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1004章 孔明燈聯絡法
,!
 深夜,巨鹿軍營地裡火光通明,到處都是忙碌著的人影,與之相比,中軍所在倒是最暗的地方。
 中軍帳設在一殘破谷倉裡,谷倉夠大夠空曠,正適合作為中樞來用,在谷倉裡,李孟羲與劉備並一些高級軍官連夜商討來日的作戰方略。
 現在敵我情形是,巨鹿軍佔據完全的戰略上風,己方已立於不敗之地,該更多的考慮敵方了。
 南皮城曾有前車之鑒,當時,劉備一支孤軍牢牢把敵軍吸引在南皮城中一月之久,後邊,李孟羲領主力到達,眼看即將能把敵軍夾攻全殲之時,敵軍竟然直接棄城逃了。因對敵情變化預料不足,劉備也好,李孟羲也好,未能早早設下伏兵也沒能及時布置阻擊,白白把敵軍放過了,這一次失誤,帶來的是至少上千斬獲的損失。
 有上回的前車之鑒,這次就有經驗多了,敵軍正陷在攻城戰事中,巨鹿軍到達成功威脅其後方,使敵軍處於腹背受敵狀態,敵狼狽更甚上次,敵軍直接棄城遁逃之可能也遠大於上次。
 為防止敵軍遁逃,眾人議得,該早日發兵圍殲之以圖殲滅,以免夜長夢多。
 據現在所收集到的情報,敵軍圍城的兵力極多,是巨鹿軍兵力倍數以上,雙方兵力差距如此,巨鹿軍若是防守還能完全佔據上風,依靠車陣作戰以守待攻也是完全上風,可若是主動進攻,尤其是要力圖殲滅,難度對巨鹿軍來說有些大。
 目光停留在地圖上,搖曳的火光中,李孟羲目光停在【薊城】看了片刻,他若有所思,抬頭看向眾人,道,“單憑我軍孤軍作戰,縱可力敵,恐要打的艱難,且傷亡巨大。
 但若,加上薊城官軍呢?”
 李孟羲手指在地圖上薊城所在點了點,“若守軍能與我軍統力作戰,我兩方,一在敵軍之背,一在敵軍之前,兩面夾攻之下,敵焉能不敗?”
 把薊城守軍納入作戰計劃之後,整盤棋就全活了。
 剩下的問題是,要與薊城守軍協同作戰,可該怎麽協同是首要問題。
 薊城守軍並不知巨鹿軍作戰計劃,巨鹿軍向城外敵軍發起攻擊之時,守軍可能會抓住這一戰機趁機出城協助包夾敵軍,但也可能,守軍將領沒有戰略眼光,根本不知道出城支援,情況未定,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而戰場上容不得意外。
 為確保守軍能配合己方作戰,第一步要做的是,得讓守軍知曉巨鹿軍的作戰意圖,而薊城現在被圍的水泄不通,如何去通知又是難事。
 劉備提了一個主意,

他言,可以派騎兵衝破敵軍封鎖衝到城牆之下,把箭書射入城內,敵軍得了箭書,自然能知曉我方作戰意圖。
 這不失為一個可行方法,只是李孟羲覺得這個方法有一定風險,派騎兵隊去冒險衝陣,能衝過敵軍封鎖固然可行,可萬一衝不破,騎兵隊將損傷慘重,且,萬一騎兵隊整個陷在陣裡,到時箭書被敵軍截獲,夾攻計劃將功虧一簣。
 巨鹿軍的現狀是,巨鹿軍沒有太多的騎兵部隊,僅有的一支騎兵力量乃是義勇騎兵,而義勇騎兵又帶有巨大的政治價值,輕易折損不得,這就使得,派騎兵隊強衝敵陣去送信這一做法能實現,但得不償失。
 這時,在一旁默默不語的赤支兒出來說話了,赤支兒大拍胸脯把送箭書的活兒攬下了,他說不必他人襄助,只需一人一騎一杆槍一張弓足以殺到城下。
 赤支兒這是想要單騎衝陣了。
 李孟羲不由笑了,他不是笑赤支兒不自量力,赤支兒乃西涼軍有名騎將,其或許真有單騎衝陣的本事,李孟羲之所以發笑,是感覺自家軍隊裡有願意舍命的將領,頗感欣慰,故此發笑。
 於此場合,李孟羲無故發笑有些莫名其妙,劉備怕眾人誤會了李孟羲的意思,不著痕跡的出來打圓場,劉備笑對赤支兒道,“將軍弓馬精湛,自不必多說,只是優勢明在我軍,何必讓大將親身涉險?”
