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1000章 保底戰術與戰爭的做功公式
,!
 巨鹿軍反攻計劃的初期算是結束了,各地反攻隊伍在經過多日行軍之後,走的最慢的也走出二三百裡地了,這意味著,巨鹿軍反攻前花了長達一月時間才探清的路徑全走完了,再往下,沒有任何情報支持了,各部需要自己在人生地不熟的地界靠手裡極其稀少的斥候騎兵去摸索探查方向,情報問題一下變得艱難。
 行軍打仗,連路都沒摸熟,有多艱難可想而知,這要是放在反攻初始之時,整個反攻計劃可能直接要無疾而終了。
 各部都是全新的軍隊,上至指揮官,下至鄉兵,第一次出軍遠征,他們既缺乏對各種複雜情況的預計,也缺乏應對手段和處理經驗,行軍初期,連士氣都是不穩的。
 而後,在經過多日行軍之後,各部普遍遭遇了各種問題,克服種種問題的過程中,新軍隊伍在飛速變得成熟。在士氣方面,行軍初時,鄉兵們走在路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有個風吹草動都怕的不行,等行軍持續些許時日,鄉兵們漸漸發現,行軍沒什麽難的,士氣遂安穩。
 在經過初期磨煉之後,各部隊伍開始成熟,士氣趨於安穩,這時,前面一截已探熟的路途恰好走完,再往下,探查路徑辨別方向就得靠各部自己了,而探路收集情報等諸事難度極大,壓到各部新軍頭上,直接給各部帶來了巨大難題。
 但於此時,各處鄉兵隊伍已有長足進步,行軍多日以來,上至指揮官下至普通鄉兵都得到必要鍛煉,情報問題只要早上那麽幾日就是大問題,而巨鹿軍再一次跑在了危機前頭。
 戰爭形勢整體趨於對巨鹿軍有利,時間拉的越久,新軍隊伍經驗越豐富戰力也越強,新軍基礎低,所以進境快,而賊軍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太大進步,時間優勢在巨鹿軍這邊。
 其次,從地理層面,巨鹿軍反攻隊伍在最外圍圍成了一個巨大包圍圈從外向裡進發,隨著時間流逝,包圍圈在逐步縮小,也就因此,巨鹿軍兵力越來越密集。
 在行軍至三四日之期,開始有少部分隊伍走著走著在路上碰到一起匯成一股,到七八日之期,匯聚到一起的隊伍更多,至半月,在路上進發的多是多股鄉兵合成的隊伍。
 在兵力匯聚過程中,各部兵力從幾百,到千余,到兩三千,乃至更多,隨著兵力越來越多,戰力也在飛速膨脹。
 自各部反攻之日起,鄉兵隊伍面臨的大問題有,一是兵力不足,戰力薄弱,二是斥候不足情報不夠,識別路途困難。而這兩個問題隨著行軍進行,隨著包圍圈逐漸縮小,兵力得以越匯越多,隨著時間流逝,鄉兵隊伍的兵力優勢也會越來越大。
 而路途識別困難的問題隨著行軍進行這個問題也越發不是問題,

包圍圈在收縮,包圍圈中的區域在逐步減少,自然,越往裡走,路是越少,需要偵查探測的路也就簡單,偵查效率也就越高。假設,在包圍圈最外圍,每往前走十裡需要探查的岔路口是二十個,走到後邊,這個岔路數目將變成十五個,十個,方向越來越明確的同時,斥候也越聚越多偵查人力也越來越空閑。
 可以說,隨著時間推進,跟滾雪球一樣,行軍變得越來越容易,行軍難度降低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其中,揭示了一個戰略部署的精妙布置。
 假設場景,兩方在跨州過郡的廣袤地域之內展開大戰,雙方退路大不相同,一方背後只有一條退路,而另一方,身後道路四通八達,如此情形,若潰敗,毫無疑問,背後只有一條路的一方,在潰敗之際,潰兵們全部沿一條路潰逃,這樣一來,收攏殘兵重整人馬變得很容易。
 而另一方,其背後,道路四通八達,一旦兵敗軍潰,潰兵沿著橫七豎八的道路散的亂七八糟,極難重整再戰。
