已。
 鄉兵們每六人一組,擺出了一個個像模像的鴛鴦陣勢,等李孟羲派巨鹿軍士卒下去配合訓練,一進入到實戰,鄉兵們徒有其表的陣型立刻就暴露出種種不足。
 鄉兵們暴露出的問題包括且不僅限於,有的小隊畏畏縮縮,後邊的人退的比前邊人還快;有的小隊勇氣十足,整隊的人不管刀盾兵還是槍兵還是弓弩手,所有人全衝上去打;還有的小隊,刀盾手是刀盾手,槍兵是槍兵,相互之間沒有配合。
 什長們,百夫長們,包括李孟羲,他們遊走在校場之中在旁指點著。
 走到一隊鄉兵面前,李孟羲叫停了演練,把鄉兵們叫到前邊,說到,“前邊的盾兵,不能太勇,你瞅瞅你們左跑右跳的,後邊的槍兵都不敢抬槍怕傷者你們了。
 我說一下,你們盾兵且記,廝殺不靠你們,廝殺靠後邊的槍手,靠弓弩手,你們能守住就成,不必管其他。
 還有,前邊倆盾兵,你們身子最好低一點。”
 盾兵按李孟羲的要求,低一點,躬背塌腰的,可照著做完,他們仍不明白這有何用意。
 “槍兵,換換拿槍手法,用反手式。”李孟羲又指點槍兵。
 槍兵一臉茫然,不知何謂“反手式”。
 李孟羲不得已親自下場演示,反手式是,把槍高舉到頭頂,如同托著一根梁一樣把槍高舉在頭頂,此反手持槍法,可以在頭頂高度發動攻擊。
 此反手持槍法完全是為了配合鴛鴦陣而特意設計的槍法,尋常持槍法,槍在腰際,在腰際這個高度,前邊有己方盾兵擋著,要想攻擊敵軍,只能從側旁用左右穿花的方式來攻擊。
 可,由此一來,槍兵從旁側出,暴露在了盾陣之外,易遭受敵軍攻擊。
 很早的時候,李孟羲與關張等人探究鴛鴦陣這個陣法時,是精通槍術的張飛提出的反手托槍式。

 當鴛鴦陣中加入了反手托槍戰術後,盾兵和槍兵的配合就趨近完美了,作戰之時,盾兵頂盾在前,槍兵藏身盾兵身後,把槍從盾兵頭頂刺出去,這樣的戰術動作直接的好處是,槍兵不必冒險的從左右側出了,間接的好處是,槍兵的槍是從盾兵頭頂伸出去的,槍稍微一動,盾兵看的一清二楚,於配合而言,盾兵能及時知道槍兵的動作意圖,配合起來效率將極高。
 反手托槍畢竟跟尋常托槍方式有所不同,於槍術而言,俗話說,槍從腰出,反手托槍使得槍遠離了腰際,發力時力道銳減,傷害自然不足。但這個問題其實無所謂,在鴛鴦陣中,所有兵種都不能看成單一兵種,而該看成統一整體,鴛鴦陣中,主力既不是刀盾手,也不是槍兵,也不是弓弩手,殺敵的也不是靠盾兵,也不靠槍兵,也不靠弓弩,而是靠所有人。
 鴛鴦陣的作戰方式是這樣,槍兵不必有一擊至死的強橫殺傷力,其只要拿著槍戳一下戳一下給敵軍造成威脅,使得敵軍不得不分心防備,在敵軍注意力無暇集中,攻擊又被槍兵屢屢干擾之時,於鴛鴦陣本身,鴛鴦陣等若有複合防禦,有盾兵的防禦,有槍兵的撥擋防禦,而對手,則面臨複合進攻,對手要面臨長槍的威脅,又要面對弓弩手時不時抽冷子射一箭,又得防備著萬一撲上來的刀盾手。
 這一來一去之下,鴛鴦陣有雙重守禦,敵軍要面臨三重威懾,一進一出,鴛鴦陣優勢巨大。
 作為戰術中的一環,鴛鴦陣中的槍兵跟單獨作戰的槍兵戰術定位是不一樣的,單獨作戰的槍兵要單獨擁有致人死亡的戰力,而鴛鴦陣中,槍兵殺傷作用弱化,輔助作用提高,在鴛鴦陣中,槍兵只要能順利戳出去威懾對方,只要能撥擋住敵人的攻擊,就已經夠了。
 而,只需要能把槍戳出去,只需要撥打,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反手托槍的力量已足夠用了。
 還有一個問題,攻擊距離問題,當攻擊方式從左右插花變成了反手托槍式,那麽,攻擊距離是近了是遠了?