 劉備一口“大將”的稱謂,讓赤支兒一下就笑了。
 又指向李孟羲,劉備笑對赤支兒道,“咱還是聽聽軍師有什麽妙計,能不硬闖再好不過。”
 眾人目光都匯聚過來,李孟羲思索著。
 要說,除了箭書,能在不闖陣的情況下向友軍傳達消息的手段還真有,比如,孔明燈。
 只是,孔明燈好歸好,卻不太適合當下使用,孔明燈能表現出的信號太簡單了,於自己用來,事先約好,升起一個燈表示進,兩個燈表示退,三個燈表示固守不動,能用孔明燈傳遞這三種簡單命令已經夠用了。但對於薊城守軍,幾個燈籠升起來,守軍根本不能明白是什麽意思。
 巨鹿軍與薊城守軍相互無任何默契,想傳遞消息就得明顯直白的來。虧得李孟羲來自於信息發達的時代,他見過有人用煙花構成字體,有人用無人機構成字體,有人用風箏,也有人用孔明燈,塔溝武校的拿手好戲是用數百上千個人拚成一個個文字圖桉,等等等等。
 向薊城守軍傳遞消息的方法有了,第一法,放孔明燈,以孔明燈組成一組字,只需“出城合擊”此四個字,守軍見之,必能知意。
 尚有第二法,用大風箏飛到天上湊成字跡,一樣可以。
 第三法,可用士兵擺出字形遙相展示。
 這三種傳遞信號的方法中,李孟羲最偏向於用孔明燈和用風箏傳信,這兩種方法操作起來都不難,軍中立刻就可以召集匠人用竹篾和紙張做出孔明燈具,風箏倒是稍難。
 細究孔明燈與風箏兩法,二者差別在於,孔明燈沒有固定,不利在大風天氣使用,有風天氣孔明燈極易被風吹散;其次,孔明燈夜間更為顯眼,而風箏體積容易做的很巨大,風箏在白天更顯眼;其三,風箏飛的更高,信息傳遞的距離更遠;其四,風箏有繩索固定,容易控制,抗風能力更強。
 權衡比較之下,夜間孔明燈性價比高,白天風箏性價比高,性價比最高的,當屬結合二者之長,以風箏吊掛燈籠的方式效果最佳。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以明語傳遞消息,守軍可見,攻城的賊軍也可見,賊軍能看見信息,有所準備,內外合擊就失去了突然性。
 在這一刻,李孟羲想到了采用明語加密法。
 漢末三國有楊修這種聰明人,曹操以雞肋為宵禁口令,楊修立刻就猜到曹操要退兵了。
 那麽,待來日,向薊城守軍發以類似“雞肋”的信息,守軍當中若有聰明人,當能立刻從表層消息中揣測出深層含義。
 來日所需傳達的信息是,讓守軍“出城合擊”這一信息,簡略之,就是“合擊”二字,那麽,該如何以明語藏下這二字,又如何確保守軍能夠揣測出真實信息呢,李孟羲覺得這很像猜字謎的遊戲。
 李孟羲向眾人簡略講述了字謎的內容,然後發動大家一塊構思“合擊”二字的藏謎之法,到此刻,文化水平顯得殊為重要,一眾軍官中文化水平高的那些已開始皺眉沉思,文化水平低的那些比如赤支兒,抓耳撓腮的。
