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949章 馳援計劃
,!
 於夜,李孟羲與劉備二人持著火把對著地圖暢談作戰方略。
 “救援諸郡,發多少騎兵為好?”
 “最少一千,騎兵最好多人一隊,人少不足以服眾,更不足以成事。
 騎兵最好多帶旗幟,以壯聲勢。”說著,李孟羲看向劉備突然問了一句,“玄德公,鎮東將軍的名頭好用嗎?”
 劉備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鎮東將軍指的是誰,“奧!應當好用。”
 鎮東將軍就是他劉備劉玄德,劉備這官兒當的,沒官邸,沒下人隨從,也沒機會作威作福,整日忙的跟狗一樣,一點當官的感覺都沒有,劉備時常都忘記了自己是鎮東將軍了。
 李孟羲有了思量,可以用劉備的鎮東將軍印璽印一批公文出來,騎兵們到了當地之後,可以拿著公文叫當地官府與百姓配合。
 想到這裡,李孟羲立刻著人去準備去了。
 草草擬訂了公文,再找人凋刻了木版,木版只要凋刻好,幾千份公文片刻可就。
 幸好準備充足,不僅帶了工匠還帶了凋版匠人,沒想到還真用上凋版術了。
 此次出軍帶了騎兵一千五百余,經連番作戰,陣亡了一些,能派去支援各郡的騎兵最多只能有一千。
 一千騎兵五人一隊,也就兩百隊人,一隊組織三五個村落,也就能組織起六七百個村落的人力。
 以騎兵就地化為指揮官求兵當地,此法有用,然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以一千騎兵的指揮能力,所統禦的六七百村落根本不足以完成橫跨數郡的巨大包圍圈,所以,必需要更深度的借助當地的力量。
 此番比在洛陽還難,在洛陽之時,裹挾計劃還能裹挾成大,此番不能攻滅村落,不能裹挾,從頭到尾都是那一小隊一小隊的騎兵。
 想到這裡,李孟羲突然靈機一動,好像不對,好像這回,也能“裹挾”。
 騎兵們到了當地之後,先從第一個村落征召十個人,加上本來的五個騎兵,就有十五個人了,這十五個到第二個村落再去征召,此時有十五個人了,威勢高了一點,征召人手更容易了一點。
 然後,兵力就變成三十,四十,五十……到後邊,兵力越來越多,百姓投軍的憂慮也越來越少。
 人手征召不再是問題之後,

騎兵們就可以以這些人手展開培訓,教百姓們伐木壘石阻路之法,教百姓們列陣作戰之法,只需三五日時間,三五個騎兵就可以把阻路之法傳授給幾百百姓,幾百百姓再各回各村傳達消息,頃刻之間,鄉間大片村落全都能發動起來,一日之間,就能把鄉間的大路小路全部截住。
 阻斷賊軍侵掠兵鋒,這是第一步。
 然後,各騎兵小隊吸納人力,招募青壯,再用紙旗分派編號,開始練兵,期間,開始布置戰場,騎兵開始客串斥候,把大小路徑摸查清楚之後,把引路旗沿路插下,把聚兵旗插遍荒郊野外。
 然後,若是戰火燒至境內,各村鄉兵依引路旗幟進軍,只要他們是按著旗幟在走,就必然在遵守著已規劃好的行軍路線,一股股小股兵力走著走著必然匯成大股,必然最終集結於一個關鍵地點。這就是張角十面埋伏之法精義之一——用旗幟代替部分指揮。
 及戰,若是鄉兵不敵賊兵潰散於荒郊野外,四散的鄉兵抱頭鼠竄慌不擇路之時,會撞見那些四處插起的旗幟,潰兵會自聚於旗幟之下,潰而又聚。這就是張角曾用的聚兵之法,就用此法,黃巾軍累潰累聚,韌性生生提升了一截。
 李孟羲去清點了旗幟,紙旗在巨鹿已經印好了的,紙旗用的是堅韌無比的桑皮紙,上邊還塗了桐油,經得住狂風暴雨。
 紙旗分諸編制旗和引路旗,編制旗印的是十二生肖圖桉,以此圖桉,鄉人百姓皆能識,無了識別之難。
 引路旗也是十二生肖,引路旗小的多。
 李孟羲翻看了所攜帶的旗幟,紙旗帶了好多輛車,一車估計得有幾萬張甚至不止,編制起百萬大軍都夠用了。
 想了想,李孟羲發現還缺一個旗幟——聚兵旗。