 答桉是,反手托槍的攻擊距離遠了一截。
 原因是這樣,反手托槍是正對著敵人攻擊的,而左右插花斜著對敵,毫無疑問,斜著攻擊需要更長的長度才能夠到敵軍。
 再有,因反手托槍對攻擊力量要求不夠,所以,槍手可以用更長的長槍,反正,雖然槍長了,刺槍的力量必然要弱,但在鴛鴦陣中,刺槍的力量弱一點沒關系。
 李孟羲向鄉兵們講解完了反手托槍的精義,鄉兵們聽得恍然大悟。
 經李孟羲指點,鄉兵們鴛鴦陣大變,六人一組的鴛鴦陣勢變成了,前方兩個盾盾頂著盾舉著刀勾腰搭背畏畏縮縮的捱在一起,緊隨其後,在盾兵身後,兩個槍兵雙手一前一後把槍高托於頭頂,長槍斜斜高舉,尾高尖低,長槍的槍杆正跨過前邊盾兵的頭頂,從盾兵頭頂伸了出去。
 李孟羲有一點沒有給鄉兵們講,反手托槍式還有一個小優點,那就是,相比正手持槍,托槍式是居高臨下攻擊,在重力加速度下,其攻擊速度和力道會略微得以增強,而且,反手托槍的高度正處於人頭高度,可以很容易的刺中敵軍頭顱,從威懾力這一點來看,敵軍瞅見槍尖朝自己眼睛刺來,十個有九個都畏懼,反手托槍式直接威懾敵軍頭顱,威懾力更強。
 改進一新的鴛鴦陣立刻就發揮出了威力,與之對陣的巨鹿軍士卒拿攻守皆能的鴛鴦陣沒辦法了,士卒想往前一點,架在鄉兵盾手頭頂的槍嗖的一下就刺過來,士卒也拿長槍回擊,一槍刺過去,要先經兩重消耗,刺出的槍會先被對面鄉兵槍手撥一下,被這一撥,力量大減,方向也被偏移,然後,這時擋在前邊的還有鄉兵盾手的盾和盾手手裡的刀。
 如果再加上盾手的兵器的話,槍兵的長槍,盾兵的盾,再加盾兵的武器,三重抵擋之下,想攻擊成功難上加難。
 更令人束手的是,鴛鴦陣中還有弓弩手,弓弩手時不時跳出來嗖的一箭飛來,嚇死個人。
 在小股作戰五六人以下的作戰中,鴛鴦陣具有絕對優勢,盾槍弓弩皆備的六人鴛鴦陣,比六個純弩手戰力更強,比六個戳盾手戰力強,比六個純槍手戰力也強。
 槍兵不能防箭,防禦乏力,盾兵手短,弓弩手無法近戰,因此,但凡三者缺一,必然有缺陷。
 李孟羲見這一隊鄉兵們配合的越來越熟練,遂,勉力了眾人幾句,繼續向下巡視去了。
 片刻後,那隊鄉兵的領頭的竟然找來了。
 領頭之人找到李孟羲支支吾吾的說了一通,李孟羲大致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說的是,用矮個子放在前邊當盾兵。
 “俺覺得,矮個兒在前的好,個矮,他頭再低一點,就不擋著了,俺們也不必把槍可勁兒往上抬,軍師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李孟羲意外的看了鄉兵隊長一眼,有道理哎,還真是這樣,在槍兵反手托槍的這個戰術動作中,前方盾兵還真是稍微矮些的更好。