 良久之後,眾人一起思索的結果,不過是把“合”這個字拆分了,拆成一人口三個字,守軍見這三個字,一拚湊,便是個“合”字,那,合又是什麽意思,稍微一細想,是合擊之意。
 這麽簡陋的字謎顯然不能令李孟羲滿意,李孟羲想到,字謎得結合文字,結合當時社會風俗,等等因素構成才能完美,李某人自知自己既不能熟知漢末的繁體古文字,又不能熟悉漢末的風土習俗,顯然是出不了太巧妙的字謎的,而再看眾人,劉備就算了,劉備能讀的書,寫的字,可劉備顯然不是學問高深之人,也就難以設計出巧妙字謎。
 李孟羲一時想到很多,他想到了後世二次世界大戰之時,英國召集了大批文字專家民俗文化學家去破解德國的電報密碼,以前隻把這當做故事來看,現在卻明白這個故事當中隱藏著有用極有用的信息。
 英國召集大批文字專家,文化專家,民俗學者來破解密碼,這蘊含的信息是,可以用民俗文化內容編譯密碼,反之也可以用民俗文化內容進行反向破解。
 在漢末社會習俗和民俗文化背景下,曹操覺得進退不得,會想到雞肋,同時楊修聽到雞肋二字,就反推出曹操有意想撤兵了。這就是發生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次密碼編譯與破解的過程。
 而在一個沒有雞存在,沒有吃雞文化的異文化背景下,當異國竊取到“雞肋”這個情報,是很難理解這個詞到底意味著什麽。所以,二戰當中,英國召集大批民俗文化學者來意圖破解德國人的密碼這是很有用的舉動。
 後世之事結合眼前之事給李孟羲的啟發是,情報的編譯和加密,以及破解敵方情報時,需要有上能精通經史子集,下能通宵各地民俗文化的高級人才。
 假設,楊修是與曹操敵對一方,當曹操軍中新換的宵禁口令是“雞肋”二字,這條情報又恰好被楊修一方截獲,然後,透過這簡單的兩個字,楊修這個智商極高的家夥一下就猜出來,曹操有意要退兵了。這下,完全猜透了曹操的戰略意圖,正中兵法中的“知己知彼”,隻通過區區雞肋兩個字,楊修以一己之力使己方平添數成勝算,可以說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李孟羲知道該讓誰來負責情報的編譯與破解工作了,找楊修,楊修就極其合適,就是找不到楊修也要找到跟楊修類似的人。
 破譯情報無疑適合高智商的人才來乾,楊修無疑就是智商極高的家夥。在後世,破解密碼也是交由一大群頂級數學家來的,智商高的家夥乾情報工作有加成。
 片刻之間,李孟羲在腦海中已搭建好巨鹿軍的密碼編譯與破解部門的架構,這個部門要有很多精通文字典籍及民俗文化的專門人才,尤其是,這個部門的人智商的高,最好能有楊修那麽聰明。
 密碼部門的事放一邊,李孟羲覺著眾人想出的字謎不太穩妥,合只是簡單拆分開來,守軍能猜透,那敵軍自然也容易猜透,也是麻煩。
 李孟羲不由在想,要是有辦法把信息只能讓薊城守軍看見,而敵軍看不見,這就好了。
 可,法從何來?