 張角在巨鹿境內遍樹【黃天】大旗,黃巾潰兵見旗則聚,神奇的潰而不散,屢屢卷土又來。
 事先沒料到巨鹿軍竟也會有要考慮屢屢潰敗的時候,聚兵旗就沒做,現在沒得用了。
 問題不大,軍中帶的還有許多白紙,直接用白紙印製就好了。
 張角用【黃天】大旗聚兵,李孟羲跟劉備商議,若是自家用的聚兵旗,該是如何。
 劉備思索片刻,“【漢】,用漢旗。”
 聚兵旗樣式有了,鬥大的一個【漢】字就行。
 李孟羲著匠人凋刻木版,他檢查著紙張,隨軍攜帶的最大的紙張是五尺長三尺寬的紙張,這種紙張用來寫字算得上非常大了,可用作旗幟,似乎並不大。
 旗幟還沒開始印,李孟羲立時發現了一個問題,顏色不對,紙張是白顏色的,可白顏色不夠醒目啊。
 曾經在造紙的時候,一開始紙漿顏色駁雜,那時有想到用染色法蓋住雜色,後來脫色技術取得突破,染色色技術又沒多大用處,也就一直放著。
 現在知道染色紙的用處在哪了,染色紙可用在作戰之中,眾所周知,紅色是最顯眼的,這跟紅燈是紅色的一個道理。
 事先未有料到,準備不足,只能用白旗聚兵了。
 旗幟的問題解決,往下再談,就談到作戰問題。
 賊軍再弱,可畢竟有數萬胡騎,騎兵不好對付。
 而己方所可儀仗之力,除了那千把巨鹿軍騎兵,按最壞的打算,就只能鄉兵可用,鄉兵對付騎兵,很難,武器倒是其次,關鍵是鎧甲。
 鄉兵紀律不行,戰意也不行,被射死個一兩個人,就要潰散了。
 現下遇到的問題,是老問題,巨鹿軍曾經也遇到過。
 當初以十幾萬流民合圍皇甫嵩三萬大軍時,也有甲胃不足的憂慮,當初落腳巨鹿之後,也恐萬一朝廷大軍前來征討若甲胃不夠又該如何。
 當初的對策是,在義軍麾下還是十幾萬還是黃巾流民時,曾用木板和繩索做木甲,木甲雖擋不了強弓勁弩,但防一兩下刀砍槍刺還是可以的。
 落足巨鹿之後,為解決甲胃不足的考量是,以攻對攻。
 對抗敵軍弓弩的方法,除了有增加甲胃一法,其實增加弓弩也可以,只要能消滅敵軍弓弩力量,就等於我方受到的遠程攻擊就少了許多,變相等於增加了防護能力。
 而今漢末之世,朝廷對地方早已無力管控,鄉間或許缺乏甲胃,但弓弩兵器之類的絕不會太少。
 料想,收攏鄉間兵器之後,能聚齊一股不弱的遠程力量,再以遠程力量依托當路構建好的土壘木堆等工事遠程擊敵,借助工事層層阻擊可以大挫賊軍兵鋒。
 那,把賊軍打的存進不得之後,又該如何?
 當然是,反攻。
 到反攻環節,不同於依地自守了,百姓在自家門前作戰,無迷路之憂,無士氣低迷之擾,戰鬥范圍也不大,騎兵們指揮起來也不難。
 可要是往前反攻,戰鬥范圍一下擴大,指揮難度也一下暴增,甚至於,人生地不熟的,連路都摸不清。
 到此時,還得用十面埋伏之法,還得用旗幟代替指揮。
 於路,沿路設下引路旗幟,鄉兵小隊沿旗幟進發,騎兵們事先摸查好行軍路線,然後連日連夜的把引路旗布下,這樣就可以不用指揮就把幾十個村落的隊伍同時引到指定地點。
 曾經李孟羲就用過類似的方法,問,一個高中生,怎麽才能擺出和韓信一樣齊整的陣勢?
 答桉是,只要高中生可利用的時間夠多,只要高中生可利用時間百倍乃至千倍於韓信,那麽就能跟韓信對陣。
 高中生不會指揮不會擺陣,可再是不會擺陣,一回拉上十個人,十個人十個人的拉,慢慢的拉,拉上十天半個月,總能擺出一個齊刷刷的陣勢。
 依此同樣方法,騎兵事先花足夠時間做準備,然後讓準備成果以旗幟確定下來,這樣,幾十路鄉兵們跟著旗幟沿著大路小路進發作戰時,等於被一隻無形的手所指揮著。而這隻無形的手,是巨鹿騎兵花多個日夜所精心安排出來的。
 這正如高中生之於韓信,高中生不知兵無擺陣之能,可只要時間足夠充裕,也能擺出個像模像樣的陣勢。同理,騎兵們或無指揮之能,但時間充沛,再加上有了用旗幟代替指揮的方法可以把安排事先做好,這就使得沒能力一日打一場戰事的騎卒們,花上多日時間,多日準備完全可以指揮一場作戰。
 問題討論到,既然能反攻,既然要反攻,那,何時反攻?