 可隨後李孟羲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刀盾兵這個兵種對兵員素質可是有點要求的,刀盾兵要與人近距離廝殺,要抱著盾撞人,要一刀下去把對手的刀砍的倒飛回去,刀盾兵既要有起碼的勇氣,也要有起碼的力氣,矮小的人,力氣或不足,不太適合擔任刀盾兵。
 但再一想,鴛鴦陣法跟普通廝殺不同,在鴛鴦陣中,盾兵也是輔助整體的作用,在陣中,盾兵防禦作用大過攻擊作用,真需要盾兵往前撲殺的時候,大概率時候是,己方槍手或者弓弩手已把敵軍弄的破綻大漏了,此時撲殺上去,乃是撿漏攻擊,盾手力量就是稍微弱一些一樣能致命。
 再者,誰言個子矮了就一定力量小了,總有一些又矮又敦實的人,這種矮且敦實的人就跟一個小陀螺一樣硬,不見得打不過別人。而且來說,矮個子穩定性更好,傻大個更容易摔倒。
 想到這裡,李孟羲突然想到自家的地躺刀戰術了,自家地躺刀戰術的發現者和開創者,是一個身材極其矮小的瘦弱士卒,那人叫瘦猴,身高不過五尺,可就是這麽個又瘦又小的家夥,卻也恰因為其瘦小,動作很是靈活,加上他個子小,目標也不大,瘦猴抱著盾地上一滾,別個還不容易戳著他。
 在盾兵這裡,在盾兵所有戰術體系中,唯有地躺刀一術是瘦小靈活者有優勢。
 兩下一結合,鴛鴦陣需要有稍微矮小的刀盾手,稍微矮小的刀盾手廝殺能力又略有不足,所以,何妨將刀盾手加入鴛鴦陣裡呢,戰鬥之中,刀盾手瞅見有機可趁,骨碌一下就朝敵方滾去,敵方個子越是大,反應越是慢,越容易被這個地上打滾的戰術弄的措手不及。
 李孟羲在腦海裡推演完了戰術流程,真好,又得一絕好戰術,他隨手掏出紙筆把之記下。
 等記完,抬頭一看,發現鄉兵隊長還在站著。
 鄉兵隊長看李孟羲寫完了,他不好意思嘿嘿一笑,“就是,就是……俺聽說,不是說個點子給肉嗎,五十斤……”鄉兵隊長撓著頭說到。
 李孟羲愣了一下,隨即反應了過來,“奧!”他奧了一聲,一拍腦袋,隨即笑了,“你看我,忙的把事兒都忘了。你這法子好了,當然得給肉!
 來人!去取五十斤肉,贈予這兄弟。”
 親隨立刻就去取來了肉,肉很快就到了鄉兵隊長手裡。
 鄉兵隊長提著肉喜滋滋的回去了。
 李孟羲盯著鄉兵隊長離去的背影,他覺得很是有趣,沒想到啊,巨鹿軍本以為改無可改的鴛鴦戰陣,竟然被一個不怎麽懂作戰的鄉兵給精進了一下。
 再說那個提肉回去的鄉兵,那鄉兵提著大半扇豬回去了,旁的鄉兵見了,看的眼都直了。
 老實說,鄉兵隊長根本就沒怎麽炫耀,怕耽誤正事,他也沒有跟旁人多講,就隨便將緣由說了兩句,可是呢,利益是巨大的驅動力,五十斤肉的巨賞足以令所有鄉兵升起心思。
 消息風一樣就傳開了,鄉兵們很快就知道,又有一同鄉提了好主意,又賞了五十斤肉,鄉兵們的心思再一次躁動了。
 李孟羲在校場裡四處轉悠著,很快,一鄉兵就過來了。
 鄉兵張口說到,“弩太慢了,換弓成不?”