 遇到棘手毫無頭緒的問題,不妨窮舉分析之。
 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分析薊城守軍與攻城敵軍所有構成因素,要想使守軍知而敵軍不知,方法必然要在一個,守軍有而賊軍無的因素內。
 用控制變量法析之,守軍與賊軍所有構成因素有,城池,兵馬,營地,人力,物資,等等因素。
 細分之,兵馬這一大因素的小構成因素有,兵種,兵甲,兵力,等,兵種又分步兵工兵等,兵力又分兵力多少,兵力構成。
 物資分糧草物資,其他物資等。
 營地分營地大小,營地分布,營地構成,營地位置,營地方向等等。
 ……
 眾人就瞅著李孟羲拿著紙筆刷刷寫個不停,寫了半天紙上寫的密密麻麻的,還在寫,劉備好奇瞅了一眼,瞅見李孟羲在紙上畫的枝枝杈杈複雜無比的樹狀圖。
 一群人安安靜靜的等著。
 良久之後,李孟羲抬起了頭,他眉頭緊皺著,都囔了一句,“是城池。”
 把所有因素分析下來,只有城池這一項是守軍與賊兵差別最大的地方。
 可,城池又如何使得守軍可見而賊兵不可見,城池到底哪個因素能發揮作用,不知道。
 繼續分析,繼續窮舉。
 窮舉城池,城池的構成因素,城牆,城垛,壕溝,箭塔,城門,藏兵洞,等。
 城垛有數量,方向,高度高低,尺寸大小等因素。
 城門有數量,方向,材質,尺寸,厚薄等。
 壕溝有寬窄,深淺,長短,狀態等。
 箭塔有數量,位置,分布……
 又窮舉了半天,又逐個分析了半天,最後,答桉出來了。
 “是高度。”李孟羲長舒了一口氣。
 城牆有突出的高度優勢,城牆的高度優勢使得守軍視野極其開闊且具有居高臨下的視角,這就使得,同處於平地之上的巨鹿軍和圍城敵軍,巨鹿軍在平地上擺出一個大字,並在一圈把字擋著,同處於平地的賊軍看不到字,但城牆高處的守軍卻可以居高臨下的看到。
 使守軍可見使敵軍不可見的方法有了,舍棄高高在上雙方都可見的孔明燈和風箏,換由在地面來傳遞信息就好了。
 難題迎刃而解,剩下的就是細節了。
 在地面上擺置字體比做孔明燈還要簡單,只需要把車輛拉來,或者把士兵拉來給拚成文字巨大的文字圖桉,就成了。
 要保證的是,得確保百分之百不被敵軍看見,百分之百被守軍看見,為防止敵軍看見,得測試,得到天亮時候在地上擺出幾個大字,然後讓人走到幾百步外站在平地上看,看能不能看見;再於守軍視角來測試,可以使人登高來看以確定文字圖桉的可見距離。
 其他的完善細節有,需要考慮地形,最好是找一相對敵軍較高的地形,這樣,不易被敵軍看到。
 而若是高的地形不好找,這不難,巨鹿軍有快速填壕法,自然也有快速起高台之法。將玄武戰車及各種車輛堆摞起來,頃刻可起高台,高台既成,士卒立於高台上排列成字體,有高度優勢,賊軍處於平地視角受限,而守軍仍是居高臨下,看的清清楚楚。
 到這一步, 百分之百使賊不可見,同時百分之百使守軍可見的方法也就有了。
 李孟羲把方法和盤托出,眾人頗覺新奇。
 劉備沉吟著說出了問題,“守軍雖能見,可彼雖見,願不願出軍助我尚是兩知,又該如何詳知之?”
 李孟羲摸了摸下巴,稍微一想,看向劉備,“問一下不就行了?”
 讓士卒擺出字體,擺出一行大字,向城頭問,【你】【們】【願】【不】【願】【出】【軍】【襄】【助】?
 【若收到,請在城頭升起三個燈籠作為回復】
 若見到城頭隨後升起三個燈籠,則說明敵軍收到了。
 然後再問,【你們守軍何時出擊?從哪出擊?出擊多少人?】
 再與守軍約好時間,約好詳細的作戰計劃,到時,雙方同時攻擊,雖是兩支初次配合的軍隊,配合嚴密的卻如同一家,軍合力且齊,同樣兵力,將發揮出數倍效果,敵軍是何下場,不能想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