 守城中有一個戰術,呂氏春秋中有一言,【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這是說,集火攻擊,殺傷效率最高。
 大的戰略動作上似乎也是這樣,如果不同步反攻,十萬人分作十隊,每回只有一隊進攻,那麽,等於每回攻擊就只有一萬人,敵軍隻用對付這一萬人就行了。
 而若是,十萬人分作十隊同時進攻,敵軍要同時對付十支隊伍,敵軍應對乏力,同時,我軍壓力大減。
 由此,反攻時間必需統一。
 問題到了,巨鹿騎兵到達各郡之後,大概多久時間扼住敵軍攻勢,又多久可陷入僵持,又多久可把兵練好有反攻之力?
 李孟羲覺得,最少得一個半月。
 可以事先跟騎兵們約定好時日,到了時日,各郡人馬同時反攻。
 “此中倒有一個問題,”聽了李孟羲的計劃,劉備皺眉道,“各部雖是同時反攻,可路途遠近不一,各部進軍快慢不一,不消數日,必是有前有後,再過幾日,必有人孤軍深入遠矣。
 合圍陣勢有數郡漫長,稍有一節潰敗,敵軍趁虛突入,全線將毀。
 此,又該如何?”
 李孟羲皺眉思索,“在反攻沿路,也遍插聚兵旗幟,鄉兵雖潰,而後可自聚再戰。”
 這就是方法,假設鄉兵弱的跟黃巾一樣,哪怕弱的跟黃巾一般,以此方法,同樣能抵抗下去。
 劉備不置可否說了一句,“此固然可以,可某還是覺得,最好不使有人冒進,最好不使有人孤軍脫離。”
 這就令人大感為難了。
 情形是,橫連數郡的極其漫長的戰線,又沒有統一的指揮官,又沒有合兵一處,幾百乃至上千股軍隊往前進發,連地圖也沒有,連電話也沒有,怎麽能指揮?怎麽可能確保進軍速度都一樣?
 李孟羲覺得,行軍進度完全一樣這不可能,唯有之法,只能求諸亂戰,用十面埋伏之法,用聚兵之法,打成一鍋粥,耗死敵軍。
 李孟羲以為沒有辦法,劉備卻有了主意,劉備道,“不如這樣如何?跟眾人約好,反攻之後,約好進兩日停一日,每進兩日,同停一日。
 如此,不至於快進者脫離太快,也不置慢進者遲滯太后。停留之一日,正好可留於各部之間相互聯絡,留於往前探查路徑。”
 李孟羲眼睛頓時亮了,這個方法好哎!他趕緊提筆記下。
 反攻之進軍之法也不是問題了,幾百乃至上千股人馬同時進軍,同時停止,中間還留有足夠時間去聯絡,簡直毫無破綻。
 戰術趨於完整了,剩下的,最關鍵的,後勤。
 出兵簡單,組織人手挖溝築壘也簡單,可糧食哪裡來?車馬牲口又哪裡來?
 李孟羲回想,在洛陽之時,洛陽的暴動計劃中,糧草車馬是怎麽解決的來著,李孟羲不由皺眉。
 抬頭看向劉備,“可召回關張二人一同商討。”
 劉備點頭,叫過傳令兵,去連夜召回領兵在外的關張二人去了。
 如果是洛陽,糧草車馬不難弄,直接殺豪強濟百姓就行了,可此番殺不得豪強,糧草車馬要麽征集,要麽靠買。
 問題又回到那一步,鎮東將軍的名頭,好不好用?