 “呃,是這樣,”李孟羲整理了下語言,“之所以是弓弩搭配一弓一弩,是因,弓雖快,而弩勁強,這樣,一快一強兩相配合,應對多變也。
 如你所言,你說弩上弦慢,可你不見,發你們的弩,都是手弩,手弩不見得多慢吧?”
 雖,鄉兵提的意見乃是巨鹿軍早就想到過的問題,但,鄉兵能獨立想出這種有用建議,難能可貴。
 “這樣吧,鑒於你提的東西我軍早已知曉,五十斤就不賞了,賞你十斤如何?”
 雖沒能得到期望中的五十斤肉,但有十斤也不錯了,鄉兵喜滋滋的領了肉回去。
 由此開始,再往後,鄉兵們一會兒一個一會兒一個,絡繹不絕的前來陳說著各種建議。
 有說,盾兵也拿弩,也可遠射。這意見不行,盾兵要是拿弩,那狗日的,盾兵就只能打照面一下,然後就持手空拳了,除非拿個手炮。
 有說,想把槍搭在盾兵肩頭,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個懶蛋,連槍都不想拿,非要靠別人肩頭省力。這個意見有價值,據李孟羲所知,超長槍槍陣,後排長槍就是搭在前方槍兵肩膀上的,因為槍太長,端不住。
 有說,後邊人踩鞋。這個問題有趣,巨鹿軍自己也會發生相互踩鞋的是,因為鴛鴦陣跟普通大方陣不同,普通大方陣,大家一個步調走,基本不會踩鞋,但,鴛鴦陣變化靈活,陣中之人也無法同步調行動,這就使得,踩鞋極容易發生。按巨鹿軍自己的總結是,踩鞋這件事要解決也容易的很,站開一點就是,話說回來,鴛鴦陣是作戰陣列,人與人有一定距離,除非挨的過近或者站位變動太大,不然踩鞋的事一般不會發生。
 又有鄉兵來,說自己隊友不聽話,讓他們都上前他們不上。這是指揮問題,巨鹿軍也曾遇到過,並有解決之法,一般,鴛鴦陣以前排其中一個盾手,或者後排弓手作為整個鴛鴦陣的指揮官, 前排盾手離敵近,反應及時,後排弓手反應也快,也及時,關鍵在反應及時,反應及時就是指揮的重要因素,所以鴛鴦陣指揮以此二人為最優解。
 有鄉兵來,說盾太沉。連盾都覺得沉,這定是個弱雞,但這個理由李孟羲覺得有道理。在鴛鴦陣當中,諸兵種相互配合,使得鴛鴦陣不僅有多重進攻手段,也有多重防禦手段。在防守,敵人槍刺來,先被陣中槍兵撥打,再撞到盾牌上,於此時,盾薄一點防禦面積大一點,減小少許的防禦力換來更大防禦面積,其實算是個正收益改進。
 有鄉兵說,弩太慢,重複了;有鄉兵盾牌手說,刀太短,想拿槍,有點用;有鄉兵說,箭不夠,這的確是問題,但問題沒意義,發給鄉兵的箭不多,是因為只是訓練,沒必要發太多箭;有鄉兵說大家夥頂著盾挺著槍一塊衝上去,這難在配合,實用不足……
 有太多鄉兵來提意見了,鄉兵們見提意見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按耐不住也來提意見,結果就是,李孟羲記下一個又一個或有用或沒用的戰術,肉一批批發下去,他人都驚訝了,怎的鴛鴦陣能有那麽多問題呢。
 集思廣益集眾人之智,這事李孟羲很擅長,可好多時候,當眾智紛呈而來的時候,連李孟羲都會感覺不可思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