 戰爭的屬性在於“變化”而多過“不變”,而地理條件部分決定了變化趨勢。
 四通八達的道路跟孤道大為不同,四通八達的道路與四通八達的道路之間也同樣大為不同。
 道路網有向前發散,有向前收縮,於進軍,毫無疑問,一方數路兵馬走在向前收縮的道路網上,兵力會越走越集中,越走越有優勢。
 而走在發散的道路網上一方,兵力越走越分散。
 兩相比較,優劣分明。
 就如同此番巨鹿軍一樣。
 巨鹿軍宏大的作戰計劃或也就解釋了為什麽被包圍的一方是劣勢,而包圍在外的一方是優勢。
 包圍在外的一方兵力越往裡越集中,天然具有聚集趨勢,而被包圍一方,兵力向外反突,天然具有分散趨勢。這也就是為何,合圍之時,往往會因為合圍兵力未聚到一起就被各個擊破,而被合圍一方,則往往是防守還能守的住,一旦反攻瞬息大敗。這之中根本原因,合圍一方趨勢在聚,越早打斷合圍方的聚勢越好;而被圍一方,趨勢在散,不動為最穩妥選擇,冒然反攻,風險更大。
 傳聞,圍棋高手下一步往往能看三步乃至十步,戰爭也是如此,戰情瞬息萬變,不能對多變的戰場形勢有所提前預判,不足以應對複雜情況。
 於,【地理因素決定戰場趨勢變化】這一點,若有朝一日與敵軍作戰,敵軍後路只有一條大道,那麽,縱是把敵軍打敗,敵軍縱是潰散,敵退路只有一條,敵軍潰兵也必然在一條路上潰逃,那麽,敵雖潰,而人力未散,敵方重整人力卷土重來之可能極大。
 由此,於攻,潰敵之前,便同時要做好雷霆追擊的準備,以雷霆萬鈞之勢擊碎敵軍任何重新聚攏之可能。
 反之,若己方兵力弱勢為潰敗一方,則知,我方潰散兵力重聚容易,易有聚而又起之可能,故,凡守孤道作戰,可於後路備下攏兵隊伍,以備敗軍之時。
 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只需留下攏兵隊伍二百余數,此二百余人全用低級軍官擔任,二百人再配以整套旗號,隻費二百人力,可換來敗如山倒之際大軍可以最快速度重整再戰。
 又有,孤道一條,雖有聚攏潰兵之優勢,但若敵軍壓著潰敗之勢迅疾壓來,我亦有全軍皆崩之危。
 道路四通八達之時,潰兵四散而逃,兵力尚能存留一二,可孤零零一條獨路的情況下,萬千大軍,逃無可逃。
 由此,再有反製之法,既然,孤道之上,我方潰兵容易被敵軍尾隨而來被一舉從頭到尾殺穿,那麽,必須得阻擋敵軍追兵。
 問題又到了,為能阻擋追兵,得留下作戰人力,這又涉及到權重問題,同樣的兵力,投入前線作戰遠比留在後邊防備萬一來的有用。
 留下防守兵力是為了以小博大,以少量兵力的投入換來敗軍之際一個起死回生收益巨大的可能,所以,留守兵力必然不能太多。
 兵力又少,又要能阻攔敵軍,此時,以少量兵力發揮更多作用的方法是,在兵力之外想辦法,比如車陣,比如壁壘,解決方法遂就有了。
 又恰好,孤道往來隔絕,孤零零一條道路,正方便構建壁壘,而岔路則就不同,岔路繁多的路需要在每一條分路都修建壁壘,而這又需要眾多人力,與以小博大的最初目的相違背。
 於身後孤道中築壁壘以防不測之法,有兩合,一合為人力之合,二合為地理之合,人力之合為,恰好少量的人力必須要借助壁壘才能有阻擋敵軍追兵的能力,而地理之合為,又恰好,只有一條孤路,只需修建一道工事就可以阻擋所有來敵,工程量小,又恰與少量人力相匹配。
 到這一步,潰敗一方有壁壘兜底,不至於被從頭殺穿到腳,也就因此有了收攏兵力的可能,同樣也就有了卷土再來的可能。
 反之,若從攻方來考量,追擊潰兵,自然是該派輕疾神速的騎兵追擊最好,可對方後路有一道壁壘橫亙,騎兵急切殺至,騎兵又無攻城拔寨之能,追擊之勢只能被迫中斷。
 為反製守方的壁壘,追擊的騎兵最好帶有攻城器械以具備攻打壁壘之能,可正常的攻城器械一般體積極其龐大,騎兵幾乎無法攜帶的了。