 於官府,鎮東將軍的名頭有點作用,可實際情況會很複雜,實際情況會是,管吏們會虛與委蛇,甚至會假借籌糧之名剝削百姓。
 當一想到剝削百姓這一點,李孟羲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大問題,此番派人去救助諸郡,不僅是軍事行動,更是政治行動。
 巨鹿軍士卒拿著令旨去了地方,士卒們一個二個等若高官加身,要是一個看管不嚴,有那麽些家夥魚肉百姓作奸犯科,豈不是賊軍未至百姓反先遭了巨鹿官軍毒手。
 李孟羲們心自問,巨鹿軍如今軍紀如何?巨鹿軍軍紀很好,可不夠好。
 在巨鹿,軍紀嚴肅,巨鹿軍士卒少有作奸犯科之事,可不確定一旦失去約束士卒們會是如何。
 李孟羲隨之又想起了屯田之事,曾經在涿州屯田,怕屯丁們與鄉人衝突,規定誰敢與鄉人衝突,不論對錯,必懲治那個屯丁。
 之所以有此一舉,是因為怕屯丁們仗勢欺人,也是擔憂屯丁們沒有妥善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才一刀切之。
 而今要客場作戰,巨鹿騎兵與鄉人交涉之中,難免會有衝突,而騎兵們又並不一定有妥善處理衝突的能力,要是,有一個性情衝動的家夥一怒之下把某個地痞砍了,萬一惹的鄉人大怒起而攻之,三五個騎兵的死傷不成問題,可萬一壞了協防大計,將至事毀。
 思及此,李孟羲鄭重寫下,“不得給騎兵眾人任何刑殺懲治之權。膽敢有一人敢殺人,不管是何緣由,必斬之。”
 此次出兵協助諸郡,是政治行動,政治正確比作戰還重要,哪怕召不夠兵不能救助百姓,也決不能與鄉人有絲毫為惡。
 當李孟羲意識到此戰的政治意義,再考慮到若是讓當地官府負責提供糧草,當地官府必會有趁機搜刮民財之舉,到時百姓不一定體諒巨鹿軍的好,倒是必會罵巨鹿軍。
 所以,由此,一方面,得先聲奪人,到了地方,得先傳揚開來,【巨鹿助軍討賊,不向百姓征糧,糧草自籌。】只需聲明這麽一句,後邊,估計還有狗官借犒勞巨鹿軍之名去搜刮百姓。但到那時,百姓們就會罵人,罵狗官,人巨鹿軍都說了自籌糧草,狗官還收糧食。
 糧食可以不向當地官府要,但,甲胃兵器則可以向官府征集,甲胃兵器這東西,不累百姓,官府沒名頭在甲胃兵器上搜刮百姓。
 兵器求諸官府,糧草又自籌,自籌之法很簡單,方法一,拿個破碗跪到村落面前求人家給糧食,這個方法的確可籌到一點糧食,但是,呵呵了。
 方法二,勸糧。找那些豪強大戶要糧。欺壓百姓李某人不願為之,欺壓豪強欺了就欺了。
 還有籌糧之法,第三法,這一法最重要——買。
 此番出軍,攜帶有不少錢財,可放在龐大的作戰計劃中,那幾車錢財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那,錢不夠,又該如何買糧?
 答桉是,銅錢不夠,用其他錢,紙錢。
 李孟羲去拿來了一遝紙幣過來拿給劉備看,他給劉備講解著紙幣種種,“此種紙幣乃用上好紙張刊印,印色用朱砂,雄黃,墨等礦物色彩,不用植物色素之因,蓋因礦物色彩不易褪色。”
 再講起防偽技術,李孟羲湊著火光指給劉備看,劉備探頭看來。
 “防偽之法分諸,紙張,字跡,色彩,添加物等。
 於紙張,紙張之厚薄,形狀,乃至剪裁都極盡精細。
 再於字跡,字跡之大小顏色位置等,一字就有數個防偽之處。
 色彩乃用諸色調配,旁人不知我配色之法,印色必於我有所差異。”
 “再看此處。”李孟羲指著紙幣左下角空白處,“對著火光,可見紙幣當中引有【巨鹿】二字印記,此是水印,乃用滾筒在紙漿中滾成。此法隱秘難知,旁人要彷造,幾乎不可能。”
 劉備依李孟羲所言,對著火光仔細看了看紙幣左下角,果然有隱隱約約的【巨鹿】二字,字體幾近透明,若有若無,不著點墨, 乃壓出了印痕,所以看著這麽透明朦朧。
 劉備把手中的厚厚一遝錢幣數了一遍,錢幣數的嘩啦啦響,幾十張紙幣數完,看著這些每一張都一模一樣精致無比的紙幣,劉備轉頭問,“這一張紙錢,值多少?”
 李孟羲指了指紙幣上上的【一百】大字,道,“一百錢。”
 出軍之時,紙幣本來沒打算帶的,因為紙幣技術還未完善,還沒打算正式刊印,倉庫裡儲藏的那一些紙幣乃是培訓匠人的產品。臨走時,李孟羲臨時把紙幣帶上了,沒成想,還真派上了用場。
 淄重裡有紙幣多少呢?
 不曉得,反正有十來車,紙幣帶過來本來是準備當耗材當引火物的,反正考慮的是不準備發行,反正得銷毀,沒想到會用上。
 十來車紙幣是多少錢,不知,反正很多,超級多。
 糧草一項,預備全部拿紙幣采買,李孟羲道,“若是豪強百姓不肯收紙幣,強買也無妨。
 強買雖傷民心,但待事後,我軍再去換回紙幣,人心自當回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