 於此時,騎兵隊或不必攜帶大型器械,因,於此情景下,守方為以小博大,屯留於後路的兵力必然不多,人少,也就無法構建出太過高大堅固的壁壘,所以,小型器械便足可克之。
 按巨鹿軍一貫的技術思路,巨鹿軍已經有了可以拆卸的折疊梯了,那自然,為了騎兵能夠具有攻略壁壘的能力,會特為騎兵或是為特種作戰特備一種可以拆卸的精巧的小型攻城器械,一具器械分做數十個零部件,由數十騎兵分別攜帶,一旦遇到敵方壁壘攔路,騎兵下馬瞬息間把零部件拚成攻擊器械,不待敵軍做出反應,借助器械之力,瞬息破之而過,唯有如此,才能在潰敗方有壁壘的情況下打滅其所有再起可能。
 再反之,潰敗方反製追擊方的器械之法,追兵只有騎兵,只有極其少量的超輕型器械,反製之法就太多了,而最簡單的反製之法——潰敗方只需提前在壁壘處布置一二器械,以正經的器械對陣對方的微型器械,毫無疑問是完全壓製。
 在特定的,孤路作戰,追擊與潰敗這種場景中,時間於潰敗方有利,而與追擊方緊迫。在此場景中,潰敗一方於有壁壘收攔,潰敗方只需原地把潰兵一波波收攏起來就是,而追擊方則要兵貴神速,稍有遲慢,等潰敗方從容收攏起兵力,隨著收攏的兵力越多,人手就越多,人手越多收攏兵力就越容易,收攏兵力越容易,人力就越多,收攏起來更容易……
 這是滾雪球一樣的優勢積累,一旦未能及時打滅潰敗方重聚的可能,潰敗方轉瞬間將恢復戰力。
 簡而言之,作以比喻,十萬人攻破一處壁壘不難,可十萬人要在片刻時間內攻破壁壘難度很大。人力優勢在時間劣勢面前,人力優勢根本無從發揮出來。
 由此,或可得出,戰爭勝負比拚的不是人多,也不是戰鬥多久,而是——做功多少。
 十萬人攻城一日不能破城,一萬人攻城十日卻可破城,根本原因在於,在攻城過程中,十萬人力也好,一萬人力也好,攻城之中並無法把所有兵力完全投入,也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十萬人攻城和一萬人攻城人力投放效率是一樣的。
 既然人力投放效率一樣,那麽十萬人攻城一天跟一萬人攻城一天對守軍的殺傷也就一樣,一萬人攻打多長時間才能對城池造成足夠的破壞,十萬人也需要同樣的時間。
 由此,戰爭根本法則之一凸顯了出來,擊敗對方的方法是,使對方達不成既定戰略目的。
 基於這一準則,破壞敵軍戰略目的的方法有,可降低敵軍作戰效率,比如,壁壘,壁壘有時於守方並不一定給守方帶來了戰術優勢,但如果限制了敵軍兵力投放的速度,哪怕雙方交換高達一比一也無所謂——只要,敵方投放效率足夠低,低到一天只能投放一個人的話,那守方一天隻損耗一個兵力,照這樣算,一座五千人的城池,攻方一天損耗掉一人,得五千天十余年才能把城池中所有人消耗的一乾二淨。
 這就是,通過降低敵軍作戰效率,來達到破壞敵軍戰略目的的方法。
 還有,降低敵軍作戰時間,一樣能使敵軍功敗垂成。
 比如,一支兵力強盛的十萬軍隊,這支軍隊戰力能十足十的發揮,那麽,便用斷糧之法,襲擊敵軍糧草,使得敵軍可作戰時間大為縮短,那麽,那麽,十萬人作戰效率極高的軍隊,苦於沒有足夠作戰時間,效率再高,整體能達成的戰果仍然極其有限。
 效率足以闡明某些根本核心道理,物理中講,做功公式是,做功效率x做功時間=做功總量。
 戰爭,是做功嗎?
 當然也是。
 戰爭既然是做功,那麽公式就是一樣,無論是改變做功效率還是改變做功時間,都影響總做功量。
 做功總量是,對人員殺傷,對城池破壞程度,對士氣打擊,等等,達成這一切戰果的統有公式式,戰果大小,一取決於效率,二取決於時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